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3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副市長李柏華及梅縣有關領導,廣東梅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欽歡等到梅縣佘江鎮、水車鎮進行調研。謝強華要求各級領導要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進作風,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抓緊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結構調整、特色經濟發展等關鍵工作,努力加快山區經濟發展步伐。
經省委組織部同意,市委決定,陳桂光任中共豐順縣委書記。
6日 廣西貴港市委書記覃遠通率考察團一行20多人到梅州市考察水利和城建工作。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副市長李柏華等陪同考察。
經省委組織部同意,市委決定,陳小山任中共平遠縣委書記。
8日至9日,市委召開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市委書記謝強華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1年工作,部署2002年經濟工作。謝強華在會上作了題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的講話。他在講話中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信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完成全年各項任務,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
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副市長李柏華出席全國環保電視電話會議梅州分會場會議。魏潘堯強調,要推進環境的全麵治理,實現汙染的有效控製,共同維護梅州的藍天、青山、綠水。
11日 深梅對口扶持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市五洲賓館舉行,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黃麗滿,省農業廳副廳長、省扶貧辦主任顏學亮,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王順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譚國箱,市委常委、秘書長李意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國權,市政協副主席何景渙;梅州市領導謝強華、魏潘堯、何萬真、何正拔、曾超麟、古小平、黃開龍、鄧超基、陳文華、李柏華,以及深梅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梅州市在深圳市五洲賓館五洲廳分別舉行“梅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暨鄉賢聯誼座談會”和“梅州籍知名人士及工商企業家座談會”。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等市領導和有關人員近千人出席了會議。
14日 市委召開鎮村領導班子換屆選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市委副書記溫華光主持會議,市委書記謝強華在會上講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精心組織,落實責任,確保高質量完成鎮村換屆選舉工作。
15日 全市黨風廉政建設理論研討在梅州迎賓館舉行。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省紀委政策法規研究室副主任肖偉昌,市紀委副書記翁漢濤、何梅林等出席研討會。何正拔在會上作了講話。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各民主黨派新班子成員座談會,市委書記謝強華、副書記溫華光到會講話。謝強華指出,中共梅州市委和各民主黨派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加強自身建設,與時俱進,提高執政水平和參政水平,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再創新業績,同心協力把梅州山區建設得更加美好。
至16日,廣西貴港市委副書記韋均林,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吳南征率領考察團一行22 人到梅州市對城市規劃、一河兩岸建設及水利工程等工作進行了考察。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陪同考察。
16日至18日,省委副書記劉鳳儀深入到梅州市基層調研,先後到興寧市下堡鎮、興城鎮,五華縣河東鎮、水寨鎮,大埔縣銀江鎮、湖寮鎮,梅縣雁洋鎮等地調研農村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和2002年進行的鎮、村換屆選舉工作,鎮務、村務公開情況。
□晚上,市委、市政府在劍英體育館舉行2002年新春慰問大會,慰問為梅州市兩個文明建設作出支援和貢獻的駐梅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邊檢、消防部隊官兵,離休幹部、政法、公安幹警,勞動模範、先進科技工作者,特級教師,勇士,環衛工人等。省委副書記劉鳳儀,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塗麟清,市政協主席何萬真,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市委副書記溫華光等市五套班子領導,梅州軍分區司令員林錫明大校,市委常委、梅州軍分區政委李德忠大校等出席大會。
21日 市委、市政府在梅城劍英體育館廣場舉行嚴打整治誓師大會。市委書記謝強華在會上發表講話,要求再升溫、再鼓勁、再落實,奪取嚴打整治鬥爭的更大勝利。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主持誓師大會;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爾富,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田家才等出席大會。1000多名政法幹警和武警官兵參加誓師大會;由200多輛警車組成的車隊舉行了機械化部隊巡遊。
23日 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貫徹落實中共和省《農村“十五”扶貧開發綱要》的決定共五個部分:一、“十五”時期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二、扶貧對象和主要區域;三、扶貧主要任務;四、扶貧政策措施;五、切實加強工作領導。
嘉應學院領導班子組建成立,羅傳厚任嘉應學院黨委書記,張亮任副書記、院長,王舒平任副書記,謝友祥任黨委委員、副院長,侯憲華任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平遠縣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傅學智為平遠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代縣長。
24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扶貧開發工作總結表彰和動員大會。會議傳達貫徹了中央和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總結近幾年來的扶貧工作和部署今後的扶貧工作。同時,對2001年度脫貧奔康達標縣平遠縣和市機關掛鉤扶貧工作32個先進單位和83個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市委書記謝強華在會上講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以江澤民同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同心協力,確保如期實現全市脫貧奔康的目標。
市政府召開全市計劃、經貿、糧食流通業改革與發展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超麟出席並分別作了講話。魏潘堯強調,在新形勢下,要加快轉變計劃工作職能,進一步壯大工業經濟實力,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製改革,努力以大流通促進大生產,促進全市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5日 全市財政工作會議在五華縣召開,副市長張榮林在會上要求,各級財政部門,必須抓住當前經濟發展的各種機遇,正視困難,化壓力為動力,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深化財政改革,加快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的步伐。2001年全市一般預算收入累計完成82837萬元,比上年增長15.43%;一般預算支出累計完成270414萬元,比上年增長17.38%;9個財政核算單位均實現了收支平衡,各項財政改革也得到順利進行。
29日 政協梅州市委員會與政協梅州市籍港澳委員聯誼會,在廣州舉行《聯結鄉情鄉誼,共建美好梅州》的梅州籍全國、省、市政協委員和部分港澳地區政協委員迎春座談會。特邀省委副書記劉鳳儀,副省長鍾啟權、遊寧豐,省政協副主席鄭群、黃浩、肖耀堂,中央人民政府原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鄭國雄,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江青粦、丘海,省軍區副司令員羅來勝,全國僑聯副主席、省僑聯主席古華民,省政協秘書長李國泰等,以及在穗省直廳以上單位梅州籍領導30多人出席座談會。全國政協委員、政協梅州市籍港澳委員聯誼會會長劉宇新,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社團聯合總會主席餘國春,市委書記謝強華等市領導和梅州籍省政協港澳委員、梅州市政協港澳常委、在梅省政協委員和列席省政協會議的各縣(市、區)政協主席共130多人參加了座談會。何萬真主持座談會,謝強華在會上通報了2001年梅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情況,劉宇新代表政協梅州市籍港澳委員聯誼會作了講話。
是月 梅江上遊興寧水口河段發生一起翻船事故,船上13人全部掉入河中,造成4人死亡,5人失蹤,4人被救。
□旅外僑賢侯慶麟先生伉儷捐資20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梅州農校“慶麟大禮堂”落成。
□蕉嶺油坑集團龍騰水泥有限公司投資1.35億元人民幣,年產60萬噸旋轉窯水泥生產線基地動工建設。
□28日起,全市礦山停產整頓30天。
2月
1日至2日,2001年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聯賽(梅州站)“梅雁杯”決賽在劍英體育館舉行。青島雙星俱樂部隊榮獲男團三連冠,福建廈門凱勝俱樂部隊獲男子團體亞軍;廣西純正堂俱樂部獲女團冠軍;北京世紀公園隊獲女子團體亞軍。
4日 梅州市第十八屆迎春花市在劍英體育館廣場開幕。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玉浦代表省委、省政府到五華縣慰問幹部群眾和特困農戶,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抓好黨建促進山區開發,努力加快脫貧奔康步伐。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彭秋野及五華縣領導等陪同參加了慰問活動。
5日至6日,副省長許德立率領由省政府辦公廳、省扶貧辦和掛豐順縣的省有關單位以及深圳市經貿局、深圳市羅湖區委、區政府等單位領導組成的慰問團代表省委、省政府到豐順縣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魏潘堯、何正拔陪同參加慰問活動。
6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慰問西陽氮肥廠幹部職工,送上慰問金,勉勵該廠幹部職工要樹立信心,堅持改革,克服困難,走出困境,要求市直有關部門和西氮領導班子貫徹“三個代表”的要求,切實安排好困難職工的春節生活,過一個安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到興寧市新塘村慰問特困群眾並檢查村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魏潘堯強調,關心困難群眾生活,加快脫貧奔康步伐。
7日 下午,全國、全省先後召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後,梅州市隨即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會議精神,總結上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分析安全生產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後安全生產工作。魏潘堯、曾超麟分別作講話,要求全市各級要警鍾長鳴,安全生產工作常抓不懈,徹底清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確保生產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8日 市清理規範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中央辦公室、國務院辦公廳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的有關文件精神,對1988年以來,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室製定的規範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進行了全麵清理。經過清理,市政府決定:廢止和明令廢止的規範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的目錄共73件,其中,市政府製定的45件,市政府辦公室製定的28件,予以廢止。
9日 下午,市委書記謝強華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要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和中央、省有關通知精神,把更好地為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服務,紮紮實實做好扶貧濟困工作,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上的困難,作為當前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12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等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先後來到梅城一橫街江南交警執勤點、梅江一路梅江區公安巡警崗亭、秀蘭大橋建設工地、梅州卷煙廠、梅縣電廠等慰問節日堅守崗位的幹部職工和公安幹警,要求工業戰線幹部職工確立“抓工業、興經濟”的戰略思想,加快“九條龍”的建設,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尋求梅州工業發展的新的突破。
23日 上午,梅州市舉行梅州市政協新大樓奠基儀式。市五套班子領導及海內外鄉賢、市有關單位共300人參加。大樓首期投資1000萬元,其中,何中華先生捐資680萬元。晚上,由何中華出資與市政協合作在劍英大橋北端舉辦元宵焰火晚會,時間30分鍾,共8個樂章,燃放煙花268個品種,3.2萬多發。
24日 梅縣舉行了由大華公司何中華先生捐建梅縣係列工程10項,共800多萬元的慶典活動。
27日 中共梅州市紀委召開第六次全會,傳達江澤民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七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在省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及中紀委、省紀委第七次全會精神。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代表市紀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市委書記謝強華在會上作講話。全會強調,以江澤民同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中紀委七次全會精神,振奮精神,開拓前進,努力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果,為梅州市兩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
28日至31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歐廣源在市領導謝強華、魏潘堯、何正拔、蔡小駒、張榮林等陪同下,先後考察了豐順縣穗光食品有限公司、梅縣南口鎮無公害蔬菜出口基地、梅縣雁洋鎮雁鳴湖旅遊度假村。歐廣源要求梅州各級領導要從山區實際出發,發揮山區優勢,紮實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實現梅州新的崛起,邁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步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和省九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
是月 梅州市建築工程公司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係認證。
廣東省廣電集團有限公司梅州供電分公司成立。
3月
4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精神文明建設表彰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總結近兩年來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和基本經驗,表彰了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等3個單位為“梅州市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梅縣雁洋鎮等119個單位為“梅州市文明單位”,梅縣新城辦事處華僑城社區居委會等3個社區為“梅州市文明社區”,李鈿榮等80人為“梅州市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先進個人”光榮稱號,部署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任務,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人民群眾,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推進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為把梅州市建設成為比較發達的山區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等五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並為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
6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並套會召開全市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出口創彙先進單位表彰大會。會議提出全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目標是:努力實現農業產值增長5% ,農民人均收入增長4%。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副市長陳文華到會講話並提出要求。
市政府召開全市縣(市、區)長會議,傳達省政府1月30日市長座談會精神,研究部署梅州市“兩改一同價”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要求各級政府要按省的會議精神,把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政治任務,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領導和督促檢查,級級建立責任製,層層抓緊抓落實,加大農網改造力度,理順電力管理體製,以死任務、硬指標的工作力度在年底前把城鄉住宅電價降至千瓦時0.79元以下,確保全市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目標的實現。
8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計劃生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傳達貫徹全省計劃生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回顧2001年計劃生育工作,表彰先進,部署2002年計劃生育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與各縣(市、區)長和市直計生兼職成員單位一把手簽訂了2002年責任書,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主持會議,副市長陳文華作工作報告。
9日至10日,河源市委副書記、市長黃煜禎一行6人到梅州市對梅州城市建設和開發旅遊資源等工作進行考察。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巫禮仁等陪同考察。
12日 梅州市召開政法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全國全省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01年全市政法工作,分析當前政法工作麵臨的形勢,部署全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政法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爾富出席會議並分別作了講話。
14日 梅州市舉行第三批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授牌現場會。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省農業廳副廳長潘嘉念為第三批5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授牌。同時,潘嘉念代表省農業廳專程來梅,授予“梅州市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並揭幕。何正拔強調,要提高認識,加快梅州市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步伐,促進全市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16日 印尼梅州會館成立暨首屆理監事就職慶典假座雅加達安卒海霸皇大酒店舉行。市長魏潘堯率祝賀團專程赴會。晚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尼大使館舉行“歡迎梅州市祝賀團”宴會。
22日 梅州市職工活動中心舉行奠基儀式,市領導謝強華、塗麟清、何正拔、溫華光等出席奠基儀式。活動中心占地麵積8000多平方米,樓高13層,預計投資1200萬元。
市委書記謝強華到秀蘭大橋、東堤等重點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檢查工程進展時要求,施工主管部門和施工單位要高質量高水平抓好秀蘭大橋、東堤等重點建設工程,促進江北東山片的開發發展,把東山片過去髒亂差、汙染嚴重的地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功能齊全,集教育、旅遊、商住於一體的適合人們居住的梅州一個新區,推動梅州城區建設再上新台階。
26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精神,部署近期工作。市委書記謝強華要求各級幹部要通過貫徹落實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精神,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與時俱進,紮實工作,以創新的思維搶抓機遇、應對挑戰,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開拓進取,努力創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
29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深入到清涼山水利樞紐工程工地現場辦公,解決工程進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求各級黨政和有關部門要群策群力、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好這一“民心工程”的建設任務,全力確保6月試供水成功,在國慶節讓廣大市民用上“優質水、放心水”。
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原屬梅縣文化局管理的梅縣劍英圖書館上劃市文化局管理,改名為梅州市劍英圖書館,並決定由市財政投入500萬元,其中350萬元補償給梅縣,支持梅縣在新縣城建一座圖書館;150萬元用於梅州市劍英圖書館增添設施,改善環境。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到梅縣劍英圖書館現場辦公。
是月 梅州地稅部門從1999年4月起三年累計征收入庫堤圍防護費847.8萬元,支持梅州大堤建設和維護提供了資金保障。
1至2月,全市山火發生頻繁,五華、豐順最為嚴重,市委、市政府召開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和森林防火電視電話會議,強調采取切實措施,做好森林防火宣傳發動工作,嚴格執法,嚴明獎罰,嚴處防火工作不力者,嚴厲打擊山火肇事者,堅決把山火頻發勢頭壓下去,保護森林資源和自然環境。
江南汙水處理廠被列入《國家環境保護“十五”重點工程項目規劃》。
梅州市成立青年維權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開通維權熱線:號碼為2254110。
4月
3日 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到市塔牌集團調研。魏潘堯要求塔牌集團在不斷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基礎上,加快年產150萬噸新型幹法旋窯水泥生產線和6萬千瓦能源綜合利用工程等項目的工程進度,確保工程高標準、高質量進行建設。
至5日,由台北市梅州同鄉會理事長、世界客屬總會副理事長李慶平為團長,台北市大埔同鄉會理事長朱尚威為副團長的台北市梅州同鄉會回鄉訪問團一行36人來梅參觀訪問。市政府在梅州迎賓館舉行宴會歡迎訪問團,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出席宴會並致辭。
6日 梅雁集團、梅州卷煙廠、廣東明珠球閥集團、五華汽車電器總廠、梅州製藥廠等一批企業參加在西安市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洽談會”,共簽訂經貿合同及意向項目16項,交易金額2668萬元。
16日 梅州市召開中國共產黨梅州市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梅州市出席省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代表37人。市委書記謝強華主持會議並作題為《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再掀山區建設新高潮》的講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以江澤民同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握機遇求發展,與時俱進創新業,努力開創梅州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迎接黨的十六大和省委第九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18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檢查梅城江南一路綠化帶和人行道改造工程、秀蘭大橋和梅州大橋東堤等市政建設重點工程,要求各級各部門加強領導,通力合作,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建好管好重點工程,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引進吸收更多資金,加快梅州發展步伐。
19日 市政府召開全市計劃生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報分析全市計劃生育工作情況,部署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魏潘堯出席會議並作講話。
在市政協三屆十八次常委會上,增補魏潘堯、朱誌強、葉錫文、馬周文、鍾喜明、陳梅冰、丘誌中、李達希、古瑞偉為政協梅州市三屆委員會委員。
市委書記謝強華到平遠縣基層調研,要求平遠縣各級領導幹部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轉變觀念,把為人民辦實事好事的良好願望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抓住工作重點,發揮山區優勢,打好發展基礎,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平遠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邁出新的步伐。
22日 梅州市海外聯誼會舉行“海聯之夜”聯歡晚會。魏潘堯等市五套班子領導成員和海內外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晚會。
□至30日,毛裏求斯客屬會館觀光團250人蒞梅參觀訪問,尋根祭祖。市政府設宴歡迎,魏潘堯出席宴會並致詞。
24日至26日,召開政協梅州市三屆五次會議。會議通過了政協梅州市第三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議;接受何萬真辭去市政協主席職務;魏潘堯當選政協梅州市第三屆委員會主席。
至27日,召開梅州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梅州市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2年計劃的決議,關於梅州市2001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2年預算的決議,關於梅州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梅州市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選舉林佛全為市三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7日 梅縣縣委、縣人民政府在雁洋鎮舉行紀念葉劍英元帥誕辰105周年文藝晚會,市委書記謝強華出席晚會。
30日 梅州市召開第三次勞動模範和先進集體代表大會,大會表彰勞動模範85人,先進工作者22人,先進集體51個。會議通過《為實現新世紀宏偉目標再立新功》的倡議書,市委書記謝強華到會作了講話。
是月 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市文明辦聯合舉辦梅州市第四屆家庭文化節。
梁亮勝捐資600萬元人民幣支持梅縣鬆口國威中心醫院建設。
廣州本田汽車梅州特約銷售服務店開業。
5月
1日 梅州文化長堤藝術雕塑群“過去、現在、未來”揭幕,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廣東省政協副主席、中山大學博導王王旬章教授、市領導魏潘堯等出席揭幕儀式。
9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對梅州抗旱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抗旱救災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繼續緊急部署抗旱工作。市委書記謝強華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把抗旱救災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首要任務,克服鬆懈情緒,繼續保持高昂的工作積極性,奮戰旱魔,努力把旱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11日 嘉應學院掛牌,副省長李鴻忠,市委書記謝強華為新校牌揭幕。曾憲梓、王佛鬆、田家炳、劉宇新、黃麗群、溫學濂、古德生、黃桂清等出席揭幕儀式。
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在市委書記謝強華等陪同下,考察了梅城江北部分老城改造建設工程和曾憲梓中學,決定捐資200萬元人民幣支持曾憲梓中學發展教育事業,200萬元人民幣支持梅江區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13日 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報省批準,進行發射火箭彈實施人工增雨作業,14日晚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後,全市普降中到大雨,旱情有所緩解。
市委書記謝強華檢查梅城江北老城區赤岌崗至汽車站路段等重點市政建設工程,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不管是城市建設工作,還是其它工作,都應該以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
14日 梅州市召開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80周年大會,1600多名團員青年代表參會,市委書記謝強華勉勵全市青年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譜寫青年運動新篇章。
30日 梅州市副市長陳文華因突發性心肌梗塞,不幸於27日17時10分在市人民醫院逝世,終年57歲。市領導謝強華、魏潘堯、塗麟清、何正拔、溫華光等五套班子成員,各界幹部群眾、陳文華生前友好、親屬1000多人參加了陳文華的遺體告別儀式。溫華光主持儀式,謝強華介紹陳文華生平。
是月 市委、市政府決定,從1日起對非營運性摩托車通過梅城各座大橋免收過橋費。
梅州市8551人參加為期兩天的成人高考。
經市編委批準,梅州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掛牌。
塔牌集團恒發鐵路專用線動工,該項目位於梅縣梅南鎮,全長4.8公裏,需挖填土石方20多萬立方米,興建15座鐵路橋梁涵洞,總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
為適應加入“WTO”後的新形勢,梅州市積極做好清理規範性文件和其它政策措施工作,1127件全部完成基礎性審查,其中宣布失效122件,確認廢止178件。
深圳市撥出專款200萬元人民幣改造平遠縣7間農村小學。
梅縣雁洋鎮被省科技廳批準為省專業技術創新點──沙田柚(金柚)專業鎮。
6月
2日至3日,全國政協常委、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鄭國雄視察梅州,作“針對解決城市困難群眾生活情況與對策建議”專題調研。謝強華、塗麟清等市領導陪同視察。
4日 梅州市召開第二屆地方誌(1979──2000)編修工作會議,部署在2008年前全麵完成第二部《梅州市誌》編纂出版工作。市委常委、秘書長蔡小駒出席會議並講話。
5日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學習江澤民總書記“5·31”重要講話和傳達貫徹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市委書記謝強華主持會議並作講話,強調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努力加快山區建設步伐,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傳達了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古小平就學習“5·31”講話作中心發言。
6日至7日,省交通廳在梅城主持召開梅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梅縣至東源段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通過了梅縣至東源段預可評審,長約100公裏,總投資32億元。
10日 梅江河從西陽水電站至馬鞍山段全部江麵已被水浮蓮覆蓋,梅州城區河段自東山大橋以下約1公裏近五分之四的河麵被水浮蓮覆蓋,並呈現向梅江橋、劍英紀念大橋、嘉應大橋上遊蔓延之勢,問題嚴重。市委書記謝強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塗麟清,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召集市直有關部門領導現場辦公,提出解決辦法,加強落實措施,標本兼治,清除梅江河江麵和江水汙染。
11日 梅州市召開糾風工作會議,傳達省糾風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上年全市糾風工作,部署全年工作,8個專項治理單位介紹交流了工作情況。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出席會議並講話。
14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後到江北老城區梅州大道市汽車站前梅石路口至梅正路小花園380米道路改造現場,秋雲大橋北端50米道路改造美化、綠化完善現場,秋雲大橋擴寬改造現場,秋雲大橋南端交叉路口圓盤建設工地,嘉應西路市交警支隊至秋雲大橋南端交叉路口道路改造建設工地,梅州大堤東堤老東山橋至東山港500米河道改造工程現場,檢查工程進展情況,要求各級黨政、施工主管部門和施工單位要以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增創環境優勢為動力,努力營造幹事創業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環境,為把梅州建設成為現代化花園式中等城市而多作貢獻。
18日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工作會議,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5·31”重要講話和省委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市委書記謝強華在會上作了題為《認清形勢,把握新機遇,再掀山區發展新高潮》的講話,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傳達了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會議要求,全市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群眾要認真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5·31”講話和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認清形勢,統一思想,把握機遇,奮力拚搏,再掀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新高潮。
至21日,省委常委、秘書長蔡東士到梅州深入城市、農村、工廠企業進行調查研究,要求梅州各級領導幹部要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發揮山區的資源優勢,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山區發展步伐,如期實現脫貧奔康目標。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市委常委、秘書長蔡小駒等分別陪同調研。
21日至23日,市委、市政府邀請台灣客商來梅考察、洽談投資事宜。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等向台商介紹了梅州社會經濟發展情況並陪同考察。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國有企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深化認識,狠抓落實,以抓住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作風建設為重點,推動全市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深入開展。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出席會議並講話。
26日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鍾陽勝到梅州檢查指導工作,先後深入到梅州城區、梅縣新縣城、市革命曆史紀念館、劍英圖書館、群藝館、華僑博物館、市電視台、廣東漢劇院、梅州日報社、雁南飛茶田、雁鳴湖旅遊度假村等進行調研,參觀了葉劍英元帥紀念館、故居。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古小平陪同調研。
是月 蕉嶺縣油坑企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鍾少林捐資200萬元人民幣興建蕉嶺縣龍騰職工活動中心。
市政協常委、梅州市榮譽市民古欣粦捐資100萬元人民幣支持梅縣人民廣場建設。
7月
1日 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援建希望小學考察團14人來梅考察,並捐資1500萬元支持梅州市革命老區教育事業發展,改善辦學條件,在革命老區拆建、改造50所希望小學。
3日至5日,副省長遊寧豐率省經貿委、省廣電集團公司領導來梅調研,先後深入到廣東強華汽車無刷發電機有限公司、廣東威華中密度纖維板廠、秀蘭大橋、廣東北大新世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金雁集團冶煉廠、梅雁集團TFT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梅雁集團輪胎廠、梅雁藍藻公司、華銀墾殖場、省道白三線(梅縣鬆東至白渡段)、鬆東至三河壩戰備公路等進行調查研究。遊寧豐要求梅州要大力發展工業,增大經濟總量,繼續加大公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加快梅州山區經濟發展步伐。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等陪同調研。
7日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贛州市委書記張海如率團到梅州市參觀考察,共商兩地社會交往與經濟協作。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等陪同考察和介紹情況。
10日 梅州市舉行秀蘭大橋橋梁吊裝儀式,市領導謝強華、何正拔、溫華光等及梅州鄉賢楊秀蘭女士出席。
11日 梅州公安大樓奠基在梅城嘉應東路舉行,該大樓占地64畝、主樓高13層、建築麵積約3萬平方米,市領導謝強華、塗麟清、何正拔等出席。
12日 至14日,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到梅州市調研,檢查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等陪同調研檢查。
17日 市委召開全市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動員暨學習輔導大會,市委書記謝強華作題為《加強紀律學習教育,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講話;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作了關於領導幹部必須正確行使權力的輔導發言,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林榮作了關於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輔導發言。
21日 清涼山水利樞紐向梅州城區試通水。
22日 市委召開會議,部署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中央、省委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市委書記謝強華在會上要求各級黨委和組織人事部門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落實中央和省委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條例》,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選好用好優秀人才,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加快梅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24日 梅州市舉辦梅江河人工放流魚苗活動,市委書記謝強華參加了這項活動並指出,加強江河資源保護,營造良好生態環境,讓梅江清水長流,造福子孫後代。
29日 市委召開五套班子領導成員會議,圍繞發展這一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部署當前工作。市委書記謝強華主持會議並講話。
30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市委副書記溫華光分別率團慰問駐梅部隊官兵及武警邊檢、公安消防等指戰員,贈送慰問金,共同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5周年。
31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出席《梅州日報》創刊30周年座談會並作講話,要求全市新聞工作者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江澤民總書記“5·31”重要講話和關於宣傳新聞工作的一係列重要講話,發揮黨和人民的喉舌作用,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積極營造良好氛圍,迎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
是月 平遠縣與潮州第二建築安裝總公司房地產開發分公司簽訂由潮州第二建築安裝公司房地產開發分公司投資開發平遠縣城桂園小區舊城改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40110平方米。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掛牌開業。
8月
2日 市政府召開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加快經濟發展的工作措施。市長魏潘堯強調,各級各部門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明確任務,堅定信心,紮實工作,努力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確保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促進全市經濟工作再上新台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
6日至7日,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省委副書記、省長盧瑞華的委托,省救災工作組到五華看望慰問受12號強熱帶風暴襲擊,災情嚴重的鎮村指導救災抗災,慰問受災群眾。省決定撥款250萬元支持五華災區救災抗災。謝強華、魏潘堯、溫華光等和檢查組一起到災區指導救災抗災工作。
7日至9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湯維英率省總工會領導來梅調研。
8日至9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駿率團來梅檢查《民事訴訟法》實施情況,要求圍繞司法公正提高辦案質量。
9日 副省長李容根到梅州市五華縣雙華鎮軍營村調查了解災情,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救災抗災工作。市領導謝強華、魏潘堯等陪同。
10日 梅城江北大浪口東廂村至曾龍岌一帶受連日降雨影響,市展鵬線路板廠門坪下的水溝阻塞,造成廠區北麵一帶內澇受浸,影響到市第三人民醫院、市惠糧飼料工業公司等3家企業和東廂村及附近200多戶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浸水位達1.5米,晚11時,市領導魏潘堯接到報告後,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與梅江區領導深入現場,晝夜現場指揮組織搶險。
14日 中共梅州市委學習中心組舉行學習會,集中學習中央頒布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聯係實際,提出貫徹落實意見。市委書記謝強華主持會議並講話。
19日 梅州市人民醫院秀蘭大樓奠基。該大樓由梁亮勝捐資1000萬元興建,樓高9層,建築占地3900多平方米,總建築麵積3.3萬平方米,2004年底建成使用。市委書記謝強華、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出席奠基儀式並講話。
26日至28日,廣東省副省長湯炳權到五華縣調研,要求各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開創外經貿和旅遊工作新局麵。市委書記謝強華,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協主席魏潘堯等陪同。
30日 市委召開五套班子成員會議,部署貫徹落實全省山區工作會議精神。市委書記謝強華要求,全市各級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山區工作會議精神,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新思路,及早製訂和落實發展措施,努力開創梅州山區經濟發展的新局麵。
是月 梅雁企業集團慶發藥業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引進意大利設備,采用“三合一”工藝(製瓶、灌裝、焊蓋),生產新型塑料包裝大輸液項目通過國家CMP認證。
□梅州市鳳山茶業有限公司的“梅尖銀毫”茶,經中、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茶葉專家的密碼審評,獲國際名茶評比銀獎。
□蓬辣灘水電站船閘18日起啟用。啟用後,船舶從楊桃坪至鬆口30公裏河段航行隻需2個半小時,通行能力由100噸提高到300噸。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梅江區下轄由原來5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變為3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
梅州市政府被省政府評為1999至2001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市分別是:梅江區榮祿第、恩元第,梅縣南華又廬、棣華居、聯芳樓、橋溪村,蕉嶺縣謝晉元故居、石寨土樓,興寧市兩海會館,大埔縣花萼樓、泰安樓、張弼士故居等古民居建築群。
受水害影響中斷運行5天的梅坎鐵路經搶修,於31日恢複通車,福州、廈門到深圳、廣州方向的往返列車正常運行。
9月
6日 梅州市委、市政府舉行2001年、2002年度科技獎勵大會,共93項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和21位優秀科技工作者。“金梅獎”獲得者受表彰獎勵。魏潘堯等市五套班子領導成員出席大會並為獲獎者頒獎。
9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到梅江區金山小學,看望慰問教師,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謝強華強調,要大力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增創梅州教育發展的新優勢,逐步實現梅州山區教育現代化,促進梅州早日基本實現現代化。
12日至13日,全省山區科技工作現場會在梅州市召開。
13日 因11日下午6時30分,梅縣城東鎮汾水村省道S223線98K+580米處突然發生地陷。路麵陷落形成一個直徑約20米、深約10米的大坑,一部路過的大貨車側翻,造成梅縣城東至雁洋的公路交通中斷。市委書記謝強華冒雨到汾水公路地陷現場指揮搶修工作,要求各級各部門采取特別措施抓緊搶修,確保在10天內恢複梅縣至雁洋的公路正常交通秩序。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和政法隊伍強化教育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政法工作。何正拔出席會議並作講話。
14日 市委決定李華揚任中共興寧市委書記。
16日 省委決定,2003年起,梅州市由深圳市對口幫扶調整為廣州市。梅州市舉行廣州梅州兩市對口幫扶座談會。廣州市幫扶人員考察了梅州市所屬重點幫扶的五華、豐順、大埔、平遠、興寧5個縣(市)。
18日至19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加快山區發展工作會議。市委書記謝強華作題為《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為把梅州市建設成為比較發達的山區市而奮鬥》的報告,魏潘堯作總結講話。會議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幹部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省加快山區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動員和組織廣大幹部群眾認清形勢,明確任務,解放思想,振奮精神,搶抓機遇,用足用好政策,加快梅州市經濟發展,全麵實現脫貧奔康目標,為把梅州市建設成比較發達的山區市而奮鬥。
20日 市政府決定撥款500萬元興建梅州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大樓和興辦老年幹部大學。市領導謝強華、魏潘堯、溫華光等到梅龍路老幹活動中心現場檢查籌建工作。老幹部活動中心設計樓高四層,建築麵積4900平方米。
25日 梅州市在梅城舉行防空警報試鳴,9時30分,梅城10個固定警報器,1台移動警報器,梅州電視台1、2套節目,梅州廣播電台2個頻率同步發放警報信號。
至29日,市委副書記溫華光率慰問援藏幹部團,赴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波密縣,慰問梅州援藏幹部,並出席波密縣梅州大道等10項省、市援建項目的竣工或奠基儀式。
27日 18時,嘉應學院學生130多人飲用豆漿引起急性胃腸炎送往梅州市人民醫院、梅縣人民醫院觀察檢查。28日下午5時,除了3位學生繼續留院觀察外,其餘學生回校上課。
28日 梅州市英雄乳業發展有限公司開業。該公司由江西英雄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梅縣三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000萬元組建的合資企業,生產基地設在梅縣南口鎮,集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市場營銷於一體,首期飼養奶牛400頭,日加工鮮奶10噸。
30日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全國、全省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梅州市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麵臨的形勢,研究部署再就業工作。
□市委書記謝強華與梅州市1000多軍民在梅城文化公園廣場觀看“梅州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3周年軍民聯歡晚會”演出。
是月 梅州市旅遊總公司、梅州市中國旅行社、梅縣中國旅行社被國家旅遊局批準為出國遊組團社。
由豐順縣鄉賢捐資1100萬元興建的該縣文化廣場破土動工。
由市政建設總公司投資1300萬元人民幣興建的市政瀝青攪拌站投產。
梅州市醫學會成立,主要業務為鑒定醫療事故工作。
10月
3日 市委、市政府舉行宴會,歡迎加拿大多倫多梅州市鄉親團64人來梅州觀光旅遊。市委書記謝強華出席宴會並致歡迎詞。
4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副市長李柏華率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後到梅江大道市政府門口圓盤用機械排鋪改性瀝清施工現場,秀蘭大橋建設工地,外環路道路改造錠子橋、月梅現場,看望慰問建設者和執勤交警,並檢查了工程進展情況。要求10月底前完成梅江大道以及江南路瀝青路麵鋪設任務、秀蘭大橋橋梁架設任務;11月底前完成外環路13.2公路道路改造任務。
9日 市委書記謝強華等市五套班子領導,及在梅城居住的原市五套班子離退休老同誌出席由市委、市政府撥款500萬元興建市老幹部活動中心新大樓奠基典禮,謝強華在典禮儀式上作了講話。
13日 梅江區舉辦梅城江北老城改造第一期工程暨梅江區行政區改造工程竣工慶典儀式活動,市委書記謝強華出席並在慶典儀式上作了講話。
至19日,旅外青年實業家、全國僑聯委員、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湖北省僑聯副主席、香港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湖北省仙桃市委書記應代明,仙桃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清明等到梅州參觀考察市政建設、三高農業、旅遊開發和葉劍英元帥紀念館。
20日至22日,廣州對口扶持梅州市赴梅先遣組來梅考察,副省長、市委書記謝強華,市長魏潘堯與先遣組座談,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正拔等陪同考察。
21日 市委、市政府組織有關單位收看省委、省政府專題召開的全省森林防火電視電話會議後,召開了全市森林防火電視電話會議,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出席會議並作了講話,要求各級各部門強化措施做好今冬明春防火工作。
22日 梅州市召開閩粵贛龍岩、梅州、贛州第四次治安聯防協作會議,共建治安聯防協作大局。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正拔出席會議並作講話。
至23日,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王穗明率團來梅考察援建希望小學情況。
29日 大埔縣舉行世界大埔同鄉聯誼大會,副省長、市委書記謝強華致電祝賀,市領導何正拔、張沛和、張榮林、田家才、陳衛平、陳珍書及田家炳先生等1200多人出席了聯誼大會,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何正拔講了話。
是月 大埔縣銀江鎮下深克村旅外華僑謝氏家族捐資400萬元興建銀江鎮坑頭小學、銀昆坑公路水泥硬底化、坑頭村至內山公路等六項工程。
市警察學會、法官協會、供電係統政研會被評為全國大中城市社會科學先進學會。
市外事僑務局信訪工作被國務院僑辦評為全國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市體育局獲得省體育局頒發的2001年“獲世界冠軍獎”和“九運會貢獻獎”。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偉龍、李楚喬伉儷捐資200萬元興建豐順留隍割布大橋。
梅州市2082個村民委員會至20日全部完成換屆選舉。
第92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梅州分團6家企業參展,出口成交總額2079萬美元,比上屆同期增長62%。
興寧市水果發展服務公司栽培反季節龍眼試驗成功,11月新鮮龍眼即可上市。
市人民醫院首例腎移植成功,為粵東地區填補了器官移植的空白。
11月
3日 副省長謝強華,市領導魏潘堯、何正拔、曾超麟、古小平和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藝研所有關專家觀看了由廣東漢劇院演出的漢劇《白門悲柳》。
6日 中共梅州市委在梅縣機場召開歡送會,歡送代表梅州市19.5萬黨員的謝強華副省長赴京參加黨的十六大。市領導劉日知、何正拔、溫華光、古小平、蔡小駒、田家才等參加了歡送會。
7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到興寧市調研,提出了要以良好的狀態和突出的業績,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迎接市、縣兩級換屆,要以工業為重點,加快經濟發展;要做好全年的各項工作,力爭完成預定的經濟指標;要抓住與廣州市對口幫扶的機遇,抓好對口幫扶項目建設,落實好省加快山區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的四點希望。市委副書記何正拔,市委常委、秘書長蔡小駒,副市長鄭少偉陪同調研。
8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何正拔、溫華光,市委常委、秘書長蔡小駒,副市長張榮林在五華縣與該縣五套班子成員一起收聽收看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現場直播。劉日知要求,全市幹部群眾要迅速行動起來,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六大精神的熱潮,為全麵建設小康而努力奮鬥。
11日 中共梅州市委舉行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市委書記劉日知作了講話。
□梅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省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劍英體育館開幕。全省23個代表團共494名運動員、副省長許德立等省領導、中國殘疾人體協有關人員、梅州市劉日知等市領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殘運會籌委會執行副主任、梅州市副市長鄭少偉主持。梅州市委副書記何正拔致歡迎詞。開幕式後,副省長許
德立在劉日知、何正拔等陪同下,到梅州城區調研。
12日 至15日,市委書記劉日知在市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先後到豐順縣、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調研,要求各縣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增強幹事創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積極探索,加快發展,確保如期實現脫貧奔康目標。
13日 市三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27次會議。會議通過了市三屆人大六次會議於26日召開;通過了魏潘堯辭去梅州市人民政府市長職務;任命何正拔為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市長。
18日至19日,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梅縣、梅江區調研。劉日知要求梅縣、梅江區要在廣大幹部群眾中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高潮,用十六大精神統一思想,武裝廣大幹部群眾,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凝聚民心,增強各級幹部實踐“三個代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促進各項事業再登新台階。
20日 中共梅州市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十六大會議精神。十六大代表、副省長謝強華傳達會議精神並講話,市委書記劉日知作工作部署,市委副書記、代市長何正拔主持會議。
是月 梅州客家聯誼會組成13人代表團出席印尼世界客屬第十七次懇親大會。
蕉嶺縣召開閩粵贛邊區7縣政協第22次聯係協作會議,交流經驗,促進山區經濟共同發展。
梅州籍選手丘劍鋒代表中國隊參加第八屆遠東及南大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在殘肢A8級田徑比賽中,獲得了100米、200米、400米3枚金牌。
由省經貿委副主任溫國輝率領廣東省39家大企業集團代表對梅州市進行項目考察和對口交流。
大埔縣西岩茶葉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係和ISO14001國際環境體係的雙認證。
梅縣榮華實業發展公司利用柚園林蔭地套種天麻獲得成功。
12月
3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貫徹十六大精神,加快山區發展”專題調研動員會。調研活動從即日起至2003年2月底結束,著重圍繞關於梅州目前麵臨的機遇和挑戰問題;關於山區工業發展和新型工業化道路問題;關於招商引資問題;關於加快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關於優化投資環境和幹事創業環境問題;關於發展民營經濟問題;關於國有企業改革轉製問題;關於縣域經濟發展問題;關於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問題;關於城鎮化建設問題;關於以旅遊業為重點發展第三產業問題;關於精神文明建設與政治文明建設問題等12個專題。調研工作實行領導分工負責製,市委、市政府領導任各個專題組組長,責任單位主要領導任副組長,人員由參與單位派出專門人員組成。市委副書記溫華光出席動員會並提出要求。
9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到蕉華管理區、梅縣高新技術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試驗區調研。劉日知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加強領導,通力協作,精心謀劃,盡快啟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為擴大招商引資、推動山區工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何正拔強調,加快工業發展是全市人民的強烈願望。要以工業園建設為突破口,圍繞“一區多園”,認真規劃,加快建設,努力為加快梅州工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至10日,國家交通部調研組一行3人到梅州檢查交通公路建設情況,並對加快農村公路水泥硬底化改造、加強養護管理等問題作調查研究。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會見了調研組成員。
10日 平遠縣舉行12項工程竣工奠基暨經貿項目簽約儀式。簽約12個經濟項目,投資總額2.6億元。全國人大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及海內外嘉賓、當地幹部群眾1000多人參加了慶典活動。
市物價局舉行梅州城區自來水提價和對自來水提價的初審意見舉行價格聽證會。梅城各類水價擬在原基礎上上調0.3元。
11日 梅州市華僑博物館舉行“香港展廳”、“曾憲梓博士事跡展”揭幕儀式。全國人大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及其夫人黃麗群,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及海內外嘉賓,當地幹部群眾、師生共1000人參加揭幕活動。
12日至13日,206國道梅縣徑義段因公路施工,車輛故障,車輛違規超車等原因,造成交通堵塞20公裏,3000輛車輛滯留。市政府副市長曾超麟,梅州市、梅縣交警,公路部門的有關人員現場指揮疏導車輛,決定半施工的路麵停止施工,經過疏導,從12淩晨3時起,至13日15時30分恢複雙向通車。
至17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超麟率有關部門和縣(市)負責人赴廣州市考察學習,聯係溝通對口幫扶工作。考察團與廣州市副市長蘇澤群和市協作辦主任戴東和等座談,參觀了廣州市有關企業。研究2003年首批用於改善山區飲水、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貧困山村扶貧開發的17個無償幫扶項目,總額2500萬元。簽訂經貿合作項目3個,投資總額2300萬元。
□至20日,全省黨外高級知識分子聯誼活動在梅州舉行。活動的主題是:貫徹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山區建設發展的決定,通過對梅州的參觀考察,為實施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區域發展戰略,為全省山區建設發展建言獻策。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及來自省有關院校、科研所、文化藝術、醫療衛生、中介組織等40名黨外專家、學者參加了聯誼調研活動。
17日 蕉嶺縣油坑水泥廠依法宣告破產還債。該廠始建1958年,1629名工人,設計生產能力44萬噸/年水泥的國有企業,至11月30日,資產負債率128.93%,已無法清償到期債務。
19日 梅州市召開政協工作經驗座談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到會並作講話,要求把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作為各級政協的重要任務,對各級黨委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政協工作的領導提出了新要求。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出席了座談會。
20日至22日,廣東省第二屆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山區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在河源市舉行。梅州市代表團共簽訂各類經濟技術合作項目45項,總投資金額41.72億元。
23日至24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梅州市的省十屆人大代表視察廣東北大新世紀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梅州煙葉複烤有限公司、廣東梅縣梅雁TFT顯示器有限公司。市委常委、副市長曾超麟報告了2002年梅州市經濟運行情況。
25日 省交通廳、省物價局、省政府治理“三亂”督察隊辦公室聯合發出通告,決定在全省範圍內撤銷11個公路路橋收費站,梅州境內的206國道路段建橋收費站、省道S333路段馬鞍山收費站、梅縣城東至蕉嶺新鋪段北方收費站,自2003年2月1日0時起停止征收過往車輛通行費。
26日 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省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市委書記劉日知主持會議,並就梅州市貫徹落實十六大和省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作了部署。會議聯係實際,研究了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2003年的工作安排,以及當前的主要工作。
27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到宣傳係統調研要求,全市宣傳文化工作者要克服困難,搶抓機遇,艱苦奮鬥,堅持講政治、講敬業、講創業、講人才、講整合,推動全市宣傳文化事業不斷發展。
28日 汕梅高速公路清潭至佘江段通車典禮在梅縣徑義鎮鯉魚村路段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省交通廳副廳長陳冠雄,省交通集團、紀委書記盧永正,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羅應生及市五套班子有關領導成員,市直有關單位,梅縣、興寧、豐順黨政領導及沿線群眾1000多人參加了通車典禮。
市委書記劉日知深入平遠縣八尺鎮調查了解寒流災情,看望慰問了災區的五保老人和困難農戶。要求各級黨政領導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民利益為重,時刻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當前要盡快恢複災區的通電、通水、通路;要采取生產自救,幫助災區和村民渡過難關。
市政府辦公室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市直有關單位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做好7個方麵的防寒防凍工作。
30日 梅州市第二屆商品房展銷會在梅城江北義化路時代商城開幕。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等市領導及市直、省屬駐梅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了開幕典禮。爾後,劉日知、何正拔到梅城江北老城區走訪慰問住房困難戶。
梅州市召開體育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在會上強調,要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和實施奧運爭光計劃,加快發展具有梅州特色的現代化體育。
經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庭裁定,梅州市鋼鐵廠、市鋼鐵供銷公司進入破產還債程序,由清算組接管。
市委、市政府舉行參加省運會總結表彰大會,市委書記劉日知、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正拔等市領導接見了受表彰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工作人員和出席市體育工作會議的代表。在省運會上,梅州市體育代表團188名運動員參加了11個項目的比賽,共獲金牌9.5枚、銀牌6.5枚、銅牌19.5枚,團體總分655.5分,金牌比上屆增6.5枚,總分比上屆增171.5分,共有4人1隊4次破3項省少年乙組紀錄,少年5項球類總分全省排第6名。梅州市代表團被省運會組委會授予體育道德風尚獎。
是月 經省物價局批複,同意梅州城區自來水綜合平均售價由現行1.457元/立方米(含汙水處理費)調整為1.757元,從2003年1月1日起按抄見水量執行。具體分類為:居民生活用水由現行1.28元調整為1.58元;工業用水由現行1.30元調整為1.60元;行政事業用水由現行1.50元調整為1.80元;經營服務用水由現行2.05元調整為2.35元;特種行業用水由現行2.60元調整為2.90元。
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26日起全市氣溫急劇下降,至29日,全市凍傷凍壞果樹、冬種作物19.3萬畝,凍傷凍死牲畜1100頭,凍傷凍死塘魚925萬尾,凍死育種蔬菜500畝,直接經濟損失6000萬元。
香港星光集團主席林光如捐資40萬元興建梅縣南口中學苄棠圖書館,100萬元支持梅縣人民廣場建設。
梅州山歌劇《等郎妹》和廣東漢劇《白門悲柳》獲省第八屆藝術節劇目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市委政法委作出決定,號召全市政法幹警開展學習興寧市黃陂鎮法庭幹警石偉文心係百姓、艱苦奮鬥、廉潔自律、勤儉辦一切事情的事跡活動。
梅州市住房公積金調整貸款額度,從原來的8萬元提高到12萬元,貸款期限由原來最長時間不超過15年延長至最長時間不超過20年。
梅州市礦山救護隊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