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月1日 平遠縣托老中心投入使用,公私合營、投資500萬元興建,建築麵積1450平方米,可集中供養60名老人。
梅州市開始實施非全日製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梅州市開始鋪開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共派出2萬多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
由香港著名實業家張讚鴻捐款170萬元新建的興寧市寧中鎮灌新讚鴻學校落成,總建築麵積達1400多平方米。
2日 楊域民捐款680萬元資助豐順縣豐良中學建新校。
5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深入到梅州高新區佘江園區博洲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二期開發現場,東升工業園區A、B區二期開發現場檢查指導工作,強調抓好園區建設,推動工業經濟的科學發展、快速發展。
6日 嘉應大橋主橋擴寬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圍堰主擋基本完成,累計填方6萬立方米,已完成投資900多萬元。
6~7日 省委常委、秘書長肖誌恒專程到豐順參觀堅真公園和堅真紀念館,檢查紀念李堅真誕辰100周年活動情況。
7日 深圳市珠寶企業捐款100萬元,支持嘉應學院建設。
10~11日 德國駐廣州代總領事魏榮博一行來梅進行友好訪問。
11日 豐順縣舉行李堅真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舉行《李堅真百年緬懷》贈書儀式、李堅真銅像揭幕儀式暨堅真紀念館開館,李堅真生平事跡展覽、李堅真生平事跡研討會、文藝晚會等。
12日 市安全生產協會正式成立,李東強當選會長,首批成員147個。
11~12日 省交通廳廳長張遠貽來梅調研交通公路建設情況,要求推動交通工作轉入科學發展軌道,加快推進山區交通公路建設。
14日 梅縣華僑中學和梅江區龍坪小學分別舉行餘陳梅冰教學樓落成慶典活動,由餘捷慶、陳梅冰伉儷共捐資200萬元興建。
15日 市公安機關“三基”工程建設工作會在市委禮堂舉行。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全市各級公安機關要全力以赴保穩定,持之以恒抓“三基”(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更好地擔負起保一方平安神聖職責。
市政協專門舉辦五屆政協新委員學習培訓班。新委員共有194人,占委員總數的49%。
15~16日 廣州市番禺區加大對五華縣的幫扶力度,支持300萬元,用於五華(番禺)產業轉移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17~21日 政協第五屆梅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溫華光當選主席,曾百友、陳良海、李再先、鄒浩元、陳麗霞、張光明、藍德清當選副主席,廖運生當選秘書長。通過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決議。
18~22日 梅州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劉日知當選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古小平、黃開龍、張榮林、劉廣新、古銀增、雷近芳、陳林榮當選副主任,李華揚當選秘書長。李金元、張遠方、鄭少偉、陳衛平當選副市長。鍾勇生當選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何梅林當選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通過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等決議。
20日 梅州迎來遊客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旅遊專列火車,來自福建省的遊客,有近900人。
22~23日 全國政協調研組來梅開展“刑罰的科學構建及價值取向”為內容的專題調研。
24日 梅州客家鹽焗雞首次大批量出口香港,共940箱,價值24萬港元。
25日 省交通廳在梅城組織召開梅州市公路網規劃評審會,至2030年全市公路總裏程達16300公裏。
28日 梅江區青少年與台灣新竹學生舉行聯誼活動,主題是弘揚客家文化,表演了約20個具有濃鬱客家特色的節目。
30日 市女法官協會成立,徐慧當選會長,首批會員有87人。
29~30日 省委副書記歐廣源率省春節慰問團來梅州送溫暖。
29~31日 市委召開五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劉日知書記講話。要求全市奮起直追,加快發展,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增創文教生態優勢,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
是月 豐順縣鍾聲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成立,這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該類公司,也是梅州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第一期已投入2000多萬元。
大埔縣大麻鎮恭州公路動工,全長18.8公裏,總投資500萬元。
大埔縣青溪鎮汀江(省界)水質自動監測站通過省環保局專家組的驗收,投入正常運行。占地4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03萬元。
五華縣郭田鎮籌資200多萬元投入冬修水利。
首期投資1500萬元興建的五華縣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教育基地投入使用,占地150多畝。
梅州金柚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其範圍是廣東省梅州市現轄行政區域。
廣東威華集團有限公司捐資200萬元,用於東山教育基地建設。
香港合生創展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孟依捐資2000萬元在東山教育基地興建劍英圖書館。之前已捐資6000萬元興建東山中學劍英校區。
梅州市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成為梅州市建築行業首家獲得國家認證的工程谘詢單位。
平遠縣長田鎮河濱公園建成啟用,由黃生平捐資近1000萬元興建,占地1.4萬平方米。
2月
2月2日 梅州海拔最高的水泥公路——鴻圖嶂盤山水泥公路建成通車。
市第三批1467個駐村工作組、5054名駐村幹部奔赴農村,市委召開全市“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確保駐村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作出新貢獻。
3日 省補助逾21億元幫助梅州改造林業分布結構,計劃於2020年前完成414萬畝。
6日 大埔縣陶瓷行業協會在高陂鎮成立。
7日 梅州公路首次鋪築26厘米厚的水泥路麵,在國道205線蕉嶺段公路大修工程實施。
8日 卡萊(梅州)橡膠製品有限公司在梅縣雁洋鎮掛牌成立。
9日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澤君深入豐順山村調研,要求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固本強基工程,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
10日 中國健康扶貧工程梅州聯絡處掛牌成立,同時中國初保基金會和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向梅縣水車鎮衛生院和市醫療機構捐贈總價值106.8萬元的救護車、數字B超機、尿沉渣分析儀及藥品一批。
11~12日 省委副書記劉玉浦來梅州看望駐村幹部。
13日 由華銀集團公司投資3800多萬元興建的靈光寺吉祥天客舍開業。
是月 梅州市金雁實業集團公司捐款200萬元支持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建設。
梅州最大型的抗旱電灌站——梅江區白鶴宮電灌站建成投入使用。共投資60萬元,裝機容量為1×132千瓦。
五華縣投資興建合江電站,位於琴江河、五華河交彙處,總投資9400萬元,總裝機7200千瓦,建成後年發電量將達2500萬千瓦時。
旅美華人梁挺生捐資100萬元用於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建設。
五華鄉賢張永紅捐款50萬元興建大田中學科學館。
梅縣石扇鎮發現有400多年的樹齡的古蟠龍鬆樹,樹高達30多米,冠幅達100多平方米,主幹直徑達100厘米。
五華縣平南中學校友鄉賢捐款110萬元支持母校建設。
3月
3月1日 梅州市技工學校舉行省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免費培訓開學儀式,有來自省11個市的1300多名退役士兵接受培訓。
由台商陳招金投資的洋京塑膠製品(梅州)有限公司落戶五華,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用地麵積180畝。
1~3日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澤君來梅考察並參加省直單位掛扶豐順縣協調會,要求齊心協力帶領群眾脫貧奔康。
3日 梅州私人客家博物館——鄧培元客家博物館開館。該館位於梅縣程江鎮“濟濟樓”,擁有20個廳堂、235間房屋、建築麵積達1萬平方米。
5日 蕉嶺縣2項僑捐項目落成啟用。旅外僑賢陳誌明再捐100萬元支持蕉嶺體育中心建設。
6日 由30多名僑賢共同捐資330多萬元人民幣建造的梅江區深梅眼科醫院大樓投入使用,改善梅州鄉親治療眼疾條件。
五華縣硝芳中學玉貞教學樓落成慶典,旅外鄉賢溫喜泉捐資190萬元,總造價達230萬元,建築麵積3300多平方米。
10日 大埔縣廣東漢樂赴香港專場演出,廣東漢樂是國務院批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保護項目。
11日 華美公司落戶梅縣佘江園區,舉行破土動工儀式,計劃投資約1億元,建築麵積10萬平方米。
12日 18噸梅州金柚首次進入荷蘭歐盟市場。
14~15日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龍雲來梅調研重點項目建設,要求搶抓機遇,科學發展,做強做大優勢產業。
18日 興寧市啟動合水水庫加固擴建移民安置工程,涉及3鎮878戶4030人。
19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東山教育基地東山中學劍英校區植樹綠化活動動員會,號召市直單位“認捐一棵樹,留下一片情”,得到熱烈響應,共接到社會各界捐款68萬元。
23~25日 省政府來梅考核梅州市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
26日 梅縣在新縣城舉行香港昌盛集團董事長鄒錫昌投資6億元興建梅縣五星級酒店的簽約儀式。
29~31日 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帶領香港教育界訪問團一行40人來梅訪問交流。曾憲梓再捐200萬元支持市曾憲梓中學建一座多功能體育館。
30日 四家銀行聯合支持梅州電力基地建設,梅縣荷樹園電廠二期工程獲得20.4億元貸款,這是梅州市首個獲銀團貸款,融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
是月 新加坡南洋客屬會長何僑生捐資700萬元幫助豐順縣黃金中學建設,用於建一座圖書館、一幢學生宿舍樓。
由市人民檢察院、梅州市檢察學會聯合主辦的《梅州檢察》雜誌創刊發行。
市投入3.6億元修水利,主修水毀工程整治“兩小四無”工程和建設城鄉水利防災減災等工程,確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五華縣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共簽約5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計劃投資2.3億元。
興寧市利用單叢茶成功開發出“單叢酒”,為銷售梅州特產單叢茶,提高茶葉附加值找到一條有效途徑。
平遠縣委、縣政府決定建造南台山大佛森林公園。
第三屆“梅州市十大傑出青年”評出,葉敏、寧遠喜、李誌堅、李紹葦、鄔碧雲、張曉山、鍾誌偉、曾令存、蔡鴻文、魏頂國等10人當選。
由市人才研究會主辦的《梅州人才研究》雜誌創刊發行。
《梅州環衛誌》一書出版,共14章、約30萬字。
梅州市微生物協會成立,謝光輝當選會長。
清武狀元李威光故鄉五華縣黃埔村外出鄉賢自籌資金380多萬元,實施八大民心工程,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
4月
4月2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要創新理念,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積極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打造全省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旅遊農業基地,加快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新農村。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湯維英來梅考察工會工作,要求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切實維護職工權益。
數字電影故事片《等郎妹》在大埔縣大東鎮花萼樓開機拍攝。
4日 市政府召開廉政工作會議。
9日 蕉嶺長潭庫區林場南發現一株 “千年古藤”——禾雀花,覆蓋麵積4000多平方米,藤長130多米,掛花2000多串。
13日 平遠縣成立警察協會,這是梅州市第一個縣級警察協會。
11~13日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管委會主任、南方日報社社長楊興鋒來梅考察,認為梅州經濟文化發展前景喜人。並到梅州日報社傳經送寶、暢談辦報理念。
18日 全國鐵路大提速,梅州至深圳行程縮短2個多小時。
19日 由省旅遊局、梅州市政府、省旅遊協會主辦的首屆廣東省旅遊文化高峰論壇在雁南飛茶田度假村舉行,共同探討促進旅遊經濟文化和自駕旅遊發展的課題。
19~20日 省政協副主席許德立率省政協調研組來梅調研,充分肯定梅州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市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20日 台灣畫家秋君200多幅書畫作品首展在梅州市華僑博物館舉行。
26~27日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來梅調研,要求繼承和弘揚葉帥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格,努力建設富裕和諧的新梅州。
30日 梅州首家市級收養托服務中心成立。
是月 豐順縣高標準規劃建設萬佛園,工程計劃總投資約1.2億元,規劃麵積達2000多畝。
豐順縣大力優化招商引資環境,籌資1億元提高公路的等級檔次,打通交通瓶頸。
5月
5月9日 市人民醫院成功施行第一例膽道閉鎖手術,手術患者為兩個月大的男嬰。
10日 市開展係列活動紀念《地方誌工作條例》頒布實施一周年,近萬人參加《條例》知識競賽。
11日 市政府召開礦業開發工作會。
13日 梅州市紀念葉劍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在雁南飛旅遊度假村舉行,深切緬懷葉劍英元帥豐功偉績。市委、市政府舉行葉劍英紀念園、東山教育基地東山中學劍英校區、市職業技術學校、院士廣場、親水公園落成竣工典禮。紀念葉劍英誕辰110周年文藝晚會在劍英體育館舉行。葉劍英詩詞賞析會在梅州迎賓館召開。共和國元勳將帥後裔來梅參加紀念活動。
14日 興寧市興達電力首期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可達6億元。
14~16日 省建設廳來梅考核梅州創建“廣東省園林城市”工作,梅州各項指標基本符合要求,順利通過驗收。
16日 梅州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掛牌成立。
18日 梅江河上第一座人行浮橋動工興建,連接東山教育基地親水公園和沿江東路,工程投資約1000萬元。
19日 市人民醫院創麵修複中心(燒傷整形科)在江南田家炳醫院成立。
20日 嘉應大橋全線封閉改建施工,劍英紀念大橋開放通車。
25日 五華縣白石嶂鉬礦采礦權成功拍出5.86億元,這是梅州首宗采礦權拍賣。
是月 大埔縣婦幼保健院綜合大樓落成,該樓建築麵積4880平方米,總投資830萬元。
《永遠的懷念——紀念葉劍英元帥誕辰110周年》大型紀念文集出版。
葉劍英紀念園建成開放。投資1.27億元,占地482畝,按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精心建造,是全國著名紅色經典景區。
6月
6月5日 大埔縣凱達水電站奠基,是梅潭河係梯級開發規劃中的第三級電站,總投資4000萬元,年產值可達500萬元。
9日 梅州各地普降大暴雨,94個鎮73.37萬人受災,8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6億元。梅城多處街道水浸嚴重。
10日 梅江區長沙鎮的梅江堤圍崩塌,長約300米。
大暴雨造成韓江水暴漲,大埔縣高坡鎮受淹嚴重,陂寨堤幸未崩塌。
11日 梅城梅江南堤一段約60米的前坡突然崩塌,暫無決堤危險。
12~13日 副省長李容根來梅檢查指導抗洪救災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救災複產工作。
13日 廣州市委、市政府捐款200萬元支援梅州災區人民恢複生產、重建家園。
14日 梅州市已有21件商標被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
15日 梅城百歲山山門發生整體倒塌。
16日 香港嘉應商會募捐210萬港元,支援梅州災區人民。
17日 廣東五葉神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溫純青捐贈200萬元支援梅州災區人民救災複產、重建家園。
18日 香港合生創展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兄弟捐款物780萬元幫助梅州災區救災複產。
香港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捐贈100萬元支持家鄉災區救災複產、重建家園。
18~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深入梅州災區考察災情,要求以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為重點,全麵開展恢複重建工作。
19日 香港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捐款200萬元幫助家鄉救災複產。
21日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根據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撥出1000萬元專項捐款用於梅州市受災學校的重建工作。
22日 惠州市委、市政府捐款100萬元,支持梅州災區複產和重建工作。
24日 廣州市番禺區捐款100萬元,支持梅州市災後複產、重建家園工作。
27日 梅州市銅業發展規劃論證會提出,至2011年全市銅業產值將達60億元以上。
是月 梅州市佳健靈芝研發有限公司研製出高新技術產品——靈芝孢子油。
鴨嘴蛇身怪魚現身於梅江區三角鎮的荒廢魚塘,經鑒定為斑雀鱔,為十大凶猛淡水魚之一,其卵有劇毒。
7月
7月3日 梅州市金融學會創立,劉雲生當選會長。
11日 市油茶協會在平遠縣掛牌成立,黃運江當選會長。
12日 梅州城區十萬畝群山森林圍城工程紀念亭和觀景亭落成,總投資120多萬元,亭名由葉選平題寫。
20日 市第二屆青少年書法大賽現場揮毫活動在劍英體育館舉行,有120名青少年選手參加。
17~19日 梅州參加2007年粵港經貿合作交流會,簽約投資總額近1.7億美元。
19~27日 2007年廣東省少年男子足球錦標賽在五華舉行,梅州隊獲得亞軍。
23日 梅縣鬆源鎮境內發生一起3死11傷的特大交通事故。
29~30日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澤君來梅調研基層組織建設,強調堅持群眾路線、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30日 大埔縣舉辦紀念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80周年文藝晚會。
31日 大埔縣舉行重點項目簽約暨捐贈儀式,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50億元的火電機組等15個重點項目簽約,總投資達61.7億元,現場接受捐款3250多萬元。
深業一汽豐田特約銷售服務店——梅州深業店開業,首期投資6000萬元。
31日~8月3日 副省長謝強華來梅檢查指導工作,強調抓發展、安民生、保穩定,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係。
是月 梅縣投入4.37億元實施十項民心工程。
市慈善會撥出168萬元,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
豐順縣投入6000多萬元改造縣城排泄係統,改變年年內澇現象。
平遠縣南台山森林公園晉級為廣東南台山森林公園,並成立森林公園管理處。
梅州城區降水僅為6.3毫米,日均氣溫連續超30℃達14天,少雨高溫均創曆史紀錄。
梅江區長沙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成11個項目,引進投資總額1.6億元。
8月
8月4日 市舉行第八屆體育節暨環城自行車健身活動。
梅州市首屆蘭花交流會在華僑博物館舉行,共展出有300多盆各種各樣的蘭花品種。
6~7日 省委常委、省公安廳廳長梁偉發來梅檢查指導工作,要求著力打造平安梅州,構建和諧社會。
14~15日 省政府在梅州市召開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座談會暨“兩無”活動經驗交流會。提出進一步統一認識,落實責任,確保完成人口與計生任務。
15日 廣東省防汛搶險民兵輕舟機動五大隊在梅州市成立,主要承擔梅州市、河源市“急、難、險、重”的防汛搶險任務。
13~16日 副省長雷於藍來梅檢查指導衛生醫療、計劃生育工作,要求抓住機遇,不斷創造新經驗,繼續促進各項工作上新台階。
22~23日 副省長林木聲來梅調研國土、環保工作,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發展、保持穩定、保護資源。
27日 梅州大客車在惠河高速公路翻車,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傷的特大交通事故。
30日 梅州市委 、市政府舉行省汽車零部件產業結構升級工程“梅州基地”簽約暨佘江創業園奠基儀式。
31日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健康扶貧組委會扶助梅州市開展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捐贈170萬元醫療設備。
31日~9月3日 梅州市組團參加2007年廣州博覽會,現場銷售1200萬元產品,簽訂意向合同2.2億元。
是月 汕頭市宜華木業捐款100萬元,改建平遠仁居城南小學。
蕉嶺縣地方誌辦公室編輯出版對客家研究有重要價值的蕉嶺珍貴地情古籍——《石窟一征》點注本。
大埔縣首家“四星級”金帆大酒店奠基,計劃總投資1億元。
香港太平紳士何冬青捐款150萬元,支持平遠縣程旻公園、差幹中學建設。
五華縣提線木偶戲被評為廣東省稀有劇種。
9月
9月4~15日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遠方率市經貿考察團赴馬來西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開展經貿活動,簽訂項目金額達2億美元。
12日 市企業家協會在市委禮堂舉行成立大會,選舉產生首屆理事會,葉華能當選會長。
15~18日 梅州中小企業產品在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與外地客商達成意向合作金額1.1億多元。
16日 平遠縣一彩民購買全國聯網福利彩票“雙色球”,中800多萬元巨獎。
18~19日 汕尾市至江西尋烏(省界)高速公路線路走向初步敲定,梅州至汕尾紅海灣將實現全程高速。
20~21日 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線路走向初步敲定,將打通梅州出海通道,實現高速公路一路通達。
21日 市政協啟動“扶貧送醫”愛心活動,16支醫療隊將深入到鄉鎮開展衛生防疫知識宣傳,給困難群眾診病送藥等。
28日 省、市重點建設項目500千伏嘉應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使梅州電源的外送能力達到289萬千瓦。“十一五”期間,梅州電網建設計劃投入44億元。
29日 梅城嘉應大橋拓寬工程竣工通車,由16米拓寬至27米,可以大大緩解南北交通壓力。
梅州市城區管道天然氣項目特許經營權協議成功簽約,中燃控股有限公司落戶梅州。
30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召開市四套班子會議,研究決定投入1.5億元,整治排水係統,基本解決梅城內澇問題。
是月 五華縣鄉賢、深圳市嘉信裝飾公司董事長周福新捐資300萬元興建五華梅林中學教學樓。
深圳市富源集團董事長、總裁繆壽良捐款300萬元給客家公園建設之用。
10月
10月1日 零時起,梅江橋實行全封閉,禁止一切車輛和行人通過。專家建議立即進行大修或拆除重建。
客家公園建成開放,黃遵憲紀念館、大學校長館和梅州將軍館對外試展。
位於梅城梅江一路的順梅步行街開業,共有161間店鋪。
位於梅縣新縣城門樓旁的順德家具批發廣場開業,投資1500萬元,在廣東設立的第10家連鎖店。
9~10日 韓江、梅江沿岸(梅州段)重點堤圍除險加固建設召開現場會。研究決定籌資10億元、決戰三年全麵升級180公裏堤防。
12~15日 梅州農業企業組團參加在山東濟南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有14家、80多種產品,簽下1.88億元合同。
19日 深圳鹽田(梅州)產業轉移園汙水處理廠動工建設,總投資約5952萬元,日處理汙水2.4萬噸。
21日 梅州大堤南堤中心壩段堤圍維修加固工程進行施工,總投資2500萬元。
梅城老東山橋封閉、拆除重建,橋麵擴寬為23.5米。
23日 市委召開全市副處級以上幹部大會。黨的十七大代表、市委書記劉日知傳達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部署學習貫徹工作,貫徹全麵小康新要求,掀起梅州發展新熱潮,全力謀求科學發展新突破。
24日 市靈芝蟲草行業協會成立,已有32家企業加入協會。
平遠縣東石鎮發生一起因非法盜采瓷土致3人死亡、1人輕傷的重大事故。
26日 梅州成立煙花爆竹流通協會,負責做好煙花爆竹經營的安全管理工作。
市機電行業協會成立,蔡建忠當選會長。
市汽車零部件專業協會成立,李雲輝當選會長。
30日 在第102屆廣交會上,梅州57家參展企業實現成交額1.5億美元。
30~31日 在汕頭市舉行的2007年粵台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上,梅州組團參加,共簽訂項目總投資1億多美元。
是月 S332線大埔青溪汀江大橋改建工程動工,於2008年9月全麵完成,橋長209.58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
名優水果新品“奧蘭柚”在梅州引種成功。每隻一斤重左右,為梅州果農增加一條致富門路。
平遠縣投資2.5億元,改造東石河堤圍等五大水利工程。
梅雁電解銅箔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11月
11月9日 梅州城區江南東片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建設指揮部(籌備)召開全體成員工作會議。總規劃麵積3.06平方公裏,總投入10億多元。
16日 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資助280多萬元援建梅州11所希望小學。
17日 投資1000萬元興建的梅州市新威馬陶瓷有限公司第二條生產線建成投產。
18日 奧運冠軍陳小敏、孫淑偉與梅州市民攜手“百人火炬接力”活動,共迎奧運。
梅州代表團在第四屆中國龍岩投資項目洽談會上,共達成投資合作金額8億多元。
21日 興寧市重新修繕興寧學宮,總造價360多萬元。
22日 梅州最大規模沼氣工程在大埔青溪鎮建成投產,容量為2400立方米。
25~26日 大埔發電廠2×600MW發電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查,選址在三河鎮彙東村,預計總投資約50億元。
30日 梅縣至香港航班複航,每周兩個航班。
是月 市整治無證非法開采稀土專項行動,共取締非法稀土礦點226個,轄區內非法稀土礦點已全部依法取締。
廣東嘉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獲準上市發行股票,首發2050萬股。
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宋湘故居動工整修,宋湘故居位於梅縣白渡鎮創樂村。
市首次開展輻射汙染源普查,主要針對采礦、選礦、冶煉等企業。
新的企業破產法實施後,梅州首宗破產案件在興寧市受理,破產單位是興寧市電器廠。
在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出版物評選中,《客家與梅州書係》榮獲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
12月
12月1日 梅江區樂育中學舉行建校105周年慶典活動,同時舉行兩項捐建工程落成剪彩和榮譽市民林苑如校友捐贈50萬元獎學金等儀式。海內外校友、嘉賓以及師生3000多人參加了捐建工程落成剪彩和慶典活動。兩項捐建工程分別是鄒瑞金、鍾愛仙等境外校友捐建的“高中教學樓”,由400多位海內外校友捐建的“校友樓”。曾憲梓將捐200萬元修建樂育中學運動場,鄒鬆發校友將捐100萬元為母校興建大樓。
3日 黃金現貨延期交易在梅州推出,由梅州中大國鑫投資有限公司代理業務。
4日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梅州分行掛牌成立。
梅州市朱熹學術思想研究會召開成立13周年紀念大會。
5日 廣州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豐田俊誠梅江店開業。“凱美瑞”等車落戶梅州銷售。
梅州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係統開通,49個政府部門362項業務實現網上審批和監察。
6日 “嘉應製藥”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普通股(A股)2050萬股,在網上申購,代碼為深股002198。
梅州市水利建設史上最大的一項工程和重要的民心工程,韓江、梅江沿岸重點堤圍除險加固工程在興寧市寧江陂新聯圍新北段舉行動工誓師大會。籌資10億元、決戰3年、築牢180公裏堤圍。副省長李容根宣布工程正式開工並授旗。
7日 梅州市首次舉行名優農產品拍賣會,1斤茶葉賣到4.2萬元,這是500克“西竺牌”岩中玉兔茶。
7~11日 梅州市政府、省農業廳聯合舉辦梅州市現代農業招商暨農產品展銷(訂貨)會,在劍英體育館開幕。常務副省長湯炳權、副省長李容根親自視察農展館。展區總麵積1782平方米、138家企業參展、產品共分6大類、207個品種。共有75個現代農業招商項目和101個農產品訂貨合同簽約,總金額達48.7億元,其中現場簽訂招商項目23個、總投資20.39億元,農產品訂貨項目23個、總金額8.94億元。接待參觀人數10萬多人次,現場銷售額達到575萬多元。
8日 廣東省第一個自駕遊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駕旅遊周在雁鳴湖正式啟動。常務副省長湯炳權出席啟動儀式。
平遠縣舉辦第三屆臍橙旅遊節。縣委、縣政府接受各界捐款3755萬元。經貿簽約項目43個,金額12.08億元。
8~9日 粵贛閩“千裏客家文化長廊”係列活動在梅州市舉辦,全麵展示積澱沉厚的客家曆史、彰顯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全麵推動粵贛閩大區域旅遊的發展。內容包括一是舉行粵贛閩“千裏客家文化長廊”高峰論壇;二是發布粵贛閩區域旅遊合作宣言;三是舉行粵贛閩無障礙旅遊簽約儀式;四是舉行考察行活動。
9日 東山教育基地市藝術學校新校區落成剪彩暨梅州市李有權藝術培訓中心啟用揭幕。
大埔縣舉辦客家風情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在泰安樓舉行。豐溪林場、青溪水庫簽約開發旅遊項目合同金額達5億多元。
10日 平遠縣龍文—黃田自然保護區經省政府批準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12日 興寧市舉行三項工程開工,投入1.6億元修築寧江西堤,建設S225線站前段和技工學校新校區。
梅州市首家國際標準健身會所——強華國際健身會所開業。
14日 梅城江南截流輸汙工程動工,標誌著江南東片人居環境改善重點項目建設進入正式實施階段,建成後日輸汙能力達20萬噸,總投資8000萬元。
18日 “嘉應製藥”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日 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成立,廣東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落戶梅州,在嘉應學院舉行掛牌儀式。
28日 廣東中煙工業公司梅州卷煙廠捐款150萬元,用於賑災濟困。
興寧市黃陂中學舉行六十周年校慶,同時舉行校友樓、圖書館兩個項目的奠基儀式。黃陂中學校友和當地幹部群眾及該校師生共3500多人參加校慶活動。社會各界為該校建設捐款共550多萬元。其中,美國林初耀基金會捐款200萬元,興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遠新捐款50萬元,平遠梅盛電威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溫偉珍和源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淵各捐款20萬元。
是月 五華縣突出抓好城鄉防災減災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投入5000萬元除水害、促發展。
省道S223線改建工程通過交工驗收,由梅縣丙村至梅城秀蘭大橋段,全長21.9公裏,總投資3.6億元。
由市旅遊局主辦的《客都旅遊》雜誌創刊發行。
在廣州舉辦的2007年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梅州市龍星牌有機烏龍茶和西竺牌有機茶王榮獲金獎。
香港王春輝捐資120多萬元支持興寧市坭陂柑子小學和中醫院建設。
江載寶編著的《梅州茶業》一書出版。
興寧市曾子沾著的長篇小說《客家魂》出版。
著名作家程賢章著的小說《長舌巷》在北京舉辦的優秀客家文學作品頒獎會上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