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高新區 工作動態 發展循環經濟 打造生態園區
發展循環經濟 打造生態園區
來源:本網   時間:2016-11-14 11:44:13   瀏覽:-
字號:

走進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記者感受到的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火熱的建設生產場景。近年來,廣梅產業園立足“高新產業園區、綠色宜居新城”的目標定位,以保護生態環境為發展生命線,突出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進、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並舉、總量增長與節能降耗並重,成為廣東省首批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重視企業環保  

評審入園資格  

為使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進,廣梅產業園設立園區規劃和環境保護局,成立項目入園評審領導小組,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和環保要求,嚴把項目入園環保關。  

“我們實施一票否決製,環保不過關的企業堅決不允許入園。”廣梅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園區積極發展生態適宜型產業,著力引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小的新型工業項目,初步形成了機械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食品飲料以及新材料等主導產業集聚發展的局麵,實現了產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園區雖然引進了一些紡織企業,但考慮到紡織企業的漂染工藝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堅持以漂染工藝與織布工藝分離為原則,堅決不讓一家漂染企業入園,同時積極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發展符合環保要求的織布工藝項目。目前,園區已成功引進占地155畝的高端紡織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  

完善環保設施  

打造綠色園區  

在廣梅產業園,道路兩旁綠化帶裏種滿了喬木和花草,路邊安裝了LED路燈,處處體現著綠色發展的理念。在園區汙水處理廠,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經過多重過濾、消毒工序,實現達標排放。廠長曾國輝說,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0.4萬立方米,排水口安裝了全天候視頻監控設備,可通過在線平台及時向市環保部門傳輸數據。  

這隻是園區完善環保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梅產業園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環保設施,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全麵落實廢水、大氣、噪聲、固體廢物汙染物防治措施,園區空氣質量和周邊水體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目前,園區汙水處理廠及其配套集汙管網已建成投用,實現汙水集中處理和達標排放;首期128LED路燈替代高壓鈉燈照明改造工程已完成,每年可節電9萬多千瓦時;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已建成並運行,每年可發電1100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3500噸;人工濕地、二期汙水提升泵站等項目建設正加快推進。此外,園區正與廣州煜和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洽談,有望引進工業與建築固體廢棄物處置項目。目前,園區還與廣州煜和環保產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意向入園協議,有望引進工業與建築固體廢棄物處置項目,建成後可以對園區主導產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進行有效的資源化利用,助力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建設。  

推動清潔生產  

發展循環經濟  

記者在迪森生物質能供熱公司看到,一台16噸的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已安裝完畢,10多名工人正在調試。迪森公司總經理張繼宗說,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分兩期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約5000萬元,今年底建成投產後,可滿足珠江啤酒、伊利、合百草、湘大等多家企業的用熱需求。  

建園以來,廣梅產業大力推動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等指標逐年下降,低於同期全市平均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近年來,園區組織科倫藥業等30多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其中27家企業通過審核驗收,預計每年直接經濟效益達5400萬元,年可實現節能量7800噸標煤。同時積極培育金森林、分子態等一批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逐年提高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中水回用率等指標,努力實現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引進梅州中燃管道天然氣項目、迪森公司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集中供熱站項目,具備了集中供氣供熱的條件,以天然氣、生物質能逐步替代企業目前使用的煤、油燃料,減少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實現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