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為企業減負逾13億元
我市落實市“實體經濟十二條”取得階段性成效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8-09-25 10:50:59  瀏覽:-
字號: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實體經濟十條”和梅州市“實體經濟十二條”,從降低企業稅收、用地成本、用電成本、運輸成本、融資等方麵為企業減負,取得階段性成效。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享受新政策的企業逾500家,受益車輛4000多輛,受益工商業用電用戶14.1萬戶,直接為企業減負約13.37億元。

降低企業稅負

讓企業輕裝前行

我市經信、稅務、人社等部門積極執行省“實體經濟十條”和市“實體經濟十二條”,為企業減輕了不少負擔,降低了各項成本,讓企業輕裝前行,為我市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掃清了障礙。

梅州市威利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製造、研發、銷售覆銅板、電解銅箔及CCL專用紙的製造企業。我市出台的“實體經濟十二條”,為該企業降低了不少稅負。該公司財務總監李榮化說,自5月1日增值稅率從17%降至16%以來,公司5月和6月就減負了108萬元,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及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等也能為企業節省不少費用。“市‘實體經濟十二條’的出台可以為企業減輕不少費用,有利於將企業資金用到刀刃上,促進企業做大做強。”該公司總經理李凱順說。

根據財政數據顯示,我市全麵實施營改增,不折不扣落實增值稅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企業社會保險成本、用電成本、運輸成本。上半年共為企業減稅約6.61億元,降低企業社保成本約2.52億元、用電成本2.05億元。另外,從2017年1月1日起我市取消車輛通行費年票製收費,試行合法裝載貨運車輛通行費使用非現金支付卡(國標粵通卡)支付,可享受八五折優惠,降低企業運輸成本約609萬元,受益車輛4000多輛。

降低融資成本

促企業提質增效

為積極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創新發展,我市多措並舉幫助企業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創業創新成本,支持企業上層次發展。其中,成立風險補償資金幫助企業獲得貸款,通過風險補償貸款總額累計達到7.15億元,受益企業達123家。鼓勵企業利用股權出質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為6家企業擔保金額32100萬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開展2018年梅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第一批)認定工作,共受理41家企、事業單位的申報,目前正進行網上專家評審工作。

我市還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組織開展梅州市工業振興行動專項資金設備更新和機器人及智能設備應用專題項目的申報工作,發放2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支持33個技術改造項目;組織開展2017年技術改造普惠性事後獎補的申報工作,共有19家企業獲得省、市、縣級獎補資金共4592.4萬元。

我市同時落實省財政資金1000萬元,用於發行服務券、獎補小微創業創新基地和扶持中小企業服務平台。已下發申報通知,現有71家企業在係統上申報;對入駐小微“雙創”示範基地的創業企業優先申領“中小微企業服務券”,現已發放500萬元的額度。此外,我市認真抓好上規上限企業的申報、審定和獎勵工作,上半年共為84家企業發放扶持資金共16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