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首台機組投產,同步進入電力市場交易全部電量。這標誌著我國抽水蓄能電站首次實現“投產即入市”,在提高新型電力係統調節能力的同時,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加快建設。
在地下近百米深處,新投產的梅蓄二期工程首台機組以每分鍾375轉的速度飛快旋轉,每小時可將30萬立方米的水能高效轉化為30萬度清潔電能,相當於5萬居民用戶一天的用電需求。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梅蓄二期工程首台機組投產後的安全運行,南網儲能公司梅蓄二期項目部對機組性能指標進行了嚴苛的試驗考核。“調試試驗項目多達70餘項,嚴格按照分部調試、整機啟動、涉網聯調、考核試運行四個階段有序推進。”南網儲能公司梅蓄二期工程現場調試技術負責人陳泓宇介紹說,以“100%甩負荷”試驗為例,他們要評估的指標參數就有30多項。
值得一提的是,梅蓄二期工程首台機組實現“投產即入市”。據介紹,在電力市場上,用電高峰時電價高,用電低穀時電價低。抽蓄電站“入市”,能夠通過低價買電抽水,高價放水發電,獲得調節電力係統負荷和消納新能源的市場收益。2024年10月,梅蓄電站率先在國內以“報量報價”方式整站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目前電站已累計交易市場電量17.4億度,響應市場需求啟動4200餘次。
然而,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對機組啟停自動性、運行靈活性、調節可靠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總結一期工程的市場化運營經驗,按照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的技術條件設計安裝二期工程機組,以‘投產即入市’打造抽蓄產業市場化發展的新範式。”南網儲能公司計財部副總經理朱海峰說。隨著新機組“一步到位”在投產當日“入市”交易,梅蓄電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50萬千瓦,位居全國電力市場抽蓄之首。
據了解,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二期項目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共設4台機組。目前,剩下的三台機組正進入安裝調試階段,預計年內全麵建成投產。(記者 賴鋒 通訊員 劉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