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地方誌辦公室 方誌動態 廣東省方誌館舉辦第二屆“讀誌用誌”主題讀書活動
廣東省方誌館舉辦第二屆“讀誌用誌”主題讀書活動
來源:廣東省情網   時間:2022-04-24 09:46:13   瀏覽:-
字號:

  地方誌被譽為“一地之百科全書”“一方之全史”,具有存史、教化、資治等功能。值此“4·23世界讀書日”之際,廣東省方誌館推出“讀誌用誌”係列視頻(共4集,請關注廣東省情網、方誌廣東公眾號、廣東省方誌館公眾號),邀請專家學者和大家分享讀誌用誌的心得體會,一起感受閱讀的美好。

  第一集,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曆史遺產研究所倪根金教授以“方誌與農史研究”為題分享讀誌用誌的體會。他以華南農業大學師生實際應用《廣東方誌要錄》《廣東曆代方誌集成》等方誌文獻為例,闡述在農史研究中方誌資料可以與古農書相互補充利用。地方誌中關於科學技術的記載以農業和水利最為豐富,為農史研究等其他學科的建設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料,體現方誌的資料價值和佐證價值。

2022042401.png

  倪根金

  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曆史遺產研究所研究員、教授

  第二集,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曾大興教授以“方誌在文學地理學研究中的應用”為題分享讀誌用誌的體會。他列舉“朱子下車,首問《南康誌》”的例子,闡述古代官員到地方為官最先要看方誌來了解當地的情況的行為值得今天的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說過:要馬上了解一個地方的重要情況,就要了解它的曆史。了解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誌,這是我的一個習慣。過去,我無論走到哪裏,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誌。地方誌中豐富的資源信息,是資政理政的重要借鑒,具有“資政輔治”的智庫功能。

  2022042402.png

  曾大興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廣州大學文學地理研究院名譽院長

  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

  第三集,廣東省方誌館研究員、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林子雄以“了解《廣州大典》 用好廣東方誌” 為題分享讀誌用誌的體會。他對《廣州大典》的收錄範圍進行係統介紹,詳細舉例《西關集》記錄的豐富內容,闡述《廣州大典》具有的重要文獻價值,為讀者如何用好《廣州大典》、更好利用廣東方誌資源進行了介紹。地方誌富藏著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聚寶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內容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042403.png

  林子雄

  廣東省方誌館研究館員

  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第四集,廣東年鑒社社長莫秀吉以“讀年鑒 用年鑒” 為題分享他讀誌用誌的體會。他詳細介紹了年鑒的特點、年鑒卷號的區分、年鑒的內容體裁和內容結構、查找使用年鑒的方法。作為年度資料性工具書、綜合性地方文獻,年鑒具有提供信息、服務當下以及存史的功能。

  2022042404.png

  莫秀吉

  廣東年鑒社社長

  (文/李鑫淼)

  策劃團隊

  總策劃:陳宏亮

  總監製 統籌:杜冬生

  拍攝:李家琪 陳朝陽 陳基雄 羅澤明

  剪輯 製作:李家琪 陳基雄 陳朝陽

  字幕校對:白  洋

  文稿整理:李鑫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