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發《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實施一批市級行政職權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的決定》,在全省率先提出將50項市級行政職權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委托我市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區)、典型鎮、典型村實施。(詳見《梅州日報》4月11日1版)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放眼當下,梅州全市上下正積極響應號召,以頭號工程力度抓緊抓實“百千萬工程”,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出台的《決定》調整的50項市級行政職權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猶如“一池春水”,是全省深化擴權強縣改革,助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改革創新實踐,必將推動更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向基層延伸,進一步激發基層活力,優化亚博网址链接 ,不斷為全市“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增添蓬勃活力。
去年,我市共有2個縣(區)、9個鎮、50個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名單。市級行政職權事項及公共服務事項委托典型縣鎮村實施,既要求相關職能部門要做好總體設計,將相關管理權限下放到位,又要求縣鎮村基層要接得住、管得好,主動適應典型鎮村自主權擴大的新形勢,努力提升業務能力,增強主動性,真正為高質量發展添活力。
用改革點燃梅州“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首先要確保權力“放得下”。相關部門要科學規範設定管理和服務權限,堅持“依法下放、宜放則放”的原則,瞄準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依法明確基層審批管理服務執法權限和責任,把“端菜式”賦權變為“點菜式”賦權,提高向基層賦權的針對性、精準性,讓“放權”真正“放得下”。其次要確保基層“接得住”。“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基層是政令通達的“神經末梢”,大量的行政事務都要通過鎮、村來落實。向基層“放權賦能”時,市、縣要深入研究事權下放改革,找到事權“放”與“收”的平衡點,統籌考慮鎮村需求和承接能力,既做到“清單化”精準高效推進,又做好監督管理,確保放而不亂、放中有管,以擴權賦能強鎮改革釋放發展活力。此外,要確保責任“管得好”“有監督”。委托實施權限的相關部門要加強後續監管,積極探索建立“責任清單”,明確權力主體的責任邊界,建立從上到下的監督機製,健全責任追究機製,督促基層嚴格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監管職責,不斷總結,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實現權力運行更貼近民眾、亚博网址链接 更便捷高效。(記者 朱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