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
在外的遊子紛紛踏上歸途
在梅州市蕉嶺縣
智慧公路的建成和投入使用
為返鄉人員帶來了
耳清目明、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
“晨跑一圈,發現連燈杆都能灑水了,小小縣城、大大智慧,感受到家鄉今年的新變化,讓人驚喜。”
今年,梅州移動與蕉嶺縣公路事務中心合作共建的智慧公路建設項目全麵建成並正式運行。梅州移動充分發揮5G、雲計算、大數據等資源優勢,運用數字孿生、AI、高精地圖、AR+VR、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手段,助力該中心建立了統一數據中心和集運行監測、設施監測、智慧養護、事件管理、應急管理、智慧服務等於一體的5G智慧公路綜合管理係統,打造了蕉嶺縣公路管養的“智慧大腦”。其中,5G霧化降塵係統定時噴霧降塵便是其中一個智慧應用場景。

在人們進入甜美夢鄉後,在G205蕉嶺縣穿城段,新上線的智慧“空中環衛工人”——5G霧化降塵係統便“靜悄悄”地工作了,水霧從杆頂噴嘴均勻噴出,起到了降塵的作用,為次日清晨的縣城帶去一抹清新。該係統通過內部揚塵檢測傳感器等感知設備,實時監測公路揚塵PM2.5、PM10指標,既可以手動設置水霧噴灑的時間間隔,又可以通過實時感知溫度、濕度和PM2.5濃度變化,自動智能化控製係統運行,相比傳統灑水車等抑塵設備,更加節水節能、便捷高效。“空中環衛工人”助力解決蕉嶺本地公路揚塵問題,提高了沿線公路環境,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出行體驗,獲得當地市民好評。

“不僅空中更潔淨了,地麵也更安全了。”當地居民張婆婆說,現在路麵基本沒有小碎石、積水,出行特別安心。對此,梅州移動蕉嶺分公司項目負責人侯怡介紹,在5G智慧公路綜合管理係統建設過程中,梅州移動基於大模型能力和蕉嶺公路的實際應用場景,開展了5G高清視頻+AI部署,實現了係統對公路貨運車輛碎石撒漏、路段積水等場景的5G智能檢測。AI技術的較高檢出率,可大大提升道路管護效率。
打造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出行新標杆的公路管養“智慧大腦”到底長什麼樣?

走進蕉嶺公路5G智慧指揮中心,看到鋪滿整麵牆的智慧公路綜合運營管理大屏,這就是5G智慧公路綜合管理係統的“千裏眼、順風耳”後端。隨著工作人員輕點鼠標,一條條公路、一座座橋梁、一個個公路基礎設施的空間位置、地物形狀、屬性等信息都清晰在屏幕上顯示出來,邊坡、橋梁AR實景情況,落石、積水、揚塵汙染、拋灑即時監測一目了然。
“梅州移動通過對當地公路管理設施全麵普查摸底,建立了公路基礎數據管理中心,結合5G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化手段,打造該平台並實現了1個平台、N個應用。”侯怡說,平台應用場景豐富,如通過5G+智慧公路前端監測設施,工作人員可在後台實時掌握重點路段、橋梁、高邊坡、危險路段等情況,依托5G智慧公路平台規範養護管理流程,實現從病害上報、派單、養護、審核的路橋巡檢養護管理;通過5G車載移動視頻AI,可精準感知到裂縫、坑槽、龜裂等路麵異常狀態,及時向車輛人員、管理人員預警上報,實現病害自動化檢測和上傳分析,可視化展示技術狀況評定數據,並基於智能巡檢病害數據分析提供養護輔助的建議,實現公路業務工作效率提升、數字化轉型。

蕉嶺公路5G智慧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羅軒林操作電腦,調取案例向大家展示,“比如大屏幕中看到的這個路段,邊坡、橋梁、急彎、長下坡路段較多,在以前,傳統的人工巡查方式,難以實現24小時巡查,現在通過5G+智慧公路前端監測設備上傳的實時監測數據,可以及時發現積水和滑坡等險情,快速發布預警提示信息,提醒過往人員車輛遠離風險點,配合路政巡邏隊疏通風險點所在道路的車輛和群眾、設置好現場圍蔽,最大程度降低了災害損失,大幅提高養護效率。”傳統巡查方式全程依靠人工,現在通過管理平台數字化實現了高效巡檢,平台通過傳感器+攝像頭識別預警+人工上報等方式獲得數據,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分發到相關負責部門,甚至協助交警完善處理這些案件,串聯建管養工作,再造業務流程,路政、應急、養護事件,平均響應到處置時間縮短至30分鍾內,高效打造平安和諧的交通環境。
5G+數智賦能公路建設
是現代科技與傳統公路的深度融合
蕉嶺縣智慧公路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務
不僅提升了“城市脈搏”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也將為春運期間的群眾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讓返鄉人員的回家路更加順暢、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