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縣人民醫院口腔科醫生正在用新設備為患者進行治療。
在平遠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最新引進的螺旋CT設備正高效地對患者進行全麵檢查。
平遠縣中醫醫院獲評國家區域診療中心昏迷促醒康複專科聯盟單位。
今年以來,平遠縣衛生健康係統大力實施“三抓三促”改革提升行動,充分發揮醫賢專家優勢,持續深化與省市高水平醫院戰略合作,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高。
健康為民生之本,醫療為民生之需。成功創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3個,19項醫療技術實現“零”突破;平遠縣中醫醫院獲評國家區域診療中心昏迷促醒康複專科聯盟單位;創新設立10個醫賢工作室……今年以來,平遠縣衛生健康係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錨定“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力實施“三抓三促”改革提升行動,充分發揮醫賢專家優勢,持續深化與省市高水平醫院戰略合作,穩步提高綜合醫療服務水平,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省市專家入駐醫賢工作室 提升縣級綜合醫療服務水平
“劉醫生原來是157部隊醫院的,以前我還特意出廣州找過他看病。現在他每月回來縣中醫醫院坐診,真是太方便我們平遠老百姓了。”市民張姨感慨道。
11月16日上午,平遠縣劉獻棠醫賢工作室揭牌儀式在平遠縣中醫醫院門診住院大樓舉行。這是平遠縣全麵落實“百千萬工程”,讓平遠人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重要舉措。目前,平遠縣創新設立10個醫賢工作室。
“能夠為家鄉人民的身體健康、家鄉的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劉獻棠表示,將發揮餘熱幫助平遠縣中醫醫院解決實際困難,培養家鄉醫療團隊,提升縣中醫醫院的綜合醫療水平,更好地為家鄉百姓的健康服務。
無獨有偶,來自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的林正梅教授,也在平遠縣人民醫院口腔科設立了工作室。林正梅教授每兩個月都會帶自己的團隊過來,為平遠當地的老百姓看病。林正梅教授是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副院長,在齲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等領域有深入研究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應用顯微根管治療技術處理疑難病例,在顯微牙髓治療和顯微根尖手術方麵有很深的造詣。
“林正梅教授為我們科室引入了口腔種植、口腔顯微鏡手術和根管治療等先進技術。除了技術,他們也會帶著我們一起進行手術。通過他們的指導,我們的診療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平遠縣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楊福亮告訴記者,通過新技術引進,平遠當地的患者無需長途跋涉去梅城就醫,在平遠便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口腔醫療服務。楊福亮介紹說,當遇到比較困難的手術情況時,他們也會跟專家們商量,並和專家約定時間,一起來診療這個病症。
今年以來,平遠縣持續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創新設立10個醫賢工作室,引入8所省市高水平醫院的10名醫賢專家,建立專科聯盟,解決醫療人才短缺問題。醫賢專家們通過指導手術、接診患者,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同時,醫賢專家們開展專題講座、培訓醫技人員,全麵加強縣級醫療機構核心能力建設。今年以來,醫賢專家在平遠共開展專題講座36場次,培訓醫技人員3830人次,平遠縣級醫院共選派6名醫師到醫賢專家所在醫院進修培訓。
此外,平遠縣還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推動醫院學科建設、科研創新、雙向轉診、遠程會診等方麵資源共享。今年1月至9月,醫賢專家指導開展手術356台次、相關檢查2932次,接診患者4800人次,“以點帶麵”提升縣級醫療服務水平,讓平遠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有效解決蘇區群眾“看病貴、看病遠”問題。
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醫醫院成為國家聯盟單位
近日,平遠縣中醫醫院迎來了好消息:該醫院正式成為國家區域診療中心昏迷促醒康複專科聯盟單位。這一榮譽的獲得,標誌著平遠縣中醫醫院在昏迷促醒康複領域的專業水平得到了國家層麵的認可,也意味著平遠地區的廣大患者將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在成為聯盟單位之前,平遠縣中醫醫院已經在昏迷促醒康複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不久前,在該醫院針灸康複科,因車禍導致嚴重腦損傷的患者張先生一度陷入昏迷狀態,家屬心急如焚。平遠縣中醫醫院昏迷促醒團隊結合張先生的情況,為他設置了專科特色療法,並配合情景促醒療法,讓張先生終於從昏迷中蘇醒過來,並逐漸恢複了部分身體功能。
“我們針灸康複科的特色亮點主要體現在利用中醫技術結合現代康複技術,針對腦病(如腦出血、腦梗等)導致的昏迷病人進行治療。我們所采用的針灸大接經療法,也是省第二中醫醫院院長劉悅主推的治療方式。經過這幾年的合作與實踐,這一療法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昏迷促醒的成功率較高。”平遠縣中醫醫院針灸康複科副主任醫師淩雲告訴記者,由於平遠縣中老年人較多,腦梗等腦病發病率也較高,因此對昏迷促醒康複技術的需求也較大。此次平遠縣中醫醫院成為國家區域診療中心昏迷促醒康複專科聯盟單位,不僅填補了平遠縣在這一領域的空白,而且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平遠縣人民醫院也在醫療技術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該醫院普外科成功為一名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實施了精準保護喉返神經的手術,術後患者發音正常,聲音洪亮如初。這一技術的引入不僅提升了該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而且極大降低了患者的醫療負擔和醫保支出。
近年來,平遠縣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省市高水平醫院的幫扶下,平遠縣成功創建了多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並開展了多項醫療新技術新項目。其中,平遠縣中醫醫院針灸康複科和中醫骨傷科成功創建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正在申報省“十四五”中醫藥特色專科;冠脈造影、心導管介入術、顱內血腫清除術、甲狀腺癌根治術等19項醫療技術實現“零”突破。此外,胸痛、卒中、創傷等臨床服務和急診急救五大中心也相繼啟動建設並部分完成省級認證。
醫療設施設備更新升級 群眾家門口享省級醫療服務
在平遠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一台先進的螺旋CT設備正高效地為患者進行全麵身體檢查,特別是針對全身血管,尤其是心髒冠脈和頭頸部的CT造影檢查。“這台設備每月能幫助我們診斷超過100名患者,每天大約能處理150多個病例。”平遠縣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吳桂榮介紹道。
“以前,這些需要高端設備檢查的患者可能不得不去其他醫院,但現在,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檢查,非常便捷。此外,我們還得到了中山二院專家的技術指導,醫院的技術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吳桂榮說道。
自2015年起,平遠縣人民醫院放射科陸續派出醫師、技師和護士前往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進修學習。醫學影像專家長期駐點指導,開展教學讀片、學術講座、遠程會診等活動。通過專家的示範引領,以“傳、幫、帶、教”等形式,切實提升平遠縣人民醫院放射科的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快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技術發展。
近年來,平遠縣已投入超過1億元用於縣級醫院醫療和信息化等設施設備的更新升級,並爭取到駐鎮幫鎮扶村資金1600萬元,購置了包括CT、DR、彩超等在內的一批醫療設備,推動醫共體檢查檢驗結果共享。同時,還投入200萬元強化平遠縣中醫醫院急診科、康複科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建設,購置了一批包括床旁血液透析設備、呼吸機和康複類設備。平遠縣中醫醫院新設腎病門診與血液透析中心,並成功開展了68台泌尿係微創手術,為13例卒中患者實施了溶栓治療;新增了康複科二病區39張床位,病床使用率達到了80%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優化診療服務流程、改善群眾就醫體驗,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敢看病、能看病、看得好病,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少生大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安全、有效、經濟、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平遠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德金說。(記者 葉嘉瑤 鍾小豐 特約記者 吳輝燕 袁誌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