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高新區 走進高新 關於印發《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方案》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梅州高新區 > 走進高新
關於印發《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方案》
來源:本網   時間:2016-08-05 15:44:00   瀏覽:-
字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梅州高新區管委會、蕉華工業園區管委會,市有關單位:
為提高我市資源利用效率和汙染防治總體水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你們。請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工業園區管委會結合《方案》的年度推廣計劃和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每一年度1月5日前將本地區年度計劃審核名單報送市經信局、市環保局,並按年度計劃審核名單積極推進實施完成。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徑向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環保局反映。

附件:1、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方案
2、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計劃審核企業名單

梅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梅州市環境保護局
2016年7月31日

(市經信局聯係人:鍾英,聯係電話/傳真:2274382;市環保局聯係人:何凱苑,聯係電話:2253803。)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附件1:

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修訂)、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對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提出的相關要求,提高我市資源利用效率和汙染防治總體水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現就全麵推進我市綠色清潔生產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特編製《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推行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實施《廣東省關於全麵推進綠色清潔生產工作的意見》,以實現“節能、降耗、減汙、增效”為核心,建立健全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相結合,政策引導與企業主動參與格局,積極推行差別化審核管理和差異化獎勵機製,強化信息公開,構建以點帶麵、重點突破、全麵推進綠色清潔生產工作新局麵。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生活不斷提升的發展路徑,為積極推進梅州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建設國家節能減排綜合示範城市,構建綠色製造體係,助推梅州綠色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二、工作目標
“十三五”期間,計劃努力組織全市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完成企業達120家以上,其中含水泥行業企業15家,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企業35家,水汙染治理以及城市垃圾處理企業10家。
三、清潔生產審核進度及目標
根據《廣東省關於全麵推進綠色清潔生產的意見》,在十三五期間,我市重點對重金屬汙染防治重點防控行業、產能過剩行業、《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開展清潔生產的重點行業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計劃審核企業名單中,己被列入《梅州市環境保護局關於公布梅州市第四批依法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的重點企業名單的通知》(梅市環字〔2016〕5號)中的單位,須按市環境保護局的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其他按以下年度努力推進完成計劃審核指標。
(一)2016年12月底前計劃完成審核進度指標20%,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企業主要以生產食品、飲料、藥品等企業為主。
(二)2017年12月底前計劃完成審核進度指標50%,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企業主要以電路板生產企業為主。
(三)2018年12月底計劃完成審核進度指標70%。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企業主要以水泥行業以及化工行業等企業為主。
(四)2019年12月底計劃完成審核進度指標85%,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企業主要以機械製造、水汙染治理以及城市垃圾處理等企業為主。
(五)2020年12月底前計劃完成審核進度指標100%,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企業主要以釀造行業、紡織行業等企業為主。
四、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策引導與市場機製相結合。強化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的主體責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激勵和約束機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促進企業自覺實施清潔生產。
(二)堅持重點突破與全麵推進相結合。對環境質量影響較大的建材、化工、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重點行業企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推行清潔生產,以強製開展促進自願實施;同時加強對其他行業、企業的指導,全麵推進我市工業企業的清潔生產工作。
(三)堅持清潔生產審核與技術改造相結合。以審核為切入點,以技術改造為重點,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通過強化清潔生產審核,分析和挖掘企業“節能、降耗、減汙、增效”潛力,提出並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實現由“重審核、輕實施”向“審核、實施並重”轉變,切實推動企業向清潔生產方式轉變。
五、主要工作措施
“十三五”期間,深入推進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力度,加大“雙超”、“雙有”及“高能耗”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力度,按有關規定對重金屬汙染防治重點防控行業、產能過剩行業、《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國家或省環保規劃規定開展清潔生產的重點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一)加大省級產業轉移園以及基地清潔生產力度。開展園區(基地)清潔生產審核方法研究,集中連片推廣先進的行業清潔生產共性技術和設備,著力推動園區綠色化、循環化和生態化改造。
(二)積極拓寬清潔生產審核領域。推動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帶動其供應鏈企業積極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全麵提升綠色製造水平。引導和鼓勵農業、服務業、建築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試點,以點帶麵開創全麵實施清潔生產新格局。引導和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實現節能、降耗、減汙、增效。
(三)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支持引導與市場作用相結合,自願與強製相結合的重點企業清潔生產推進機製,加強宣傳培訓,全麵提高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促進工業可持續發展。
(四)根據梅州市創建環保模範城市以及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等相關工作要求,按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工業園區管委會根據《梅州市“十三五”綠色清潔生產計劃審核企業名單》,積極推行綠色清潔生產,負責督促所轄區域名單內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完成新一輪清潔生產審核。同時各地區結合本方案的年度推廣計劃和本地區實際情況,在每一年度1月5日前將本地區年度計劃審核名單報送市經信局、市環保局,並按年度計劃審核名單積極推進實施完成。
(五)全市年度計劃審核名單經彙總後由市經信局、市環保局在1月底前按省要求彙總報送省經信委、省環保廳。市經信局、市環保局根據工作職責,分別牽頭組織所屬領域的清潔生產審核評估驗收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工業推行清潔生產的組織協調,強化對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工作的指導。經信、環保等部門按照各自權責,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依法共同推進清潔生產工作。服務機構要認真做好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在技術推廣、清潔生產審核、信息谘詢、宣傳培訓等方麵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責任明確、共同推進的工作體係,確保完成任務。
  (二)落實激勵政策。發揮財政資金對清潔生產的激勵引導作用,對經審核確定的重點企業清潔生產改造項目,各級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和環保專項資金予以支持。利用好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大氣汙染防治等政策資金,支持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清潔生產的融資支持。
(三)健全監督管理。圍繞總體目標力促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按計劃、有序地開展工作,以規模以上企業為重點,帶動其他企業鋪開,將清潔生產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節能、環保相關考核,以實現預期目標。同時嚴格執行國家、省有關規定,納入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名單的企業,無特殊原因拒絕、拖延或者沒有在規定時限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工作,或者在清潔生產審核中弄虛作假,或者不報告、不如實報告審核結果的,按照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按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逾期不開展審核驗收的企業,滾動納入下一輪審核名單。
(四)加強輿論宣傳。加強對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工作的宣傳教育,采取形式多樣的活動,宣傳清潔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技術和標準等,宣傳清潔生產對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升企業技術水平的核心競爭力,宣傳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和典型經驗,營造推行清潔生產的良好氛圍,從源頭預防和減少汙染物的產生,促進我市綠色清潔生產工作目標的實現。


梅州市“十三五” 綠色清潔生產計劃審核企業名單.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