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下月起出租車起步價調至7元 取消燃油附加費
來源:梅州發展和改革局  時間:2016-05-11 00:00:00  瀏覽:-
字號:

梅州出租車的起步價於2009年從4元調至5元之後,在接下來的近7年間便沒有改變過。出租車司機王司機告訴記者,由於滴滴打車的興起,如今他們的月收入已經從兩年前的4000多元,減少到如今3000元左右。

針對這個現象,梅州市相關部門擬定了調價方案,計劃從今年6月起,將出租車的起步價調至7元,續程運價增至2元/公裏,並取消原有的燃油附加費,屆時出租車司機的月平均收入將由1960元提高到3046元。

此外,由梅州市交通運輸局牽頭搭建的一個打車平台——“梅州出行”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如今,市民點開手機上的“梅州出行”軟件,在中心城區隻需要5-8分鍾的平均等待時間,就能坐上出租車。

南方日報記者 黃思華 通訊員 藍常基

出租車起步價7年後再次調整

“我開出租車將近十年,就是這一兩年,覺得自己的收入養家難了。2014年每月還有將近4000元的收入,現在一天12個小時下來可能隻有200多元的營業額,一個月的收入在3000元以下是很正常的事情。”出租車司機陳司機告訴記者。

出租車司機收入低,很重要一個原因是起步價太低。據了解,梅州出租車的起步價於2009年從4元調至5元之後,在近7年時間裏,沒有改變過。如今,聽說起步價有可能調整,陳司機感歎“真不容易”。

2015年8月20日,梅州城區5家出租車公司在廣大司機的強烈反響下聯名報送了《關於梅州城區出租車調整起步價的請示》。今年3月,梅州市發改局組織召開調整梅州城區出租車運價聽證會,就《調整梅州城區出租車運價和建立油運價格聯動機製聽證方案》進行討論。5月3日,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了《梅州城區出租車運價調整方案》,計劃於6月1日起正式執行新的出租車運價標準。

根據出租車調價方案,梅州城區的出租車起步價將調整為為7元/2公裏,超出後為2元/公裏,超過12公裏後每公裏加收0.5元,超過20公裏由司乘雙方協商收費;夜間23時至淩晨6時在正常運價基礎上上浮30%。現有1元/次的燃油附加費取消。

“如今燃油價格上漲,根據調查結果,相比2009年,現在每月出租車要多支出630元;汽車維修費也在增加,在出租車運價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出租車經營者的收入相對偏低。”梅州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比起梅州的周邊城市運價,比如潮州市區的起步價10元/2.6公裏,揭陽市區起步價8元/2公裏,汕尾市區起步價7元/2公裏,河源市區起步價6元/2公裏,清遠市區起步價6元/2公裏。“梅州城區現在的5元/1.82公裏起步價其實是偏低的。”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市發改局的數據顯示,梅州城區出租車每天行駛裏程約422公裏,實際載客裏程約225公裏,載客36.67次/日,每次載客裏程約為6.12公裏。目前,載客收入約12.5元/次,成本監審實際載客成本為13.13元/次,月工資為1960元/人。“我們現在擬定的方案是想把出租車司機的工資提高到3046元/月。”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提到。

司機收入增加可減少“霸王車”現象

出租車起步價的調整,無疑將會影響市場的競爭格局。近幾年,滴滴打車軟件等互聯網專車通過向市民提供高效而廉價的出行服務,在短時間內分割了梅州出租車市場的半壁江山,導致了梅州出租車的客源日趨減少。

那麼此次上調起步價,會不會進一步分流出租車客源呢?事實上,不少出租車司機也擔心:“如果市民不接受,客源少了,其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對於起步價上調,市民李邵基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有些不願意,但還是可以理解,“少了燃油附加費,實際隻增加了一元,其實也不算非常多,司機這麼多年沒有加工資,如果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想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還未拿到駕照,因此每逢下大雨之時,李邵基隻能打的送兒子上幼兒園,而後又自己坐公交上班。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梅州城區有5家出租車經營公司,梅江區2家和梅縣區3家。市區出租車數量共470輛,其中梅江區250輛,梅縣區220輛,出租車從業人員約1000多人。

盡管出租車數量不多,但司機亂收費、不打表、拒載等問題困擾著整個行業。但另一方麵,出租車司機反映成本高企、收入下滑,再加上滴滴司機參與競爭,進一步加劇出租車行業惡性發展。去年11月,梅城發生出租車停運事件,雖然誘因與燃油附加費、打車軟件衝擊等有關,其實司機真正希望的是可以讓自己的收入能夠有所保證。

梅縣順豐小汽車出租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嘉昌解釋:“其實司機的收入減少,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出租車司機本身的服務質量可能沒有專車司機的好,第二是近幾年城區的私家車快速增多,加上本市流動人口並不多,因而打車的人少了。”

在以往的投訴中,出租車司機在節假日不打表飽受市民詬病。“每到過年的時候,出租車便不打表,起步價從5元暴漲到上車一口價就是10元,打表不過10要價30元。”從小在梅城長大的陳麗萍說。

對此,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的起步價上調,也是希望能給的士司機提高一些收入,同時減少開“霸王車”的現象。

■亮點

出租車司機訴求已解決八成以上

去年11月,梅州城區出租車司機聯名提交了15個訴求。對此,市交通運輸局相關部門回應,現在已經解決了80%以上。

序號司機訴求進展情況1出租車起步價過低,7年未改變,應提高已有《調整梅州城區出租車運價及建立油運聯運機製初步方案》,計劃6月1日起執行新的標準。2提高“跑空費”(即向路程較遠的乘客收取一定費用)目前國家和省相關法律法規中暫時並無“跑空費”一項,因為無法可依。但市發改局表示,在新的執行標準中,明確規定超過12公裏執行2.5元/公裏的標準,超過20公裏由司乘雙方協商。3燃油補貼未發放市財政局已將2014年出租車燃油補貼清算資金於10月19日發放到各縣(市、區)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已督促梅縣區、梅江區交通運輸局與兩區財政局做好銜接工作,發放補貼。4認為政府投放過多新出租車,造成行業經營困難按照市統計局2014年人口統計數據,梅江區和梅縣區常住人口為95.55萬人,現有出租車輛554輛,每千人擁有量為0.58輛,與出租車擁有兩下限(0.7輛/千人)仍有差距,市場仍有發展空間,因而投放過量的說法不科學。5“滴滴出行”等打車軟件進入梅城,造成出租車行業客源流失目前,交通運輸部發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市交通運輸局將在正式的《管理規定》出台後按照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廳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6加快梅縣扶大燃氣站興建,解決加氣難的問題按職能分工,燃氣站的建設有兩種情況:1、單獨興建燃氣站,由市城綜局進行審批、建設;2、在原有加油站基礎上建設,則由業主單位報城綜局批後再報經信局同意進行建設。7電召平台存在串通,影響載客已責成聯通公司完成電召平台自查工作,並於5月1日推出“梅州出行”打車軟件,並將不斷完善平台的維護和建設,方便乘客與司機聯係。8“藍牌車”違法營運和外縣出租車在梅城載客現象嚴重,客源流失多要求市執法局、兩區交通運輸局加大聯合執法力度,重點對“藍牌車”、外縣出租車在梅城載客等非法營運行為進行整治,保障出租行業健康發展。9梅州城區存在四種出租車計價收費方式將協調有關部門在6月1日實行新的收費標準時統一計價方案,實現同城同價,統一收費。10城區各大旅客運輸戰場、火車站沒有設立出租車候車點將溝通協調城綜局、交警、火車站等職能部門對城區各大旅客運輸戰場、火車站設置固定出租車候車點。目前,火車站、黃塘醫院的的士通道正在建設中。11出租汽車企業與司機簽訂“霸王條約”,承包費用高,收費不透明

要求各出租汽車企業依法依規處理好勞務關係,規範收費,公開各項收費細則,保障司機知情權。

12法定節假日應安排休假或相應提高報酬出租汽車企業不屬於用人單位,司機屬於靈活就業人員,可自主安排休假時間。13認為出租汽車企業需為司機購買社會保險梅州城區各家出租車公司都是承包經營製,非公車公營模式。承包經營模式下司機屬於靈活就業人員,企業沒有義務為其購買社保。司機可以通過自行繳交和由公司代繳兩種方式投保。14減少出租汽車企業對司機的罰款要求出租汽車企業依法依規完善投訴處理、車輛事故處理等相關製度,並嚴格按照製度進行處罰。15沙龍公司司機建議公司車輛年底到期後更新部分車輛市交通運輸局將依據《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進行研究,結合梅州市場的需求,依法依規做好出租汽車的投放、更新工作。

■亮點

“梅州出行”打車軟件上線

出租車司機李司機參與了“梅州出行”的試用測試。他說,這款軟件雖然目前功能不多,但是彌補了之前的士電召平台“8661234”的一些不足,可以馬上為司機與乘客進行直接一對一匹配的服務,改掉了以往幾輛車載一位乘客或無車前往載客的弊病,也減少了司機的空車率。

“我也不用經常在街上盲目地轉悠,油費錢也少了。”李司機說。如今,市民點開手機上的“梅州出行”軟件臨時打車,在中心城區隻需要幾分鍾的平均等待時間,便可打到出租車。

此前,滴滴、快的等互聯網專車通過向市民提供高效而廉價的出行服務,在短時間內改變了整個城市公共交通的格局。出租車行業依靠“特許經營”來賺取收入的體製正在受到衝擊,專車服務對於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產生了積極影響。而專車背後潛藏的安全性、合法性等問題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每輛出租車需要9萬元的購買費,而其中的5萬元則會在經營權到期後退回給司機,這相當於司機有5萬元是押在出租車公司作為車輛的”保證金“。除此之外,公司每年也會給每輛的士配備高額的保險費。”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也無疑增加了市民乘坐出租車的可靠性、安全性。。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相對於火爆的專車,打車難、運行效率低一直困擾著出租車行業。“梅州出行”軟件要改變的是傳統的呼叫模式。在需求旺盛的高峰時段,470輛出租車將分布在梅州城區的各個地方隨時待命,人們點開軟件就能打到車,而不是焦慮地站在路邊不停招手攔車。

“確實挺方便,以前在我家附近是很難在下雨天打到出租車的。”住在江北五裏亭的陳阿姨用這個軟件,在一分鍾左右就叫了一輛出租車,成功與司機聯係上。她說,以後可以在出門前先用軟件叫車,能節省時間。“我其實還是偏向坐出租車而不是滴滴,畢竟更安全,而且司機也對路況比較熟悉。”陳阿姨說。

“梅州出行”其實與廣州的“如約”非常相似,都是政府主導的打車平台,受到政府的監管。市民打車後,可通過軟件裏的訂單記錄查詢到司機、車牌、聯係方式等,雲端也會保留出租車運行軌跡。“如此一來,乘客人身財產更安全,東西丟失或者遭遇不打表等問題,都能夠實現有效追蹤查實。”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市交通運輸局的描述中,滴滴等專車被歸為尚不合法“私租車”,而“梅州出行”平台上的出租車則是經過審核、擁有許可牌照的運營車輛。這個軟件從今年5月1日正式上線投入使用之後,梅州市場上便擁有了“手機-手機”和“手機-電召平台-車載終端”兩種召的模式,統一由梅州市聯通公司提供後台支持服務。

聯通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最初政府希望打造一個完全封閉的打的平台,但是在測試時發現,“梅州出行”平台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之後,我們還計劃將整個城市公共交通都納入到這個平台之中,飛機、火車、公共汽車等等,甚至是以後的高鐵,市民通過這個平台可以清楚地知道飛機幾時起飛、公共汽車到哪個位置了。”

■市民聲音

1.出租車司機服務水平應提高

對於起步價提高,接受訪問的大多數市民認為合適的提價可以接受,但關鍵是服務要相應提升。“而今的實際情況是,出租車司機覺得自己的收入少;但是我們也對出租車司機的服務有一些意見,付了錢,就應該享受到相應的服務。”陳麗萍認為,出租車司機普遍開車過快、且服務態度不好,這一點應該向一些滴滴司機學習。

2.“梅州出行”軟件的推行緩解了打車難的問題

“梅州的出租車數量少,且分布不均,一些地方很難打到車。有了正規的打車軟件,確實能夠解決我們的一些出行問題。”李先生希望,軟件的服務功能應該盡快得到完善,方便市民使用。

3.春節期間收費問題應有個解決方法

“過年打車難、打車貴、收費亂”,這是很多市民反映的一個現象。對此,在某機關上班的劉先生認為,有關部門可以適當提高基本價格,保障出租車駕駛員的經濟利益,彌補他們放棄休息的損失。同時也應製定有關準則,並做好市場監管,保證出行人群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