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蕉嶺華僑農場成立60周年之際,為充分展示農場60年奮鬥史、傳承僑文化,我縣傾力打造了集文化、健身、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僑情園,旨在凝聚僑心僑力,彙聚起融合發展再出發的強大力量。下麵,我們就帶大家走近僑情園,領略“她”的萬種風情和迷人光彩。
僑情園,坐落於蕉嶺華僑農場。走進園中,舉目滿眼綠,移步皆是景,設計獨具匠心,韻味風情十足。
眼前這座建築就具有印尼族特色,架空式、斜尖的屋頂鋪以茅草的展館,與入口處的叢洞造型的涼棚以及年份廣場、情景雕塑、熱帶植物等交相輝映,濃濃的東南亞風情讓人眼前一亮。
【記者 張雯:通過展覽呈現的僑味“盛宴”,寄情於景、銘記於心,既是對僑鄉建設蕉嶺華僑農場的紀念,也是蕉華融合發展建設成果對外展示的一個重要窗口。(它)讓人們在了解蕉嶺華僑農場60年奮鬥發展曆程的同時,憶苦思甜,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展館打破過往封閉式展示的常規,將項目融入居民生活之中,多元豐富,場景靈活多用,館內設計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文化中提取特色元素,全麵展現農場奮鬥曆史,呈現融合發展活力。
【廣東新廣廈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項目總監 馮姝槿:我們整個展館包括園林綠化和展館的外部環境,都是根據東南亞的風情去打造的。把整個展館的內容放到了我們整個公園裏麵去,也就是突破了以往展館的做法,但是它同時又要融合一些客家的東西展示我們的僑情僑務,是一個很多種(元素)的綜合體。展廳裏麵主要有展板文字、圖片的介紹,展出我們華僑農場在建場60周年裏麵所發生的大小事件曆程。我們後期的話會把1960年、1968年、1978年份裏麵發生了的一些排華事件,用展板的形式放在戶外,方便來參觀或者是周邊的一些居民(觀看了解)。】
據了解,僑情園占地麵積約6400㎡,項目以當地歸僑僑眷在黨和政府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六十年曆程為主線,糅合多元僑鄉文化資源,建設有展館、文化廣場、舞台、美食街、僑情小節點等,打造集客僑文化於一體的開放式“華僑情”主題街區公園。
【記者 張雯:這裏就是社區文化活動廣場,舞台、美食街、僑情小節點等設施,都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東南亞風情。如今這裏成為了歸僑僑眷和當地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廣東新廣廈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項目總監 馮姝槿:一邊是我們整個園區的規劃,另外一邊是我們社區公園,滿足我們村民的活動需求,有一個活動場地。像我們印尼族、馬來族的一些舞蹈歌舞表演,包括一些美食展示都會在廣場裏麵進行展出,領略我們東南亞風情跟客家風情的一個融合。】
60年前,印尼、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等14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及其子女歸華,並在這裏生根、開花、結果。60載風雨同舟,60載滄海桑田。2020年1月2日,我市在蕉華園區機關舉行中共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委員會、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揭牌儀式,標誌著原市蕉華管理區體製機製改革圓滿完成,蕉嶺縣與蕉華園區從“兩家人”變成了“一家人”,融合發展、共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百姓獲得感、幸福感節節攀升。(記者:張雯 攝像:王祥洪 鍾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