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寒意凜然。而在我市各大重點項目現場,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機器轟鳴的廠房車間,正彙集成一股加快振興發展的熱浪。據統計,我市今年列入正式計劃項目202項,年度投資計劃337.34億元,前10月累計完成投資275.17億元,比增28.97%,占年度投資計劃的81.57%。其中列入省重點項目36項,為曆年來數量最多;完成進度超九成,位列全省第8。
202項重點項目迅速推進
我市緊緊抓住園區擴能增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擴容提質“三大抓手”,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改革創新,搶抓加快發展先機。
日前,記者在廣梅產業轉移工業園廣晟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施工現場看到,運輸車輛滿載建築材料來回穿梭。“我們一期投資2億元,目前已投資7000多萬元,一期廠房主體工程完成80%,春節前可完工,計劃明年6月投產。”該公司負責人盧其雲說。在加快市縣兩級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我市還積極規劃建設豐華興梅產業集聚帶,力爭2020年建成麵積達60平方公裏,成為經濟振興發展的強力引擎和重要支撐。今年前10月,我市44個重點現代產業項目完成投資41.5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82.03%。
今年來,我市以“兩高一場一航道”為重點,構建現代立體交通網絡,盡快打通出省出海通道。至目前,梅大高速二期及東延線已進入收尾衝刺階段,將於12月28日通車;汕湛高速五華段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83.19%,濟廣高速平興段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0.71%,均將於明年建成通車;梅汕客專先行段擬於月底動工;梅縣機場候機大樓整體改建項目已完成,同時開通了上海、海口等地航線;韓江三河壩至汕頭航道整治工程梅州段基本完工,提升了我市水路通航能力。
在中心城區擴容提質方麵,嘉應新區起步區首期征地拆遷總體基本完成,重點地段已開工建設,基礎設施進入招標程序;富港集團梅州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科倫藥業、大百彙品牌發展創業園等項目進展順利。
創新工作推動項目建設
我市重點項目為何能迅速推進?這要歸功於創新工作機製,積極突破融資和用地瓶頸,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督查落實。在融資方麵,我市利用已有融資平台,采取銀行貸款、委托貸款、發行企業債券、扶持企業上市等直接方式,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資源置換開發等間接方式進行融資。
目前,已爭取了廣東(人保)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股權基金7億元,籌辦成立了廣州投資基金20億元,國家農發行授信50億元支持農村新型城鎮化實驗區建設;組織推薦了11個項目參加省政府舉辦的2014年重大項目麵向民間投資公開招標推介會,已成功招標1個、正在招標3個;在成功發行梅州康達有限公司10億元企業債券的基礎上,正開展新金葉有限公司發行企業債券12億元工作,目前正待國家發改委核準。
突破土地瓶頸方麵,我市國土資源部門積極向省爭取用地計劃指標,保障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產業園區、重點項目等項目用地需要,嚴格執行各類用地定額標準,從嚴控製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利用“三舊改造”“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政策”等,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同時,爭取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政策,用好國家和省下達我市29524畝低丘緩坡用地資源,拓展城鄉發展用地。
此外,為推動重點項目的落實,我市印發了《2014年重點項目工作目標責任製實施方案》,實行領導掛鉤責任製度,對省市重點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等“四個一”機製;掛鉤領導還經常到施工現場開展督辦,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記者 曹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