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接訪”模式消除了傳統窗口式接訪的隔離感,拉近了工作人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張瑩娜 攝)
“我們村用的自來水不僅會出現水壓不足的現象,水質還經常出現混濁情況,群眾無法正常用水,需要買水或載水喝,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今年上半年,梅江區西郊街道桃西村陳叔到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反映問題。
“大哥,您好!別著急,慢慢講,我們會完整記錄您說的問題,並竭盡全力幫助您解決。”麵對信訪群眾的訴求,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與其麵對麵而坐,一邊認真傾聽、詳細詢問有關情況,做好信訪舉報筆錄,一邊安撫著對方的情緒。在交談過程中,聽到工作人員的懇切答複,陳叔臉上漸漸浮現出滿意的笑容。
針對這起信訪事項,群訴中心第一時間了解事情原委,核實相關情況,及時轉交給有關部門,並專門進行研判。經研判,因信訪事項較為複雜,決定提級辦理,列為區領導包案案件,經區領導協調各部門,召開專項工作會議,研究解決辦法。如今,桃西村管道老化改造工程正在加緊施工中,完成進度已達80%,預計今年底可完工。陳叔對此很是滿意,他激動地說:“用上幹淨、供水穩定的自來水是我們的期盼。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解決了困擾我們村多年的難題,感謝相關部門的耐心接待和高效處理。”
這是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高效解決群眾來訪訴求,使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始終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理,群眾每一項訴求都依法推進”的目標,創新打造“庭院接訪”模式。一個圖書角、一個宣傳冊欄、一盆盆鬱鬱蔥蔥的綠植、一首首優美旋律的輕音樂,營造了溫馨、舒適、輕鬆的氛圍,消除了傳統窗口式接訪的隔離感,拉近了工作人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同時,帶著責任情懷,巧用“五心”接談法,通過熱心接待、耐心傾聽、細心記錄,盡心解答、暖心關懷,變“麵對麵”傳統式接訪為“心交心”朋友式接訪,並積極推廣簡單信訪事項現場辦、一般信訪事項快速辦、複雜信訪事項合力辦,全力提升信訪服務質量,努力讓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合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信訪滿意度不斷提高。
接下來,該區將深入實施信訪工作法治化強基工程,以釘釘子精神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實、提質增效,並依托“庭院接訪”繼續深入推進“暖心接訪”服務體係建設,以“溫暖、規範、高效”的信訪服務切實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讓信訪群眾切身感受到信訪工作法治化的溫度,有力促進信訪問題有效解決。(記者 張瑩娜 特約記者 鍾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