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寧市產業轉移工業園內一景。(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吳騰江 攝)
記者從興寧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興寧市共完成新簽合同項目5個、計劃投資額22.0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0億元的27.58%。其中,工業項目4個,計劃投資20.5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5億元的37.38%;超10億元工業項目1個。興寧市招商引資工作首季實現“開門紅”且實現任務進度超時間進度,為興寧“百千萬工程”開局起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把手”推介凸顯示範作用
“興寧素有‘小南京’和‘無興不成市’的美譽,是商貿旺地、工業重鎮,人才、教育、體育、農業等優勢明顯。”不久前,興寧市委書記宋才華率團赴福建省廈門、莆田兩市開展招商考察,他希望廣大鄉賢和企業家在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大力發展企業的同時,加強政企溝通對接,謀劃優質項目建設,全情參與興寧互聯網產業園、醫療器械產業園等建設,合作共贏推動政企發展。
“興寧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始終堅持高位謀劃推動項目落戶,由興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部署、親自考察洽談、親自協調督促。”興寧市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興寧今年第一季度新簽合同能實現超時間進度,與興寧市委、市政府重視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圍繞貫徹落實“融灣入海”《梅州方案》,興寧市黨政主要領導“吹哨”集合、親自帶隊,不斷加大“走出去”和“請進來”洽談力度,通過舉辦專題推介會、座談會等,多維度、全方位宣傳推介興寧。
同時,興寧市還發揮駐外專業招商隊靠前挖掘、靠前服務的優勢,主動上門對接,尋找意向企業,著力挖掘招商線索,搭建項目信息來源渠道,用活招商方式,引薦和洽談項目,積極促進省外企業到興寧市考察投資。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3月,興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共帶隊外出招商考察7次19天,對接企業34家、商協會14家。興寧市人大、政協主要負責同誌和其他興寧市領導共外出6次12天,對接企業、商協會17家。興寧市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3個招商工作隊紛紛外出招商,對接企業、商協會近100家,全員招商、崇商重企的氛圍日益濃厚。
“目標群”建立夯實基礎工作
走進位於興寧市產業轉移工業園的興寧·天河創新產業園標準廠房,租賃廠房先行生產的藍韻智能醫療生產車間裏,工人們忙而有序進行著一個個智能家用健康儀器的組裝操作。“我們力爭5年至8年內在興寧培育兩家上市公司,150多款產品在興寧獲批生產。”藍韻醫療集團董事長張力華說,該集團計劃把4條以上生產線產能轉移到興寧,並在興寧建立集國內外科學家、高端研發人才的合資公司,進行產品開發和產業化轉移。
“我從一名考上大學走出家鄉的‘興寧細崽裏’,成長為企業創始人,離不開家鄉的孕育和父老鄉親的培養,能夠回到興寧投資興業,是感動、是情懷,更是我的責任和榮幸。”張力華說。深圳市藍韻實業有限公司項目是首季新簽合同項目之一,是興寧市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打好“鄉賢牌”深入實施“鄉賢回歸”工程的有力成果之一。據了解,該公司計劃投資總額約15.8億元,將在興寧市醫療器械產業園內建設廣東興寧藍韻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15億元以上,預計年稅收可達9000萬元以上。“相信有梅州、興寧兩級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有省藥監局的幫扶指導,藍韻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有信心在8年至10年內產值達百億元。”張力華說。
興寧市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興寧一直以來積極主動加強與省工信廳、廣東聯通、粵海集團對口支援、廣州天河對口幫扶單位和各級各地興寧商會、協會的溝通對接,用活以商招商、駐點招商、專題招商等方式,搭建項目信息來源渠道,拓寬招商引資領域,加強鄉賢信息、產業轉移意向企業信息收集,完善招商項目信息庫、興寧鄉賢企業庫、重點行業企業庫,建立一個“目標群”,為精準招商導航引向。目前,該市已收集70多條有較大影響力的鄉賢企業信息、120家相關企業信息,為下一步招商引資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天候”服務推動項目落地
“公司在興寧投產以後,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政府部門服務意識很強,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相關的優惠政策和要求都能及時傳達,對企業訴求的反應越來越快速,辦事效率也很高。”廣東海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華東說。
廣東海思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廣州轉移至興寧的科技型公司,該公司在興寧投資建設的新廠區一期已經建成,準備啟動二期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6億元,達產後預計年產值5億元,稅收3000萬元。在興寧市相關部門的協助下,該公司在興寧的新廠區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一直以來,興寧以優質的服務和平台,主動求變,及早謀劃,補齊區位、交通等發展短板,突出鄉賢、勞動力等資源優勢,用心用智用情跑出招商引資新速度,引進了一批投資強度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旗艦型、基地型、龍頭型企業,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海思智能就是其中的典型。
作為首批入駐興寧市醫療器械產業園的企業,在興寧市優質的服務之下,辰浩醫療科技(廣東)有限公司也屢創“興寧速度”。2020年4月,辰浩醫療從洽談到簽約落地整個流程,隻花了5天時間;2天時間辦好營業執照;該企業生產的臂式電子血壓計檢驗報告,通過綠色通道將獲取時間壓縮到了2個月,加快取得了生產許可證……如今,在省藥監局的支持下,落戶興寧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注冊檢驗、技術審評、行政許可等環節也可享受綠色通道服務,實行優先受理、優先檢驗檢測、優先審評審批,縮短辦理時間。
記者了解到,興寧市各級圍繞項目落戶落地,增強“用戶思維”,樹牢為企業服務是“自家事”的理念,落實興寧市領導掛鉤聯係企業、政企溝通座談會等製度,發揮招商引資項目審核領導小組的協調服務作用,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一套方案、一張清單的“五個一”要求,主動靠前為項目接洽、審批核準、開工建設、運營管理等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務,及時有效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引得來、落得下、運營好,讓招商成果真正轉變成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效。(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 通訊員 劉雲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