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出席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梅州代表團全體代表認真領會報告精神,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踴躍發言,談看法、提建議,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推動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在梅州落地生根。
黨代表、蕉嶺縣委書記劉鴻濤說,省委報告提出要把北部生態發展區打造成更具持續力的生態發展新標杆。“特別是省委懷著對蘇區人民的無比厚愛,支持梅州建設粵閩贛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讓我們備受鼓舞。”劉鴻濤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積極作為、勇於擔當,發揮地方優勢承接灣區產業,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全力建設“先行區”蕉嶺片區,以不平衡的發展破解發展的不平衡。

(蕉華工業園區)
張誌鋒代表說,要認真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麵激發內生動力,利用豐順鄉賢多的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引導鄉賢回鄉投資興業,推動資源要素向稅收多、成長性好的“打糧食”項目集聚,大力發展裝備製造、綠色飼料、生物製藥等先進製造業,以實際行動加快豐順蘇區高質量振興發展。

(蕉嶺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黃增國代表說,省委報告強調要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埔縣要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加強科技研發,推動大埔蜜柚精深加工,做出質量、打響品牌。要探索建設“綠色+紅色”鄉村社區,大力培育現代農民,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
趙仁發代表說,要以“用戶思維”辦好廣東梅州職業技術學院,加快院區基礎設施建設,立足學院辦學基礎和特色,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抓住全省推進預製菜產業發展的機遇,創新辦學模式和人才培育機製,堅持產教融合,為梅州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蕉嶺縣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展示體驗培訓館)
吳琦代表說,嘉應學院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紮根梅州,圍繞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兩大重點,優化學科專業,發揮高校科研優勢,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引導更多青年人才紮根梅州幹事創業,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饒建玲代表說,省委報告提出要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傳承保護利用好梅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好“百姓舞台大家樂”,助力梅州打造文化名城。“通過政府搭台、群眾唱戲,豐富蘇區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擴大客家文化影響力,推動客家文化走出去。”饒建玲說。

(蕉嶺廣福船燈)
黃麗華代表說,要實施非遺傳承人和客家山歌、廣東漢劇名家培養工程,堅持守正創新,抓好人才培育,讓廣東漢劇等傳統文化發光發熱,努力為群眾提供高品質的文化服務,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梅州故事。
劉順燈代表說,省委報告提出要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梅州是粵北生態發展區,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深化“林長製”,實現“林長治”,不斷厚植綠色生態底色,讓梅州大地青山常在、秀水長清、空氣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