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園區基本情況
(一)園區發展曆程
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梅州蕉華產業轉移工業園、梅州市蕉華管理區、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是市政府直轄的省級開發區和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實行一套班子四塊牌子的管理,位於梅州中心城區以北、蕉嶺縣中間腹地,地處“閩粵贛”金三角地帶,距梅州城區40公裏。園區總麵積26.04平方公裏,全部是國有土地。現有常住人口11000人,戶籍人口7880人,其中來自14個國家的歸難僑1200多人。
蕉華工業園前身為於1960年成立的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1993年設立蕉華管理區,2003年設立蕉華工業園,2006年升格為省級開發區。2015年3月,園區經省政府批準,納入省產業轉移園管理,享受省產業轉移政策(《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關於同意梅州蕉華產業轉移工業園享受省產業轉移政策的複函(粵經信園區函〔2015〕582號)》)。2018年4月,根據《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關於公告〈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園區主導產業調整為建材、食品、醫藥、機械。園區為隸屬於梅州市人民政府直屬參公事業,是個功能齊全的“小政府”。根據梅市府﹝2004﹞20號精神,賦予部分經濟和行政管理職能,市直單位職權依委托履行。根據《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蕉華工業園區建設意見的通知》(梅市府﹝2009﹞42號),園區規劃、用地及投入都由市統一協調解決。
(二)園區氣候及生態
蕉華園區地處粵、贛、閩三省交界處,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區的過渡地,年平均降雨日為150天左右,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483.4—1798.4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為20.6—21.4℃,無霜期大於300天/年。
蕉華園區非常適合發展大健康產業。園區土壤硒元素含量約為0.67毫克/公斤,達到富硒標準(目前國內多采用大於0.4毫克/公斤的硒含量土壤標準為富硒土壤)。蕉華富硒資源和良好的土壤環境質量是天然的,是最具特色、不可替代、稀缺性的資源,土壤中的無機硒能讓植物吸收轉化生成活性的有機硒便於讓人體吸收,可大大提升人的免疫力,尤其是在抗癌方麵有較好的效果。
(三)園區交通及配套機構
園區交通便利,205國道貫穿整個園區,長深高速公路在園區南北部1公裏處均設有出入口,距蕉嶺縣城6 km,到梅縣機場、梅州火車站不到50 km,到揭陽潮汕機場約1個小時車程,至汕頭約1個半小時車程,距廣州、深圳約3個半小時車程。梅縣機場已開通到印尼、台灣、香港、北京、上海、天津、鄭州、海口、西安、大連、杭州、長沙、南寧、廣州、珠海等地的航班;梅州高鐵將於2019年通車,園區距杭廣高鐵雙龍段(龍岩至龍川)蕉嶺站約5分鍾車程。
園區內辦事機構齊全,設有中學、小學、幼兒園和醫院,國稅、地稅、工商、質監、國土、規劃、建設、公安、金融、郵政、電信、供電等機構一應俱全。
(四)園區功能區劃分

通過多年來的發展,特別是2013年7月管委會主要領導調整以後,園區緊緊圍繞“產業特色化、城鎮精品化、環境生態化”目標,按照“產城聯動、三產互動、融合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蕉華長壽富硒品牌、閩粵贛邊區的區位、土地、生態和資源四大優勢,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等配套條件,圍繞“食”“健”“美”“養”,以大健康產業作為園區主導產業,蕉華逐漸形成以南部健康食品園區、北部新型工業園區、中部服務區、東部健康養生產業園區和西部現代農業園區等五大功能區構成的大健康產業集聚地。
二、園區享受的優惠政策
《廣東省財政廳關於支持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的財政扶持政策》
《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實體經濟十條”)》
《梅州市工業振興行動專項資金實施方案》
《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幹意見的通知》
《梅州市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實施辦法》
除此之外,園區還有一部分鼓勵企業加快建設進度及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獎勵政策。
三、進園相關事項
(一)購地價格:工業用地202元/平方米(含土地出讓金和前期開發費用),使用期限為50年;商業用地價格:按評估價定起拍價,使用期限為40年。
(二)投資強度:工業用地投資強度為250萬元/畝,建築密度35%以上,容積率1.5以上。
(三)建設工期:拍得土地後1個月內主體進場動工建設,建設工期約12個月內。
(四)納稅要求:年納稅10萬元/畝以上(建成投產第一年按3萬元/畝以上考核,第二年按6萬元/畝以上考核,第三年按10萬元/畝以上考核)。
(五)水、電、氣(天然氣)價格:工業用水0.9元/立方米(未含汙水處理費用);電價按南方電網相關規定執行(入園企業可申請省產業園售電優惠政策);工業用氣價格為3.6元/立方米。
(六)報建費用優惠:免除基礎設施配套費。
(七)通信寬帶:100M寬帶在園區區域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