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衝鋒”讓天更藍水更清
我市實施五大工程153項重點任務全力推進創模工作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6-09-18 10:39:36  瀏覽:-
字號:

  俯身掬清水,仰首見藍天。這是人們向往的生活,也是創模的意義所在。
  9月13日,全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再次吹響創模攻堅的號角,全麵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全力增創生態環境新優勢。

  自我加壓啟動創模

  梅州是廣東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擔負著全市及潮汕平原2000多萬人的飲用水安全重任,對粵東地區、甚至全省的生態環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響。
  市委市政府曆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多年來,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是我市最大的優勢和資本,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為此,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自我加壓,從2013年起提出了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擦亮梅州生態環境“金字招牌”、推動梅州人居環境質量實現新跨越的戰略構想。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是全國城市環境保護的最高榮譽。為了在2017年贏得這一殊榮,我市決心舉全市之力,負重致遠。
  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工作領導小組。9月,印發了《梅州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總體工作方案》,正式啟動創模各項前期工作。2014年12月,《梅州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2015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創模攻堅動員大會,創模工作全麵進入實施階段。
  今年9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創模暨城鄉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會議。市委書記譚君鐵強調,要從“營造宜居宜業大環境,鍛造梅州未來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高度,深刻認識環境建設的基礎性、根本性和重要性,把環境建設任務當作振興發展考核的重要指標。
  於是,在創模攻堅的號角聲中,一場以創模為抓手的“綠色衝鋒”,在梅州1.58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全麵展開。

  全力實施五大工程

  大埔縣城區飲用水源地建起了隔離防護欄和防護網,有效防止垃圾傾倒,解決了數十萬大埔居民飲水的後顧之憂;平遠縣投入1000多萬元,在八尺鎮9個行政村建起9座穩定塘或人工濕地,保障居民飲用水源……這是我市創模過程中,強化水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
  創模,就是讓空氣更清新、水源更幹淨、吃得更放心、環境更整潔、棲居更寧靜。為此,我市創模工作圍繞大氣汙染防治、水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節能減排五大重點工程展開,2015、2016年共實施153項重點工作任務。為全麵落實創模責任,市委市政府與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責任書。
  分工協作,使創模成為各級各部門的“大合唱”。在機動車汙染防治方麵,公安、環保部門密切配合,推行黃標車闖限行區電子警察執法,出台黃標車提前淘汰獎勵政策,加強機動車排放汙染物檢測機構管理,今明兩年全市將淘汰黃標車15162輛。在小流域綜合治理方麵,水務部門全力推進梅江區黃塘河(紮田水)、白宮河,梅縣區新彰河、葵嶺水等小流域綜合治理,並實施了梅江區周溪河、梅縣區隆文河(隆文鎮段)等中小河流整治。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方麵,全市40多個鎮村開展了農村連片整治工程,平遠縣開展了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示範縣建設,有效解決了農村突出環境問題。
  市政府還建立起重點環境問題綜合整治製度,2015年6月起每季度由市政府常務會議掛牌督辦十大環境問題,實行綜合治理、限時辦結,全方位、全覆蓋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經過努力,我市創模取得新成效。經自評,創模26項考核指標中,目前有22項達標或基本達標。

  四項指標仍未達標

  成效初顯的同時,創模差距仍在。創模考核指標中,我市尚有4項指標不達標,分別為市轄區內水質未達到相應水體環境功能要求,重點工業企業汙染物未穩定達標,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率和環境保護能力建設未達到國家標準化建設要求。  
與此同時,我市環境質量仍有待改善,比如跨界治水雖有行動,但治理效果不明顯,部分國控、省控和市控斷麵水質存在部分時段超標現象,汀江河青溪庫區、鬆源河、漳溪河、石窟河等河流及長潭水庫、多寶水庫水質受上遊跨界汙染和畜禽養殖汙染問題仍然突出;城區黃塘河和周溪河黑臭水體治理進度偏慢。
  此外,建築工地揚塵、飲食業油煙、環境噪聲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出現“那裏有工地,那裏PM2.5指數爆表”的現象;城區交通擁堵問題突出,雨天、節日、上下班時間交通擁堵尤其嚴重;梅城和各縣(市)城區,經常發生“大雨成澇”積水問題,像梅城三板橋路、學海路、梅州大橋下穿隧道等一些路段內澇問題長期存在。

  補齊短板迎難而上

  “今年是創模的關鍵之年,要創模成功,我市必須對照26項創模考核重點指標和重點工作任務,查漏補缺、集中精力解決薄弱環節。對已達標的要加強鞏固、防止反彈,接近達標的要穩步提升、全麵達標,對於未達標的4項指標,成員單位必須以時間倒逼進度,以責任倒逼落實。”市創模辦相關工作人員說。
  推動創模,還必須抓重點,抓難點、抓長效。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要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三位一體”統籌抓,抓住中心城區、農村等,因地製宜、因地施策,同時著力推動環境建設從治標型向治本型轉變,突出長效。
  與此同時,推進環境建設,無論是整治還是建設,都需要廣大市民和群眾的積極參與,都需要不斷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通過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城鄉居民崇尚生態文明、提高環境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方式,改變陋習、樹立新風。
  梅州,以“創模”為抓手發起的“綠色衝鋒”,仍在繼續!(記者 練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