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交通強國建設和“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推進十三五“迎國評”工作,6月11日,市中心在大埔縣召開全市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養護管理暨服務設施建設工作現場會。市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忠參加會議並強調,要以“十三五”迎國評為契機,搶抓國家對衝疫情影響的政策機遇,履職盡責,擔當作為,不斷完善公路路網結構,不斷提升公路通行環境和服務水平,努力構建“暢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環境,切實把國省道建好、管好、護好,推動梅州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大埔縣政府副縣長羅春達參加會議並致歡迎詞。市中心有關領導、有關部室負責人,各縣(市、區)公路事務中心、梅江公路事務中心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股室負責人參加現場會。
參會人員現場參觀了國道G235線大麻服務區、三河服務區、三河至湖寮段生態景觀公路和大埔縣國省道養護中心,了解服務設施建設管理情況。隨後,在大埔縣公路事務中心召開會議,集中觀看大埔縣經驗介紹視頻,聽取大埔縣、梅縣區和五華縣的經驗交流發言,交流學習開展國省道服務設施建設管理經驗。
據了解,大埔縣高度重視國省道公路建設養護工作,“十三五”期間投入資金約5億元用於實施養護專項工程。大埔縣公路事務中心堅持建管並重,以管促建,突出標準化養護,規範化管理,強化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涵,多措並舉抓好公路養護管理和服務設施建設,推動了大埔公路特色發展、跨越發展。特別是在景觀路、服務設施和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觀建設方麵,大埔縣公路事務中心堅持“公路+文化+旅遊”的建設理念,探索“服務設施+美麗鄉村”的建設路徑,深入挖掘融合大埔縣獨具特色的客家圍屋、陶瓷、金柚、紅色元素和旅遊、長壽文化,以“上喬、中灌、下花草”的綠化特色,著力打造“路景相融、人路和諧”的生態景觀廊道,鋪就了“路在綠中延,人在畫中遊”的和諧美景,打造了山區公路特色發展的“大埔樣板”。
王忠充分肯定了大埔縣、五華縣、梅縣區公路養護管理和服務設施建設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要求各縣(市、區)要認真學習借鑒大埔等縣的經驗,不斷推動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就做好今後的工作,強調了三點意見:一要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堅定做好養護管理和服務設施建設的信心決心。 “十三五”以來,全市國省道公路路網通行能力、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公路防災抗災能力、公路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要清醒地認識公路養護管理和服務設施建設工作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信心,破難攻堅,創造性開展工作,以此次現場會為新起點,在提升管養水平和服務水平上實現新跨越,奮力推動公路事業再上新台階。二要瞄準目標,攻堅克難,全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要全力提升養護管理水平,持續抓好日常養護,大力實施公路綠化提升工程,加強橋隧安全管理,及時做好路麵灌縫和病害處置,加強基層養護中心建設;要奮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全力以赴加快國省道新改建和路麵改造項目建設;要大力推進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今年4個服務區和9個停車區建設,力爭完成投資1678萬元;要著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公路人才隊伍。三要強化組織,擔當作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要壓實工作責任,增強基層組織,強化督查問效,改進工作作風,強力推動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各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