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簽署第四十七號主席令,公布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新修訂的檔案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對於曾經親身參與檔案法立法過程的全國人大代表、道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綜合部職工黃美媚來說,這一經曆讓她對檔案和檔案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進程中,企業推行檔案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十分必要,勢在必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黃美媚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黃美媚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將檔案工作融入企業數字化發展戰略,可有效實施企業業務重塑和檔案數據資源聚合,為企業人員管理、產品管理和決策管理提供全過程檔案數據精準服務,極大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助力企業向高端製造業邁進。
“以我所走訪過的浙江省金華市某機電企業為例,自檔案實現數字化服務企業發展以來,企業效益值每年創新高,單位產值能耗降低了11%,運營成本降低了24%,人員用工減少了31%,生產效率提高了52%。”黃美媚介紹說。
對於加快檔案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發展,黃美媚提出以下3點建議。
一是將檔案數字化轉型融入企業人事管理,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建立檔案數字化統一平台後,企業可對人力資源管理係統實施數據閉環管理,通過檔案大數據挖掘對每名員工進行“精準畫像”,據此規劃好其職業生涯。同時,人力資源管理檔案數據也是考核員工的重要依據,是員工績效量化考核信證。此外,檔案也是維係員工群體記憶,增強員工企業歸屬感和認同感的情感紐帶。
二是將檔案數字化轉型融入產品管理,實現企業產品精密智控。檔案數據可讓每件產品實現全過程、精準化追溯和追責。從零部件進貨環節就開始形成產品“出生檔案”,到產品製造過程中形成“成長檔案”,再到產品銷售後建立產品的“終身檔案”,通過對該產品的全過程追溯,讓客戶全麵了解產品製造過程、核心品質,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和產品競爭力。
三是將檔案數字化轉型融入決策管理,實現企業精準施策。企業實現檔案數字化轉型後,所有檔案數據可實時生成、一網集成,一屏掌控、一鍵直達,能夠全時全程地服務企業決策管理。比如,在應對今年春節疫情期間招工難等問題時,許多企業、屬地政府招工專班借助員工管理大數據平台,及時與返鄉員工所在地的交通、民政、公安、衛生、扶貧等部門對接,妥善解決企業員工返崗的接送問題;在去年疫情期間,許多企業、政府部門依托生產大數據平台,確保供應鏈穩定,讓工作流水線不脫節,客戶訂單不脫節,切實保障複工複產,為經濟恢複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外,對企業而言,“檔案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切入口是推行會計憑證電子化報銷入賬歸檔。”黃美媚補充道。
黃美媚認為,實現企業報銷、入賬、歸檔等內部流程電子化,可大幅壓縮會計檔案保管成本,減免發票票據物流費用,節約財務報銷時間成本,總體上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同時,有利於企業數據利用,有助於單位更好開展財務分析,為企業數字化管理創造條件,提升企業運行效率。
據介紹,去年疫情期間,浙江省稅務部門通過電子發票檔案數據打通“堵點”、補上“斷點”,精準服務複工產業鏈,為991家複產複銷困難的企業找到4.6萬家替代商;255家企業在電子發票等稅務檔案大數據的幫助下成功簽訂合同實現購銷。目前,浙江省稅務、財政、檔案等部門正積極推動電子發票應用社會化協同工作,積極為檔案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發展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