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高新區 工作動態 探索反向飛地廣梅模式!廣梅產業園科創+空間暨客都優選·鄉村振興館揭牌開館
探索反向飛地廣梅模式!廣梅產業園科創+空間暨客都優選·鄉村振興館揭牌開館
來源:南方+   時間:2023-11-01 09:54:36   瀏覽:-
字號:

  “3、2、1揭牌開館!”10月27日上午,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科創+空間暨客都優選·鄉村振興館揭牌開館活動在廣州增城區舉行,著力撬動灣區企業和廣梅產業園企業雙向奔赴,更好助力梅州產業鏈完善和產業升級,努力為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口幫扶協作高質量發展探索廣梅路徑。

  


  

  梅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蔣鯤,廣州市協作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李自根,廣梅指揮部指揮長、梅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增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張文傑,廣州市協作辦對口支援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張海蓉,廣梅指揮部副指揮長、廣梅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林滿山,增城區科工商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明,增城開發區科技創新局黨組書記、局長石霞,湖南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段輝高,廣東工業大學生物醫藥學院副院長盧宇靖,廣東科倫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雄,廣東客都文旅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聶華,廣東仙靈通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熾文以及廣州市協作辦、梅州市駐穗辦、梅州各縣(市、區)產業幫扶工作隊隊長、湖南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廣梅產業園、客都農創、科倫藥業等相關負責同誌出席活動。


  

  廣梅產業園是廣梅產業共建的主戰場和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的主平台園區。近年來,在廣梅兩市的堅強領導下,廣梅產業園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積極搶抓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等重大機遇,以專業思維、產出思維、用戶思維運營管理園區,融灣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0—2022年連續三年園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超20%。

  今年以來,廣梅產業園緊緊圍繞省關於推動產業有序轉移的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省領導到廣梅產業園調研時關於積極探索推進“反向飛地”建設的指示要求,在廣州市科技局、協作辦、增城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選定在增城區創悅孵化器搭建廣梅產業園科創+空間,以“小空間、大平台”的理念,通過“1+N”的方式,建設廣梅對口幫扶成果展示窗口、廣梅科創孵化中心、廣梅招商引資展示平台、高層次人才驛站以及梅州產品直播展銷窗口,同時將引進一批在梅工商貿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搭建區域合作、資源共享的共贏發展平台,打造反向飛地廣梅模式。

    

  

  

  

  蔣鯤表示,此次“科創+空間”揭牌落地,是落實穗梅兩市黨政聯席會議要求、探索“反向飛地”模式、高質量共建產業園區的又一創新舉措,標誌著穗梅雙方在探索“反向飛地”模式,搭建產業轉移、產業共建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上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當前,梅州正舉全市之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隨著蘇區融灣建設、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入推進,入駐“科創+空間”的企業和平台將迎來更好發展機遇。希望廣梅產業園樹牢發展思維和產出思維,全力發揮“科創+空間”的作用,促成更多項目落地,為園區建設、企業入駐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要充分利用廣州在人才、科研、創新等方麵優勢,加快實現“孵化—轉移—承接”無縫對接,努力將“科創+空間”打造成為梅州在廣州等灣區城市的招商引資和科創孵化平台,為全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探索“廣梅樣板”、貢獻廣梅智慧,助力梅州更好融灣振興發展。期盼廣州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梅州,幫助梅州在融灣入海中換道超車、快速發展。熱切期盼企業和科研機構發揮自身優勢,將更多朋友、更好資源推薦到梅州,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林滿山代表介紹廣梅產業園科創+空間整體情況,他表示,目前廣梅產業園已出台免費廣梅園、支持反向飛地政策,正在製定企業高質量發展“黃金十條”政策,“科創+空間”已注冊20家供應鏈平台企業,接下來,將以增城為支點,以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為出發點,融合灣區產業、人才等優勢和梅州生態資源稟賦,推動人才、資本、技術、市場、供應鏈等資源雙向流通共享,加強廣梅產業園政策優勢以及營商環境宣傳,加大產業轉移對接力度,深化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以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理念,全力打造對標灣區一流的服務高地、投資窪地和發展寶地。


  



  



  



  


  活動期間,科倫藥業與湖南大學簽訂科創孵化中心合作協議,廣東仙靈通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與廣東工業大學簽訂科創孵化中心合作協議,廣梅產業園管委會與廣梅產業園發展服務有限公司簽訂高層次人才服務驛站合作協議、廣梅產業園發展服務有限公司與廣東客都文旅有限公司簽訂梅州產品展銷基地合作協議。


  



  


  活動結束後,參加活動人員參觀了廣梅產業園科創+空間,聽取廣梅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漢基對廣梅產業園規劃、政策以及產業發展等情況的介紹,並進行交流。

  南方+記者 黃培強

  通訊員 陳銳鋒 楊偉南 古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