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地方誌辦公室 梅州市大事記 大事記(2011年)
大事記(2011年)
來源:本網   時間:2015-07-17 00:00:00   瀏覽:-
字號:

  

1月


  4日  市舉行新年音樂會,德國柏林交響樂團到梅演出。

  香港昌盛集團董事長鄒錫昌為梅縣高級中學作勵誌報告;捐款200萬元用於興建學生宿舍;決定設立高考“清華北大獎”。

  9日  由旅港同胞梁欽聖捐資300萬元改造的,位於江北城西大道的梁挺生博士老人活動中心落成投入使用。

  11日  五華縣長樂台考古調查組在長樂台北端山頂發現古代紋繩瓦,在南坡發現建築遺址的護坡。

  12~14日  市政協召開五屆五次會議,李金元當選市政協主席。

  13~15日  市五屆人大六次會議召開,李俊夫、丘小宏為市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9日  副省長雷於藍率省慰問團到梅開展送溫暖活動,進村入戶,送上新春祝福。

  21日  著名廣東漢劇表演藝術家梁素珍獲廣東省首屆終身文藝成就獎。

  是月  五華縣設立蒲麗頂省級森林公園。

  雁南飛茶田景區獲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在粵東地區屬首家,在全省屬4家之一。


  2月


  6日  “李惠堂賀歲杯”足球賽在東校場舉行,由香港和富大埔足球隊對陣廣東日之泉足球隊,香港隊獲勝。

  11日  國家話劇院一行27人赴五華縣慰問演出。

  14日  梅縣舉行4場招聘會,近3000人實現就業。

  17日  廣州梅州對口幫扶工作召開第七次聯席會議,現場簽約6個合作項目。

  梅州市“中華文化遊”暨大埔客家美食節在大埔舉行,著力打造“中國小吃名縣”美食旅遊品牌。

  21日  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辛榮國少將到梅檢查指導工作,強調加強雙擁共建,推進國防建設。

  香港與梅州簽約組建中港合資經營企業,支持梅州建設,共同推動梅州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

  22日由曾憲梓博士捐資1300萬元支持建設的嘉應學院曾智明大樓、樂育中學智明運動場、梅縣憲梓中學智明綜合大樓、梅縣扶大憲梓中心小學、梅縣扶大桃發老人院、梅州市曾憲梓中學念慈科學大樓等6個項目分別舉行隆重的剪彩、奠基慶典活動。同時,在慶典儀式上,曾憲梓博士再捐2500萬港元支持家鄉建設。

  23日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深入興寧、五華城鄉了解基層宣傳文化建設情況,並查看文物古跡保護開發情況。

  24日  副省長宋海到梅指導工作。

  梅州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梅州市征信中心同時掛牌成立。

  是月  春節招商活動中,中華商務聯合印刷有限公司、廣東動能東方投資有限公司、深圳金洋電子有限公司3家企業達成投資意向6億元。


  3月


  1日  梅州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850元,約2.5萬企業職工和非全日製人員受惠。

  1~2日  國家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到梅視察,了解漁業生產情況和農業農村工作情況。

  中國足協副主席薛立到梅調研,考察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情況,認為梅州體教結合經驗值得全國推廣。

  6日  五華縣一名98歲老人成功完成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13日  梅州市成立儒學文化研究會,侯國新當選會長。

  19~20日  台灣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到梅,商討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事宜。

  21日  珠三角6家企業與興寧簽約,投資20億元開發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

  23日  五華縣、大埔縣管道天然氣項目簽約,各投資5000萬元建設LNG氣化站。

  31日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朱小丹到梅檢查梅州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是月  梅縣開始興建全市首個國際標準體育場,計劃投資5000萬元,可容納2萬觀眾。項目得到曾憲梓博士捐資1500萬港元。

  梅州市客天下和長潭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由許應裘、吳寶鳳夫婦捐資600萬元興建的豐順縣球山中學堅真科學館落成。

  經勘查,平遠縣中行鎮石英岩資源量超過200萬噸,相當於一座中型礦床。

  蕉嶺縣水泥業總投資3億元的全市首條幹粉砂漿生產線正式投產。

  梅州市為平遠恒明公司簽發首張ECFA原產地證書,輸往台灣產品可獲關稅減免。

  梅縣雁南飛景區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


  4月


  1日  梅州至穗深城際特快列車首發開行,平均可縮短近40分鍾。

  2日  由嘉應學院校友、廣州美創公司董事長陳公顏捐資480萬元資助建設的嘉應學院公顏實訓大樓落成。並設立“公顏獎助學金”。

  6~7日  省長黃華華到梅調研,強調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努力實現跨越發展。

  7日  珠江啤酒梅州生產基地年產40萬噸項目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舉行奠基儀式,計劃總投資2.27億元,創造超1億元的稅收。

  網友圖片引起警方注意,非法種植在梅縣、興寧兩地深山的3處、500多株罌粟原植物被鏟除。

  8日  曾憲梓博士到梅參加植樹活動,累計捐資1000萬港元用於植樹造林。

  11~12日  廣東省建設全國最好林相暨森林碳彙重點項目現場會在梅州召開,首期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建設13萬畝碳彙林。

  16日  市政府與海航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舉行簽字儀式,將為梅州帶來100億元以上的投資項目。

  19日  市政府在台北舉行“客都梅州美”介紹會,號召遊山到梅州,享受慢生活。

  26日  廣東長樂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副省長宋海到興寧一中調研,並為大圳小學大成基金教學大樓落成剪彩。

  27~28日  副省長林木聲到梅調研國土資源管理和保障房建設等工作,強調一定要堅守耕地紅線,全麵提升國土資源工作管理水平。

  28~29日  中國梅州客天下國際婚慶文化產業園揭幕。

  是月  豐順縣投資1.16億元發展銅鼓峰生態旅遊。銅鼓峰位於豐順砂田鎮,海拔1559.5米,為粵東第一高峰。

  中山市青年企業家到梅考察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達成投資意向,投資2億元建設高檔家用電器項目。

  梅江區被評為25個“中國綠色名縣(市、區)”之一。


  5月


  4日  廣州千名團員青年到梅扶貧,引進產業項目9項,融資逾2300萬元。

  5日  梅州軍分區班子主要成員調整,夏高遠任司令員、管林海任政治委員。

  第109屆廣交會上,梅州市企業總成交金額3.89億美元。

  7日  市旅遊局公布,五一假期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旅遊收入14373萬元。

  9日  梅州市中醫院李有權門診大樓落成,李有權博士再捐資600萬元,助建住院大樓。

  10日  李有權博士捐資500萬元支持梅縣隆文鎮的教育、公益事業建設。

  12~14日  來自法國、英國、泰國等60多個國家500多名留學生到梅觀光考察。

  19日  第10屆“百歌頌中華”歌手電視大賽梅州市總決賽在梅城舉行,蕉嶺縣葉奕瑕獲金獎。

  23日  梅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全市常住人口為424萬多人。

  24日  省委常委、秘書長徐少華到梅州調研信訪工作。

  客家村鎮銀行佘江支行開業。

  25日  全省殘疾人康複工作座談會在梅州市召開,省委常委、秘書長徐少華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做推進殘疾人事業的雪中送炭的“有心人”。

  26日  梅州市物流行業協會成立,羅美泉任會長。

  28日  以“攜手鑄大愛”為主題的社會參與梅州扶貧聯合行動啟動儀式暨慈善晚宴在廣州番禺舉行,現場籌得善款1848萬元,用於梅州扶貧“雙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

  30~31日  省委常委、副省長肖誌恒到梅調研。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公安廳廳長梁偉發到梅調研。


  6月


  7日  廣東中能科技集團總經理李小平訪問嘉應學院,捐資200萬元,支持改造教學大樓。

  12日  梅江河上舉行2011年全球通杯龍舟賽,時隔近80年後再現龍舟賽盛況。武警龍舟隊獲特別獎,豐順縣、大埔縣、五華縣龍舟隊分別獲第一、二、三名。

  14~15日  副省長劉昆到梅州調研。

  16日  梅州市舉行漁業人工增殖放生活動,向梅江投放100萬尾魚苗。

  19日  健康廣東——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在梅州啟動,幫助梅州5年內完成300名鄉鎮醫師的全科轉崗培訓,同時以豐順為試點構建農村醫療急救網絡。省合生珠江教育發展基金會為豐順捐贈價值近1000萬元的醫療設備。

  21日  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成功競得省重點園區。園區具備三大競爭優勢——生態園區特色鮮明,主導產業優勢突出;穗梅聯手協作,創新發展模式;市縣共建共享,帶動效應明顯。

  22~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梅調研社會管理和基層黨建工作,強調要把為群眾辦實事放在首位。

  23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到梅縣調研,強調營造優美宜居環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升城鄉群眾幸福指數。

  23日  副省長招玉芳到梅調研。

  23~24日  梅州舉行第五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宣布開幕。許嘉璐、饒穎奇、黃華華等致辭。梅州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兩岸青年共同宣讀加強交流合作倡議書。現場簽約20個項目,投資總額724.3億元,整個活動期間共簽約74個項目,金額達1002億元。

  24~25日  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到梅考察客家人文景區景點。

  25日  北京動漫學院院長孫立軍動漫工作室落戶梅縣南口麓湖山文化產業園區。

  是月  興寧籍加拿大華僑張誌榮情係桑梓,捐款250萬元,支持發展興寧市公益事業。

  梅州市首獲省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

  市政協副主席、廣東“五葉神”實業董事長溫純青捐資200萬元,興建嘉應學院醫學院圖書館。


  7月


  2~8日在海南省屯昌縣舉行的2011年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代表廣東省參加比賽的梅州市運動員詹利平和蘇鈺傑獲得兩項冠軍,是梅州市乒乓球運動有史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18~19日  省政協副主席覃衛東率隊到梅專題考察韓江流域水資源保護情況。

  23日  全市理科第一名的東山中學考生廖穎被清華大學錄取。

  23~24日  五華女孩曾翠蘭在第10屆亞洲空手道錦標賽上勇奪個人和團體2塊金牌。

  25日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梅州分院掛牌成立。

  27~28日  省政協主席黃龍雲到興寧市葉塘鎮石新村檢查扶貧開發“雙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

  是月  市鴻雲房產總經理李雲輝捐資220萬元支持五華縣教育和老年福利事業。

  廣東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揭曉,梅江區三角鎮圍龍屋“季立居”榜上有名。

  梅州赴港參加2011粵港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簽訂外資項目合同金額1.5億美元。

  蕉嶺縣獲授“中國長壽之鄉”,至2010年全縣共有百歲老人27人,15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中國長壽之鄉”的標準。


  8月


  1日  梅州市第二期客家山歌幼苗培訓暑期班開班,湯明哲等專家為100名學員授課。

  6日  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邢書成少將到梅檢查民兵武器裝備倉庫綜合整治和人武部建設等情況。

  17日  梅州市輝駿科技電子公司在五華縣城工業區奠基,計劃總投資15.5億元。

  20~21日  由沙柏大·尼爾萬達和熊德龍率領的印尼之夜文化交流代表團到梅,開展文化經貿交流和考察活動。

  23日  梅州客家文化產業發展公司成立。

  23~24日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歐廣源到梅考察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24日  副省長陳雲賢到梅調研產業轉移工作。

  26~29日  梅州在2011年廣州博覽會上簽訂10個協議項目,合同金額達8.3億元。

  29日  梅州繼大埔縣後再增加平遠、興寧、梅縣3個中央蘇區縣。

  是月  經探潛,梅縣隆文鎮綠窟潭被確認為國內首個水下全淹洞,水深超過50米,屬頂級溶洞潛水點待開發地。

  清閑農業旅遊度假區項目落戶五華,由廣東清閑農業發展公司投資6.44億元興建。

  大埔縣舉行張裕百年圖片展暨第二屆白蘭地冰飲節。


  9月


  1日  廣東華達電纜有限公司與五華縣舉行總部回遷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達1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8億元,分三期建設,計劃至2017年完成全部投資,產值可達50億元,創稅1億元。該公司原名東莞華達電纜廠,位於東莞市鬆山湖工業園旁邊,是廣東省生產電線電纜的骨幹企業之一,董事長曾環坤是五華縣河東鎮人。

  2日  梅州日報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省市合作,做大做強報業傳媒。

  5~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深入大埔縣、興寧市、五華縣、梅縣調研,要求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全力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建設富庶美麗幸福新梅州。

  13日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率廣州市黨政代表團到梅考察扶貧開發“雙到”(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強調確保幫扶項目持續發展,實現扶貧開發“雙到”目標;並考察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和經貿項目,要求推動穗梅產業對接,實現互利共贏。

  16日  市政府與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建中國南方稀土科技城,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廣東唯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

  19日  廣東天下行光電公司整體遷到梅州正式投產,總投資1.62億元,屬高新科技光電企業。

  21日  嘉應學院與暨南大學簽訂協議,201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聯合培養,畢業時頒發暨南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梅州參加南昌舉行的第七屆“泛珠三角”經貿洽談會,簽約22個項目,合同總金額26.62億元。

  22日  廣州富力地產公司與梅州開展戰略合作,振興梅州足球,投資5億元打造足球人才培訓基地,在梅縣建設一所高標準的足球學校。

  25日  梅州26家企業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簽約20多個項目,意向合作金額2.65億元。

  26~27日  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在梅州舉行,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強調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推進油茶產業科學快速發展。梅州的新大地、鴻利豐、天潤3家企業獲得首批“全國油茶重點企業”稱號。

  27日  長深高速五華岐嶺段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重傷。

  29日  市政府與施氏國際投資控股集團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20億元興建城市綜合體項目。

  29日~30日  梅州參加廣東與世界500強和境外大型企業合作交流會,簽訂6宗外資協議、意向、合同,總投資金額8.9億美元。

  是月  大埔凱達紅茶在全國名優評比大賽中獲特等獎。

  BPW(梅州)車軸公司成為梅州首家海關管理最高信用等級AA類企業。


  10月


  3日  香港昌盛集團董事局主席鄒錫昌捐資500萬元,支持嘉應學院建設足球專業,培養足球專門人才。

  13~14日  省委常委、副省長肖誌恒到梅參加全省加強鄉鎮街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現場會,並到梅江長沙、興寧坭陂、福興參觀考察,要求夯實基層服務平台,助推幸福廣東建設。

  27日  梅州赴華沙參加粵港——波蘭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簽約7宗外商投資項目,投資金額6030萬美元,合同外資金額5230萬美元。

  29日  在山東青島發布會上,根據中國休閑城市發展綜合評價,梅州獲授“2011中國特色休閑城市·最戶外休閑城市”稱號。

  是月  大埔電廠工程項目獲國家能源局批準,首期投資50億元,預計2014年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33億元。

  豐順湯西鎮重建穎川大橋,工程總投資630多萬元,建設工期半年。

  《中國共產黨梅州地方史》(第一卷)出版發行,記載時限為1919~1949年,共4編16章,約30萬字。

  大埔湖寮河頭村發現一塊清朝康熙年間的禁陋弊碑,記載清朝時期規範梅潭河航運秩序等內容。

  大埔獲評全國重點產茶縣。已建成茶葉產業帶,2010年產茶葉4500噸,產值3.15億元。


  11月


  3日  長樂燒5000噸新生產線投產,在提升產量的同時,可大幅度提升產品的質量。

  3~4日  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在五華開展考古工作,認為獅雄山遺址填補了南越國早期曆史的空白。

  12日  香港梅州聯會捐資106.6萬元資助嘉應學院267名優秀貧困生。

  24~25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到梅調研。

  26日  澳門新聞考察團一行12人到梅參觀考察。

  是月  梅州製造的純電動中巴車亮相澳門國際汽車博覽會,備受各界關注。

  梅州(五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獲批立項建設,總投資97.8億元,規劃裝機240萬千瓦,首台機組於2015年建成投產。

  梅州與廣州“雲計算”簽訂協議,在梅州投資建設雲計算信息中心、高清視頻教育基地,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化基地三大項目,總投資123億元,年產值可達400億元。

  梅州市劍英圖書館入選首批省級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擁有古籍3萬多冊。

  3萬多盆台灣優質蘭花進駐梅縣台灣農民創業園蘭藝研發基地,價值650多萬元。

  大埔湖寮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梅縣雁洋長教村獲“國家級生態村”稱號。

  由陳桂雄、陳桂豐兄弟投資2億元創辦的廣東創盛工貿有限公司在五華正式投產。預計當年可實現產值超億元。


  12月


  3~4日  中國僑聯主席林軍到梅考察,充分肯定梅州市僑聯工作,認為“僑界養老行動”、“僑界助學行動”、“僑界關愛行動”等開創全國、全省僑聯工作之先河。

  4日  第一屆世界客屬青年大會在梅州召開,來自海內外的客家青年才俊有500多人,共促交流合作,共謀發展大計。同時舉行“獻愛心·手拉手”暨青年紀念林植樹活動。

  5日  客商研究院在嘉應學院掛牌成立。

  5~6日  第二屆世界客商大會在梅州舉行,主題是彰顯客商精神,共謀合作發展。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廣東原省長黃華華,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朱小丹出席。來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個客屬團體、1500多位知名客商代表、嘉賓參加。簽約53個項目,投資總額831.5億元。

  6日  五華鄉賢捐資800多萬元,重建橫陂夏阜小學。

  大埔四星級酒店瑞錦酒店掛牌。由金帆實業公司投資1億多元興建。

  6~7日  香港廣東客屬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亮勝率團到梅考察。

  7~9日  第七屆世界大埔同鄉聯誼會暨經貿洽談會在大埔舉行,來自新加陂、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1000多人參加。經貿洽談簽約總項目34個,計劃投資總額193.06億元。

  8日  市政府與中國電信廣東公司簽訂“十二五”信息化合作框架協議,全麵啟動“智慧梅州·光網城市”工程。加強雙方深度合作,共同打響休閑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特色品牌。

  梅州籍專家陳誌傑、邱冠周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0日  蕉嶺舉行“中國長壽之鄉”授牌暨首屆冬筍節、第二屆楓葉節、第五屆金桔節啟動儀式,3000多遊客參加。

  15日  揭陽潮汕機場正式啟用,距梅城約1個半小時車程,通達國內主要城市和東南亞城市。

  17~18日  平遠舉行第七屆臍橙旅遊節。經貿項目簽約16個,總投資39.4億元。

  18日  第五屆廣東省自駕旅遊日暨梅州休閑養生自駕旅遊係列活動、雁南飛第三屆茶香節啟動,各地到梅遊客3000多人。

  20日國家衛生城鎮命名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包括梅州在內的35個城市被命名為2009-201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梅縣、大埔縣被評為全國文明縣城。

  22日  大埔縣一村民在山上挖出一條超大野葛根,長2.7米、重75公斤。

  24~25日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先耀到梅調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強調反腐倡廉要注重抓基層,強基礎,聚民心。並出席梅州市“法紀長廊”竣工啟用儀式。

  28日  由深圳富源實業董事長繆壽良博士捐資300萬元興建的嘉應學院“繆壽良實訓大樓”奠基。

  30日  梅大高速公路東延線工程開工,全長約23.7公裏,總投資20.5億元,建成後將為廣東增加一條出省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