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鎮城鎮村石柱塘公園的建設,使周圍環境改善、品位提升。(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推進城鎮化,首次把22個中心鎮“六個一”(一個可以落地的城鎮規劃、一片儲備用地、一個有質量的住宅小區、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一條商業街、一個政府服務節點)項目列入了重點項目建設庫。五華縣製定中心鎮“六個一”項目實施方案,引導華城、安流和龍村三個中心鎮成立項目融資公司。三個鎮83.3億元的項目投資,給鎮域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全力打造縣域副中心。
57個項目投資83.3億元
幹淨整潔的柏油路麵,整齊亮麗的綠化路樹,統一的外牆裝飾,竹木搭架的圍牆籬笆,加快推進建設的河灘公園,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活垃圾中轉站,孩子們穿梭在石柱塘公園之間嬉戲玩耍,老人們則在一旁閑庭信步……這是筆者在華城鎮沿著五華河,在城鎮村和西區社區看到的新氣象。筆者從華城鎮政府獲悉,沿五華河修建的環城大道從今年3月份開始動工建設,按計劃將一直延伸至梅河高速華城出口,開辟一條圩鎮中心接高速公路的快速幹線。隨著快速幹線修建,千年古鎮華城鎮乘著中心鎮“六個一”項目的東風,走上了加快發展快車道。據不完全統計,該鎮“六個一”項目包括21個小項,計劃總投資約12億元,其中今年計劃投資7.9億元。
安流鎮是五華縣的南部重鎮,曆來就是五華全麵振興發展的重要拚圖。在今年中心鎮“六個一”項目庫裏,安順大橋、三江秋前湖大橋、徐華清紀念大橋、琴江西岸沿江大道、五華縣第二人民醫院、安流工業園、青江新城等計劃總投資59.3億元的22個項目,都是實實在在的“幹貨”。據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安流的發展基礎十分薄弱,一直以來發展速度、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與中心鎮、南部重鎮、縣域副中心的定位不相符,離群眾的期盼有很大的差距。當前,中心鎮“六個一”項目實施,讓廣大幹部群眾看到了信心、看到了希望,發展也有了實實在在的抓手。“參照縣城的發展思路,以周江河、琴江河、棉洋河為經,以S120線、S238線、興華高速公路、琴江公路為緯,全麵拉開發展架構,開拓一片新的天地。”該負責人介紹說。
“大而不強”是龍村鎮的真實寫照。該鎮是全市區域麵積最大的鄉鎮,但圩鎮道路狹小,無大型店鋪、商住小區等,公共設施落後,城鎮品位比較低。在這一輪的發展機遇中,該鎮認真分析自身優勢和存在短板,認真謀劃發展項目。筆者梳理發現,該鎮總投資12億元的14個項目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占了9成以上。“這些都是龍村鎮急需補齊的短板,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才能提升集聚水平,集納人氣,才有發展。”該鎮鎮長曾映賢介紹說。
依托三組團以產興城
在五華縣委第十二屆六次全會上,該縣就確定了“一核兩區三組團”縣域發展新格局的發展戰略。三組團,是指縣域北部、南部以及綠色能源和生態文化旅遊組團發展,其中,北部組團重點打造華城電線電纜產業園,把華城鎮建成“縣域副中心”;南部組團重點打造安流工業園,把安流鎮建成“縣域副中心”;綠色能源和生態文化旅遊組團重點打造以抽水蓄能電站為核心的綠色能源和生態旅遊片區。
產業是鎮域經濟的基礎,產業興則區域興。五華縣域三組團的發展部署,完全符合市委市政府關於中心鎮的發展部署,隻有把產業培植起來了,才能把人等各種元素聚集起來,城鎮才有“活水”,才能可持續發展。
筆者獲悉,中心鎮“六個一”項目發展部署,對華城、安流、龍村三個作為該縣“三組團”的核心來說,有了更加科學的規劃和清晰的思路。比如:安流鎮根據區位條件的改善,在加快建設安流工業園的基礎上,主動增加了計劃總投資25億元的產業物流園項目,並將所有的項目建設按照最優設計和標準,大幅增加計劃投資額;華城鎮依托老縣城人氣旺的集聚優勢,著力引進廣東瑞華集團等大企業開發南國花園等高檔住宅小區;龍村鎮依托抽水蓄能電站為核心的綠色能源和生態旅遊片區建設,重點打造龍獅殿旅遊觀光、營田生態園、龍村三紅柚園、大坑三華李園、三湖農業綜合開發等五大現代農業基地,建設龍村鎮綠色能源和生態文化旅遊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