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蕉嶺縣、蕉華區融合發展工作以來,我縣水務部門主動對接、加快融合步伐,堅持以人為本,全力做好“治水”、“活水”文章,加快推進水安全水環境提檔進位,“潤”澤一方。
走進蕉華區寨背隔子水庫——縣革命老區及原中央蘇區崩崗治理工程現場,記者看到,十幾名工人正忙著堆砌格賓籠,一旁的鉤機也在不停地開挖作業……一派繁忙建設場景。據介紹,融合之前,隔子水庫由於水土流失嚴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實施崩崗治理後,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山體滑坡的風險。
【蕉嶺縣革命老區及原中央蘇區崩崗治理工程監理 黃超:新建一個格賓籠網、建五層,往裏麵回填泥沙進行綠化。建好後,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山體滑坡。】
同樣,在另一邊的北坑水庫整治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有的在鋪設人工草皮,有的在澆築箱涵,有的在平整場地,呈現出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
【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 李信良:(北坑水庫)通過整治後,既(可以)保障農業灌溉用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優化水資源合理配置、有效防止洪水對下遊居民帶來的威脅,使之長期有效地發揮防洪減災(作用),又實現了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群眾利益無小事。過去,由於水土流失、水源不足、管網老化等突出問題,造成蕉華區、三圳鎮兩地群眾飲水難、用水難。蕉嶺、蕉華融合發展後,縣水務部門及早謀劃,著手實施自來水擴容改造工程,計劃新建水源水陂、壓力調節池、清水池以及鋪設輸水管道等,努力讓兩地近4萬名群眾早日喝上“放心水”,告別飲水難、用水難。
【縣水務局高級工程師 陳小紅:通過水源工程(改造)、水廠改造、管網改造等措施,解決蕉華區、三圳鎮飲用自來水問題。工程改造後,總(供水)規模擴容日產950方。目前,已經進入招投標階段,準備在10月份開工建設。】
縣水務部門表示,今後將沿著融合發展的前進道路,全力做好做活“水”文章,以水利工程項目為支撐,持續推進生態水利建設,挖掘水“文化”,打造水“引擎”,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記者手記:
水利民生,民生水利。
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都非常重視水利建設,年年拿出真金白銀治水、興水,致力保障水安全、保護水生態、打造水景觀,一幅人水相融共生的美麗畫卷正慢慢鋪陳開來……
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久久為功,“水資源”一定會變成源源不斷的幸福之“源”,造福一方百姓。
(記者:陳淑佳 攝像:劉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