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地方誌辦公室 梅州市大事記 大事記(2005年)
大事記(2005年)
來源:本網   時間:2017-06-06 00:00:00   瀏覽:-
字號:

  1月


  4日 市長何正拔到市經貿局調研座談時提出2005年全市工業發展做到確保工業經濟快速健康運轉,增長率力求達到20%以上等6個確保和繼續調整結構等5個繼續,促進全市工業經濟的快速、協調、穩步發展。

  4日至5日 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建華帶廣州雜技團來梅慰問演出,並對梅州的部分文化項目進行考察。

  5日 中央召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電視電話會議。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黨員領導,市紀委副書記;市委辦、市人大辦、市政府辦、市政協辦、市紀委辦、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委政研室、市直機關工委、市委黨校、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台辦、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黨員主要負責人等,在梅州分會場參加了電視電話會議。

  由團市委和市青年企業家協會主辦的“‘四個梅州’與曆史使命——市委書記與青年企業家座談會”舉行。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小山出席會議。劉日知作了講話。

  6日 市長何正拔到豐順縣調研,要求豐順縣要在原有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一批專業鎮,培育一批產業群,通過專業鎮的聯合,形成一批特色產業群,延長產業鏈,連接大市場,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7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全省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大會”精神,要求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努力把梅州建設成為全省山區經濟與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示範市。

  梅州市召開黃遵憲紀念館(公園)建設籌資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要求,各領導小組成員要充分認識建設黃遵憲紀念館(公園)的重大意義,明確職責,努力奉獻,抓機遇、想辦法、搶時間,確保公園如期建成。

  11日至12日 召開中共梅州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作工作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作經濟工作總結和部署。2005年經濟目標預期增長11%。

  13日 梅州市青年聯合會召開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通過了市青聯第一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市青年新一屆委員會的領導班子。

  廣東井得電機有限公司新廠首期4000萬元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古銀增、李金元、曾百友、何梅林前往祝賀。該廠的前身為廣東五華汽車電器總廠,由台商黃明智先生在該廠轉製重組的公開競標中中標。

  梅州——香港青年交流促進會成立。

  14日 市東山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召開首次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全體成員和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到建設東山教育基地的重大意義,全力以赴,高質量、快速度、低成本建好基地,打贏這場硬仗。

  17日 省委召開全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梅州市接著召開會議。

  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召開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了2004年規劃建設情況和2005年規劃建設項目報告;審議通過了2005年城市規劃編製計劃、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計劃。

  華南理工大學梅州技術研究院掛牌。

  18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豐順縣潭江鎮官溪村現場辦公,拍板為老區群眾解決9公裏通大埔往揭陽唯一出口的“行路難”問題。要求在3月底前實現全線通水泥硬底化。

  19日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貫徹行政許可法和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情況的報告;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時間和議程,會議決定:梅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3月下旬在梅城召開。

  20日至2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小山率市、縣考察團到東莞、番禺、南海,商談共建產業轉移園區事宜。

  30日 市長何正拔到大埔縣銀江鎮順坑村和湖寮鎮雙髻村,看望、慰問了駐村幹部和該村幹部及掛鉤幫扶的貧困戶,送上慰問金。要求駐村幹部和村幹部要心係群眾,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幫助農民早日脫貧奔康。

  市委、市政府舉行2005年梅州市各界人士新春茶話會和新春酒會,感謝、慰問對梅州“三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和駐梅部隊等,向他們致以節目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市委書記劉日知作講話,市長何正拔通報了2004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2005年目標、任務。

  31日 市委召開全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精神,對梅州市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動員和部署。

  “梅花頌”書畫展揭幕。


  2月


  1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中紀委、省紀委五次全會主要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率先垂範,認真學習,廉潔自律,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抓好反腐倡廉各項工作的落實。

  2日至3日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梁國聚慰問戰鬥在一線的梅州公安幹警、因公犧牲民警的家屬和全體政法幹警。

  3日梅縣扶大至五華大壩公路建成通車。副省長謝強華,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魏潘堯等為建成通車剪彩。

  3日 梅縣扶大至五華大壩公路建成通車。

  17日 13時40分,梅州市6個作業點發射增雨火箭彈16枚,14時至15時,梅州大部分地區普下中雨,梅城降雨量16.8毫米;蕉嶺、平遠、興寧、梅縣、大埔、五華降雨量13.5毫米至16.5毫米,緩解了旱情。

  23日 梅州市召開“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領導小組正副組長擴大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作講話。會議強調,全市上下要振奮精神,狠抓落實,加大力度,以誌在必得的昂揚鬥誌確保順利實現“創優”目標。24日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湯維英等一行來梅州市視察工會工作。

  28日 梅城淩風路修繕工程動工。該工程範圍為梅江橋至淩風西路梅州學宮入口路段的沿街建築和商鋪,長530米,預計投資500萬元,重點保護淩風路的傳統空間尺度,保持傳統功能。

  香港嘉應商會舉行新春聯歡宴會。市領導何正拔、魏潘堯等率團赴會。香港嘉應商會會長鄒錫昌表示捐資200萬元支持建設葉劍英元帥紀念館,200萬元建設黃遵憲公園。


  3月


  4日至5日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楊嶽到梅州考察。團省委副書記王曉等陪同考察。

  4日 興寧籍旅外鄉賢曾沐彬先生和夫人肖漢芬女士決定捐資500萬元人民幣為興寧建客家博物館和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劉日知、陳小山等市領導晚上專程到興寧刁坊,拜訪曾沐彬伉儷,盛讚他們情沐家鄉事業、支持家鄉建設義舉。

  6日至8日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鍾陽勝到梅州調研。要求各級紮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凝聚全體幹部群眾的力量,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7日 中共梅州市委作出決定,追授興寧市水口鎮國土資源所所長陳宏“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視察組到梅州開展巡視工作,與市領導劉日知、魏潘堯、溫華光、陳小山、張榮林等會麵並聽取彙報。巡視組副組長、副部級巡視專員戴儉明在見麵會上作了講話。

  9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全市農村工作暨“綠滿梅州”行動表彰會,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研究部署全市農業、農村和“綠滿梅州”等工作。

  梅城梅江橋修繕工程動工。

  1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時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目標,采取得力措施,杜絕特大事故、遏製重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確保實現安全生產。

  市委書記劉日知帶領市五套班子領導與上千名機關幹部、駐梅官兵、學校師生與梅縣南口鎮葵崗村群眾一起參加植樹造林活動。

  15日至16日 廣東僑商團一行10多人來梅考察,市委書記劉日知會見了考察團成員。

  17日 市委召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進入分析評議階段工作會議,要求加強領導、講究方法、找準問題,使分析評議階段工作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

  18日 嘉應學院舉行“紀念黃遵憲逝世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加拿大、美國及50家科研機構及高校的10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

  至20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帶領副市長鄭少偉等及市僑務部門負責人,赴港拜訪了梅州鄉賢,共商家鄉發展大計。分別會見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博士、著名僑領田家炳先生、全國政協常委餘國春先生、全國政協委員林光如先生、全國政協委員朱蓮芬女士、廣東省政協委員鄒錫昌先生等鄉賢,先後參加了香港嘉應商會、香港梅州聯會舉辦的鄉親座談會。3天內,鄉賢為建客家博物館、黃遵憲公園捐款720萬元,其中香港嘉應商會副會長曾智明先生捐資500萬元。

  22日 梅州市突遭強雷雨大風襲擊,平遠、大埔、梅縣、興寧、蕉嶺等6個縣(市、區)64個鎮29.5萬人受災,死亡3人,損壞房屋9.6萬間,損壞高壓線路13.65公裏、通訊線路72.05公裏,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51億元。

  24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平遠縣察看“3.22”災情,慰問受災群眾,鼓勵災區幹部群眾團結起來救災複產,重建家園。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嘉應學院作形勢報告,寄語學生立誌成才,報效祖國。

  25日 梅州市召開全市交通工作會議,圍繞建設“四個梅州”和“構築閩粵贛交通樞紐”兩大目標,2005年計劃投入37.26億元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26日至27日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省委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胡澤君到梅州調研。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注重實效,高質量搞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28日 梅州市舉行紀念黃遵憲先生逝世100周年活動。上午市五套班子領導,海內外嘉賓代表、黃遵憲後裔及親屬代表共同執鏟培土,為黃遵憲公園、客家博物館奠基。下午,舉行紀念黃遵憲先生逝世100周年暨慶賀客家博物館、黃遵憲公園奠基文藝演出。至本日止,社會各界人士已為客家博物館、黃遵憲公園建設認捐4600萬元人民幣。

  投資億元的鴻都客天下美食城開業。

  29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學習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對梅州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

  市委、市政府與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農業產業化科技合作簽約儀式,華農校長駱世明與劉日知、何正拔等市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至4月1日 召開政協梅州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會議增選陳鋒、梁寶孔、釋證榮、蔡鴻章為市政協第四屆常務委員會委員;審議通過了政協梅州市第四屆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於四屆三次會議期間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和政協梅州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議。

  30日至4月2日 召開梅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通過了關於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計劃的決議;關於市200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5年預算的決議;關於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會議對市人民政府2004年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滿意,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對2005年的工作安排切合實際,措施積極可行。


  4月


  1日 梅縣東山中學舉行建校92周年活動暨東山書院重修揭幕和新校區5項工程落成剪彩儀式。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女企業家協會會長趙地,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市五套班子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海內外校友及師生3000多人參加了慶典活動。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先生發來賀信,並捐款100萬元。5項工程是葉澄海先生捐資360萬元興建的葉澄海教學大樓,李昆章伉儷捐資100萬元興建的李昆章科學樓、沈蘭芳藝術樓,劉漢興先生捐資100萬元興建的劉漢興圖書館,鄒錫昌先生捐資80萬元興建的鄒錫昌科學館,羅活活女士捐資100萬元興建的尊師樓。總建築麵積43696平方米。

  5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迎接“創優”省檢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強調,梅州市“創優”已進入迎接“省檢”“國檢”的最後衝刺階段,已經沒有退路,進入了迎檢的緊急狀態,各級各部門要齊心協力、明確責任、重點突破,確保順利通過省檢驗收。市長何正拔部署迎檢工作。

  6日至7日 廣州市組成黨政代表團到梅州參加由廣州市援建的總投資700萬元,其中廣州市政府捐資325萬元興建的五華縣中醫院住院大樓和出資100萬元改建的興寧市徑心中心小學廣州教學樓的剪彩慶典活動。7日舉行廣州——梅州對口幫扶第三次聯席會議。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樹森強調,廣梅對口幫扶工作已取得發展和提高;要走開放式幫扶路子,幫助梅州2007年實現脫貧奔康的目標。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廣州市委常委、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淩偉憲,副市長王曉玲等及梅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分別出席慶典活動和聯席會議,張廣寧、劉日知、何正拔在會上作了發言。至目前廣州已實施對口幫扶重點項目52個,經貿合作總額超過11億元;梅州向廣州市輸出勞動力4.8萬餘人,廣州市為梅州市培訓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265人,培訓貧困戶勞動力950人,資助梅州800名貧困生上學;廣州方麵對梅州捐款捐物總值7600萬元,其中財政幫扶資金5325萬元;梅州接待廣州遊客60萬人次。

  7日至10日 省“創優”初審組專家曾維炳、麥月嫦、甘達堅、劉益華等一行7人完成梅州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初審工作。初審組認為,梅州旅遊業在“創優”工作中取得質的飛躍,已經成為梅州市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梅州已基本具備“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條件,同意推薦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上報國家旅遊總局驗收。

  8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強調,要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加強基礎工作,加強後進地區管理,加強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加強利益導向機製的完善和落實,全麵完成全年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任務。市長何正拔代表市委、市政府宣讀了《梅州市2004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製考評結果的通報》和梅州市2004年度市直兼職單位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製考評情況的通報,與各縣(市、區)長簽訂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並與計劃生育兼職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簽訂了《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

  12日至13日 副省長雷於藍,省政協副主席、省衛生廳廳長姚誌彬到梅州檢查指導工作。

  14日 梅州市華僑博物館舉行著名作家程賢章向市委、市政府捐獻291件(套)文物的捐獻儀式。程賢章和市五套班子領導劉日知、何正拔、古小平等及梅縣、梅江區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了儀式。何正拔主持捐贈儀式,並宣讀了省政府文史研究館發來的賀信。劉日知、何正拔向程賢章頒發了《捐贈證書》和紀念匾。

      15日 市長何正拔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全麵總結第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對今後工作進行認真研究和部署。要求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抓亮點、破難點,千方百計做好經濟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發展任務。

  18日 廣梅汕鐵路梅州車務段掛牌成立。

  25日 市長何正拔到梅州卷煙廠調研,他要求梅州卷煙廠進一步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生產經營管理,為梅州經濟發展再作貢獻。


  5月


  5日 梅州市在梅縣雁洋鎮舉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葉劍英紀念園奠基儀式。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偕夫人葉楚梅女士,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偕夫人吳小蘭女士,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小丹,副省長謝強華,省軍區副政委闞延泉少將,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偕夫人黃麗群女士,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國春太平紳士,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維及梁燦盛、羅來勝、李元元、張良棟、劉本思、楊桐、郭曉莉、黃永東、王守江、林光如、熊德龍、鄒錫昌,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毛裏求斯、泰國、台灣、留尼旺、香港、澳門等海外鄉賢嘉賓,梅州市黨政軍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古小平、林錫明、李槐莊和梅縣幹部群眾、師生代表1000多人參加了奠基儀式。市長何正拔主持奠基儀式,梅縣縣委書記鄭偉儀介紹葉劍英紀念園的建設情況,劉日知、餘國春、曾憲梓、朱小丹等領導和嘉賓作了講話。該紀念園規劃園地482畝,工程總投資1.2億多元,計劃2007年全麵建成。紀念園曾憲梓博士捐資500萬元,梅州煙草係統捐資500萬元,廣東梅雁集團公司、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廣東華銀集團公司、廣東超華集團公司分別捐資488萬元。

  8日 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考察黃遵憲公園、東山書院、梅縣憲梓中學和梅州曾憲梓中學後表示,一如既往支持家鄉事業。

  9日 市長何正拔、常務副市長張榮林率市發展和改革局、公安局、經貿局、外經貿局、招商辦、勞動保障局、市政府調研室等單位負責人檢查梅州市部分招商引資投產項目發展情況,現場辦公為企業“送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為企業服務,給企業信息,促企業發展。

  9日至10日 河源市委書記梁偉發帶領河源市黨政考察團一行73人來梅考察,先後到梅縣雁南飛茶田、雁鳴湖旅遊度假村、荷樹園電廠、梅州卷煙廠、梅縣扶大工業園區、大新城盤古步行街、恩華工業園等地考察。

  10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東山教育基地修建性詳細規劃設計評標會。梅州市規劃設計院設計的C方案和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B方案中標候選。

  17日 梅州市第四批“巾幗文明崗”授牌,梅州卷煙廠質量監督檢測站等22個崗位命名授牌。

  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梅州軍分區作出《關於追授黎廣森同誌“模範專武幹部”榮譽稱號》的決定。

  19日至20日 省委副書記蔡東士到梅州調研,先後考察了豐順縣豐順中學新校區、經濟開發區工業園,梅縣大新城商業旅遊社區,東山教育基地,客家博物館、黃遵憲公園奠基點,梅州廣播電視台,梅縣雁南飛茶田,葉劍英紀念園奠基點,荷樹園電廠等經濟、文化建設項目。

  至20日 中央電視台原台長楊偉光來梅視察。

  23日至24日 裴大新、陳濤等中央督導組和董蓮等省委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成員組成的專題調研組來梅州調研時強調,整改提高是貫穿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過程的一個重要工作,各級,各部門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要按要求抓好整改提高,認真分析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形成黨員長期受教育、群眾長期得實惠、使人民群眾始終滿意的長效機製。

  25日 省委黨校梅州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掛牌。省委黨校副校長鄭盛廷、李廷家和梅州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出席掛牌簽約儀式。

  梅州市舉行省科技廳與梅州市政府加快專業鎮建設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簽約儀式。省科技廳廳長謝明權,梅州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出席。

  26日 市長何正拔到市財政局調研時強調,各級財政部門要千方百計挖掘潛力,加強監管,確保2005年全市財政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圓滿完成和超額完成年初製訂的財政工作任務。

  26日 市長何正拔到大埔縣調研,要求該縣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努力壯大縣域經濟,大力促進財稅增收,著力抓好構建“和諧梅州”工作,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26日至27日 中國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及夫人、泰國駐廣州總領事(倪密)及其夫人到梅州參觀訪問。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陳小山、鄭少偉等會見並設宴款待。

  至27日 梅州市舉行廣州市工商聯對口幫扶梅州工商聯對接工作座談會。市委書記劉日知會見廣州客人。

  27日至28日 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到梅州拍攝客家山歌專題節目,時間為30分鍾。

  31日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辦理《加大梅州市清涼山飲用水源水質保護工作力度議案》的情況報告。


  6月


  1日至2日 梅州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平遠、梅縣北部、蕉嶺等地出現災情。平遠是重災區,降雨231毫米,12個鎮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100萬元。

  2日 市委、市政府舉辦“開放梅州”專題報告會,原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教授,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劉煥林作關於科學發展觀和循環經濟專題報告。

  2日 市長何正拔到市消防支隊一中隊調研,現場辦公為消防部隊建設解決實際困難,並鼓勵該中隊官兵發揚成績,為“四個梅州”建設再立新功。

  3日 廣東電網公司梅州分公司更名為廣東電網公司梅州供電局。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出席掛牌儀式。

  6日至8日 省水利廳廳長周日方來梅調研。

  9日 市長何正拔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座談會上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嚴格把好市場準入關,加大監管力度,強化協調聯動,規範市場秩序,確保群眾食品藥品消費安全。

  16日 市長何正拔、副市長李金元率市環保局、市經貿局、市規劃城建局、市環衛局等部門負責人,對梅州城區環保工作進行調研。他要求,各級、各部門必須認真落實環保工作責任製,嚴格履行職責,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和監管力度,解決環保突出問題,促進全市環境保護工作上新台階。

  17日 法國海外省留尼旺省議會主席納西瑪·丹達爾女士率代表團一行48人訪梅。

  20日 市長何正拔到梅縣調研時要求,要認真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在集中精力抓經濟建設的同時,注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大力抓好教育、衛生等事業的發展,並切實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繼續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排頭兵。

  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打電話給市委書記劉日知,詢問梅州災情,對災區人民表示親切慰問,要求各級領導要關心災區人民群眾,搞好災後複產工作並勉勵梅州各級領導和群眾奮力抗洪,把災害損失減到最低限度。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張德江書記指示精神,全力做好抗洪救災工作。1~22日,梅州境內67個遙測雨量站平均降雨量368.5毫米,平遠泗水降雨量756毫米。至23日止,全市8個縣(市、區)80個鎮23.16萬人受災,倒塌房屋1870間,因山體滑坡造成1人死亡、3人受傷;農作物受災麵積14.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2.4萬畝;損壞輸變電線路20.4公裏,通訊中斷17.26公裏,毀壞公路路麵103.46公裏;損壞小型水庫2座、堤防172處11.93公裏,堤防決口6處0.09公裏,損壞灌溉設施832處、電站22座。經濟損失1.1億元。汕頭至九江的2364/1/4次,九江至汕頭的2363/2/3次、深圳至梅州的N768次、梅州至深圳的N767次、深圳至汕頭的N764/5次、廣州東至汕頭的N755/8次和汕頭至廣州東N756/7次停開。

  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的客家公園(客家博物館、黃遵憲紀念館)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經專家評審團通過。

  24日 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和省長黃華華委托,副省長謝強華來梅指導防汛救災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實好張德江書記、黃華華省長指示精神,高度重視,嚴防死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威脅。

  26日至28日 省安全生產責任製考核組來梅州考核安全生產工作和市政府第一責任人何正拔、直接責任人蔡小駒履職情況。

  28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老幹部活動中心新樓落成剪彩暨老幹部大學掛牌典禮。劉日知、何正拔等市領導出席。

  梅州市建築工程公司轉製招標拍賣賣出2980萬元,廣州市黃埔區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中標。

  30日 由市委書記劉日知牽線、廣東梅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幹部職工捐資30萬元人民幣興建的梅縣隆文鎮“檀江梅河希望小學”舉行落成慶典。劉日知和廣東交通實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廣東梅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生等為該校剪彩。


  7月


  1日 梅州市政府調整工作時間,調整後上午為8時30分至12時,下午為14時30分至18時。

  梅州市召開迎接“創優”國檢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強調,三年“創優”,在此一搏,全力以赴確保拿到“國優”金字招牌。

  2日 應中國政府總理溫家寶邀請到中國訪問的泰國總理塔信·西那瓦,攜兒子潘通貼·西那瓦,在泰國外交部長、農業部長、商業部長、科技部長、工業部長和中國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管木、省外辦主任黃子強等陪同下來梅州尋根問祖。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古小平、陳小山、鄭少偉會見了塔信一行並陪同活動。塔信是第四代泰國華裔,中文名叫丘達新,1949年7月出生於泰國北清邁。塔信外祖父是梅縣鬆口鎮梅教村人,年輕時移民泰國。二戰期間,塔信母親曾回梅州祖屋“儒林第”居住幾年。

  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率梅州市考察團前往河源、陽江、湛江、茂名、雲浮等五市開展為期6天的學習考察活動。

  7日 市委召開全市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大會,傳達貫徹省會議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作書麵動員講話。省委巡回組組長劉發枝參加動員會。

  10日至14日 國檢組組長李南率國檢組完成梅州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檢查驗收工作,梅州市基本達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標準,驗收結果待國家旅遊局審批。

  14日 上午12時10分,興寧市羅崗鎮福勝煤礦發生透水,16名礦工被困井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分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組織營救。副省長湯炳權、遊寧豐也提出要求。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蔡小駒、陳小山、李金元和興寧市黨政領導趕赴現場指揮。何正拔在事故現場主持成立福勝煤礦“7.14”透水事故指揮部,由梅州市和興寧市政府辦、公安局、安監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等部門和礦山救護隊、工程醫療技術等有關人員組成抽水、設備供應、井下搶險、醫療救護、後勤保障等8個搶救小組,組織100多人投入營救工作。事故發生在礦井+22米水平。至18日井下礦工已無生還可能。興寧市政府經請示上級政府同意,決定接受省專家組意見,下午5時起,停止抽排水,中止搶救,轉善後處理工作。16位遇難礦工家屬每位獲賠20萬元。

  梅州市“五葉神杯”第五屆運動會在蕉嶺縣開幕。運動會設有12個大項、158個小項,領隊、教練員、運動員共1298人。

  15日 市政府辦公室發出全市煤礦停產整頓的緊急通知,向各產煤縣(市、區)、市直有關單位提出要求,確保煤礦安全生產工作。16日 中共梅州市委辦公室、yabo88 發出關於深入開展向黎廣森同誌學習活動的通知。黎廣森是原興寧市坭陂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在職期間,求真務實,無私奉獻,事跡感人。2005年2月16日,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

  19日至21日 省維穩及綜治工作檢查考核組對梅州市開展2003~2004年度全省維穩及綜治工作進行檢查。市委書記、市綜治委主任劉日知向檢查考核組介紹了梅州近年有關情況。檢查考核組認為梅州的維穩及綜治工作有三個特點:一領導高度重視;二工作落實;三有創新、有亮點;建議梅州市繼續堅持落實責任,提高綜治效果。

  20日 梅州市人才研究會成立。市委書記劉日知、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壬通訊為該會掛牌揭幕。

  市委、市政府舉辦“開放梅州”專題報告會,邀請中國人事科學院院長王通訊作關於“新世紀人才資源管理新變革”的專題報告。

  25日 省委、省政府、省軍區作出關於追授黎廣森同誌“廣東省模範軍隊轉業幹部”榮譽稱號決定,號召全省廣泛開展向黎廣森同誌學習活動。

  27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在“五抓五促”(抓重點、促增長;抓項目、促投資;抓基礎、促增收;抓安全、促穩定;抓領導、促落實)上下功夫,確保全麵或超額完成全年的經濟工作任務;要全民動員,全力迎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市委書記劉日知作總結講話;市長何正拔通報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並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市委常委黃開龍分別就招商引資和工業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和開展“潔淨家園·綠滿梅州”活動作了專題發言。

  市委召開全市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群眾觀,自覺接受監督,密切聯係群眾,保證正確行使權力。

  28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梅縣丙村鎮檢查省道S223線建設時要求在春節前完成所有路基工程,爭取2006年10月份,最遲至2006年底能建成通車。

  29日 市長何正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以及市交通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科技局等部門負責人到梅縣調研,檢查西環高速公路征地拆遷進展情況及梅縣招商引資工作情況。何正拔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努力以項目保投資、以引資促發展。當前梅縣要盡快完成西環高速公路征地拆遷任務,積極配合西環高速公路建設加快進度,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全方位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

  29日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梅州市200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執行情況的報告和市本級2005年上半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等。


  8月


  駐梅96169部隊被評為:“全國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2日 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蘭立俊一行來梅考察訪問,副市長鄭少偉與他們座談。雙方就如何加強兩地交流、增進兩地人民情誼、促進印尼華僑對家鄉的了解等進行交流。

  3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市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清理工作動員大會,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溫華光在會上要求,提高認識,堅持原則,嚴肅紀律,務求實效,圓滿完成清理任務。

  4日至5日 省公安消防總隊政委莫順寶大校一行來梅州調研,檢查了解消防部隊建設和梅州市上半年消防監督情況。市領導劉日知、古小平等會見了省調研組一行。

  5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梅縣佘江梅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工地調研,要求全市上下要密切配合、大開綠燈,全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

  7日 13時30分,興寧市黃槐鎮大興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井下121人被困。事故發生後,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黃菊副總理,華建敏國務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等領導分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緊時間,全力以赴搶救被困礦工,千方百計減少傷亡。當晚,省長黃華華、副省長遊寧豐即率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趕赴現場組織救援工作。隨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也連夜率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趕赴現場。梅州市領導劉日知、溫華光、古小平、蔡小駒、田家才、李金元及興寧市五套班子領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成立事故搶救領導小組,設立7個工作小組,組織全力展開搶救工作;並將事故情況迅速上報中央和省領導及有關部門。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迅速搶救、抓緊清點、醫療衛生部門做好搶救準備、著手做好善後工作、及早做好整個礦山財產控製和社會穩定,全市煤礦實行停產整頓。

  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省委常委、公安廳廳長梁國聚趕到大興煤礦,張德江強調,“安全事故猛於虎,安全責任大於天。一定要依法加強對煤炭企業的管理,用鐵的手腕遏製安全事故的發生”。他指出,大興煤礦透水事故是一次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非常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及黃菊、華建敏等中央領導同誌及時作出重要批示。梅州和興寧市委、市政府及時上報礦難,及時采取搶救措施,努力維護礦區穩定,認真貫徹中央領導同誌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上午,搶險救援指揮部加強領導力量,由副省長遊寧豐任總指揮,省政府副秘書長林英、省安監局局長陳建輝和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為副指揮,其他在家的梅州市、興寧市領導和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形成各級、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的組織機構,全力開展救援工作。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現場會,要求各縣(市、區)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煤礦安全生產,迅速扭轉被動局麵。同時,市政府還發出了《關於繼續抓好全市煤礦停業整頓工作的緊急通知》,決定在7月15日實施煤礦停產整頓的基礎上,全市煤礦自8日起繼續全麵實行停產整頓。

  為盡快查情透水原因,核清職工人數,確定最佳搶救方案,興寧市人民政府發出《關於敦促興寧市大興煤礦管理人員速返礦部》的通知,要求在9日15時前返回礦部或回電與市搶險組聯係,並在兩天內返回礦部。否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主井管理人員30人,風井管理人員35人。

  9日 19時30分,興寧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事故搶險救災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8.7”透水事故有關情況和事故搶險工作進展情況,以及事故發生後所做的重點工作。已核實井下被困礦工121人,11名事故主要責任人已有10人歸案,至10日上午,另1名事故主要責任人歸案。21時,梅州市五套班子召開緊急會議,通報大興煤礦“8.7”事故情況,部署下一步處置工作,特別是全市煤礦整頓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各級要統一思想,吸取教訓,下死決心鐵腕整治全市煤礦,要做到堅決停產、嚴肅查處、徹底治理、強化責任、嚴格督辦。

  興寧市委、市政府決定,原四望嶂礦區深度開采煤礦一律封閉。

  中紀委監察部、省紀委監察廳派員到興寧市大興煤礦參加事故調查。

  省長黃華華和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副省長遊寧豐,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以及搶險指揮部其他成員再次舉行會議,研究更佳搶救方案。要求立即調集專家進行物探,圍繞封堵透水口全力開展搶救。

  晚,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再次對興寧市“8.7”大興煤礦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調查處理作出重要指示:1、繼續全力做好搶救工作,隻要有一線生機,絕不輕言放棄;2、認真做好善後工作,維持社會秩序;3、認真開展事故原因的調查,查明事故原因;4、公安部門要采取得力措施,對事故責任人實行控製;5、繼續做好責任調查工作。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將溫家寶總理的指示傳達給正在主持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張德江立即在會上傳達了溫家寶總理的指示,並研究貫徹落實。10日上午,副省長遊寧豐在搶險救災指揮小組會議上傳達了張德江的指示,要認真貫徹落實好溫家寶總理的指示精神;要防止發生次生事故;要做好家屬工作;要注意搶救人員自身的安全。遊寧豐強調,各搶救小組要全力以赴,繼續圍繞封堵透水口展開工作;要加快物探工作的進度,加快調運、安裝大功率潛水泵的工作,加強排水。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在會上講了話。

  10日 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了廣東梅州興寧市大興煤礦“8.7”發生的透水事故的救援處理工作。會議決定:(一)由廣東省負責,繼續抓緊救援工作,隻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盡最大努力,千方百計搶救被困人員。(二)成立由國家安全生產總局、監察部、公安部、煤監局、全國總工會等部門組成的國務院事故調查組,負責查明事故原因,依法追究責任。

  11日 興寧市召開國務院廣東省梅州市大興煤礦“8.7”特重大事故調查組成立大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主持會議並講話,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李至倫,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紀檢組長張鳴起,廣東省副省長遊寧豐等作了講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對事故調查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監察部副部長黃樹賢參加了會議。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作了“8.7”事故情況報告。國務院“8.7”事故調查領導小組組長由李毅中、李至倫擔任,副組長由黃華華、劉金國(國家公安部副部長)、黃樹賢、趙鐵錘、張鳴起、遊寧豐擔任;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趙鐵錘兼任,下設技術、管理、綜合三人小組,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派員參與事故調查工作、事故調查組主要負責查明事故原因、性質及直接經濟損失,分清責任,提出對事故有關責任人的處理建議和防止同類事故發生的防範措施。

  12日 國家煤炭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廣東省副省長遊寧豐主持召開“8.7”事故調查處理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各調查小組工作計劃,並就有關工作製度、信息溝通、聯絡辦法和後勤保障等工作進行協調。會議要求處理好事故調查與搶險工作之間的關係,事故調查服從搶險工作,事故調查工作爭取在半個月內總體完成。

  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紀檢組組長、國務院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透水事故調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張鳴起,到梅州市人民醫院,看望在“8.7”礦難中唯一受傷住院的礦工曾繁標。

  市委、市政府召開市三防指揮部領導成員擴大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對當前防禦強熱帶風暴工作作了講話。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實做好強熱帶風暴“珊瑚”的防禦工作。

  1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帶領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事故搶險救災指揮部有關人員,分別深入到主井、副井、風井、一礦、大壩礦等5個礦區的測水點,檢查部署工作。

  15日 副省長李容根率省政府煤礦安全生產督查組到梅州市檢查煤礦停產整頓工作。他強調,要堅決落實責任追究製度,用鐵的手腕堅決將省政府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實處。

  16日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副局長、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到梅縣丙村檢查煤礦停產整頓情況。

  梅縣丙村北坑礦業168斜井和南口有發煤礦礦井違法被炸封。副省長李容根、省安監局局長陳建輝,市領導古小平等參加炸封現場。

  17日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局副局長、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在副省長遊寧豐、市委書記劉日知的陪同下,到興寧大興煤礦的副井和風井檢查了解搶險救災情況。

  21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煤礦停產整治工作情況彙報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有關精神,消除觀望情緒,痛下決心,落實措施,積極推進全市煤礦停產整治工作,凡是不符合規定的煤礦,在限期內一律關閉、炸封。

  25日 梅州市召開全市煤礦停產整頓工作會議,研究關閉煤礦工作和做好社會穩定工作等問題。市煤礦停產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委書記劉日知指出,關閉第二批煤礦工作中要炸封45家煤礦的212口礦井,這是一場硬仗、是全市煤礦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到思想重視、行動堅決、程序依法、全力以赴做好關閉第二批煤礦的工作。

  27日 23時54分,抽排水出現重大異常情況,井下發生垮塌,水位突然下降。專家指出,進一步開展搶救存在無法排除的安全隱患,繼續實施原定的兩個救援方案會造成新的安全事故,風險很大且無實際意義,因此建議指揮部根據醫學和生命科學專家評估意見,在確認井下被困礦工無生還希望時,終止搶險救援工作。

  28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市直機關幹部大會,通報前段時間梅州市開展煤礦停產整治工作進展情況、下階段工作計劃和措施。市委書記劉日知對當前全市麵臨的形勢作了深入的剖析,要求全市上下統一思想,同心同德,支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以鐵的手腕整頓煤礦安全,以實際行動挽回損失、樹立形象,抹去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透水事故給梅州蒙上的陰影。

  29日 16時30分,廣東省興寧黃槐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透水事故搶險救援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為防止次生事故發生,指揮部根據專家意見、經認真研究並報經省政府同意,決定終止搶險救援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救援小組采取得力措施,有條不紊地做好各項善後工作。每位遇難礦工家屬獲20萬元賠償金。

  是月 梅州通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評委會驗收榮獲命名“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金雁實業集團公司組建“廣東省金雁銅業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通過專家論證。

  豐順縣湯西鎮、潭江鎮,興寧市寧新街道辦事處被省科技廳批準為“省技術創新專業鎮”。


  9月


  1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梅州市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會議。劉日知、魏潘堯、溫華光、陳小山等市領導及梅州軍分區司令林錫明、政委李槐莊為李國瑤等20位梅州市抗戰老戰士、老同誌代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2日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要求,全市上下要堅決抓好煤礦停產整治及非煤礦山、四無兩小水庫等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振奮精神,共渡難關,發展經濟,減少災害損失,努力完成全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項任務。

  5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專題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關於梅州當前工作一要統一思想,振作精神;二要痛下決心,解決問題;三要調整結構,謀劃發展的指示精神。劉日知要求,全市各地、各單位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張德江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明確目標,明確重要意義,明確分工,確保全市煤礦整治工作的全麵完成。

  7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慶祝2005年教師節座談會,全市151名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獎勵。

  17日 省督查組與梅州市委、市政府共同研究煤礦停產整治工作。省督查組副組長、省安監局局長陳建輝要求,梅州要趁當前煤礦停產整治工作開展較好的勢頭,乘勢而上,加快進度,積極推進,圓滿完成任務。

  梅州市文化公園舉行大型中秋文藝晚會。市山歌劇團、漢劇院等為廣大市民送上山歌對唱、小品、歌伴舞等節目。

  22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煤電、水泥重點企業座談會。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當前煤礦整治給煤電、水泥企業帶來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支持企業解決困難,共同努力共渡難關。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梅江區、梅縣、平遠縣的農村調研沼氣建設情況時強調,沼氣建設前景廣闊,意義重大,各級、各有關部門乃至全社會都要重視和推廣農村沼氣建設,推動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節約型社會。

  梅縣梅西鎮白麵煤礦17時30分在整改作業打巷道時突發生片幫部分塌陷,4人被困中已救出2人,其中1人遇難。

  25日至27日 省民政廳廳長楊華維來梅州市督查重建家園和低保工作的貫徹落實情況。

  28日至29日 副省長遊寧豐率領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梅州檢查指導工作,要求梅州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煤礦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複雜性,抓緊時間完成整治任務。


  10月


  8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三級幹部大會。會議要求全市上下要以溫家寶總理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汲取“8.7”事故的深刻教訓,積極應對當前的嚴峻形勢,全力抓好第四季度及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再創梅州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麵。

  至9日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湯維英來梅考察。

  18日 梅州市東山教育基地舉行市職業技術學校奠基儀式,旅港青年實業家、梅州市榮譽市民曾浩仁捐資200萬元建設項目“新興禮堂”同時奠基。

  26日 淩晨5時30分,正在建設中的天汕高速公路廣福隧道右線出口K7+580米出現塌方,12人被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鍾陽勝,副省長遊寧豐作出指示:要全力搶救被困人員;要控製好現場,防止發生二次事故;要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梅州市領導劉日知、蔡小駒、田家才、陳小山均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迅速成立由市委書記劉日知任總指揮組織開展搶救工作。至27日15時35分,經過34小時的全力搶救,被困12人全部安全獲救。

  29日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陳善如帶領省發改委有關部門人員來梅調研。

  30日 梅州市舉行梅河高速公路通車慶典。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鍾陽勝,副省長遊寧豐,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河源市委書記梁偉發,省交通廳,省交通集團等單位和有關人員出席通車儀式。

  31日 興寧市合水水庫加固擴建工程開工。該工程總投資1.95億元。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力爭2006年5月啟動,投資估算3.297億元。省水利廳廳長周日方,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等出席開工慶典。

  是月 梅州市上官塘水庫農場、五華縣河東鎮沙田柚示範基地、梅縣荷泗種養場及梅州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綜合加工廠獲國家質檢總局公布輸泰水果資格。


  11月


  1日 市委中心組舉行學習會,傳達學習省委九屆七次全會精神。

  2日至3日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方健宏帶省委宣傳部調研組到梅州市調研文化建設情況。

  3日至4日 全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和老幹部大學工作座談會在梅州市召開。省委副書記劉玉浦在會上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新形勢下老幹部活動中心和老幹部大學工作的重要意義,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開創老幹部活動中心和老幹部大學工作新局麵。

  8日 梅州市舉行東山教育基地東山中學“劍英校區”奠基和“曾憲梓運動場”竣工剪彩儀式。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梅州市榮譽市民、香港嘉應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黃麗群女士,廣東珠江投資公司董事、合生創展集團副董事、廣東新南方公司總裁朱拉伊先生,合生創展集團副總裁廖若清先生,泰國客屬總會永遠榮譽會長、金獅領帶公司董事長曾憲概先生,市領導劉日知、魏潘堯、田家才、陳小山、曾超麟、李金元、陳良海等出席剪彩儀式。“劍英校區”計劃總投資8500萬元,其中建設資金6000萬元由珠江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朱孟依先生捐贈。“曾憲梓運動場”總投資250萬元,占地30畝,由曾憲梓先生捐建。

  9日 星光集團創辦35周年舉行慶典活動。

  1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彙報會,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佀誌廣率領的省黨風廉政建設檢查組,彙報梅州市開展反腐倡廉幾項工作的落實情況。佀誌廣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學習廉政建設製度、法規,依法辦事,提高法製觀念,抓好製度落實,利用法律反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及和諧社會建設。

  至13日 香港招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袁武、香港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率領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等19名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前來梅州市考察農業、中小企業、教育工作情況。

  12日 中共梅州市委黨校舉行建校40周年紀念活動。

  17日 梅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市科協第四屆委員會工作報告,通過《梅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章程》。省科協主席、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鍾鶴,中科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士、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王佛鬆,中國工程院院士、梅州發展戰略顧問古德生,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等到會祝賀。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劉煥彬等發來賀電。

  18日 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廣東移動與愛立信中國公司聯合舉行“愛立信捐助廣東山區信息化暨梅州試點啟動儀式”。副省長謝強華、愛立信全球公司總裁思文凱先生,梅州市副市長李金元以及市信息產業局、廣東移動梅州分公司負責人出席啟動儀式。

  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

  19日 大埔縣舉行世界大埔同鄉聯誼會暨文化旅遊節大會,田家炳先生,市委書記劉日知等出席。大會簽約18個招商引資項目,總額46.3億元。

  21日 東山教育基地舉行田家炳先生捐資300萬元建設市職校“田家炳教學大樓”奠基。田家炳和房德昭、劉南琴、陳問璋、周永光等旅港鄉賢,市領導劉日知等參加奠基儀式。

  22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興寧市(東莞)投資推介暨招商引資洽談會。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額6.13億元。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黃浩等參會。

  23日 梅河高速梅州段即日起測速執罰,超速50%的車輛一律依法吊銷駕駛證。

  30日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通過了《關於批準調整梅州市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部分預期目標方案的決議》、《梅州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一府兩院”組成人員述職評議和報告工作的規定》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日知主持會議。預期目標全年生產總值由原來的增長11%調整為增長7.5%,相應地,將原計劃中的一、二、三產業預期目標分別由增長3.5%、16%、11.5%調整為3%、11%和8%。


  12月


  5日至7日 副省長許德立率省建設廳、省體育局負責人到梅州市調研,先後到東山教育基地、梅縣、大埔、豐順等考察城鄉建設、山區體育設施和學校體育工作。

  7日 梅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舉行“合作推進梅州內陸核電開發框架協作簽約儀式”,雙方表示全麵加強合作,努力實現共同發展。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副總經理沈如剛、總經濟師張焱延,梅州市委書記、市核電選址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日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核電選址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蔡小駒等出席簽約儀式。

  8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梅州市召開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要求,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把工作著力點放在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文明上來。

  至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麗滿等陪同下,先後到深圳、梅州和潮州等地參觀考察(9日至10日為梅州考察時間),考察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金利來集團工業中心等企業,並深入鄉村農戶,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專題調研。吳邦國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狠下功夫,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盡快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16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產業結構調整暨“十一五”規劃專家谘詢會,專門邀請省內知名專家和省部門有關領導為梅州經濟社會把脈。市領導劉日知、溫華光、古小平、陳小山、林佛全、李金元等,省發改委、省經貿委、廣州市發改委和省委黨校、省社科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商學院、嘉應學院的11位專家學者,以及市直有關部門、各縣(市、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在省第九屆藝術節上榮獲7項9個一等獎的大型山歌劇《山魂》在梅州市公演。市領導劉日知、古小平、曾超麟、李金元等觀看了演出。

  18日 廣州市殯儀館舉行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共梅州市委書記徐丹華遺體告別儀式。10日22時50分,徐丹華在廣州海軍醫院不幸逝世,享年79歲。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副省長謝強華、原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鄭國雄、原省政協副主席鄭群、原全國政協委員張日和、市領導劉日知、魏潘堯、陳小山、古銀增、李金元等參加告別儀式。

  19日至20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煤礦停產整治工作彙報會,通報8月9日至12月19日,全市共公告關閉81家煤礦366條礦井,完成炸封55家及“一證多井”11家共287條礦。

  20日至21日 福建省三明市舉行閩粵贛13市黨政領導第十次聯席會議,同時舉行13市“市長論壇”,就區域經濟合作進行全方位深層次探討,並發布了《推進閩粵贛13市區域經濟合作行動綱領》。梅州市組織經協辦、旅遊局、交通局、發改委、經貿局等負責人參會,並在會上作《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開辟閩粵贛協作新途徑》專題發言。

  21日 市長何正拔率市政府辦、招商辦、規劃城建局、財政局等負責人專程到葉劍英紀念園建設工地調研。他指出,葉劍英紀念園建設是市和梅縣重點工程,是打造“世界客都·中國梅州”的重要文化載體,是全國紅色經典景區,建成集紀念、教育、宣傳、遊覽於一體的全國一流的文化精品。

  24日 省紀委省監察廳通報,興寧市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透水事故責任調查工作已結束。直接經濟損失4725萬元,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省國土資源局及梅州市涉及22人政府和管理部門公職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23人政府和管理部門公職人員被移送檢察機關立案偵查。18人大徑裏煤礦有限公司有關人員被依法逮捕。後麵41人將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涉及的黨員幹部經司法處理後再作黨紀政紀處分。

  31日 市政府召開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和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會議。市長何正拔在會上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事故猛於虎,責任大於天”的認識,加強安全監管和整治,以鐵的手腕整治安全生產,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1至12月,全市發生各類事故642起,死亡497人,受傷554人,直接經濟損失53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