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防非典工作會議,號召全體市民迅速行動起來,立即組織撲殺可疑攜帶非典病毒的果子狸等高危野生動物,切斷非典傳染源,防止非典在梅州發生;同時開展以滅鼠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過一個健康平安、祥和的春節。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出席會議並作講話。
6日 梅州市召開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領導小組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把全市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四次黨代會和市委四屆二次全會的精神上來,迅速興起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熱潮,確保3年內實現“創優”目標,推動梅州市旅遊業的發展和“四個梅州”發展戰略的實施。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梅縣隆文鎮檀江村、梅州村慰問掛扶的貧困戶李鏡金、李富庭家,送上米、油等慰問品,看望村裏的百姓,給他們拜早年。
8日 梅州市召開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在會上傳達全國、全省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精神,部署全市農業和糧食工作,確保糧食安全。
至9日 副省長許德立率省國土資源廳、省地稅局、省知識產權局、省科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到掛購扶貧的革命老區豐順縣開展送溫暖活動,市領導劉日知、李金元陪同慰問。
9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古小平和五華縣委書記張光明及市廣播電視局,梅州電視台等單位負責人組成慰問團,慰問常年堅持在海拔1277米的鴻圖嶂頂的粵東電視調頻轉播台全體幹部職工。
副省長雷於藍代表省委、省政府,率領省民政廳、省衛生廳、省總工會等組成的“送溫暖”慰問團,在市領導劉日知、陳小山、鄭少偉等陪同下,到市銀鷹實業集團公司、梅縣程江鎮長灘村、市繽紛園藝公司和特困群眾家中慰問。
1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前往興寧市、梅縣慰問水庫移民。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關注和解決移民的困難,力爭用5年時間解決全市13萬水庫移民的安居、生產、生活問題。
梅州市第二十屆迎春花市開市。
市電力重點工程220千伏雁洋輸變電工程竣工投產。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大企業(集團)負責人座談會暨實施名牌戰略表彰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會講話。會上宣布廣東梅州卷煙廠等11家企業為梅州市首批重點扶持發展的大企業(集團);表彰獎勵了榮獲“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的梅州市塔牌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
市委書記、梅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劉日知出席中共梅州軍分區黨委召開的四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會議傳達省軍區黨委擴大會議精神,總結上年工作,研究部署全年工作。
15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市委副書記溫華光率領春節慰問團慰問駐梅各部隊。
市委、市政府召開2004年副廳級以上老同誌迎春座談會。
市委、市政府召開由在梅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群眾團體、科技知識分子、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和宗教界等各界人士代表共160多人參加的敘舊迎新話發展和新春酒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市委副書記溫華光到會。
16日 省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劉玉浦率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掛鉤扶貧的五華縣檢查工作。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陳小山等陪同檢查工作。
17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對梅城華建市場、火車站等各處進行全麵檢查,要求各級各部門切實做好節日期間春運、安全、環境整治、市場供應、防非典、維護穩定等各項工作。
29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到梅河高速公路三斷嶺2號隧道出口、芹菜塘大橋檢查工程進展情況。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加快總投資400多億元的40餘項億元以上大項目建設,以此帶動全市各項工作。
30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2003年度市直機關作風評議總結表彰大會,表彰了市國家稅務局等8個單位為先進單位。
BPW(梅州)車軸公司二期項目開工。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等為工程項目執鏟奠基。
全省防治禽流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梅州市隨即召開全市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防治禽流感工作。
31日 市長何正拔受市委書記劉日知的委托,到市畜牧局主持召開了有市畜牧、農業、衛生、公安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會議。要求各級黨政和有關部門努力做到“三不”(不出現禽流感疫情、不出現大範圍疫情蔓延、不傳染人),切斷外來傳染源,確保梅州市一方淨土。
是月 葉劍英基金會捐資30萬元給五華縣大壩鎮建希望小學。
原由市交通局承擔的治理公路“三亂”職能移交市法製局。
市委研究決定,黃開龍不再兼任中共梅江區委書記職務。
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市財貿學校、市商業學校、梅縣職業中專學校、梅江區城西職業中專學校、市貿易中專學校、市工業學校、市農業學校調研,強調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危機感,通過觀念和體製創新,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水平。
4日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五次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授予肖法剛先生等47位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外國友人為第五批“梅州市榮譽市民”的決定;通過了關於繼續實施畜牧品種改良促進畜牧業發展議案的決議;通過了關於市政府按期償還國家開發銀行信用額度項目5億元貸款承諾議案的決議。
5日 市委召開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學習貫徹胡錦濤、吳官正在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6日 香港合生創展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回梅考察,決定捐資3000萬元在梅江區三角鎮折桂窩興辦東山高級實驗中學。
首屆梅州客家風味節開幕。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古小平等參加了開幕式。
7日上午,梅州市委、市政府舉行首批發展戰略顧問授聘、第五批榮譽市民授榮大會。全國人大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等27位為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肖法剛等47位為梅州市第五批榮譽市民。下午,舉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座談會,受聘的發展戰略顧問圍繞實施“四個梅州”,加快梅州發展的主題,建言獻策。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及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100多人參加了座談會。晚上,由市委、市政府和《中國旅遊報》社共同主辦的《梅開盛世》——“首屆中國梅州國際山歌節”開幕。
8日 舉行首屆中國梅州國際山歌節客家山歌表演賽,來自泰國、緬甸、台灣、江西贛州、深圳、廣州等地及梅州市各縣(市、區)的山歌手表演了不同腔調的客家山歌。曾憲梓、劉日知、何正拔、溫華光、古小平等領導嘉賓為獲獎者頒獎。
9日晚,舉行《梅開盛世》——首屆中國梅州國際山歌節閉幕式晚會暨工行杯“客家妹”形象大賽總決賽,李愛華等10人被評為客家妹形象大使,李愛華、陳琳、王珺分獲冠、亞、季軍。市領導劉日知、溫華光、古小平等分別為獲獎選手頒獎。
市委、市政府舉辦學術報告會,邀請梅州市首批發展戰略顧問、原仲愷農學院院長卜妙金教授作梅州發展戰略綜觀經濟探討及“營銷梅州”的報告。
10日 梅州市有關方麵與南方航空公司協商,從即日起推出梅縣經廣州中轉至全國各地航班的便民舉措。
11日 副省長遊寧豐、謝強華分別到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梅州代表團看望了代表和工作人員,殷切期望梅州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1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梅州軍分區司令員林錫明等前往省軍區和省民政廳彙報梅州市近3年來雙擁工作情況。省軍區司令員呂德鬆,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黃誌忠和省民政廳廳長楊華維等分別聽取彙報。省軍區、省民政廳肯定梅州雙擁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
16日 廣州、梅州兩市對口幫扶工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在廣州市召開。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樹森,廣州市市長張廣寧等和梅州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蔡小駒、陳小山和兩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對口幫扶區、縣(市)的黨政領導出席了會議,共商兩市對口幫扶大計。
上午9時15分,興寧市葉塘石膏二礦發生塌方事故,有7人被困井下。到21時30分已救出3名被困礦工,其中1人生還,2人死亡,仍有4人被困井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要求全力組織搶救;省長黃華華,省委常委、公安廳廳長梁國聚,副省長遊寧豐分別作出指示。市領導劉日知、溫華光、蔡小駒等接報告後立即電話指示興寧市和梅州市有關部門領導,全力做好搶救工作。下午,正在廣州開會的市委書記劉日知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興寧市委書記李忠良等從廣州直赴興寧現場指揮搶救。
17日市長何正拔從廣州開完會直接趕到興寧市葉塘石膏二礦塌方事故搶救現場。至21日晚,最後一名被困礦工周作雄屍體找到。至此曆時7晝夜搶救結束,被困井下礦工7人,其中3人生還,4人死亡。
18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五華縣農村基層檢查防治禽流感工作。
經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廣東嘉寶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宣告破產。該公司1992年11月成立,累計負債2億多元。
19日至21日,國家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一行來梅州市調研水土保持和“三防”工作。
梅州市委、市政府為加快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提出了《關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內容包括14個方麵。
至21日,梅州市援藏對口支援縣——西藏波密縣彙報考察團來梅彙報考察工作。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會見了波密縣彙報考察團成員,溫華光、張榮林等與彙報考察團座談。
20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學習貫徹張德江書記參加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梅州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會議並講話。他要求全市各級領導幹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不辜負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
梅州市土地儲備中心成立。
市委研究決定,彭耀新任中共梅江區委書記。
21日 香港梅州聯會在香港舉行新春聯歡暨祝賀該會曾憲梓、餘國春等9人被聘為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或被授予梅州市第五批榮譽市民稱號宴會。市政協主席魏潘堯率團赴會;市委副書記古小平率市工商聯參加2004年粵港澳商會新春聯誼活動代表團應邀赴會慶賀。
25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綠滿梅州”大行動動員大會,正式啟動“綠滿梅州”大行動。
市五套班子領導劉日知、何正拔、溫華光、古小平等在政府大樓收看了省委舉辦的廣東省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黨紀處分條例》的電視報告會。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自覺接受各方麵監督,抓好各項監督措施的落實,促進黨內監督工作健康發展。
26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迅速掀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熱潮,確保2006年前“創優”目標如期實現。國家旅遊協會城市分會秘書長唐洪廣、省旅遊局局長鄭通揚、省創優辦副主任甘達堅等出席會議並作講話。
梅州市召開宣傳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寄語全市宣傳思想工作者虛功實做,多出亮點,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當好“喉舌”,為建設山區文化強市演好“主角”,為加快梅州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
27日 中共梅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要堅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以及中紀委、省紀委三次全會的各項工作部署,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為順利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提供保證。
28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梅州市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廣大青年要立足“四個梅州”發展戰略,為實現梅州新的騰飛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28日 梅州市委、市政府發出2003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製考評情況通報,授予梅江區西郊辦事處等14個鎮(辦事處)為“梅州市2003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發給獎牌和獎金1萬元;給予五華縣安流等10個鎮為2003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黃牌”警告;給予五華縣登佘等10個鎮“提醒注意”。
是月 廣東葉劍英基金會會長黃桂清捐資50萬元給興寧市基層辦學。
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梅縣檢查重點項目建設時強調,落實總投資400億元的40餘項億元以上大項目,是市委四屆二次全會的重要決策。希望梅縣繼續一馬當先,帶動全市發展。
4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對計劃生育工作要做到思想認識、措施出台、實現目標上台階,三年打牢基礎。
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與梅州市政府在省經貿委舉行新聞發布會,決定於26日至27日在梅州舉行2004年廣東梅州市招商洽談會。
5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等五套班子領導到梅城百歲山金豐村植樹。
梅州市召開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94周年大會暨百名“梅州巾幗貢獻獎”表彰大會,表彰徐惠明、何利榮等100名“梅州巾幗貢獻獎”獲得者,張友群等19名“工業梅州巾幗賽”先進個人,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婦委會等10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和梁惠平等20位先進個人,並為梅江區龍坪小學等22個巾幗文明示範崗“命名授牌”。
6日至9日,原全國政協常委、現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與教育委員會主席、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主席何振梁,原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副主席、原廣東省體委主任魏振蘭一行5人,來梅考察體育運動場館建設、健身設施配置、全民體育運動開展等情況。市政協主席魏潘堯、副市長鄭少偉等陪同考察。
7日 廣東電視台《今日梅州》易地采訪開機。
8日至10日,省委副書記歐廣源到梅州檢查工作時要求,各級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千方百計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市委書記劉日知等領導陪同檢查工作。
9日 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大型藥業生產基地廣東新南方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落戶豐順縣工業園區。投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18.4億元,創稅利6億元人民幣。
1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豐順縣檢查打擊外圍“六合彩”賭博活動的工作時強調,全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再掀“打私彩”高潮,力爭兩年內基本消滅“六合彩”非法賭博活動。
五華縣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張光明為五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黎建平為縣長。
12日至13日,副省長遊寧豐率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到梅州檢查指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發展及安全生產工作。市領導劉日知、蔡小駒等陪同考察並作工作彙報。
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專題部《走遍中國》攝製組一行14人,來梅正式拍攝梅州專輯。
17日 梅縣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駱裕根為梅縣人民政府縣長。
19日 梅州西環高速公路城東至扶大段動工修建。主線長14.8公裏,工程設計時速100公裏,雙向4車道,路基寬26米。預計2006年9月建成。
22日 投資4500萬元興建的梅州市江南汙水處理廠投產。何正拔等市領導出席竣工剪彩儀式。
2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全市交通工作會議並作講話,要求各級和交通部門要搶抓機遇,把梅州構建成閩粵贛邊區的交通樞紐,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梅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出席會議。
梅江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彭耀新為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曾佛應為區人民政府區長。
24日 梅州市召開婦女第四次代表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在開幕式上講話。省婦聯副主席楊潔芝,市領導何正拔、魏潘堯、陳小山、曾超麟、雷近芳、鄭少偉、陳衛平、陳麗霞等出席會議。
26日至27日,梅州市舉行了由梅州市政府和省經貿委聯合舉辦的廣東梅州市招商洽談會。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代表省委、省政府對招商洽談會的舉行表示祝賀,並寄望梅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山區跨越式發展。洽談會共簽約137個項目,總投資315.4億元。
29日 梅州市舉行廣東機場管理集團公司梅縣機場公司成立儀式。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紅軍,廣東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總裁張春林,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羅家祥等出席。劉日知、李紅軍為梅縣機場揭牌。
梅州海外聯誼會舉行2004年聯誼晚宴,何正拔等市領導和市政協港澳委員,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在梅州的廣東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非公有製代表人士以及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等230人參加。
由亚搏app下载安装 參事室、文史館館員及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等組成的專家組與梅州市委、市政府共同開展“梅州文化資源及其開發”的調研活動,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陪同調研。
30日至4月1日,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梅州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會議同意魏潘堯主席代表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和李再先副主席代表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四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聽取和討論了何正拔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充分肯定市政府一年富有成效的工作。會議號召,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努力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麵,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為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83名政協委員出席了閉幕大會。
31日至4月2日,召開梅州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了梅州市第四屆人大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通過舉手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計劃的決議,關於市2003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04年預算的決議,關於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會議還通過了有關議案的決議。391名代表出席閉幕大會。
是月 梅州至廈門國際集裝箱鐵海聯運開通。
2日 市委書記、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劉日知出席梅州軍分區召開的黨管武裝工作述職會議並作講話。軍分區司令員林錫明通報了2003年武裝工作情況和2004年武裝工作主要任務,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武裝委員會主任何正拔主持會議。各縣(市、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在會上進行述職。
6日 李槐莊任梅州軍分區政委,免去李德忠梅州軍分區政委職務。
8日 在華南理工大學逸夫科學館內舉行華南理工大學與梅州市涉及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8個方麵全麵合作協議的簽署儀式。華南理工大學校長李元元、梅州市市長何正拔在協議上簽了字。
9日 興寧市第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李忠良為興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曾祥海為興寧市人民政府市長。
平遠縣第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選舉丘小宏為平遠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江理達為平遠縣人民政府縣長。
12日至14日,武警廣東省總隊長牛誌忠少將到武警梅州市支隊檢查工作。市長何正拔等會見了牛誌忠,並交換了加強部隊建設的意見。
13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在大埔縣調研時要求,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關於重視做好“三農”工作的要求,實施名牌戰略。建設專業鎮,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15日 大埔縣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葉解春為大埔縣人民政府縣長。
16日至17日,香港壓鑄學會和香港鑄造學會投資考察團一行31人來梅州市考察。香港恒豐金屬皮具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鑄造學會委員林苑如先生投資3000萬元在蕉華工業園建設梅州好利時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皮具、金屬製品等,可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
22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在全市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會議上傳達了全國、全省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會議精神,部署梅州市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省法製辦主任李炳餘作了行政許可法專題報告。
至23日,由省人大常委會、依法治省辦公室副主任李為為組長的省調研組來梅開展行政執法責任製評議考核調研。調研組認為,梅州市認真貫徹落實《條例》精神,評議考核辦法行之有效。
24日 團市委舉行“我為梅州創優添光彩”啟動儀式。
27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檢查“文化梅州”重點項目進展情況,包括建立葉劍英文獻收藏研究中心,擴建、完善葉帥紀念館,規劃建設黃遵憲紀念公園,維修東山書院,建設客家文化中心和客家文化民俗村、梅州日報社報業大廈、廣東漢劇院藝術中心,以及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項目進展情況。他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突出重點,做好規劃設計,打造梅州文化精品。
28日 五華縣舉行廣東葉劍英基金會會長、梅州市榮譽市民黃桂清捐資30多萬元興建的五華縣大壩鎮高車村黃桂清小學落成慶典儀式。黃桂清及市領導何正拔、陳衛平等,及當地1000多名幹部、群眾、師生參加了慶典活動。
嘉應學院獲學士學位授予權。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字、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6個專業新增為學士學位授予專業。
29日 梅州中學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暨建校百年“伯聰分校等8項工程”落成剪彩。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曾憲梓博士,中國乒協主席、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徐寅生,市五套班子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梅江區五套班子領導,海內外校友、嘉賓孫雄曾、江歡成、張楚漢、李鵬飛、黃麗群、黃桂清等6000多人參加了慶祝活動。曾憲梓、劉日知、彭耀新、張楚漢、李鵬飛及校長在慶祝大會上講話、致辭。
市工會召開第四次代表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要求工會切實把表達和維護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廣大職工要認清形勢,勇挑時代重擔,為實現“四個梅州”戰略,加快梅州市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市長何正拔、副市長鄭少偉率衛生、旅遊、工商、城管等部門人員到梅城的車站、肉菜市場、酒店賓館、商場超市,開展“五一”黃金周衛生保障行動專項檢查。
是月 梅縣大華實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何中華捐資150萬元興建梅縣新城辦事處扶外小學教學樓、球場等。
1日至3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淑和到梅州考察。先後到梅城“一江兩岸”、梅縣人民廣場、梅州卷煙廠、梅縣荷樹園電廠、雁南飛茶田、雁鳴湖度假村、葉帥故居等地考察,提出了加快觀念轉變等9項建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等陪同考察。
9日 梅州市召開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暨先進民營企業表彰大會。市塔牌集團有限公司等51家2003年先進民營企業受表彰。
梅州市召開律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傳達全省律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整頓教育律師隊伍,維護司法公正,促進依法治市。
12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建設山區文化強市工作會議。貫徹全省文化大省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部署梅州市山區文化強市建設工作;討論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文化梅州”的決定、規劃綱要和若幹配套經濟政策。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加快山區文化建設,把梅州打造成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世界客都。
至15日,副省長謝強華率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負責人到梅州檢查指導工作。他強調,2004年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按照張德江書記、黃華華省長的指示要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乘勢而上,搶抓機遇,加快山區跨越式發展。劉日知、何正拔等市領導陪同考察並彙報了梅州近年的工作。
17日至19日,市委、市政府邀請省社科院8人專家組來梅考察,為實施“開放梅州”發展戰略“把脈開方”。
18日至19日,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梅州召開。與會人員參觀了梅縣、大埔等6條農村公路。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等參加會議。
23日 省雙擁工作檢查驗收組來梅檢查後認為,梅州市的雙擁工作,特別是優撫安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4日至30日,央視CCTV-4《走遍中國·梅州》每晚20:10播出一輯介紹梅州。播出內容:感受客都梅州、山水客家人、打開喉嚨唱山歌、客家女、我手寫吾口——黃遵憲、劍刃鋒從砥礪出——葉劍英、情溢僑鄉梅州。
31日18時,五華縣郭田鎮受熱帶暖濕氣流影響,驟降暴雨至20時,降雨量為150毫米,造成山洪暴發。該鎮坪上、雙光、蕉州村4000多人受災,衝毀房屋60間,損壞房屋111間,倒塌雜間37間,受浸水稻1000多畝,衝毀農田450畝,經濟作物300多畝及通訊和水利設施一批,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15戶69人無家可歸。
1日 市委召開市直屬單位副處以上幹部和所屬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大會,部署省委巡視組從5月底至7月底在梅州市開展工作事項,省委巡視組組長袁征作動員講話,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大會,市五套班子領導何正拔、溫華光、古小平等參加了大會。
2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工作檢查彙報會。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升溫加壓,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雁洋調研葉劍英紀念館擴館建設工作時要求,抓緊時間,搞好規劃,力爭早日建成。
市長何正拔到五華縣郭田鎮慰問因“5·31”特大暴雨受災群眾,指出,各級領導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組織帶領幹部群眾做好救災複產工作,確保受災群眾無饑寒,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梅州城區東山片濱河地段城市設計方案分別由中國建研建築設計院深圳分公司和梅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中標。
梅州市春庭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竹頭圍鐵路專用線可行性審查通過。
至3日,梅州市召開工商聯工作會議,貫徹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促進民營發展加強工商聯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會議並作講話,他希望全市民營企業家搶抓機遇,大展鴻圖。
3日 市工業學校舉行“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掛牌儀式。
4日 梅州市召開青年企業家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市長何正拔出席並講話。他強調,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比以前更加強烈呼喚一支高素質企業家隊伍,廣大青年企業家一定要加強學習,與時俱進,自強不息,嚴於自律,努力成為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優秀青年企業家。
9日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要求,梅州市舉辦縣域經濟專題報告會,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謝鵬飛作《千方百計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努力實現梅州經濟發展新跨越》的專題報告。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報告會。
12日至13日,全省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梅州市召開。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湯維英認為,梅州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工作經驗可貴,值得各地學習推廣。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參加了會議。
14日至1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現場會,總結2004年來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克服鬆勁思想和畏難情緒,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保持招商引資的良好勢頭,全麵完成全年經濟工作的各項任務。
至16日,副省長湯炳權帶領省外經貿廳、省旅遊局、海關廣東分署負責人到梅州考察。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機遇意識、競爭意識、憂患意識,搶抓機遇,加快山區經濟發展。
15日至17日,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一行8人到梅州市調研林業工作,認為梅州市在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全國林業工作會議精神方麵措施得力,效果顯著。市委書記劉日知會見了調研組成員。祝列克表示國家林業局將撥款100萬元支持梅州營造葉帥紀念林。
16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到市人民醫院看望梅城因食用不潔糕點引起食物中毒的病人,並要求有關部門本著為老百姓生命、健康負責的態度,迅速查清事故原因,杜絕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中毒病人是14日食用“百分百藝術蛋糕廠”生產的“三明治”蛋糕引發。中毒病人共有124人。
17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複信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要求,各級要認真貫徹落實胡總書記複信精神,做到“四個更加自覺”(更加自覺地貫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努力為山區百姓 多辦好事實事;更加自覺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把梅州建設成為經濟和社會、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山區市;更加自覺地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更加自覺地堅持艱苦奮鬥、立足梅州長遠發展),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切實為山區百姓多辦實事好事,努力推動梅州發展。
18日 全省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後,梅州立即貫徹,副市長李金元要求各級盡快製定計劃,在2005年春節前完成拖欠民工工資清償工作,用3年時間基本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據統計,全市共拖欠工程款53817.64萬元。
19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首屆警察開放日開幕式強調要進一步密切警民關係,共同打擊一切違法犯罪行為,為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進一步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22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梅江區、梅縣的街道辦事處、鄉鎮、農村進行調研。強調在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工作中,要努力抓好典型帶動,整改後進鎮村,健全各項規章製度,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嘉應學院舉行首屆本科生學士學位授予儀式。526名本科生中獲得學士學位的501人,其中11人考上了全國各院校的研究生。
23日 梅州市召開粵閩贛三省邊區三市(梅州、龍岩、贛州)第七屆地震聯防協作會議。
24日 廣西崇左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殿龍率崇左市經貿考察團來梅州參觀考察。梅州市委、市政府舉行歡迎晚宴。
26日 梅州市舉行主題為“抵製毒品,參與禁毒”的萬人遊行誓師大會。
28日 應梅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羅偉雄,華夏論壇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京捷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谘詢顧問董誌靈等組成的客家文化考察組來梅進行客家文化資源考察。
市直工委舉行慶“七一”演唱活動,何正拔等市五套班子領導觀看了演出。
600萬尾魚苗投放梅江。
梅州市企業信息網、山區信息網、信息化培訓中心開通、掛牌。
30日 梅州市人民政府發出《關於我市行政許可實施機構和第一批保留、取消的行政許可事項》的公告,保留的行政許可項目353項,取消的行政許可項目6項。
是月 豐順縣韓江東山(禾埕崗)水利樞紐工程通過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項審批。該項目總投資8.7億元,發電裝機容量7.2萬千瓦。
“創優”標徽評選揭曉,“中國·梅州”為梅州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形象標識。
1日 即日起梅州市撤銷油坑、月梅、南口、茅塘、大柘、三龍、徑義、龍田、葉塘、丙村、鬆口公路收費站;設立八尺、廣福、太寧、華安、 董源、湯坑、雙溪公路收費站。同時實行對梅州市機動車輛路橋通行費試行年票製,21日起售票。
中共梅州市委組織部作出關於表彰2003年度農村市級“五好黨支部”的決定,梅江區三角鎮大壢村黨支部、梅縣雁洋鎮雁上村黨支部等163個農村黨支部受表彰。
2日 梅州市召開市級工業園區發展思路與蕉華工業園發展定位研討會,邀請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品安等4位專家參加並為梅州市工業園區建設找準定位,加快發展而獻計獻策。
9日 梅州市召開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動員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作書麵發言。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溫華光作動員講話。
市紀委、市檢察院聯合舉辦預防職務犯罪圖片展揭幕。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古小平等參加揭幕儀式。
13日至15日,副省長李容根率省水利廳、財政廳、發改委、扶貧辦等部門負責人,在市領導何正拔等陪同下,到梅州市檢查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和水庫移民安居工程建設情況,考察了梅縣、興寧市水利設施,水庫移民新村等,聽取了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的工作彙報。李容根強調,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按期按質按量搞好安居工程。
15日至18日,省政協副主席王兆林、周天鴻率省政協落實省委、省政府“十項民心工程”視察組到梅州市視察,認為梅州市實施“十項民心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19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市領導班子成員觀看黨風廉政教育專題片《縱權之禍》《扭曲的人生》後要求,全市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從反麵典型案件中吸取教訓,始終做到拒腐蝕、永不沾,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
22日至23日,梅州軍分區召開黨委四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劉日知就如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全市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發表了書麵講話。
26日 梅州市召開“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領導小組正副組長擴大會議。研究前段“創優”工作、市領導分片負責問題、“創優”重點建設以及“創優”主題活動方案等。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強調,全市上下要明確責任,確保2005年底如期實現“創優”目標。
梅州市委、市政府發出“八一”慰問信。對駐梅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邊檢、消防部隊官兵、全市軍隊離退休幹部、烈屬、軍屬、革命傷殘軍人、轉業、複員、退伍軍人,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28日 何正拔、古小平等市五套班子領導組成3個“八一”慰問團慰問駐梅各部隊官兵。
華南理工大學與塔牌集團簽訂合作共建合同和備忘錄。華工副校長王迎軍、副市長陳衛平出席了相關合作簽約儀式。
29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宗教工作座談會議,研究部署宗教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作書麵講話。
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市機構編委會發文成立梅州市新聞出版局。8月13日舉行揭版儀式。
30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省經濟分析會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要正確看待梅州的整個經濟形勢,切實做到抓好招商引資不放鬆、落實重點項目不放鬆、解決“三農”問題不放鬆,在宏觀調控中求發展,努力完成全年經濟工作各項任務。市長何正拔傳達省經濟形勢分析會精神,部署具體工作。
市長何正拔出席梅州市再獲“雙擁模範城”稱號掛牌揭幕儀式。
市長何正拔會見來梅考察的塞舌爾維多利亞市市長佛羅倫斯·本斯特朗夫人帶隊的代表團一行6人。
是月 香港何雲亭慈善基金會主席、梅州市榮譽市民何張淑婉女士捐資500萬元興建興寧石馬何肇陵中學續建工程。
梅城10條新道路(含路、街、巷)命名。分別是:秋苑路、站前西路、站前東路、美鳳路、怡民新路、南門商業街、西來庵一巷、西來庵二巷、灣塘巷、宮二片巷。
3日 市長何正拔率市建設、規劃、國土、環衛等部門負責人檢查市交通局前圓盤、劍英公園“葉劍英元帥銅像”、中環路、淩風東路公廁和嘉應學院東側道路等五項在建的市政民心工程。
至4日,梅州市召開第五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省僑聯黨組書記陳毓錚、市領導古小平等出席會議。會議選舉產生市僑聯新一屆領導機構,聘請曾憲梓等23位先生為名譽主席,何晉昊等43位先生(女士)為顧問;決定成立第一屆僑聯青年委員會。
4日 梅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科技獎勵大會,表彰2003年、2004年度全市共75個科技項目。市長何正拔出席大會並講話,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獲獎單位獲獎人員表示祝賀。
5日 梅州市召開上半年經濟工作分析會議,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
至6日,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陳義初一行5人到梅州市考察客家文化。市政協副主席劉廣新陪同客人考察。
8日至12日,省委書記張德江前來粵東,先後到饒平縣、惠來縣、五華縣、平遠縣和大埔縣考察,走訪企業、農村、農業開發基地,11日,在梅州市召開市和縣(市、區)委書記座談會,就黨的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開展調研,重點研究如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張德江強調,黨的執政能力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小山等參加有關活動。
9日 市長何正拔在副市長陳衛平和市府辦、市教育局等單位負責人陪同下到東山中學親切看望、慰問2004年高考全省“狀元”鍾海旺、政治單科“狀元”淩桂紅,勉勵他們以更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鄉和母校。爾後,市長何正拔到東山中學新校區檢查工程施工建設情況。要求保證質量,注意安全,確保9月1日如期開學。
18日 “四個梅州”文藝演出“百企行”啟動。市委書記劉日知等領導在廣東強華汽車無刷發電機公司觀看首場演出。
19日 市政府召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工作座談會。市長何正拔在會上要求,各有關部門和高新技術企業要落實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新舉施,進一步加快梅州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步伐。
20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張德江視察梅州講話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強調,全市各級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來梅州視察期間所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將鼓勵化為動力、壓力,突出落實好縣域經濟、文化生態和黨的執政能力等三方麵工作,完成全年尤其是下半年各項工作任務。
22日 梅州市舉行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00周年暨第五屆藝術節開幕式。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出席開幕式文藝晚會。
25日 市政府召開全市糧食流通體製改革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國家和省糧食流通體製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和完善全市糧食流通體製改革,市長何正拔出席會議並在會上講話。
市長何正拔到五華縣雙頭鎮檢查因“8.20”地質災害地基下陷災情,指導救災。要求堅持執政為民,做好救災工作。
26日 市委召開中心組專題學習大會。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法學博士傅思明作“憲法與依法行政”專題輔導報告。市領導何正拔等及市委中心組全體成員,市直和中央、省屬駐梅單位副處級以上幹部共600多人聆聽了報告。
28日至29日,28日上午9時30分左右,梅江區城北鎮又一村煤礦連光礦井發生井下電纜爆炸,引起大火,60名礦工被困井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獲悉後即批示要盡力搶救。廣東省委、省政府接報後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等領導先後指示,要求梅州市委全力以赴,解救井下被困職工,減少傷亡,並查明原因,總結教訓,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事故發生後,梅州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古小平、蔡小駒、田家才、陳小山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組織公安、消防、安監、國土、衛生等有關部門組成精幹救護隊伍,全力以赴營救。29日,受張德江和黃華華的委托,副省長遊寧豐率隊到梅州市檢查指導。省政府還派出汕頭市消防支隊19名官兵、廣州市消防支隊36名官兵營救。至29日12時20分,56名被困礦工獲救,另有5人遇難。梅州“8.18”煤礦事故搶救工作創造了煤礦安全事故搶救奇跡,省委、省政府決定,對參與搶救的各有關單位、消防官兵及救援人員予以通報表彰。
29日至30日,國家安全監督局煤礦安全監察專員李世鈞率隊來梅了解“8.28”事故情況,並對梅州煤炭安全生產進行調研。
30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五華縣雙頭鎮、華陽鎮、橋江鎮調研,並在橋江鎮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興寧、梅縣、五華、市國土資源局、市安監局等有關負責人就全市地質災害的情況和礦山生產安全問題的情況彙報。劉日知強調,各級、各地、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本著對山區群眾認真負責的態度,提高認識,完善機製,明確職責,雙管齊下,切實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和礦山生產安全,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是月 廣東燕豐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應裘、吳寶鳳夫婦捐資150萬元建豐順縣留隍鎮站口小學。
梅州市人民醫院首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獲得成功。
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全市公安派出所長、交警中隊長會議上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到從嚴治警、從優待警,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警察隊伍,維護法律公正、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為市委、市政府分憂,為群眾分憂。
梅州市召開貫徹落實《梅州市行政執法責任製監督規定》工作會議。市長何正拔在會上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製,加強監督,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梅州市公布黃遵憲公園規劃設計方案,公開向社會征集意見和建議。
2日至3日,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南地區首席代表鍾永喜一行4人對梅州市進行考察。市長何正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會見考察團成員,介紹梅州市情及有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歡迎香港企業來梅投資共商發展。
3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通報梅江區又一村煤礦連光礦井“8.28”安全事故及善後工作,並就全市地質災害和礦井生產安全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觀看廣東衛視社會縱橫關於五華縣雙頭鎮和興寧崗背鎮地質災害的錄像。會議要求全市要以梅江區又一村煤礦連光礦井“8.28”礦難的處理為突破口,實行最嚴格的責任追究製度,從速從嚴進行整治,莫讓人禍造天災,切實抓好全市礦山事故和地質災害的防治。
6日 梅州市人民政府作出《關於表彰梅州市紮根山區優秀教師》的決定,表彰張敏中等31名紮根山區的優秀教師。
7日 市領導何正拔、溫華光、黃開龍率市委、市政府慰問團,分別到梅州城區和大埔縣農村學校慰問教師,了解教師的教學、生活和困難,並給學校、教師發放節日慰問金。
8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表彰大會,表彰梅江區城北鎮又一村連光煤礦在“8.28”礦難搶救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梅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直屬一中隊等先進集體8個(其中報省批集體一等功2個,集體二等功4個、集體三等功2個)和王榮初等先進個人75人(其中,一等功6人,二等功17人,三等功52人),市委辦、市府辦等表揚單位29個。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廣東梅雁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梅州市舉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掛牌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立儀式。
10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慶祝第20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全市201位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受表彰。劉日知等市領導為優秀教師頒獎。
23日 梅城成功舉行第三次防空警報試鳴。
24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貫徹意見。會議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興起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高潮,結合梅州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以執政能力建設推動當前各項工作,全麵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25日 梅州市在梅城舉行“創優”萬人長跑活動。
27日 香港客屬工商界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暨香港嘉應商會第55屆會董就職典禮。廣東省副省長謝強華,梅州市委、市政府等單位和個人分別給香港嘉應商會第55屆會董會發送了賀電、賀信。市長何正拔、副市長鄭少偉等率梅州市祝賀團一行50人赴港致賀。
29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致辭,號召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推動跨越式發展,建設經濟與社會、人口、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山區示範市。
30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強調,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兩會”精神實質,結合山區實際,全麵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是月 梅州市榮譽市民、香港太平紳士關超然先生捐資120萬元擴建五華縣龍村鎮金龍小學。
富永貴實業(香港)有限公司、深圳市裕永華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健生先生捐資100萬元興建蕉嶺中學健生教學樓。
印尼華僑侯慶麟捐資13萬美元給嘉應學院設立“侯慶麟獎學基金”。
8日至9日,港九電鍍業商會及香港中小企業經貿促進會投資考察團一行40多人來梅州市考察。市領導何正拔、蔡小駒、曾超麟、李柏華、李金元等會見考察團並與座談。
10日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小丹在參加梅州市黨政班子民主生活會上要求,加強班子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堅持、完善、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弘揚求真務實精神,以鞏固執政基礎高度,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12日 市政府召開全市外貿出口退稅工作會議,分析總結2004年以來全市外貿出口退稅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出口退稅新機製運行中的實際問題,部署加快出口退稅、促進外貿出口的有關工作。市長何正拔出席會議並講話。
市長何正拔在檢查“十項民心工程”之一的解決城鎮住房困難戶住房問題完成情況時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加快解困房建設,在年內基本解決城鎮特困戶住房問題。
14日至15日,由省科技廳助理巡視員廖兆龍率省黨政領導推動科技進步實績考核組對梅州市工作進行考核。市長何正拔代表市委、市政府彙報了2002至2003年度推動科技進步情況,市委書記劉日知,副市長陳衛平彙報個人推動科技進步工作情況。考核組認為,梅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推動科技進步工作領導重視,措施得力、成效明顯。
18日 持續幹旱,韓江提前進入枯水期。韓江200多艘貨船滯留豐順縣留隍,堵船20多天。梅州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決定啟動應急處理預案,要求青溪、蓬辣灘、三河3個水電站陸續發電放水8個小時以上,其他水電站予以配合。18日下午4時,留隍段水位開始上升,主航道最小水深已經超過1.1米。至19日淩晨,滯留船隻疏散完畢。
19日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四屆三次全體會議。會議主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梅州市各級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全會由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聽取和審議市委書記劉日知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報告,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決議》。
中共梅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傳達省紀委四次全會以及市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如何提高黨的紀律檢查工作能力,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堅強有力保證的問題。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溫華光在會上講話,市紀委副書記何梅林、張根生、曾小華出席會議。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加強礦山安全管理和防治地質災害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在會上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梅江區“8.28”煤礦安全事故和興寧崗背鎮、五華縣雙頭鎮的地陷等幾起事故的處置為突破口,吸取教訓,切實抓好全市礦山安全管理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各類礦山安全事故和地質災害的發生。
至22日,以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長李統書為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香港四洲集團主席戴德為團長的港區省政協委員赴梅視察團一行65人對梅州進行參觀考察。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向客人介紹梅州情況,並設歡迎宴。魏潘堯、古小平、李金元、劉廣新、陳麗霞等陪同視察參觀。
20日 市委召開教育調研座談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強調,要增強發展教育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樹立信心,解決好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課程改革等重點問題,從校長、教師隊伍,經費、管理等方麵給予保證,推動梅州市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21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會,向老同誌通報2003年5月市級班子換屆以來的主要工作。市委書記劉日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老同誌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為老幹部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市長何正拔主持會議,溫華光、古小平、張榮林等市領導,楊增培、潘宏啟、何萬真、古國檀等市直和中央、省屬駐梅單位在梅城居住的正處級以上離休老同誌、副廳級以上退休老同誌,以及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22日 市長何正拔率副市長李金元、政協副主席陳良海及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到梅城城西大道現場辦公,確定在春節前完成城西大道850米,總投資450萬元道路改造工程。
23日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偕夫人來梅參觀,在葉劍英事跡陳列展和葉帥故居題“高風亮節”四字。市領導溫華光、曾超麟、李柏華等陪同。
26日 市委、市政府在第十一屆廣東省環衛工人節到來之際發出致全市環衛係統幹部職工慰問信。市委、市政府決定授予梅州市環境衛生管理局等26個單位“梅州市城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集體”稱號,授予塗增運等67人為“梅州市市容環境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同日,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梅州市環衛係統幹部職工代表集會,慶祝第11屆省環衛工人節。
梅州市舉行實施“開放梅州”戰略專題報告會,邀請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梁桂全作關於“發展大趨勢和梅州‘開放戰略’”的專題報告,為梅州市實施“開放梅州”發展戰略獻計獻策。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報告會。
至11月7日,市長何正拔率梅州經貿代表團參加亚搏app下载安装 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歐洲舉辦的2004年粵港——歐洲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共簽訂外資貿易合同20宗,總額5618萬美元。何正拔還拜會英國客屬僑領、法國崇正總會會長等人士。
梅州市中醫學會成立,選舉張小山為梅州市中醫學會會長。
27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實施“開放梅州”發展戰略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會上要求,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實施“開放梅州”發展戰略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和緊迫性,虛功實做,力爭辦出品牌,努力形成開放的經濟、政治、社會、人文體係,推動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
澳大利亞聯邦北領地政府和商人代表團一行15人在北領地政府北亞關係和貿易部長波爾·亨德森率領下來梅考察。
28日 梅州客聯會舉行四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班子。劉日知為理事會會長,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古小平、曾超麟、鄭少偉為副會長,鄭少偉為理事長,曾百友、李英齡、廖運生、何利榮、王球堂、陳壽山、李淑芬、管尚行為副理事長。
31日至11月3日,閩粵贛梅州等13市黨政領導第九次聯席會議在江西省鷹潭市舉行,共商區域協作大計。
是月 旅泰華僑陳修試捐資300萬元給豐順縣湯西鎮建學校等公益事業。
梅州市撤並25個鎮: 梅縣撤銷4個鎮,瑤上、荷泗鎮並入南口鎮,鬆東、鬆南鎮並入鬆口鎮;平遠縣撤銷壩頭鎮,並入大柘鎮;蕉嶺縣撤銷2個鎮,興福鎮河東片的東山、湖穀、龍安、叟樂、高佘5個村委會並入蕉城鎮,興福鎮河西片的塹垣、滸竹、上村、神崗4個村委會並入長潭鎮,北石示 鎮並入南石示 鎮;大埔縣撤銷3個鎮,長治鎮並入茶陽鎮,岩上鎮並入西河鎮,平原鎮並入高陂鎮;豐順縣撤銷5個鎮,附城、東聯鎮並入湯坑鎮,茶背、東留鎮並入留隍鎮,徑門鎮並入大龍華鎮;五華縣撤銷10個鎮,大壩鎮並入水寨鎮,大都鎮並入安流鎮,橋江鎮並入棉洋鎮,硝芳鎮、丁佘鎮並入龍村鎮,雙頭鎮並入岐嶺鎮,小都鎮並入橫陂鎮,大田鎮並入長布鎮,油田鎮、平南鎮並入河東鎮。
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平遠縣檢查指導抗旱工作時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堅持執政為民的高度,立足於抗大旱、防長旱,采取得力措施,全麵落實責任,確保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梅江區公安分局巡警收編為市公安局巡警支隊統一建製。
2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對梅州城區城建和旅遊“創優”重點項目進行現場辦公時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要突出重點,保證質量,盡快加快“三路”(省道S223線、淩風東路客家風情一條街、北環路)、二山(百歲山、泮坑)、一片(東山片)、一點(一江兩岸景觀新點)的建設,打造新的城市亮點,全麵推進文化、生態、旅遊、城建、交通等方麵的重點項目。
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專程到興寧市約見信訪包案的群眾。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本著盡可能把事情妥善處理好的願望,解決群眾在來信來訪中提出的問題,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努力形成一個不損害、能保障、有提高的機製,維護、實現、發展山區群眾的根本利益,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11日至12日,揭陽市黨政考察團一行70人來梅州實地考察、擴大交流。梅州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古小平、陳小山、曾超麟、李金元等陪同。同日,舉行梅州——揭陽市黨政座談會。梅州市市長何正拔在會上介紹梅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今後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未來發展思路。
至12日,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袁懋振率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和廣東省廣電集團公司考察組一行10人來梅州市考察。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副市長李金元會見考察組成員。南方電網公司和省廣電集團表示,將加大對梅州扶持力度。
13日上午,梅州市委、市政府在深圳舉行授匾儀式,將“誌存高遠、根係梅州”的牌匾授給溫氏兄弟,表彰深圳大百彙企業及其旗下的五葉神品牌對家鄉梅州的貢獻。市委書記劉日知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深圳大百彙實業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暨五葉神香煙上市5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對深圳大百彙公司多年來為梅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市領導何正拔、陳小山、李金元等參加授匾儀式。
下午,梅州市市委、市政府在深圳舉行鄉情通報暨投資推介會。140多名梅州籍在深圳工作的知名人士參加推介會。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黃麗滿,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長李鴻忠會見梅州市領導並進行座談。深圳市委副書記譚國箱和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分別代表兩市作講話。他們認為,梅州具有人文、生態、華僑、資源的優勢,而深圳具有金融、高新技術、港口、信息、商貿等方麵的優勢,兩地各有優勢,各有特色,互補性強。在新形勢下,要進一步加強深梅兩地的合作,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梅州市推出涉及工業能源、基礎設施、文化教育、旅遊、企業產權轉讓等12個招商項目,投資總額33.31億元。
15日至17日,蕉嶺縣舉行第二屆世界蕉嶺縣同鄉聯誼大會。來自10多個國家和港、澳、台以及全國各地的蕉嶺鄉賢共400多人與家鄉各界共敘鄉情、共商發展大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湯維英出席大會。
16日 嘉應學院舉行“田家炳圖書館”落成剪彩典禮。該館總投資5000多萬元,其中田家炳先生捐資300萬元,樓高7層,建設麵積2.1萬平方米。
梅縣南口鎮有發煤礦發生透水事故,至18日11時被困井下50多小時的4名礦工全部罹難。事故發生後,副省長遊寧豐批示要求全力搶救被困人員。出差在外的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接報後,立即指派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帶領市府辦、安監、國土資源、公安等部門的人員趕赴現場,與縣有關領導一起研究抽排水方案,部署搶救工作。
17日 市政府針對梅縣南口鎮有發煤礦透水事故發出通報,要求各地充分認識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認真抓好煤礦停產整頓和複產驗收,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製,嚴格查處安全生產的違法行為。
18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在江西贛州參加“世客會”期間會見“香港梅州聯會”代表團,並寄望該社團團結奮進,培養青年一代,為香港的繁榮穩定,為祖國的大業多作貢獻。
22日 梅縣舉行第三屆金柚節暨經貿洽談會,共簽金柚購銷合同10項、總計3.2萬噸,工業項目35項、總計15.88億元,並為總計14.85億元的18項工程項目剪彩。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全國政協常委餘國春,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維,原省軍區副司令員羅來勝,全國僑聯副主席謝文霖,全國婦聯執委、中央駐港聯絡辦顧問陳鳳英等嘉賓,劉日知、何正拔、魏潘堯、溫華光、古小平等市五套班子領導成員,朱蓮芬、林光如、鄒錫昌、熊德龍、葉聯禮、黃德新、熊恒浩、張其勇、朱展倫等來自海內外嘉賓,全國柚類科研生產協作組組長、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原所長何天富等柚類專家和來自各地的柚果客商代表等近萬人參加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梅縣縣委書記鄭偉儀在會上分別介紹梅州、梅縣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
23日 餘國春、林光如、古欣粦、餘陳梅冰、鍾奇可等香港梅州聯會鄉賢,在市委書記劉日知等陪同下,前往黃遵憲故居人境廬參觀、考察。
市委、市政府舉行歡迎晚宴,為參加世界客屬第十九次懇親大會後回到梅州家鄉和參加梅縣第三屆金柚節的360多位海內外鄉賢接風洗塵。市長何正拔致辭,感謝海外鄉賢對家鄉建設的關心支持。
26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率市委常委黃開龍,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小山及各縣(市、區)委書記、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常委)或副縣(市、區)長、農業局長到江西省贛州市的尋烏縣、安遠縣、信豐縣、贛縣考察發展農業方麵的先進經驗。劉日知要求,梅州市農業工作要突出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中心,總結10多年來全市發展農業的經驗,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正視薄弱環節,創新發展思路,力爭在五個方麵實現新突破,推動全市農業再上新台階。
30日 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次會議。會議聽取審議市政府關於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和調整鎮級行政區劃工作情況的報告,梅州市原有的16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04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聽取市教育局局長、市司法局局長的述職報告,並進行評議;會議通過一批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人事任免名單。
是月 興寧市撤並11個鎮。撤銷宋聲、下堡鎮,並入水口鎮;撤銷壢陂鎮,並入坭陂鎮;撤銷徑心鎮,並入徑南鎮;撤銷崗背鎮,並入黃陂鎮;撤銷坪洋鎮,並入大坪鎮;撤銷龍北鎮,並入合水鎮;撤銷葉南鎮,並入葉塘鎮;撤銷寧塘鎮,並入寧中鎮;撤銷興城鎮、寧新鎮,設立福興、興田、寧新3個街道辦事處。
梅城江北老城藍屋巷發現乾隆千叟宴禦筆匾。
1日 市長何正拔、副市長李金元、市政協副主席陳良海率有關部門負責人到城西大道、東堤路、鴻都客天下美食城、中環東路和站前東路檢查各項工程進展情況。何正拔要求,各施工單位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確保工程質量,如期完工。
2日至4日,為把握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機遇,擴大粵港經貿合作領域,加快粵港合作發展步伐,省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組織香港經貿考察團,由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率領19個香港商會、64家知名企業組成的考察團對梅州進行考察。考察團一行先後考察梅雁集團TFT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金利來工業中心、梅州市工業學校、梅縣荷樹園火力發電廠、梅縣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等,與梅州市11個行業53家企業代表進行接觸和洽談交流。3日晚,省政府、梅州市政府在梅縣雁南飛茶田圍龍大酒店舉行歡迎晚宴。何正拔、曾蔭權在晚宴上作講話。4日,舉行由“擴大粵港經濟合作腹地專責小組”粵方、港方組長單位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香港貿易發展局以及梅州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梅州·香港經貿合作交流會”。省政府副秘書長唐豪在會上推介梅州具有“人文、生態、成本、服務和政策”五大優勢;曾蔭權提出港梅合作“四個希望”;劉日知作題為《梅州發展潛力與前景》的主題發言。
8日興寧市舉行世界興寧同鄉第四次懇親暨招商洽談大會,並為該市第八批“榮譽市民”和第二批“發展興寧經濟突出貢獻者”授榮。省長黃華華為大會發來賀信。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省政協原副主席黃浩、肖耀堂,梅州市五套班子領導劉日知、何正拔等,來自新加坡、印尼、泰國、英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港澳台等10多個國家及地區和全國20個省、市的興寧同鄉和嘉賓600多人參加大會。大會簽約經貿洽談項目9個,總投資4.65億元;剪彩奠基項目8個,總投資6.57億元。
9日 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到東山中學考察,親切看望學校師生,鼓勵母校辦成全省第一流的著名學府。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等陪同。
至10日,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來梅檢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梁燦盛在梅期間,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向他介紹梅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
至11日,第二屆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在韶關市舉行,梅州代表團共有45個項目簽約,總投資47.11億元。
10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強化執政為民的思想,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工作取得實際效果。
至12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梅縣博物館、梅江區文化局的文物工作者,在梅州市郊月梅林村建設工地發掘一座距今一千多年的南朝墓,清理出土一批瓷器等文物,器形有杯、蓋罐、單耳罐、敞口壺、紡車輪及鐵剪、鐵釘等。該墓的發掘對研究客家地區葬俗和客家民係的遷徙曆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14日 全國、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後,梅州市隨即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通報安全生產情況,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刹住事故多發勢頭,減少事故發生。市長何正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小駒等參加會議並作講話。
梅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實施“開放梅州”發展戰略的意見》共分8個部分,以全方位開放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中共梅州市委作出關於授予翁永衛等5位援藏同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
至15日,省文化廳副廳長景李虎率專家組一行7人來梅調研,對梅城淩風東路修繕工作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論證,市長何正拔會見專家小組。
20日 梅州市召開全市旅遊工作大會。市長何正拔在會上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各“創優”責任單位和全市重點旅遊企業要切實按照“誌在必得,實惠百姓”創優總要求,不斷提升全市旅遊業服務質量和發展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的旅遊大環境,確保2005年底順利通過“創優”國檢驗收。
21日 經省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梅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掛牌儀式,梅縣(扶大)園區管理委員會同時掛牌。省科技廳廳長謝明權、市委書記劉日知、市長何正拔、梅縣縣委書記鄭偉儀為“兩牌”揭幕。
22日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梅州發展研究所掛牌。省社科院黨組書記李子彪,院長梁桂全,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陳小山、李金元出席掛牌揭幕儀式。
23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市長何正拔傳達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地要以艱苦奮鬥精神、破難攻堅的勇氣,緊緊圍繞增加經濟總量、建設和諧梅州、提高執政能力、抓重點、做亮點,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推動全市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會議,貫徹全省科技·教育·人才會議精神,分析梅州市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形勢,研究部署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城鎮化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今後梅州市城鎮化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會議並作講話,市長何正拔作《科學鋪路,多元發展,走梅州特色的城鎮化發展之路》的報告。
至25日,副省長謝強華到梅州市檢查指導工作。劉日知、何正拔等市領導陪同副省長謝強華先後到興寧新圩鎮、市技工學校新校區建設現場、市勞動力市場等地檢查信訪包案、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工作,並聽取梅州市、興寧市和有關部門的工作彙報。
27日 梅州日報從即日起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擴至12版。
28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出席大埔茶陽水電廠開工慶典儀式。該水電廠由香港佐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輝投資3.2億元、裝機2.8萬千瓦。
29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研究文化、教育、城建、交通等方麵的重點項目建設。市委書記劉日知要求各有關部門要認清機遇和存在的困難,做好論證工作,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量力而行,密切配合,盡力爭取早日完成。
天(津)汕(尾)高速粵境蕉嶺廣福至梅縣城東段開工。該項目初步預計投資24.46億元,將建設大中橋47座、小橋9座、涵洞117道、互通立交5處,通道35處,計劃在2006年底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