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梅州市2017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來源:本網  時間:2018-09-27 12:04:24  瀏覽:-
字號:

——2018年9月27日在梅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

梅州市審計局局長 黃立強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2017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2017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省審計廳的堅強領導和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市審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執行黨中央關於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導意見,堅持審計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國家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聚焦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了2017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重點對市級預算管理、部門預算執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重點民生項目和專項資金、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等進行了審計,揭露違法違紀問題和經濟社會運行中的風險隱患,著力發揮審計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麵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範運行、促進反腐倡廉等方麵的作用。20177月至20186月,完成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68個,查出違規資金1.25億元、管理不規範資金129.27億元;審計作出處理應繳財政資金0.95億元,應歸還原渠道資金1.46億元,應調賬處理2.72億元。

審計結果表明,2017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不斷深化財稅體製改革,發展生態產業,壯大實體經濟,致力改善民生,積極化解存量債務,加快構建一區兩帶六組團科學發展格局,生態富民強市建設取得良好開端。從審計情況看,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平穩,財政收支管理不斷加強。

——注重提升財政收入質量。努力克服經濟增長放緩、普遍性減稅降費等因素的影響,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強化收入形勢分析,積極組織財政收入。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8.5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73.55億元,同比增長7.08%,稅收占比對比上年提高了2.63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質量逐步提升。

——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力度。緊緊圍繞中央、省、市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強財政資金管理,開源節流,集中財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與核心環節,持續加大對社會保障、就業、住房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扶貧等基本民生的保障力度,支出結構不斷優化。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318.1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52%,保障了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實,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脫貧攻堅成效明顯,超額完成了省下達的年度脫貧任務。

——深化財政管理體製改革。積極開展省以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製度改革的前期工作,製定《梅州市市級財政資金項目庫管理辦法》和《加大市級財政統籌力度工作方案》,完善中期財政規劃編製工作流程;深化政府財務報告製度改革,全麵鋪開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試編工作,積極穩妥推進財務監管、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管理等工作;推進投融資體製改革,加快組建梅州農商行,健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機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建設,提升財政服務保障能力。

一、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一)市級財政管理審計

2017年度市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2017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15.37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02億元)、總支出103.35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8.83億元),年終結轉結餘12.02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總收入54.64億元、總支出42.16億元,年終結轉結餘12.48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0.02億元、總支出0.02億元,收支持平;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總收入64.76億元、總支出74.61億元,收支相抵當年結餘-9.85億元,年終滾存結餘50.26億元。

審計結果表明,市財政積極推進各項財政改革,認真落實相關財政政策措施,發揮財政支持和引導作用,優先保障基本民生和重點項目,財政預算執行總體平穩。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預算編製方麵。一是部分一般公共支出預算未編列到具體單位和項目,涉及金額153,634.94萬元。二是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沒有按規定編列到具體項目,涉及金額200萬元。三是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預算沒有按規定完整編列到項。

2. 預算執行方麵。一是上級專項轉移支付專款執行率偏低,收到補助收入187,898萬元,實際撥付使用金額119,472萬元,執行率為63.58%。二是部分專項經費預算執行不夠到位。市人大批準市級醫療衛生支出(專項經費)支出計劃2392.45萬元,實際撥付1271.44萬元,實際執行率53.14%;批準市級科學技術支出(專項經費)支出計劃971萬元,實際撥付503.36萬元,實際執行率51.84%

3. 財政支出方麵。一是2016年度新增債券轉貸資金使用進度慢,至2017年底仍有194,704.48 萬元未撥付使用。二是多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1,900萬元、少列債務還本支出61,900萬元。

4. 財政管理方麵。一是曆年已撥付未列支出掛賬資金累計771,307.66萬元沒有清理消化。二是出借或墊付財政資金長期掛賬未清理收回,涉及金額15,910萬元。三是市財政未將超過2年以上的結轉資金1086.20萬元收回統籌使用。

(二)縣級財政管理審計

對豐順縣、五華縣(以下簡稱2個縣)2016年度財政決算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2個縣能貫徹執行各項財稅政策,加強收入征管,優化支出結構,在保障基本支出的同時,加大民生項目、重點建設項目投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財政收入方麵。一是豐順縣以空轉的方式虛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0萬元。二是2個縣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收入沒有按規定繳入國庫,少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756.18萬元。三是2個縣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收入沒有按規定繳入國庫,少列政府性基金收入5397萬元。四是2個縣所屬4個單位沒有按規定上繳非稅收入5796.61萬元。

2. 財政支出方麵。一是2個縣當年無預算撥款新增掛賬85,401.52萬元。二是2個縣虛列支出12,301.31萬元,其中豐順縣虛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742.13萬元、五華縣虛列財政專戶支出559.18萬元。三是五華縣違規撥付財政資金為企業繳交稅費1783.83萬元。四是2個縣收回已列支的款項未衝減支出,造成多列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845.73萬元,多列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280.28萬元。

3. 財政管理方麵。一是至2016年底,豐順縣無預算撥款累計占用上級轉移性支付、新增債券資金等67,161.59萬元。二是2個縣未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製度,違規撥付財政資金至財政專戶或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439,232.76萬元。三是豐順縣違規通過縣投資管理公司等單位向豐順縣美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出借財政資金6250萬元。四是五華縣通過縣產業園區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出借財政資金3750萬元,逾期未收回。

(三)鎮級財政財務收支審計

對梅江區西郊街道、梅縣區城東鎮等8個鎮(街)的財政財務收支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8個鎮(街)能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的決策部署,穩步推進鎮域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財政財務管理方麵。城東鎮、蕉城鎮等4個鎮(街)通過稅費空轉等方式,虛增縣財政收入10,788.03萬元;八尺鎮、轉水鎮等6個鎮未嚴格執行非稅收入 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涉及金額345.64萬元;坭陂鎮等2個鎮違規出借財政資金,涉及金額295萬元;湖寮鎮、留隍鎮等3個鎮擴大開支範圍用於支持其他單位工作經費,涉及金額133萬元。

2. “三公經費、津補貼管理方麵。西郊街道、留隍鎮等3個鎮(街)違規發放獎金補貼,涉及金額284.22萬元;8個鎮(街)部分公務接待費支出未附公函或接待清單,涉及金額172.19萬元。

3. 項目建設和政府采購方麵。留隍鎮、轉水鎮等3個鎮(街)購買辦公用品、保潔服務等商品和服務未嚴格執行政府采購製度,涉及金額334.51萬元;八尺鎮、蕉城鎮等3個鎮11項工程項目未經立項審批,涉及總投資318.24萬元;坭陂鎮、湖寮鎮等4個鎮12項工程結算未報規定機構審核,涉及總投資587.51萬元。

二、部門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情況

組織對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台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局、市水務局、市司法局、市林業局、市科技局、市城鄉規劃局、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市公路局、市糧食局、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市強製隔離戒毒所15個市直部門單位2017年度預算執行及其他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並延伸審計27個所屬單位,部分事項追溯到相關年度。審計結果表明,上述部門單位不斷加強預算管理,預算執行規範化程度不斷提高,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情況總體較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預算執行方麵。一是有3個部門單位超預算開支三公經費,涉及金額21.16萬元。二是有3 個部門單位19個項目的預算支出計劃沒有執行,涉及預算金額715.96萬元。三是有2個部門單位無預算列支培訓費,涉及金額56.30萬元。四是1個部門違規收取培訓費等,涉及金額54.28萬元。

(二)收支管理方麵。一是有3個部門單位違規發放補助3.62萬元。二是有5個部門單位未執行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涉及金額191.89萬元。三是有6部門單位擴大開支範圍,向部分無預算繳撥關係的單位撥付維修費等,涉及金額255.32萬元。四是有3個部門單位購買印刷服務等沒有按規定進行政府采購,涉及金額170.78萬元。

(三)資產負債管理方麵。一是有9個部門單位少(漏)記固定資產,涉及金額1048.45萬元。二是7個部門單位往來款項長期掛賬未及時清理。

(四)三公經費、培訓費管理方麵。一是有10個部門單位部分公務接待費支出未附有公函或接待清單,涉及金額82.82萬元。二是有8個部門單位違規在其他科目中列支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費等,涉及金額159.42萬元。三是有1部門單位計劃外安排出國(境)事項1次,涉及金額1.89萬元。四是有1個部門單位部分培訓費報銷未附相應的培訓通知或相關文件,涉及金額238.98萬元。

(五)未嚴格執行現金、賬戶和會計核算管理等相關規定方麵。一是有9個部門單位未嚴格執行公務卡結算製度,涉及金額109.84萬元。二是有7個部門單位零餘額賬戶管理不嚴,向實有資金賬戶劃撥資金,涉及金額3393.13萬元。三是有6個部門單位超限額使用現金,涉及金額82.88萬元。四是有3個部門單位專項資金未進行明細核算,涉及金額227,522萬元。

三、重大政策措施跟蹤審計情況

根據審計署和省審計廳的統一部署,組織對放管服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被審計單位能夠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重大決策部署,有效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審計抽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放管服改革推進方麵。一是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審批環節多、耗時長、申報材料多,施工圖審查環節效率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沒有按規定對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和核發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手續進行優化整合。審計抽查全市10個最新獲得施工許可證的投資報建項目,從土地成交確認到施工許可的全過程審批辦理,普遍需要1416個辦理環節;從受理至辦結平均耗時127.10個工作日,最長達184個工作日;平均需要提供材料134.60件,最多達161件。審計抽查10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圖審查環節,審圖流程優化程度不夠,未能做到集中受理、聯合審圖;截止2017年底,全市僅有1家工程審圖機構,審圖市場培育和競爭不夠充分。二是不動產交易登記環節多、申報材料多、耗時長,部門銜接不暢,交易營商環境有待優化。審計抽查9個最新辦理的個人純商業貸款購買二手房案例,不動產交易登記從購房資格審核到銀行放款全過程需要多次往返房管(住建)、稅務、不動產登記(國土)、銀行等4個部門單位串聯辦理多個環節,平均需要8.33個環節;審批平均需要提供材料25.22件,且有部分材料需要重複提交;平均耗時78.72個工作日,最長達138.50個工作日。

(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方麵。一是科技創新投入少。據統計,201420152016年度,我市研發經費支出分別是3.66億元、2.86億元、2.91億元,分別占當年GDP0.41%0.30%0.31%,財力支撐不足。二是部分項目未能如期通過結題驗收。經對2016年我市承擔的72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進行抽查發現,其中45個項目承擔單位未在合同期內完成結題驗收工作,占比為62.50%。 

(三)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方麵。一是平遠縣人民醫院、五華縣中醫醫院和豐順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3個縣辦公立醫院升級建設項目未按期在2017開工。二是蕉嶺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升級建設工程,因調整項目投資總額,未按要求在2017年完成立項。

四、重點民生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情況

(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審計

配合省審計廳開展2017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我市各級各部門能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整體進展順利。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脫貧成效方麵。全市2016年度被認定的已脫貧人口中有41165993人仍居住在C/D級危房中,不符合貧困戶退出條件。

2. 扶貧資金籌集管理使用方麵。一是截止20179月底,有梅縣區、平遠縣等4個縣(區)扶貧資金撥付使用率均在50%以下,扶貧資金撥付使用進度緩慢。二是蕉嶺縣個別鎮村違規以現金形式將產業幫扶資金直接支付給幫扶對象,涉及金額129.74萬元。三是有蕉嶺縣、五華縣2個縣以前年度扶貧資金留存一年以上或接近一年未安排使用,涉及金額825.62萬元。四是五華縣沒有按規定落實2016年危房改造縣級應配套資金2376萬元,致使該縣危房改造補助標準低於省定標準1萬元/戶。

3. 扶貧項目管理方麵。一是五華縣安流鎮有1個光伏扶貧產業項目沒有按規定公開招投標,涉及金額2842.80萬元。二是梅縣區、五華縣2個縣(區)部分資產收益類項目未及時完善收益分配機製。

4. “三保障惠民政策落實方麵。一是由於教育部門和扶貧部門工作不銜接、數據不共享,導致全市547名貧困家庭學生未享受生活費補助和免學雜費補助,涉及金額182.10萬元。二是由於部門之間溝通銜接不到位,五華縣有5 戶已被剔除貧困戶資格的農戶建房仍獲得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涉及金額16.75萬元。三是五華縣有26名貧困人員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四是蕉嶺縣、五華縣2個縣共有13戶已領取過危房改造補助的貧困戶,重複納入危房改造計劃。五是由於部門間政策認定標準不統一,致使全市1081名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員未納入民政部門低保五保救助名單。

(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審計

組織對全市20162017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收支結餘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不斷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完善基本養老保險保障體係,積極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管理征繳方麵。一是有部分用人單位沒有按規定為職工申報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二是有部分企業申報繳費基數不實三是20162017年,全市有139家企業626申報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但沒有按規定繳費,欠費262.88萬元。

2.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經辦管理方麵。一是對187名已死亡人員繼續發放養老保險待遇,涉及金額272.23萬元。二是地稅部門征收係統不夠完善,有594人重複征收未退費,涉及金額56.81萬元。三是參保人生存認證管理存在漏洞,有15名死亡人員仍通過基本養老金領取資格生存認證。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

配合省審計廳組織實施我市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審計結果表明,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能夠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的決策部署和各項政策要求,積極推進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安居工程目標任務完成及管理方麵。全市有29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開工任務未按要求在201710月底前開工。

2. 安居工程資金管理使用方麵。一是五華縣、豐順縣、平遠縣等3個縣農村危房改造縣級配套資金未到位,涉及金額2393.30萬元。二是五華縣、梅縣區等2個縣(區)安居工程專項資金沒有按規定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涉及金額2100.21萬元。三是興寧市、大埔縣等6個縣(市)沒有按規定方式發放公共租賃住房補貼,涉及金額48.61萬元。四是興寧市保障性住房租金未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涉及金額139.65萬元。

3. 安居工程建設管理方麵。興寧市直接指定葉塘二期棚戶區改造項目購買服務的承接主體,沒有按規定通過公平競爭擇優方式確定。

4. 農村危房改造管理方麵。一是全市有582015年前已進行危房改造家庭重複列為20162017年危房改造對象,其中222016年違規領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56.90萬元。二是違規將8名集中供養五保戶列入2016年和2017年危房改造對象,其中有2人已違規領取2016年危房改造補助資金4.70萬元。

(四)基礎教育投入審計

組織對市級、梅江區、梅縣區20142016年基礎教育投入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被審計單位能貫徹落實各項基礎教育政策,改善教育辦學條件,推動基礎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教育體製機製方麵。一是市級、梅江區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分配,未經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和提出分配方案。二是市級、梅江區和梅縣區未建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督導機構。三是梅江區和梅縣區未根據實際製訂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機製。

2. 教育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方麵。一是梅江區財政沒有足額返還學雜費,涉及金額1874.20萬元。二是梅江區梅州中學沒有按規定執行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涉及金額304.12萬元。三是梅縣區支付教學樓等工程款未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涉及金額3509.38萬元。四是市級和梅縣區沒有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特殊教育。五是梅江區梅州中學沒有按規定的資助範圍和對象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隻在高一、二年級學生中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未發放給高三年級的學生。

3. 項目建設和政府采購方麵。一是市級、梅江區部分學校未嚴格執行工程項目基建程序,存在未批先建、發包給無資質施工單位等問題。二是市屬2間中學4項工程沒有按規定招標,涉及金額154.47萬元。三是梅縣高級中學分拆項目規避政府采購,涉及金額36萬元。

4. 教育規範管理和辦學水平方麵。一是梅江區2間公辦中學違規招收借讀生86人。二是市蓮新幼兒園和梅縣區2間鎮中心幼兒園未按在園幼兒數的規定比例配足教職工。

(五)2家醫院經營醫療及收費情況審計

組織對豐順縣人民醫院、留隍鎮中心衛生院2016年度醫院經營醫療及收費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2家醫院能執行上級關於縣鎮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要求,加大重點專科和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落實藥品零差價政策,穩步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豐順縣人民醫院方麵。一是有3項工程分拆立項,規避公開招標,涉及金額146.86萬元。二是有4宗工程未立項且未經招標直接發包,涉及金額60.22萬元。三是部分病人收費與醫囑不符,涉及金額277.52萬元。四是多計部分耗材用量或超規定標準收費,多計收費114.25萬元。五是將285人次不符合入院指征的參保人員收治入院,涉及醫保基金支付31.65萬元。六是多計治療時間及次數,多計收費12.62萬元。

2. 留隍鎮中心衛生院方麵。一是收費與病曆、醫囑不符,涉及統籌支付金額38.84萬元。二是購買辦公桌椅、安裝監控設備等未登記固定資產,涉及金額38.88萬元。

五、公共投資項目審計調查情況

組織對梅縣新城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園建設工程2個重點項目進行跟蹤審計調查。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2個項目建設進展緩慢。20171-10月,2個項目完成投資共1.65億元,占2017年度計劃總投資9.90億元的16.63%

(二)2個項目部分建設程序不合規。2個項目均存在未取得建設用地預審文件前已取得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複、項目開工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的問題。

六、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

(一)中小河流治理專項資金審計

組織對梅縣區、平遠縣、大埔縣、五華縣4個縣(區)20152016年的(山區)中小河流治理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4個縣(區)穩步推進(山區)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工作,在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農業防洪減災能力等方麵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資金籌集管理使用方麵。一是梅縣區等3個縣(區)實施的20宗項目未按批複概算建設內容建設,較初步設計批複的工程投資概算少6234.04萬元。二是平遠縣等3個縣(區)支付工程款等沒有按規定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涉及金額25,884.49萬元。三是大埔縣等2個縣多撥付建設管理費627.22萬元。四是五華縣等2個縣沒有按規定計提水利建設基金273.71萬元。五是平遠縣多付工程保險費15.82萬元。

2. 工程建設管理方麵。一是4個縣(區)未批先征土地364.88畝。二是4個縣(區)未嚴格執行工程項目基建程序,存在未按設計圖紙施工、未經批準擅自改變建設內容等問題。

(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審計

組織對蕉嶺縣蕉城鎮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蕉城鎮能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較好地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 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方麵。一是截至2016年底,蕉城鎮實際建設用地規模超規劃,超過蕉城鎮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控製數71.80公頃,超出5.11%。二是蕉城鎮有1個項目實際征收土地317.13畝,比省國土資源廳的批複多30.18畝。三是蕉城鎮有2個項目未批先征土地67.05畝。

2. 蕉城鎮沒有按規定在20169月底前完成生豬養殖場(戶)關閉拆除清理工作,2017年底,仍有247生豬養殖場(戶)關閉

3. 蕉城鎮有4個村沒有按規定比例將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分配到戶,少發放25.26萬元。

對本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具體審計情況,市審計局已依法征求了被審計單位意見,出具審計報告,下達審計決定;報告反映的問題正在得到整改和糾正,對涉嫌違法違紀線索,已按有關規定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查處;對違反財經法規的問題,已作出處理處罰意見;對製度不完善、管理不規範的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單位建章立製,切實加強內部管理。下一步,市審計局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督促有關縣(市、區)和部門單位認真整改,全麵整改情況將按規定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

對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各級各部門單位采納審計意見和建議,及時采取措施落實審計整改工作,市審計局已於 2018 528日在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對具體整改情況進行了報告。據統計,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上繳財政資金2.42億元,已歸還原渠道資金2.83億元,已糾正管理不規範資金0.08億元,已撥付資金5.38億元。同時,完善相關規章製度,加強內部管理,製定或修訂製度規範38項。

七、審計建議

(一)提高預算管理水平。一是認真落實預算法要求,加強收入征管,細化收支項目,健全完善全口徑預決算體係,提高預算編製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二是推動預算全覆蓋,依法規範預算調整,減少預算追加,提高預算的執行率和年初到位率。三是進一步改革預算製度,加大預算體係間統籌力度,推動項目支出定額標準體係建設;加快推進財政管理體製改革,促進市與縣(市、區)財權與事權相匹配。

(二)增強財政保障能力。一是進一步做好收入形勢分析,圍繞收支目標任務,狠抓收入進度,挖潛增收,努力實現收入穩定增長;盤活各類閑置資源資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擴大政府收入規模。二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財政支出,切實履行預算執行動態監控職責,集中有限財力保障改革發展、重點項目、民生事業;統籌用好用活政府債券資金,加快債券轉貸資金的支出進度,切實提升支持政策實施的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三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嚴控新增債務,規範政府舉債管理,努力消化壓減存量債務,積極防範化解財政運行潛在風險。

(三)促進政策有效落實。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深化商事製度改革,加強跨部門、跨區域之間的組織協調和信息數據共享,健全完善聯動工作機製,推行部門聯審聯批製度,促進項目及早落地見效;切實提高扶貧資金和項目績效,加強跨部門涉貧信息整合共享,精準落實貧困戶三保障惠民政策和幫扶政策,健全貧困戶穩定長效脫貧機製,做到真脫貧;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加快基礎教育建設和改革發展,提高師資和施教質量,著力推進基礎教育優先發展、均衡發展、優質發展、統籌發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自覺接受市人大的監督和指導,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銳意進取、盡責擔當,以審計工作的新業績,推動審計事業創新發展,為加快建設生態功能區先行地,當好綠色發展引領者,建設生態富民強市,開創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報告完畢。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