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廣東省方誌館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絲路“船”說——探秘“南海I號”》展覽在省方誌館正式開幕。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四巡回指導組組長張宇,省地方誌辦黨組書記、主任陳華康,省地方誌辦黨組成員、副主任丘洪鬆、劉衛、劉波,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程鳳英,省地方誌辦副巡視員邱家秋,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曾超群,省方誌館館長陳宏亮等出席開幕式。
專題展開幕式現場,劉衛致辭 拍攝:杜貴鋒
劉衛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本次展覽是省地方誌辦在實際工作中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曆史博物展覽重要指示的貫徹落實,體現了方誌人對初心和使命的踐行。“南海I號”是省方誌館省情展覽中“海洋文明重要發祥地”的重要內容。本次展覽拓展和豐富了廣東省情內容,為宣傳“南海I號”及海絲文化,講好“一帶一路”故事,服務“一帶一路”提供了新平台。
部分領導參觀專題展。張宇(前排左四)、陳華康(前排左三)、程鳳英(前排左二)、曾超群(前排左一) 拍攝:陳宏亮
曾超群介紹了“南海I號”的基本情況及其發現和保護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南海I號”這艘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前世今生的傳奇故事,在全麵反映廣東省情的省方誌館得以生動展示,必將進一步擦亮“南海I號”和海絲文化品牌。
部分學生參觀省方誌館 拍攝:簡健文
本次展覽時間為7月15日至9月15日,展期2個月。內容分“大洋通道”“船說海絲”“南海I號”“啟船新生”四個展覽單元,係統展示“南海I號”的打撈、考古、保護及曆史研究的珍貴圖片以及曆史檔案、模型,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背景以及“南海I號”的發現曆程、考古打撈過程和主要文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南海I號”的文化底蘊和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曆史。此外,本次展覽還展出大量由“南海I號”珍品文物元素與我國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產生的文創產品,極富獨特性和時代精神。
部分學生參觀省方誌館 拍攝:杜貴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