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高新區 工作動態 全力衝刺四季度,廣梅產業園向百億目標邁進|衝百億 動“企”來
全力衝刺四季度,廣梅產業園向百億目標邁進|衝百億 動“企”來
來源:本網   時間:2024-11-12 18:19:10   瀏覽:-
字號:

  隨著梅龍高鐵的開通,廣梅兩地的時空距離被極大拉近,廣梅產業園迎來發展新契機。園區重點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引領行業騰飛?如何借力“二期效應”,做強整體產值,進一步激活發展新動能?《南方日報·梅州觀察》與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梅州指揮部聯合推出“衝百億 動‘企’來”全媒體係列傳播產品,展示廣梅產業園活力形象,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助推園區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雙百”目標鼓與呼。敬請垂注!


  在年初召開的廣梅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相關負責人通報2024年工作計劃: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超100億元,比增22%以上,成功建成百億園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7.7億元,比增10%;完成工業固投7.5億元,比增12%。

  1.jpg

  廣梅產業園近年引進16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集聚發展。圖為聖戈班汽車玻璃生產線。

  廣東承達裝配式裝修產業智能製造基地“火力全開”忙施工,食出飼料生產項目“馬力十足”拚進度,林和汽車散熱器生產項目工廠主體結構具雛形……四季度是收官決勝的關鍵期。廣梅產業園借力穗梅產業共建,持續做好招商引資、主平台開發、科技創新提升、營商環境優化等工作,鞏固和提升快速發展態勢;全力推動項目快開工、快投資、快建設、快納統,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確保跑好經濟發展“下半場”,圓滿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

  截至目前,廣梅產業園在建、籌建項目18個,投產項目5個。今年1月至9月,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76.1億元,比增34.2%;規上總產值67.1億元,比增30%;規上工業增加值14.15億元,比增27.9%;工業固投5.23億元,比增21.3%。

  揚優勢

  “區港聯動”釋放乘數效應

  “我們的商品通過陸路運輸到深圳鹽田港,後銷往香港、澳門。目前正拓展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依托梅州綜保區,還能享受入區退稅、進口保稅、區內貨物自由流轉等利好。”廣東承達智能環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為香港承達集團下屬企業承達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與廣州承達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出資設立的子公司,主要生產牆板、天花、木門、櫃類等酒店裝修材料。該公司項目負責人郭誌剛回憶,去年8月赴東莞、惠州、肇慶等地考察,經過反複比對考量,最終於今年年初決定落地梅州,落戶廣梅產業園。

  梅州雖不靠海,但依托梅州綜合保稅區、梅州國際陸港等融灣入海新平台,企業進出口貨物可在“家門口的口岸”高效通關、保稅存儲,在“家門口的港口”直接提箱還箱,從而節省通關時間,降低物流和存放成本。截至目前,梅州國際陸港已開通深圳鹽田港、廣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深圳大鏟灣、廣州黃埔港等海鐵聯運通道,與梅州綜保區“區港聯動、海鐵聯運”效應逐步顯現的同時,亦吸引諸多企業投資梅州。

  2.jpg

  廣梅產業園全力推動項目快開工、快投資、快建設、快納統,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今年以來,廣梅產業園招商團隊已赴法國、西班牙、德國以及中國香港等地開展全球招商,累計開展各類招商活動270多場次;截至目前,新引進1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9億元,達產後預計年產值121億元。

  除樞紐通道優勢外,廣梅產業園現已建成48棟標準廠房,總麵積約44.19萬平方米;儲備土地1727畝,其中工業用地1035畝;土地儲備充足,發展空間廣闊,亦成為企業興業廣梅產業園的重要因素。“一方麵,用地能夠保障;另一方麵,經過20餘年的積累,園區基礎設施完備,標準廠房充裕,企業可以‘輕裝入駐’,縮短項目投產周期。”郭誌剛說。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市麵上以散件組裝為主的全屋定製品牌,承達室內裝飾產品多以實木為原材料,出廠並非拚裝型板材,而是能夠直接安裝的成品,不僅縮短現場施工時間,而且產品更具穩定性。針對自動化難度較高等技術難點,梅州承達裝飾材料製造有限公司將加大設備研發投入,推動生產線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9月動工,10月已申請固投納統,今年力爭完成固投8000萬元以上。”郭誌剛介紹,裝配式裝修產業智能製造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5億元,達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約6億元、年稅收2220萬元。一期項目將於明年底完工,2026年初實現投產。一期建設完6個月內將啟動二期建設,通過“以商招商”等方式吸引包括五金、木板等下遊原材料生產商入駐。

  引項目

  省屬國企加快落戶投資

  “梅州高新區廣梅產業園:梅州成本、廣州政策,入駐享多重補貼;家門口就業、灣區待遇、上華師附小名校,歡迎您投資、就業。”當乘客從外地進入梅州區域,手機便會接收到梅州市高新區的定製短信;如若恰好有意來梅興業,還可按照索引一鍵查閱投資指南。

  借力穗梅產業共建,“世界客都”碰撞“千年商都”,迸發澎湃產業動能。廣汽集團、廣藥集團等8家廣州市屬國企帶動上下遊38家配套企業轉移落戶園區,培育形成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

  3.jpg

  截至目前,廣梅產業園在建、籌建項目18個,投產項目5個。

  今年以來,廣梅產業園持續推動省屬國企落戶投資,不僅引進廣新集團下屬的廣東省食出力源飼料生產基地項目,而且招引廣東省供銷社天業冷鏈集團投資2億元建設冷鏈及食品加工生產項目,完善食品飲料產業配套。

  作為“世界500強”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經過70年的發展,形成調味品、生豬養殖、貿易及投資四大業務板塊。去年年底,該公司團隊赴全省多地考察,欲投資建設首個飼料廠,以此保障自主可控,推進降本增效。隨後,該公司聯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桂林力源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梅州高新區廣東食出力源飼料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年產36萬噸配合飼料生產基地項目建設。

  “生產飼料需要的原料有進口大豆、玉米等。梅州距離潮汕地區不遠,港口資源搭配便捷的陸運交通,成為項目投運的重要支撐。而且梅龍高鐵開通後,我們出差更方麵,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該項目業主代表趙文豪提及,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在梅州建設有3個豬場,其中梅縣2個、五華1個;飼料廠項目落地廣梅產業園,可供應梅州、河源、汕尾等地10個生豬養殖場。

  此外,水、電、蒸汽、天然氣等能否有效供給,直接影響園區內企業的成本控製和運營效率。就多元能源資源而言,自來水廠早在2012年便投入運營,能夠滿足廣梅產業園及佘江鎮約8萬人用水需求;220kV佘江變電站、110kV連江變電站可滿足園區企業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及居民生活用電需求;梅州中燃佘江分公司建設管道約25.7公裏,基本覆蓋園區有需求的企業,月供氣量達15萬方;迪森生物質能公司累計產能45t/h,蒸汽管道已鋪設約8000米,覆蓋園區有熱力需求的生產企業。趙文豪笑言:“烘幹飼料不用再裝鍋爐了,蒸汽管道就在基地附近,安全且環保。”

  今年1月初,廣州對口幫扶協作梅州指揮部、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廣州市鼓勵企業到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補助資金申請指南》,分層分類對到廣梅產業園投資興業的企業可享受的投資補助做出說明。以廣州企業2020年至2025年投資的園區企業為例,在廣梅產業園投資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的工業投資項目,包括技術改造項目,企業可享受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15%的補助支持,補助金額最高達3500萬元。

  據悉,梅州高新區廣東食出力源飼料有限公司年產36萬噸配合飼料新建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達產後年產值10億元,年稅收630萬元。“截至10月,已投入2400萬元。今年計劃完成固投3000萬元以上。明年一季度投產後,還能獲得相應補助,享政策優惠紅利。”趙文豪談及,飼料廠全麵投產後,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生豬養殖板塊現有豬場就可消納大部分飼料,銷量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今年年初公布首批廣東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市、區、鎮),梅州高新區等12地入選。趙文豪告訴記者,搶抓打造縣域食品工業品牌機遇,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亦考慮布局屠宰、深加工等項目,不斷延長生豬產業鏈條。

  強服務

  推行“拿地即開工”極簡審批

  “2025年訂單滿單,排不過來了!”林和汽車散熱器生產項目現場,主體結構已建至6層。時間緊、任務重,廣東林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愛玉倒排工期:今年11月20日主體封底,12月25日裝修完畢、設備進場,明年2月全部完工投產。

  廣東林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惠州,專注於散熱器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公司六成產品出口至德國、泰國等地。“散熱器是剛需產品,隻要車上路了,就能用得上。電池更需要散熱,新能源汽車的暢銷,也拓寬散熱器的銷路。”張愛玉提及,因是客家人,故梅州成為增資擴產的首選地。汕梅高速改擴建為雙向8車道後,廣梅產業園陸運將更為通暢便捷。

  由於訂單要得急,張愛玉希望項目能夠早日投產。

  “企業有多快、服務就有多快。”廣梅產業園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製,在梅州率先推行“拿地即開工”極簡審批,工作專班從項目洽談起實行“一對一”全程指導、靠前服務;企業在拿到土地使用權證的同時,同步核發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行政審批業務全部實現“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極大縮短落地時間。

  4.jpg

  廣梅產業園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製,多措並舉提升服務效能。

  “施工許可證一個星期就下來了。”張愛玉回憶,項目6月28日取得土地不動產權證,7月3日拿到規劃許可證,7月9日取得施工許可證,僅用8個工作日全部辦完建設審批流程。

  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廣梅產業園近年來發揮廣汽集團“鏈主”效應,吸引帶動包括世界500強法國聖戈班在內的16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集聚發展,2023年產值同比增長21.2%。計劃總投資1億元的林和汽車散熱器生產項目,達產後年產值0.9億元,年稅收300萬元。

  “該省省該花花!”張愛玉解釋,一方麵,生產車間上鋪光伏板,預計每年節約電費200萬元;另一方麵,設備迭代升級,生產流程再造,今年計劃完成固投3500萬元以上。談及發展前景,張愛玉信心滿滿:經過智能化改造後,機器人能將貨物直接從生產線運送到貨倉裝車,電腦會自動登記出貨量。今年年底,將從本地招聘約100名專業技工和普工,通過“老帶新”的方式盡早培育成為適應智能製造的“數字工匠”。

  ■延伸

  “二期效應”凸顯園區逆勢企穩

  “二期效應”是指企業在完成一期項目並取得成功後,繼續投資進行二期項目建設的現象。‌近年來,“世界客都”攜手“千年商都”深挖固投潛力,落實惠企政策,廣梅產業園企業投資呈現“二期現象”。

  今年以來,聖戈班、珠江啤酒、東電化廣晟、科倫等7家企業紛紛追加投資,擴大產能,園區主導產業逆勢企穩,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具體而言,聖戈班新增投資1.6億元,僅用6個月建成二期項目,並於今年4月23日正式投產,達產後可新增年產值約5億元、年稅收3000萬元;珠江啤酒新增投資1.5億元改造瓶裝純生啤酒生產線,達產後項目稅收將超億元;東電化廣晟追加投資1.34億元,達產後可新增年產值約3億元;科倫藥業新增投資1.08億元,新建大容量注射劑生產線,預計新增產值1億元;龍宇電子新增投資3億元啟動二期項目建設,達產後項目總產值預計超15億元;廣藥王老吉新增投資1億元建設二期項目。

  “二期效應”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企業在初期項目中的成功經驗、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這種效應不僅促進企業的自身發展,也對區域內產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從廣梅產業園來看,“二期效應”現象的產生與其深挖固投潛力、落實惠企政策等有為之舉關係密切。一方麵,廣梅產業園近年來密切跟進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情況,深入挖潛,精準發力,推動龍宇二期、珠江啤酒、廣梅園二期標準廠房、科倫技改等項目加快納統、加大投資,實現應統盡統;加強聯動,推動購地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力爭完成年度工業固投目標任務。

  另一方麵,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力度,做好食品飲料辦法、高質量發展措施、做大做強扶持辦法等政策的申報指導,幫助企業用好用活政策。自去年“免費廣梅園”政策出台後,廣梅產業園新引進20個租賃廠房項目,新增出租廠房7.35萬平方米;今年高效兌付聖戈班二期項目2000多萬元,企業擬新增投資2.5億元。

  ■ 數讀

  廣梅產業園“成績單”

  ○入選廣東省首批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榮獲食品飲料特色產業園、營商環境創新最佳經濟功能區優秀獎

  ○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為梅州各縣(市、區)中獲得支持資金最多的區域

  ○獲批廣東省首個園區型EOD項目

  ○在2023年度全省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考核中,廣梅產業園和主平台均獲“優秀”等次,其中主平台獲省2.5億元資本金支持,比去年增加0.7億元

  ○2023年,園區工業總產值82.5億元,同比增長25.9%;工業總產值比2020年翻一番,實現自2020年以來連續四年增速超過20%;規上工業增加值16.1億元,同比增長12.7%;全口徑稅收3.35億元,同比增長36%

  ○2024年1月至9月,園區工業總產值76.1億元,同比增長34.2%;規上總產值67.1億元,同比增長30%;規上增加值14.15億元,同比增長27.9%;工業固投5.23億元,同比增長21.3%

  ○第四輪幫扶以來,廣梅產業園累計引進4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6.5億元,達產後預計年產值約146億元。其中,今年以來新引進1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9億元,達產後預計年產值121億元

  來源 南方日報、南方+

  策劃:張文傑 陳戈

  統籌:謝海佳 畢式明 張盛良 李嬌

  采寫:李嬌

  攝影:何森垚

  通訊員 陳銳鋒 王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