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高速轉水樞紐施工現場。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連誌城 攝)
春節剛過,我市在建交通工程吹響了節後複工的“集結號”,全力以赴掀起建設高潮,確保實現“開門紅”。走進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但見打樁機、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起重機、泵漿機不停作業,到處機聲隆隆,各類車輛來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我市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015年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去年突破120億元,今年力爭完成130億元以上,全力推動新交通、新經濟快速發展。這些投資涵蓋73個交通項目,其中高速公路60億元、鐵路26億元、國省幹線18億元、縣鄉公路22億元。”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說。
作為拉動投資的主項,我市去年新動工建設3條高速公路,實現6條高速公路同時在建,創下梅州高速公路建設史上新紀錄,脫胎換骨的高速路網主動脈呼之欲出。今年,我市將重點推進興華、梅平、東環、大潮、華陸、豐華6條在建高速公路建設。其中,力爭興華高速提前至國慶前建成通車;全麵完成梅平、大潮高速征地拆遷,實現無障礙施工;加快推進東環、豐華、華陸高速征地拆遷、整體用地報批等工作,確保全線開工建設。同時,積極與省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早日啟動新的高速公路規劃研究,增加項目儲備,力爭大豐華高速大埔至豐順段提前至2018年動工,爭取將河源連平至梅州、五華至河源東源、梅州至潮州、平遠至福建武平4條高速列入省高速公路網中遠期項目。
圍繞產業布局和城鎮化建設需求,我市在著重抓好高速公路建設的同時,還著力完善普通公路路網。今年將加快改造國省道城區、園區路段,完成20個國省道項目建設;全力確保梅佘快速幹線今年底建成主體工程;穩步推進205、206國道環城路改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S223線梅縣鬆源快線建設;完成32項總投資22.4億元的縣鄉公路和橋梁建設,逐步將3200公裏鄉村公路升級為縣道;利用交通運輸部對貧困地區旅遊公路建設的傾斜政策,統籌規劃“一環四線”旅遊公路,促進全市主要旅遊景點景區互聯互通。
我市在鐵路、機場、站場、公交等方麵也將迅猛發力,加快構建“鐵公水”與航空相銜接、“大動脈”與“毛細血管”相貫通的立體交通運輸體係。擬安排23.6億元,加快梅汕客專建設;統籌研究“雙龍”鐵路和瑞梅鐵路規劃,加快前期工作,力爭今年動工建設;加快梅縣新機場選址報批和預可研編製,積極爭取早日啟動建設;完善公交配套設施,提升惠民服務水平;配合省航道局完成韓江三河壩至汕頭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協調落實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施工期保通航工作。
“隨著這些項目建設的推進,我市對內更便捷互通、對外更高速通達,北上江西福建、南下汕潮揭、向西珠三角、向東海西區的快速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將進一步完善,將為構建‘一區兩帶六組團’發展新格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