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相關規定,現發布蕉華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告:
一、項目的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
項目概要: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前身是“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成立於1960年;2006年8月經廣東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該園區位於蕉嶺縣南部,其東、南、西、北麵分別與蕉嶺縣藍坊、新鋪、三圳和興福鎮相接;205國道從中部貫穿而過;可建設用地202公頃,其中工業用地共136.06公頃(2040.9畝),占總建設用地的67.36%。
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環境影響報告書於2009年5月12日通過廣東省環境技術中心的審查,於2009年9月16日取得廣東省環保局(現為: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審查意見,批文號:粵環審[2009]437號。根據《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於做好產業園環境保護整改工作的通知》(粵環函[2016]995號)要求,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開展此次環境影響跟蹤評價。
二、“原規劃環評”主要內容及落實情況
“原規劃環評”主要內容及落實情況見下表1。
表1 “原規劃環評”主要內容及落實情況一覽表
| “原規劃環評”主要內容
|
現狀情況
|
||
| 汙染物預測排放量及環境容量預測
|
大氣汙染物排放量
|
SO275t/a,煙塵587t/a,NOX1259t/a
|
排放量低於
預測值
|
| 水汙染物排放量
|
廢水量106.7m3/a,COD42.7t/a,NH3-N8.6t/a
|
現狀廢水量低於預測值
|
|
| 固體廢物產生量
|
工業固體廢物4900t/a
|
排放量低於
預測值
|
|
| 水環境容量
|
石窟河水環境容量可以滿足園區排汙需求
|
石窟河尚有環境容量
|
|
| 環境空氣容量
|
區域大氣環境容量能夠滿足園區新增的排汙需要。
|
區域空氣尚有環境容量
|
|
三、環境質量現狀及趨勢
1、大氣
根據現狀監測結果可以看出,項目評價範圍內,監測點的常規大氣汙染物SO2、NO2、TSP和PM10的24小時濃度值,SO2、NO2的1小時濃度值,均可以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的要求。
跟蹤評價區域內入駐企業特征廢氣中的特征汙染物TVOC、PM2.5現狀監測值較低,對環境影響很小。
2、地表水
根據現狀監測結果,重金屬鎳與石油類、錳、COD和BOD5略有超標,糞大腸菌群在攔河電站壩下1000米斷麵有輕微超標。其它水質指標如pH值、DO、高錳酸鹽指數、石油類、氨氮、氰化物、六價鉻、總磷、揮發酚、SS、鎘、銅、鋅、LAS、錳、鎳、硫化物、汞、砷、鉛等單項汙染指數Pi均小於1。蕉華工業園附近的排洪渠汙染情況與石窟河相似,即水質中的主要以金屬鎳與石油類小幅度超標,糞大腸菌群輕微超標。
與“規劃環評”相比,除蕉華工業園排汙口上遊500米斷麵外,COD和BOD5單項汙染指數Pi均不同程度增大。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工業園區的生產和發展,園區以及周邊區域入駐企業量增加,加上工業園區人口增加導致。此外,期間蕉華工業園汙水處理廠一期處於建設周期。
3、地下水
各對比監測點位,發現新一與下寨的pH值和高錳酸鹽指數有小幅度增加,高二(新場)與新八處則變化不大,總硬度增加但仍滿足評價標準要求,與規劃環評相比,周邊工廠地下水的泄露,可能導致地下水中總硬度增加,而周邊居住人口和工作人員增加,生活汙水排放量增加(且部分區域管網係統未聯通),加上周邊農田灌溉等,可能導致工業園區域地下水氨氮含量增加。此外,地下水中亞硝酸鹽含量較低,並未檢出。
對比“規劃環評”和本次跟蹤環評,總硬度、高錳酸鹽指數、亞硝酸鹽氮單項汙染指數Pi均小於1,即均符合評價標準的要求,而氨氮汙染指數Pi稍大於1,說明當地地下水水質長期保持在良好狀況,並未因工業園的建設造成地下水環境質量降低。
4、噪聲
跟蹤環評的區域現狀環境噪聲晝間噪聲值與“規劃環評”時的噪聲相比,華僑農場場部和幼兒園處晝間監測值有小幅度增加,夜間則小幅度下降,其它各監測點位晝間和夜間均為小幅度降低。對比“規劃環評”和本次跟蹤環評,本跟蹤環評的區域現狀環境噪聲晝間噪聲值和夜間監測值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對應的標準要求,說明當地聲環境質量長期保持在良好狀況,並未因工業園的建設造成聲環境質量降低。
5、土壤
隨著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工業園區中的鉛、鋅、銅、鉻、砷等濃度略有上升趨勢,說明隨著工業園的建設,工業園區的土壤環境質量受到了一些影響。但對比“規劃環評”和本次跟蹤環評,除了高二(新場)的農田、新一的山地處的鋅和鎳略有超標外,土壤中其它各指標監測結果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的要求,說明工業園區的區域土壤環境質量長期保持在良好狀況。
6、底泥
與“規劃環評”相比,本次跟蹤環評的底泥中重金屬的汙染指數整體呈現不同程度下降,1#榮春電站攔河電站下遊1km處除鎘之外,底泥中其餘各指標監測結果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的要求,2#蕉華工業園排汙口下遊1km處中除鎘和汞之外,底泥中其餘各指標監測結果均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的要求。
四、初步結論
對照《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2009年)》“原規劃環評”、“原規劃環評審查意見”的要求,本次跟蹤性評價采用實地勘查、走訪公眾、現狀監測、數據分析等方式對“工業園區”開發強度、產業布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質量變化、企業汙染控製措施、生態建設、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情況、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和公眾參與等方麵內容進行了全麵的跟蹤性分析與評價,得出以下結論:
跟蹤評價規劃區工業園區規劃開發麵積202公頃,現狀入駐企業基本符合原規劃的產業定位。對比原規劃中的用地布局圖,園區區域實際用地性質符合原規劃用地布局;基礎設建設內容、建設時間和規模基本按原規劃內進行路網建設。
原規劃發展目標符合區域發展規劃要求,與區域發展規劃相協調;跟蹤評價區域現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備,汙水經處理達標後排放,石窟河尚有環境容量;原工業園區廢氣排放基本合理,大氣環境的承載能力範圍之內,且目前該區域內尚有較多的環境容量。
綜上分析,工業園後續發展通過貫徹循環經濟理念,進一步科學招商選商,構建生態型產業鏈,落實節能減排任務,加強跟蹤評價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實生態建設要求,強化環境管理體製的前提下,汙水處理、固體廢物集中等基礎設施有效地運行,各類汙染物排放得到較好的控製,對區域及其各保護目標的環境影響可進一步降低,區域環境基本能夠滿足功能要求,可實現跟蹤評價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五、意見反饋單位名稱和聯係方式
委托單位名稱: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聯係人:鍾主任
電子郵箱:mzjhawb@163.com
聯係電話:0753-7667683
六、承擔環評工作的環評機構的名稱和聯係方式
環評機構的名稱: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乙級環評資格證書編號:國環評證乙字第2834號)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回龍路增沙街20號 郵編:510115
聯係人:趙工
聯係電話:18925155208
傳真:020-83377209
E-mail: 824542797@qq.com
七、公眾意見的反饋形式和起止時間
本次公示時間為2017年10月30日至2017年11月10日,共10個工作日。
公眾可向建設單位和環評單位發送電子郵件、電話、傳真、寫信或者麵談、填寫網上公眾意見調查表等方式,發表對本項目及環評工作的意見看法。公眾可在業主單位及環評單位處獲得本項目報告書及公眾意見調查表,以便對本項目有更多的了解並參與公眾意見調查。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將在本項目報告中真實記錄公眾的意見和建議,並將公眾的寶貴意見、建議向工程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有關部門反映。
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蓋章)
201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