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梅州市
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
製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府直屬、中央和省屬駐梅各單位:
現將《梅州市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10日
梅州市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
審批製度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推動政府職能轉向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效率和質量,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和《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印發廣東省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2019〕49號)文件精神,全麵梳理現行審批製度中製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增效的問題,加快推進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結合我市實際,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推進政府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針對市場和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瞄準痛點堵點,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努力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係。
(二)改革內容。改革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包括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主要是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工程);全麵清理和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精減審批事項和條件,調整審批時序,推行告知承諾信任審批等措施。對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或行政機關自行設定的前置審批服務事項及審批涉及的中介事項,一律取消,列入事中事後監管環節。改革覆蓋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和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其他類型事項,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優化和標準化。
(三)工作目標。根據改革要求,堅持效率優先,通過優化審批流程,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框架和管理係統。2019年上半年,力爭實現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製在60個工作日以內,其中,帶方案出讓土地及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製在45個工作日以內。到2019年底,基本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體係,並與省、市、縣(市、區)相關係統平台互聯互通。到2020年上半年,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建成較為完善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係。
二、統一審批流程
(一)強化前期服務。
⒈推行區域評估。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轉移園區、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等功能區或其他特殊區域,由園區管委會等區域管理機構牽頭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委托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先行開展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地震安全性評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氣候可行性論證、文物考古調查勘探、洪水影響評價、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雷電災害等評價評估事項,實行區域評估,區域內項目共享區域評價評估結果。根據區域評價評估結果,建設單位在區域內建設具體項目時,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麵承諾,承諾遵守區域評價評估要求及其他法律法規要求後,原則上不再單獨開展相關評價評估工作,對已經實施區域評估範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製。各縣(市、區)盡可能進行全域評估,並對文物單位、曆史建築、古樹名木、地下管線等開展現狀普查。未實施區域評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可在工程設計前完成,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等評估評價和取水許可等事項可在開工前完成。製定實施區域評估細則,明確實施主體、範圍、內容、方式及事中事後監管措施等。市、各縣(市、區)統一組織有關部門或者功能區管理機構在日常管理中持續開展全域性普查和預評估,依托“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台,建立土地自然資源信息庫。(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⒉建立項目策劃生成和方案聯合評審機製。
(1)建立政府和社會投資項目儲備庫,製定項目入庫、出庫條件,並依托“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台,統籌協調各部門提出的項目建設條件,一次性提供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控製性詳細規劃等規劃控製要求。建設項目在納入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前,先行通過“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台和項目策劃生成機製對意向選址開展合規性論證,加快推進項目的生成實施。(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2)加強前期審批協調和工作協調。依托“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台,政府投資項目納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後,由項目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務、財政、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提前介入,並邀請行業專家或委托第三方專業評審機構,對項目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建設規模及合規性情況等進行聯合評審,穩定工程建設方案,避免後續反複調整。(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⒊推行項目建設條件和管控要求清單製。建立項目建設條件和管控要求清單製,在完成區域評估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市政公用服務企業全麵提出項目建設相關管控要求,包括:用地規劃條件、建築節能、人防工程、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市政設施、文物保護、曆史建築保護、古樹名木保護、危化品安全、城市交通及城市道路設計銜接(包括人行道開口、公交停靠站設置情況等)等技術設計要點;供水、排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企業需同步提出公共設施連接設計、遷移要求。形成“土地資源和技術控製指標清單”,在土地出讓時一並交付建設單位,並作為項目審批管理、技術審查的主要依據。(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二)規範審批事項。
⒈建立“清單製”管理模式。對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進行全麵清理,製定審批事項清單,明確各項審批事項的適用範圍、前置條件,並實行動態管理。各縣(市、區)的審批事項清單原則上要與市審批事項清單保持一致,超出市審批事項清單範圍的審批事項,要報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備案並說明理由。(各審批主管部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⒉推行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對規劃設計、節能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專業性較強、涉及技術審查的審批事項,若技術標準規範明確、中介服務市場成熟的,鼓勵各單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具備條件的第三方專業技術機構進行技術審查,出具審查意見並提供事前、事中谘詢服務。強化方案設計、技術審查機構的主體責任,方案設計、技術審查人員對其出具的結論終身負責。對已有獨立技術審查意見的,審批部門原則上隻進行形式性審查,依據技術審查意見作出行政審批;對於行政審批中附有技術審查的,審批事項時限應包含該部門的技術審查時限。(各審批主管部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⒊全麵落實“容缺受理”機製。全麵推行“容缺受理”製度,對非即辦類審批事項,在基本條件、關鍵材料具備,允許在非關鍵性材料缺少或存在瑕疵的前提下先行受理並進入審核程序,在審批時限內補正材料後及時出具辦理結果。(各審批主管部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三)合理劃分審批階段。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主要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四個階段。其中:
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主要包括項目審批核準(含招標投標事項審批核準)、選址意見書核發、用地預審、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該階段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製在4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政府審批時間控製在10個工作日內。(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工程建設許可階段主要包括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該階段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製在3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製在20個工作日內。(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施工許可階段主要包括建築、消防、人防、技防、設計文件審查確認和施工許可證核發,該階段審批時間控製在18個工作日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竣工驗收階段主要包括規劃、消防、人防、通信、檔案等專項驗收及竣工驗收備案,該階段審批時間控製在12個工作日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其他行政許可、涉及安全的強製性評估、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事項納入相關階段辦理或與相關階段並行推進。每個並聯審批階段均實施“一家牽頭、一窗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工作機製,牽頭部門負責製定並實施並聯審批管理辦法,聯合責任部門製定相關審批階段的審批流程,組織協調本階段相關單位統一事項的辦事指南、申請表,精簡申報材料,嚴格按照限定時間完成審批事項的辦理。嚴格落實牽頭部門責任,建立並聯審批協調機製,完成本階段所有事項的審批。(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四)分類製定審批流程圖。根據工程建設項目類型、投資主體、土地供給方式、規模大小等因素,按照政府投資項目(房屋建築類)、政府投資項目(線性工程類)、社會投資項目(民用建築類、帶方案出讓民用建築項目)、社會投資項目(工業建築類、園區內帶方案出讓工業建築項目)、社會投資項目(線性工程類)進行分類管理,製定不同類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交通運輸、水務、能源等項目若有特殊規定的,依據本方案進一步梳理細化並公布專項審批流程。(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五)簡化項目立項和用地審批手續。
⒈簡化項目立項手續。(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1)對納入縣級及以上政府投資計劃或經政府審定的專項規劃、行動計劃、近期實施計劃、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等明確的政府投資項目,以及總投資5000萬元以下的政府投資項目,可簡化項目建議書審批,按照不低於設計方案的深度編製可行性研究報告並補充項目必要性論證,項目審批部門直接批複可行性研究報告。
(2)對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政府投資項目,可簡化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在報批概算時補充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項目審批部門直接批複概算。
(3)對總投資200萬元以下的裝修、修繕工程,不納入基本建設管理範圍,按照政府采購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4)對單純購置的政府投資項目,以設備購置、房屋及其他建築物購置為主並附有部分建築安裝工程的政府投資項目,可簡化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概算審批,按照政府采購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5)對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核準類項目,需要提前進行勘察、設計等招標的,其招標事項經項目審批、核準部門單獨審批、核準後,可先行開展。
(6)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全部實行網上告知性備案。
⒉簡化用地審批手續。自然資源部門將劃撥用地項目的選址意見書與用地預審、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與建設用地批準手續同步辦理。最大限度整合、精簡申請材料,實現建設單位一次提交材料,自然資源部門同步審查,一次出證。縮小用地預審範圍,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內使用已批準建設用地進行建設的項目,可不進行項目用地預審。(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六)優化工程建設許可手續。
⒈自然資源部門在進行設計方案審查時,按需統一、限時征求交通運輸、水務、公安交管、人防、消防、環衛、氣象及供電、供水、燃氣、通信等相關部門和單位意見,各有關部門於3個工作日內根據本部門管理要求出具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其他部門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單獨審查。政府投資項目已通過工程建設方案聯合評審的,可不再進行設計方案審查。推行工業項目土地帶方案出讓製度,對於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⒉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時,可以將劃撥決定書、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用地批準書或用地批複等其中之一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文件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在施工許可前完成即可。(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⒊推行投資項目承諾製。對工業、倉儲物流項目以及教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推行告知承諾製,建設單位對設計方案符合國家設計規範、麵積指標真實性、設計圖文一致性作出承諾,審批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七)實行聯合審圖。將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並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共同委托施工圖審查機構進行聯審,分專業出具審查報告,相關部門不再單獨進行審查,各部門依據專業審查報告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利用省多審合一電子審圖係統,實行施工圖設計文件無紙化申報、審查和審核確認。探索以建築類型名錄方式確定審圖項目範圍和審查重點,縮小審查範圍。
建設單位在梅州市建築市場誠信管理平台選取已備案的圖審機構,圖審機構按要求限時出具審查報告。各審批、監管部門應健全圖審全過程監管,建立施工圖審查績效評價製度,規範圖審行為,確保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安全和工程建設強製性標準的內容符合相關規定。加強對綜合性圖審機構的信用考評,定期聯合公布全市綜合性圖審機構名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八)簡化施工許可手續。繼續落實質量監督登記手續與施工許可證核發合並辦理後申請材料的優化,取消施工合同備案、建築節能設計審查備案、施工圖審查備案等事項。對於不涉及新增用地且原有土地有合法用地手續的改建項目,無需提交用地批準手續證明文件;對於不增加建築麵積、建築總高度、建築層數以及不涉及修改外立麵、不降低建築結構安全等級和不改變使用性質的改建項目,無需提交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憑施工合同、監理合同(委托監理工程)和落實工程質量措施的承諾,一並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和施工許可證。(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九)調整市政基礎設施審批和報裝時序。落實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有關要求,環境影響評價、建築垃圾處置核準、排汙許可、節能評價等事項不作為項目審批或核準條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需要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在工程設計前完成即可,其他評價事項在施工許可前完成即可。可以將用地預審意見或者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文件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用地批準手續在施工許可前完成即可。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占用、遷改市政基礎設施以及排水、道路、公路、綠地等審批事項,相關部門並行審批,限時辦結。將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事項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進行統一監管,報裝手續提前到開工前辦理,竣工驗收後直接辦理接入事宜。明確服務標準和辦事流程,規範服務收費。(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建設管理辦公室、梅州供電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十)實行限時聯合測繪和聯合驗收。
⒈實行聯合測繪。對竣工驗收涉及的規劃條件核實驗收竣工測量、不動產測繪等合並為一個綜合性聯合測繪事項,由市自然資源部門製定聯合測繪實施方案,統一測繪技術標準和測繪成果要求,由建設單位委托具有國家相應測繪資質的測繪機構實施,實行“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出具相應測量成果,滿足相關行政審批的要求。(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⒉實行聯合驗收。強化建設單位主體責任,由建設單位依法組織工程質量竣工驗收,以及環保、人防、衛生防疫、光纖到戶通訊配套、水土保持設施等驗收,由建設單位出具驗收報告。建設單位在統一平台上傳工程驗收報告,提出聯合驗收申請,提交一套驗收圖紙、一套申請材料。建設主管部門牽頭製定聯合驗收實施方案,對規劃、消防、人防、通信、質量監督、檔案等專項驗收實行統一平台辦理,信息共享,同步審核,限時辦結並統一出具驗收意見。(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三、統一信息數據平台
(一)建立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結合“數字政府”改革建設,依托政務大數據資源,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建設覆蓋市、縣兩級的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橫向對接“多規合一”管理平台、各部門審批係統、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等信息平台,縱向對接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實現審批過程、審批結果實時傳送和業務協同。該審批管理係統要將市級和各縣(市、區)審批事項納入管理,與省、國家係統實現數據實時共享,並通過該係統加強對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指導和監督。該係統要實現“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在線並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張藍圖”基礎上進行統一受理、並聯審批、實時流轉,對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審批節點進行全過程跟蹤督辦,杜絕體外循環。市財政部門要統籌保障係統建設資金,確保按照省的要求如期完成係統建設。(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二)完善信息共享應用。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與一體化在線亚博网址链接 平台、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等相關係統平台的互聯互通。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的項目統一代碼管理,實現統一代碼貫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四、統一審批管理體係
(一)“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統籌整合各類規劃,構建“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整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文物保護等各類空間規劃和相關規劃信息,形成“多規合一”信息平台,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製線,形成管控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和管控規則明晰的“一張藍圖”。完善規劃實施機製,加強“多規合一”業務協同,統籌協調各部門對工程建設項目提出建設條件以及需要開展的評估評價事項等要求,為建設單位落實建設條件,相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提供依據。(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二)“一個窗ロ”提供綜合服務。製定“一窗受理”工作規程,進一步健全進駐部門與辦理窗口聯動機製,提高現場辦理能力。建立完善“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機製。要在亚博网址链接 大廳整合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實行“一窗通辦”,並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線上線下融合。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要全部進駐亚博网址链接 大廳,提供“一站式”服務,並實行服務承諾製。探索推廣首席服務官等製度,提供審批谘詢、指導、協調或代辦服務。(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三)“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按照亚博网址链接 事項“十統一”標準化要求,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無差別辦理。按照事項、環節、材料隻減不增的原則,進一步梳理各個階段的審批審查事項範圍和聯合辦理流程,分階段製定統一的辦事指南、申報表格和申報材料清單,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並落實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業務辦理流程。不同審批階段的審批部門應當共享申報材料,每個審批階段原則上隻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各部門要建立完善審批清單服務機製,主動提供需要審批的事項清單。不同審批階段共享申報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複提交,前序審批結果文書無需申請人提交。(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四)“一套機製”規範審批運行。各部門要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配套製度,明確部門職責,製定工作規程,規範審批行為,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建立審批協調機製,協調解決部門意見分歧。建立督辦督查製度,實時跟蹤審批辦理情況,對全過程實施督查。加快開展相關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的清理,修改或廢止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要求不相符的相關製度。(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市司法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五、統一監管方式
(一)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積極探索建立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相適應的監管體係,明確監管內容和方式。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形成“部門聯合、隨機抽查、按標監管”的“一次到位”機製,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落實各單位的主體責任,對於實行告知承諾製的審批事項,要依法製定監督檢查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對申請人和有關當事人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檢查,對申請人未履行承諾的,撤銷行政審批決定,並依法追究申請人和有關當事人的相應責任。(市各有關部門按職能分工負責)
(二)強化信用管理。依托梅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建設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信用評價、信用綜合監管和信用聯合獎懲機製,實現對企業、自然人、社會組織、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等五類主體公共信用評價全覆蓋,將監管信息全麵納入信用體係。建立紅黑名單製度,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製,將違法違規、不履行承諾、弄虛作假等失信行為納入信用信息平台,並加強與省公共信用信息係統互聯互通,將失信主體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從嚴監管。(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三)推進中介服務提速增效。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健全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體係。推進中介機構脫鉤改製,開放中介服務市場,培育具有多種資質的綜合性中介機構或中介機構聯合體,構建開放、高效、有序的中介服務體係,進一步提升中介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相關中介服務機構進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規範中介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執業行為,嚴肅查處違規收費、出具虛假證明或報告和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或分管領導為領導小組成員,統籌協調推進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協調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相關事宜,同時建立聯絡員製度,負責本單位落實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市縣聯動溝通反饋機製的有關工作。在改革實施中,針對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可以設立專項工作小組,明確牽頭部門和工作要求,進行專項攻堅。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及時研究解決改革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各自職責加大政策支持、業務指導和協調配合,確保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二)加強督查落實。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督查督辦機製,由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政府辦公室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督查督辦。強化改革的自覺和擔當,將該項改革納入年度督查工作重點。定期考核檢查改革推進情況,引進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全市改革效果進行係統評估,創新監督方式。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工作明顯滯後的部門啟動問責、約談機製,對未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履行職責的進行通報批評,並通過政府官網等方式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三)加強宣傳引導培訓。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強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工作的宣傳,引導企業和社會公眾充分知曉改革內容,準確把握相關政策,自覺應用改革成果。各牽頭部門要采取集中培訓、網絡培訓和專題培訓等方式,及時組織相關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和申請人的業務培訓,提高改革能力和業務水平。在改革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需要上級部門幫助解決的,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提出並及時妥善解決。增進企業、公眾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的了解和支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順利推進改革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
附件:梅州市全麵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任務分解表(清樣稿).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