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民生答卷” 繪就為民底色
蕉嶺縣精準做好民生實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12-17 10:43:07  瀏覽:-
字號:

俯瞰升級改造後的新鋪鎮敬老院。(圖片均為汪敬淼攝)


錫林公園綠化提升改造項目建設現場,各項施工作業正有序推進。


S224線兩旁綠化帶提檔升級。


新鋪鎮敬老院老人們在鍛煉身體。


原本閑置的城市“邊角地”美麗蝶變為“口袋公園”。圖為漫悅口袋公園。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蕉嶺縣聚焦“百千萬工程”各項重點任務,把群眾冷暖抓在手上、把群眾利益扛在肩上、把群眾感情放在心上,樁樁件件民生實事落在實處,點點滴滴小事溫暖民心,以高質量民生建設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邊角地新麵貌 扮靚城市微空間

  今年以來,漫步在蕉嶺縣城的各個角落,會驚喜地發現一些原本閑置的城市“邊角地”,“見縫插針”地進行微小空間改造,美麗蝶變為“口袋公園”。

  走進蕉嶺中學門口的漫悅口袋公園,映入眼簾的是暖黃色的戶外環形多功能休息區,圓形的屋頂造型獨特,不僅能遮陽擋雨,還巧妙地利用了空間,使整個休息區顯得更加寬敞明亮。同時,內部還配置有木質休閑椅,三五群眾悠然自得地坐著聊天,享受午後的悠閑時光。休息區中間還設有展示區域,不時會有文化宣傳活動在此舉行,為市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改造後活動空間更大,可供選擇的休閑項目也多了,閑暇時間可以在這裏跟鄰裏聊聊天、鍛煉身體。”提起新建成的口袋公園,家住附近的張阿姨感到十分滿意。

  “之前人多車也多,上下學時間堵車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在提升改造前,蕉嶺中學門口空間較狹小、交通混亂,周邊居民對空間的改造意願迫切。為解決群眾這一急難愁盼問題,蕉嶺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多部門,聽取群眾訴求,合理利用城市“邊角地”等零碎空間,通過重塑空間布局,賦予公園綠色景觀、等候休憩、休閑娛樂、鄰裏社交等多種功能,大大提高了空間利用率與場地功能性,激活城市閑置空間。

  在錫林公園綠化提升改造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聲隆隆作響,工人忙碌不停,路麵平整、排水溝修築、排水管鋪設等各項施工作業正有序推進。“目前項目已經完成給排水工程的90%,原有的基礎設施已經拆除,環形跑道已經進行土地平整,目前完成項目總進度50%,接下來將進行原有的娛樂設施升級、燈光和綠化提升。”現場施工負責人鍾國建介紹道。

  據介紹,錫林公園提升改造項目是蕉嶺縣城基礎設施和線路改造項目(二期)的子項目,總投資500萬元,改造內容是對人行步道、環園跑道、廣場、亭廊、地下管網、綠化等進行全麵提升,預計春節前全麵建成開放。“錫林公園提升改造項目自今年10月起動工,主要是園林景觀、功能設施的配套提升,完工後能為周邊群眾提供更好的休閑、娛樂、健身場所。”蕉嶺縣城綜局副局長林文勝說。

  修公路興水利 為民服務在“路上”

  在省道224線蕉嶺麻坑至北方段災毀恢複重建工程施工現場,多台輪式挖掘機不停作業,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在各自崗位忙碌著,配合進行管道的預埋。“目前智慧燈杆項目完成40%,三線整治也在同步進行,爭取在春節前全部亮燈。”智慧燈杆建設項目(一期)負責人熊青鬆說。

  “為進一步提升長潭大道的道路通行能力、完善排水功能和改善沿線居住環境質量,近期,我縣結合災毀恢複重建項目,對長潭大道長潭大橋到白馬村路口路段進行一係列提升工程。”蕉嶺縣公路事務中心負責人彭向陽介紹道,該工程項目分為多個子項目,其中,災毀恢複與排水設施改善項目已完成60%,樹種更換與蟲害防治項目已完成60%,“三線”提升改造項目已完成60%,整個項目預計春節前完工。

  修堤築壩、除險加固、清淤疏浚……連日來,蕉嶺縣搶抓冬修水利的有利時機,加快石窟河沿岸灌(排)渠係改造工程建設,為來年農業生產和防汛抗旱夯實基礎。在石窟河沿岸灌(排)渠係改造工程長潭鎮高陂村段施工現場,工人正忙著鋪設路麵碎石,挖掘機轟隆作響,一片繁忙的施工場景。“工人正在進行渠道的硬底化、鋪碎石等作業,接下來將把兩邊的渠道擋牆砌起來,恢複路麵。”項目負責人張嘉倫告訴記者,目前高陂村段工程總進度已完成60%,預計12月底完工。

  據了解,石窟河沿岸灌(排)渠係改造工程位於長潭鎮、蕉城鎮、三圳鎮、新鋪鎮境內。該工程主要包括維修重建灌(排)渠總長約87.73千米、加固改造渠係建築物、加固山塘等內容。“這個項目建成後,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和排洪排澇能力,為農業生產提供水利方麵的保障。”蕉嶺縣水利水電建設中心副主任林劍表示,該項目建成後將惠及9萬人,使4.5萬畝農田受益,對保障石窟河沿岸的糧食生產用水需求、促進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適老化小改造 托起養老“大”幸福

  幹淨整潔的環境、多元化的功能房間……走進蕉嶺縣新鋪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老人們或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拉家常,或在院子裏曬太陽、鍛煉身體,一派溫馨閑適、其樂融融的景象。“這裏提供了寬敞明亮的活動室供我們聊天,還有免費的茶水和水果,離家很近,社工態度又好,服務也周到,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來。”住在附近的村民曾姨說道。

  據了解,新鋪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總建築麵積2781平方米,設有床位80張,可提供日托、全托,以及居家上門服務,滿足老人在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精神關愛、居家養老等方麵的需求,同時還可以為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醫療等專業照料和托養服務。

  午餐時間,新鋪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廚房裏煙火氣升騰,幸福味濃鬱,老人們聚在食堂裏享用著午餐。“十分滿意,飯菜很可口,服務人員細心又有耐心。”“到點就能吃飯,每天菜品都不一樣,吃完了就可以回房間午睡。”老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誇讚。

  近年來,蕉嶺縣對全縣7個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設施設備進行提質改造,包括新建多功能活動室、實操培訓室,廚房食堂升級、軟地麵改造、配套休閑長廊、安裝助浴室等適老化設施設備等,總投資約300萬元。老人們置身舒適安全的環境,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是蕉嶺縣今年實施的民生實事之一。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質量,今年以來,蕉嶺縣加大資金投入,製訂個性化改造方案,對全縣16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讓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得到及時回應,有效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

  在適老化改造項目的推動下,許多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有了這個馬桶和熱水器,生活方便多了!”家住新鋪鎮獅山村的87歲老人賴梅珍夫婦常年和自己63歲的殘疾兒子共同生活,過去由於衛生間環境狹小,家中僅有蹲廁。在適老化改造中,工作人員不僅為他們安裝了馬桶和熱水器,還增設了防滑磚、安全扶手等設施,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

  “今年4月起,我縣通過實地走訪和深入溝通,全麵掌握了解全縣60周歲以上特殊困難老年群體日常生活中麵臨的各種不便,一戶一策,按需製定改造方案,以每戶5000元的改造標準,全力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蕉嶺縣民政局副局長黃麟勝介紹,近年來,蕉嶺縣積極推進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有效解決轄區老年人如廁難、出行難、洗澡難、生活難等問題,降低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的風險,讓他們更好地安享晚年。截至目前,蕉嶺縣已完成2024年16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汪敬淼 廖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