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高新區 工作動態 號角吹響鼓人心 實幹創新向未來<br/>——全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側記
號角吹響鼓人心 實幹創新向未來
——全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側記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2-25 11:03:38   瀏覽:-
字號:


        2月21日,全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市委禮堂召開,這是虎年新春以來,梅州召開的首場高規格大會。與會人員表示,要認真學習此次大會精神,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工業強市,大力發展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奮力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

        高位推進 信心倍增

        此次大會,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均出席,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和企業代表等參加,是梅州今年開春以來首場高規格大會,向外界釋放出梅州市委、市政府加快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參加此次大會,深深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對發展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我們作為企業代表也深受鼓舞,發展信心倍增。”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平元在會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作為一家專門從事研究、製造、銷售高性能電解銅箔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嘉元科技在梅州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培育銅箔產業人才,推進增資擴產,推動企業發展。

        大會吹響了全市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號角,也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今年要乘勢而為、順勢而上,一要加大研發力度,吸引培育人才,增強企業技術研發力量,在科技創新方麵有新的突破。二要加大增資擴產,特別是白渡嘉元科技園3.1萬噸項目要實現全麵投產,加快推動與寧德時代合作共建年產10萬噸高端鋰電銅箔項目、與梅縣區政府簽訂項目投資意向書的年產5萬噸高端銅箔項目落地見效,為梅州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嘉元貢獻。”廖平元說。

“大會規格很高,為我們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增強了信心。”與會企業代表梅州廣汽零部件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意春表示,2021年,梅州廣汽零部件產業園已有投產企業13個,其中規上企業9家,實現產值超6億元,同比增長130%,帶動本地就業約1200人。

        “2022年,我們將加快投資、促進效益提升,強化對梅州聖戈班、宏原等營收貢獻大的企業跟進服務,支持企業加快發展;加強招商,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大剩餘廠房的招商引企力度,多方麵多渠道開展招商活動,力爭引進更多項目落戶園區;完善產業鏈,以廣汽集團的產業鏈為核心引領,在優先引入智聯、新能源等方向的優質企業的同時,注重入園企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打造龍頭引領、集聚整合、深度協作的產業鏈,做大做強汽車產業,預計全年營收超10億元。”張意春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真抓實幹 開創未來

        大會通報了2021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情況並提出了2022年工作打算。今年梅州將重點實施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強鏈補鏈延鏈強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強平台、數產融合綠色化轉型、中小企業提質增效“五大行動”。與會的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誌表示將真抓實幹、守正創新,助推全市實體經濟高質量發  展。

        “2021年,平遠縣按照‘減審批、並環節、強服務、重監管’思路,選取2個項目試點‘拿地即開工’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平遠縣委書記廖茂忠表示,該縣將在此基礎上實行並聯審批、容缺受理、信用承諾、“以函代證”、容錯機製以及加強事後監管,進一步規範工業園區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促進社會投資工業項目加快落戶工業園區。其次是根據行業特點和需求,加快建設標準廠房,實現企業“拎包入住”,並出台標準廠房管理辦法,明確入駐企業標準,精準落實惠企政策,協助企業快速辦理手續,實現安裝設備即可投產。

        同時,平遠還將加快提升園區承載力,通過高標準編好園區規劃,開展園區“七通一平”建設,收儲盤活土地,提升服務效能,推動廣東盈華年產值80億元的高性能覆銅板項目以及威華集團年產值超百億元的10萬噸銅箔項目建設等方式,打造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

豐順縣委書記張誌鋒表示,豐順將認真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和此次大會精神,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聚焦‘培育壯大實體經濟’目標,把以商引商作為一把手工程,推動資源要素向‘打糧食’的企業和項目集聚。二是發揮好鄉賢和企業兩種力量,積極發動鄉賢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三是重點搭好海珠(豐順)產業園、國際聲穀、萬洋眾創城三大平台,建成產業轉移示範園區,積極創建省級高新區。”

        此外,豐順還將強化人才、科技、硬件、軟件四個支撐,加快推進嘉應學院紫琳學院建設,培養和引進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快堅真文體中心、城區供水、園區生活配套區等建設,全方位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深入開展“暖企”行動,扶強電子電聲、裝備製造、綠色飼料、鋼鐵、生物製藥等五大主導產業,打造名副其 實的“中國電聲之都”、產值營收“雙百億”鋼鐵產業和全省最大飼料生產集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