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地方誌辦公室 梅州市大事記 大事記(2008年)
大事記(2008年)
來源:本網   時間:2018-12-10 00:00:00   瀏覽:-
字號:

  

1月


  1月1日 廣東客家博物館首次開館試展,客家公園首次向公眾全麵開放,八方遊客感受客家文化魅力。

  2日 梅州首屆婚禮博覽會暨“愛心見證愛情”集體時尚婚禮在劍英體育館廣場舉行, 50對新人舉行簡樸而別開生麵的集體婚禮。

  3日 省直機關聯合工作組來梅“送溫暖,獻愛心”,捐款180萬元,幫助困難群眾。

  平遠縣長田鎮官仁村村址落成啟用,由黃生平先後捐資380多萬元興建。

  4日 廣東發展銀行、中國移動廣東公司捐資100萬元,支持大埔縣受災群眾新村建設。

  5日 五華縣110千伏水寨變電站增容擴建工程竣工,投資810多萬元。

  8~10日 市政協召開五屆二次會議,遞、增補6名市政協常委,收到提案116件,審議通過二次會議決議。

  14日 廣東省廣晟公司與梅州市簽訂《礦產資源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同時與平遠縣簽訂《年產2000噸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項目投資意向書》,共同打造廣東最重要稀土開發利用基地。

  15日 梅州首次實施多警種上街聯合執勤巡邏布控,加強對社會治安的防控。

  18日 平遠縣南台山石龍寨景區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投資1000萬元興建。

  23日 豐順縣龍崗鎮馬圖村注資500萬元,組建茶葉股份公司,馬圖綠茶有210公頃,收入可達2000多萬元。

  28日 副省長李容根率領省慰問團來梅送溫暖,親切慰問困難勞模、低保對象、國有企業和困難職工,以及受洪災的全倒戶。

  30日 平遠縣大佘坳出現結冰天氣,遭受30年一遇的罕見凍災。

  31日 數字電影《等郎妹》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被譽為一部不可多得的客家原生態藝術片。

  是月 大埔縣成立梅州市首家農機技術服務合作社,共有收割機60多輛,20多名技術人員。

  東莞聯佳大廈董事長劉偉新捐款200萬元給梅州市紅十字會,用於部分衛生院和學校建設,救助受災群眾和貧困百姓。

  興寧市建成首座橡膠攔河蓄水壩,黃陂鎮龍江蓄水壩投資200多萬元興建。

  梅州市榮獲廣東省文明城市稱號。

  梅州公安首個互動式網絡警務室啟動。


  2月


  2月1日 205國道興寧徑南、永和段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大客車與大貨車相撞,造成7人死亡、5人受傷。

  梅州首座人行浮橋——東山人行浮橋竣工通行。全長233米,由塔橋和浮橋組成,總投資1500萬元。

  6日 興寧市城區出現210多處自來水管爆裂,已全部修複好,恢複正常供水。

  15日 省作家協會在梅城召開梅州市新春文學座談會,充分肯定梅州文學的繁榮發展,認為文化梅州建設為廣東特色文學發展作出有益嚐試。

  市舉辦外籍農民工就業招聘會,有4000多人進場求職,達成就業意向1800多個。

  22日 旅外著名鄉賢曾沐彬、蕭漢芬伉儷再次捐款300萬元資助客家公園建設,此前已捐款500萬元。

  26~27日 寶麗華公司與陸豐市簽約興建一座全國最大清潔能源基地,發電規模總裝機容量為935萬千瓦。

  是月 五華縣外出鄉賢關心支持家鄉建設,春節期間回鄉捐資投資近億元興辦各項公益事業。

  梅州連續23天,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全市平均氣溫僅為7.1℃,為1951年以來最低值,創曆史新低。

  梅州拍攝的數字電影《等郎妹》入圍法國蘭斯國際電視節,這是一部用女性視角反映封建社會宗法、男權製度,並真實記錄客家大圍屋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特殊現象的藝術電影。

  威華公司隨緣軒展出一件重8噸、高3米的五彩花玉大玉佛,這是嶺南最大、中國第二大的花玉玉佛。

  興寧市福興五裏村成立第一個農家書屋,彙豐年老板劉勇捐贈圖書2800冊。

  台灣、香港一行10人來梅考察梅花,梅州市已種植2萬多株梅花。

  《梅州市統計誌》編輯出版,全書共16章54節,約35萬字。


  3月


  3月1日 梅州市全國人大代表寧遠喜、李建華、林新華、賴秀華啟程赴北京出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

  市開始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全麵入戶普查,涉及工業、農業、生活汙染和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

  17日 興寧市會展中心落成,共接受社會各界捐款達2300多萬元,同時舉行體育公園動工儀式,計劃投資5000萬元。

  19日 205國道梅縣扶大三葵油站前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摩托車與貨車相撞,致使3人死亡。

  24日 市委在雁南飛舉辦梅州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高峰論壇,一批省內、國內有影響的知名專家學者為梅州山區如何彰顯後發優勢、實現綠色崛起獻計獻策。

  24~26日 廣東省(粵東)農機促春耕暨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推廣現場會在興寧召開,專家到田間示範育秧操作。

  26~27日 省長黃華華來梅調研礦業開發相關工作,要求群策群力,快上大上,科學開發興寧霞嵐釩鈦磁鐵礦項目。

  27日 梅州市民間收藏家協會發動會員及收藏愛好者無償捐贈100多件藏品給客家博物館。

  是月 廣東新豐盛公司利用香港資金、台灣技術打造興寧基地,投資3.5億港幣在興寧市刁坊鎮發展有機種植現代農業,主營有機蔬菜、綠色蔬菜及各類水果、花卉,養殖各類水產、家禽等。

  梅州生產的1800噸生薑首次輸出日本市場。

  廣東省北部地區遭受80年一遇的雨雪冰凍災害,梅州市共接收捐款86萬元,支援災區。


  4月


  4月1日 梅州市調整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統一為580元。

  1日 東山中學舉行建校95周年慶典活動,同時舉行由朱孟依捐資1000萬元設立的“朱孟依獎教獎學基金”捐贈儀式和“新校友樓”奠基儀式。

  8日 廣東客家博物館舉行開館慶典,這是廣東省內第一家、全國規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館。總投資1.3億元,建築麵積1.5萬平方米。由主館與黃遵憲紀念館、大學校長館、將軍館3個分館組成。

  11日 市重點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梅江區城北防洪工程開工建設,計劃投資6630萬元,用3年完成。

  12日 趙勳創作的123米長卷中國畫《從圍龍走出的客家人》在市華僑博物館首次展出,描繪出1000多位客家人物。

  16~17日 國務院原副總理吳桂賢來梅考察,支持幫助市職業技術學校擴大升級辦學。

  18日 梅州城區江南東片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範圍內的房屋正式開始拆除,標誌著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

  20日 梅縣水車鎮燈塔村成立公司,保護開發茶山古村落,成為梅州市首個古村落保護開發公司。

  23日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首次評選發布“中國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梅州名列第八,成為廣東唯一入選的城市。

  25~27日 中央電視台來梅拍攝紀念球王李惠堂專題片。

  30日 梅州市在第103屆廣交會上實現出口總成交額1.646億美元,共組織75家企業參展。

  是月 全國政協委員、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捐資100萬元給梅縣第二人民醫院,完善配套設施。

  梅州市實行代建製打造廉潔工程,共實行集中代建工程9項,預算總投資4516萬元。

  大埔縣張晉奇收藏712幅將軍題詞,入選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市民政局首次開展農村五保供養工作進行全麵檢查,深入了解全市五保老人生活狀況,梅州市居全省山區市前列。


  5月


  5月1日 客天下三大文化工程落成典禮在萬福廣場舉行。客天下“三大文化工程”為《客家賦》、《客家墟日圖》、《自我完善》。著名書法家曹寶麟書寫的《客家賦》描述自西晉亂世到中華盛世的客家曆史;《客家墟日圖》長卷浮雕反映客家山鄉民俗風情生活;著名雕塑家潘鶴作品《自我完善》表達宇宙萬物在自我完善中生存與發展的真諦。

  7日 梅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大樓在梅縣新縣城落成,建築麵積2500多平方米,投資980多萬元。

  8日 市城市管道天然氣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2.39億元,是市委、市政府的十大民生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市政公用事業首宗實行特許經營的項目,也是粵東地區第一個城市管道天然氣項目。

  9日 全省城市規劃年會在梅州召開,到會350多人。圍繞“解放思想與規劃改革”主題深入討論,共同為廣東城鄉規劃事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五華縣橫陂鎮華閣村,發生學生下河遊泳溺水事件,共4人死亡。

  11日 梅州發現手足口病病例96例,其中死亡3例。市委書記劉日知指示全力抓好防控,及時救治病人,遏製病情蔓延。

  12日 全國首家僑愛醫院在梅縣雁洋鎮掛牌成立,全國“僑愛工程——萬僑助萬村”活動正式啟動,共籌資100多萬元。

  梅州供銷永興客家土特產展銷中心成立。

  16日 塔牌集團股票在深圳上市掛牌,證券代碼為002233,首次上市流通8000萬股,是廣東省第一家上市的水泥企業,是梅州第五家上市企業。

  19~20日 塞舌爾國民議會代表團一行7人,來梅進行友好訪問,加強交流,增進兩地感情。

  23日 梅州各界為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達到2781萬元。

  同日 威華股份股票在深圳上市,證券代碼為002240,首次上市流通6135.2萬股,是廣東省最大的中(高)密度纖維板製造商。

  26日 梅縣舉行中德合資BPW車軸有限公司三期項目、廣東晶通公路工程建設集團綜合養護基地、城東酒廠增資擴產項目等三項工程奠基,總投資1.85億元。

  是月 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敲定,興寧市作為東江流域範圍,取得正常年2600萬立方米的用水量。


  6月


  6月3日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和廣州市市長張廣寧等黨政代表團蒞梅考察廣州援建梅州的項目、產業轉移園區等。

  4日 廣州梅州對口幫扶第五次聯席會議在雁南飛舉行,強調以促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為載體,推動對口幫扶工作的創新發展。同時舉行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揭幕儀式。兩地企業簽下20個項目,涉及金額18.08億元。

  5日 中央電視台播出紀念球王李惠堂專題紀錄片。

  市委書記劉日知率隊暢遊梅江,紀念世界環境日,以實際行動宣傳保護母親河,迎接奧運會。

  11~12日 廣州市番禺區到五華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捐資200萬元,用於共建產業轉移園區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

  12日 五華縣人民醫院住院大樓落成,樓高10層,建築麵積12712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廣州番禺區對口幫扶300萬元。

  14日 連日強降雨造成興寧、五華、豐順、大埔4縣(市)嚴重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000多萬元,其中五華受災最為嚴重。

  荷樹園電廠3號機組並網發電,這是二期項目第1台機組。二期2×30萬千瓦項目總投資29.16億元,是梅州市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寶新能源以世界領先技術助推梅州綠色崛起。

  16日 市成立黨的建設研究會。

  由紛寶食品(梅州)有限公司生產的1.07萬箱棉花糖首次大量出口美國市場。

  23日 梅州城區管道天然氣氣化站動工建設,年供氣量可達1267萬立方米,總投資1800萬元。

  23~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到梅州市進行專題調研,強調梅州要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

  26日 梅州首次運用衛星係統保障通信暢通,在梅縣西陽清涼山大山深處成功建立應急通信基站。

  27日 廣東萬力足球希望工程首站在梅州市啟動,旨在培養青少年足球後備人才。

  梅州舉辦金融超市,65家銀企實現“零距離”接觸。

  是月 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梅州市的廣東漢劇、豐順埔寨火龍、梅江區席獅舞、五華提線木偶等4項榜上有名。

  美國公司與五華縣簽訂項目開發意向書,擬投資10億元興建益塘度假開發區。


  7月


  7月1日 興寧霞嵐釩鈦磁鐵礦建設指揮部暨廣東興寧廣晟礦業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該礦探明風化殼礦石儲量7900萬噸,原生礦儲量2億多噸。

  3~5日 市組團參加粵港係列經貿活動,簽訂投資項目18550萬美元。

  4日 市政府與省廣業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加快梅州汙水垃圾處理項目建設。

  18~19日 梅州中北部普降大到暴雨,蕉嶺、大埔、平遠3個縣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839萬元。

  30日 省首屆山區廉政論壇在梅州開幕。

  31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大會,動員和部署梅州市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工作。用5年時間,投入58億元,在2013年前實現教育強市,初步建立具有梅州山區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國民教育體係和終身教育體係。

  是月 總投資2592.37萬元的五華益塘水庫安全加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華能公司風力發電項目落戶豐順八鄉山,總投資10~20億元,計劃2011年完成機組並網發電。

  梅州被列入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布的“中國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

  葉劍英紀念園和靈光寺旅遊區通過國家4A級景區驗收。


  8月


  8月1日 平遠仁居鎮紅軍紀念公園動工,總投資400多萬元。

  5日 梅州、韶關、河源、陽江、潮州、肇慶6市參加省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資金專家評審會,梅州在評審會上拔得頭籌,獲得5億元資金建設示範性產業轉移園區。

  7日 梅州市政府主辦的梅州客家書畫文化節在香港開幕,梅州書畫家羅標、廖曉鵬、黃天勝、張會義、張傑赴港參加書畫活動。

  10日 深圳英飛杯梅州分公司在佘江產業轉移工業園動工,這是佘江工業園首家外來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總占地1公頃,計劃總投資1億元。

  22日 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員陳秋綺為梅州奪得第一枚奧運會銀牌。

  23日 廣東瑞華公司總裁卓定華捐資500萬元資助五華籍貧困大學生。

  27~29日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和省委常委、秘書長肖誌恒一行來梅州視察文化教育工作。要求創建教育強市,打造文化名城。

  是月 梅州市村、社區換屆選舉完成,共選出9307名村幹部和886名社區幹部。

  220千伏琴江變電站在五華橫陂建成投產,總投資1.25億元,是五華投資等級最高的變電站。

  梅州市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首期工程建成,是粵東唯一省級基地,已投入1900多萬元,年培訓能力1萬人次。

  梅州市獲準興建大型再生資源項目,落戶豐順科技工業園,總投資15億元。

  梅縣榮嘉國際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建設梅州市首個現代保稅物流園區,占地13.33公頃。


  9月


  9月1日 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試演。按照國家甲級劇場興建,工程總投資1.7億元。

  2日 紀念黃琪翔先生誕辰110周年係列活動在梅縣舉行。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宗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寧生等參加活動。

  3日 省淘汰落後鋼鐵產能現場會在梅州市召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龍雲出席。梅州獲得1537.98萬元補助資金。

  4日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龍雲視察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要求梅州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把工業園建設成為全省示範性產業轉移園。

  5~8日 市組團參加廣州博覽會,現場銷售近4000萬元名優特新產品,簽訂意向合同2.33億元。

  11日 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客家山歌旅遊節開幕式暨客家山歌民俗風情展演在劍英體育館內舉行。客家山歌民俗風情展演由各縣(市、區)出節目,把當地最具特色、藝術性最強的客家山歌、客家民俗進行挖掘、整理、創作,在保持原有民俗風情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創新演出,注入了新的思想內容,整合了新的藝術表演形式。廣東漢劇院、市山歌劇團和市藝術學校等市直有關單位也在展演上拿出了各自的客家民俗拿手戲。

  12日 市舉行慶祝地改市20周年係列活動。係列活動包括舉行梅州地改市2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展開幕式;舉行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落成剪彩;舉行經貿洽談簽約儀式,現場簽約30項,金額353億元。

  12~13日 省長黃華華,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強華來梅調研,強調切實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建好省示範性產業轉移園。

  13日 市舉行廣州大橋奠基儀式。這是見證穗梅對口幫扶的標誌性建築,全長877.5米,投資6863.9萬元。

  梅縣鬆口發清大橋舉行奠基儀式。總投資5186萬元,其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捐資1000萬元。

  市婦幼保健院住院大樓落成。樓高10層,總投資2000萬元,其中張寬粦伉儷捐資300萬元。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客天下廣場落成。占地8萬平方米,由文化廣場、萬福廣場等5部分組成,是梅州規模最大、功能最新最全、文化含量最高、十重立體造景、移步換景的國際化廣場。

  梅江區慶祝建區20周年,為建區20周年突出貢獻者授榮,簽約20個項目,投資金額達14.46億元。

  19日 省林業局和梅州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共建生態文明(林業)示範點,共建期為2009~2020年,使梅州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

  22日 省道S332線大埔縣茶陽至青溪段改造工程動工,全長14.91公裏,總投資6085.1萬元。

  22~25日 第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暨中韓中小企業博覽會上,梅州市27家參展企業達成意向合作簽約金額1.56億元。

  28日 國道205線蕉嶺廣福至文福段路麵大修工程動工,全長9.42公裏,總投資2500萬元。

  31日 中央電視台“尋寶”亚博ap ,唐代水車窯四係罐被評為梅州“民間國寶”。

  是月 由梅州市方誌辦編寫的《梅州市改革開放30周年暨地改市20周年紀事》出版。全書60萬字,240張圖片。

  大埔縣成為全省最大蜜柚生產出口縣,總產達8.3萬噸,產值達1.75億元。

  省道S228線華城至水寨段動工改造,全長28.16公裏,總投資1億多元。

  大埔縣三河鎮被省政府核定為第一批廣東省曆史文化名鎮。


  10月


  10月2日 梅縣鬆口鎮鄉賢丘棠彪捐資200多萬元建造的南上村老人活動中心落成。

  8日 市在雁南飛舉行現代農業招商項目推介會,共展示146個現代農業發展項目。

  10日 市委、市政府在大埔高陂召開韓江、梅江沿岸重點堤圍除險加固建設現場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要落實責任主體,積極籌措資金、狠抓質量管理、全麵掀起重點堤圍建設新高潮。

  14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部署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招商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要鎖定目標落實責任,強勢推進示範性產業轉移園建設。

  22~23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來梅視察,指出要不斷探索推動農村改革發展。

  22日至11月2日 梅州市赴歐洲(西班牙)開展係列經貿活動,簽訂外商投資和貿易意向、協議、合同金額共計1.79億美元。

  23日 梅縣新城水質淨化廠奠基興建,計劃投資6500萬元,日處理汙水5萬噸。

  是月 塔牌蕉嶺鑫達餘熱發電項目,再次獲國家節能專項財政獎勵,共獲國家獎勵資金900多萬元。

  梅州市與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合拍的數字電影故事片《等郎妹》獲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電視電影兩項提名。


  11月


  11月1日 五華白石嶂鉬礦正式開工,全國僑聯副主席林淑娘出席開工典禮。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3.1億元,稅利1.14億元。

  5日 市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和市就業服務管理局成立。高訓基地是梅州市推動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重點項目,也是粵東唯一的省級高訓基地,總占地17000多平方米,首期投入1000多萬元。

  6日 第104屆廣交會上,參展企業87家以產品創新提升競爭力,實現出口總成交額1.78億美元。

  13~14日 在湛江舉行的第五屆“山洽會”上,梅州代表團共簽約項目36項,總金額達145億元。

  14~21日 大埔國際廣東漢樂周開展國內首創的廣東漢樂節慶活動,舉行5場精彩演出。

  15日 2008年世界旅遊大使冠軍總決賽廣東賽區決賽在梅縣雁鳴湖旅遊度假村舉行,牛佳琪、張茜、劉帥分別獲得冠、亞、季軍。

  第六屆世界大埔同鄉聯誼會暨28項工程剪彩奠基典禮在大埔舉行。簽約10項招商引資項目,資金達8億元。

  15~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賀國強來梅視察。賀國強強調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行紀律,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18~19日 梅州分別在深圳、東莞舉行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招商推介會。

  21~24日 梅州市組團參加第二屆省農產品博覽會,共組織51家農業企業,13類178種產品,簽訂合同6.5億元,現金成交15.8萬元。

  23日 千佛塔景區擴建工程開工,這是梅州市創建園林城市,發展旅遊事業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梅縣高級中學廖清清科學館奠基,廖清清女士捐資250萬元,總造價約400萬元。

  25日 嘉應學院客家學院正式成立,這是中國大陸首家客家學院。

  29日 市在劍英體育館舉行首屆汽車文化節,倡導安全文明駕車,共建平安名城。

  是月  梅州市被評為“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

  平遠縣榮獲“廣東臍橙之鄉”稱號。全縣種植30畝以上有87戶,千畝以上有7個基地,是全省最大的臍橙種植加工基地。


  12月


  12月1日 大埔茶陽水電站並網發電,總投資3.5億元。

  2日 平遠縣舉行第四屆臍橙旅遊節暨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高峰論壇,簽約項目20個,項目金額14.71億元。

  東莞石碣鎮黨政考察團到興寧考察,再出資1000萬元,共建產業轉移園。

  6日 2008年廣東自駕旅遊日,梅州精彩客都自駕旅遊周在雁南飛啟動。同時開展梅江區客家山歌美食嘉年華活動,蕉嶺金桔節、大埔客家風情旅遊節、五華熱礦泥浴節等。

  8~9日 省委常委、秘書長徐少華來梅調研,強調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探索山區綠色崛起之路。

  12日 梅州在香港舉辦經貿農業旅遊招商推介會,簽約207個項目,投資總額達258億元。

  16日 深圳三新公司捐贈圖書6.86萬冊,價值166.9萬元,支持梅江區“創強”建設和教育事業。

  16~17日 省委常委、副省長肖誌恒來梅調研勞動保障、人事編製等工作,強調搶抓機遇,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7~18日 副省長佟星來梅調研,要求科學規劃、加快產業轉移園建設。

  19日 五華縣重點堤圍除險加固工程在轉水鎮開工,總投資1.14億元。

  25日 五華縣潭下鎮發生一起貨車摩托車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摩托車上的5人中4死1傷。

  26日 省供銷社首期投資1000萬元參股組建梅州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打造梅州示範園區,共建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係示範點。

  28日 興佘(興城—佘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長25.74公裏,總投資10.29億元。縮短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與珠三角四分之一距離。

  29日 江南截流輸汙工程竣工暨帶狀公園和堤下21米路工程動工興建。

  是月 平遠縣臍橙拚圖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以238萬元的高價被香港橙之鄉果品代理商拍購。拚圖由37萬多個水果(其中臍橙近35萬個)組成,麵積達22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