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佳豐電子有限公司LED光源及配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來源:梅州市環境保護局  時間:2017-02-13 00:00:00  瀏覽:-
字號: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豐順佳豐電子有限公司LED光源及配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二樓環保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

地點

環評

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豐順佳豐電子有限公司LED光源及配件項目

豐順佳豐電子有限公司

梅縣區雁洋鎮

湖南綠鴻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一)現有項目情況

豐順佳豐電子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工業園8、9號地塊(中心地理位置坐標:北緯23°43'59.84",東經116°11'16.55")。公司年產揚聲器配件350萬件,2007年取得《生產揚聲器配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評批複。現有項目一直未進行環保驗收,對比原環評現有項目增設了注塑工藝,該工藝也未辦理環評。2016年12月8日,現有項目取得了豐順縣環境保護局的備案意見。目前,該公司正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現有問題進行整改。

(二)新建項目情況

因市場發展需要,公司在現有項目場地內新建LED光源及配件的生產線。新建項目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磨板、顯影、蝕刻退膜、清洗及抗氧化等,年產LED光源及配件1億條(其中,0.4億條與LED燈珠組合製成LED光源,0.6億條作為配件外售,即年產45萬平方米的單麵鋁基板,其中40%鋁基板與LED燈珠組合製成LED光源,60%鋁基板作為配件外售)。項目總投資1800萬,其中環保投資289萬元。

1、生產廢水主要為磨板廢水、顯影廢水、堿性蝕刻退膜廢水、抗氧化廢水、一般清洗廢水、衝版廢水和各類噴淋係統產生的廢水,生產廢水經自建汙水處理站處理達到廣東省《電鍍水汙染物排放標準》(DB44/1597-2015)表3水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後,60%的尾水再進入中水回用係統,其餘40%的尾水外排,排入市政汙水管網,送豐順汙水廠處理。項目食堂含油廢水經隔油隔渣池預處理後,與其它生活汙水一同進入化糞池預處理達到廣東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時段三級標準後排入市政汙水管網,送至豐順縣汙水處理廠處理。

對地下水可能產生影響的固廢暫存點、事故池、危險化學品儲存區、危廢倉等區域均作地麵硬化處理,且項目區域均采用環氧樹酯塗層防滲采取防滲措施。

2、項目運營期產生酸堿廢氣經處理達到廣東省《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時段二級標準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標準要求後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有機廢氣經風管引至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達到廣東省地方標準《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DB44/815-2010)VOCs排放濃度的要求後排放,排放高度為15m;含塵廢氣通過集氣罩對其產生的粉塵進行收集,經脈衝袋式除塵器處理達到廣東省地方標準《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時段二級標準後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廢氣經靜電油煙處理裝置處理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後排放。

3、項目建成後,采取基礎減振、隔聲、吸聲、消聲等噪聲防治措施,以減少噪聲對外界的影響。確保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4a類標準的要求。

4、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過濾棉、廢菲林、廢油墨渣、廢包裝桶、廢活性炭、汙水處理站汙泥等危險廢物和磨板過程產生的廢銅粉、測試過程產生的不合格線路板等嚴控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項目蝕刻廢液經回收裝置處理後循環使用,蝕刻廢液經堿性蝕刻廢液回收裝置處理後的廢蝕刻液返回蝕刻機繼續工作,被電解出來的副產品高純度電解銅則外售處理;廢包裝物料、粉塵等一般工業固廢,由專業單位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清理運走。

5、運營期環境風險因素主要為有毒有害化學危險品在運輸、裝卸、使用、儲存及生產過程中,存在“跑冒滴漏”、操作不當或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泄漏對區域環境及周邊人群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起火災和爆炸;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將直接排放,對豐順縣汙水處理廠水質水量造成衝擊以及影響納汙水體榕江北河的水質。項目通過做好儲存區防腐防滲漏措施,加強運輸車輛和使用人員的管理,加強廢水廢氣處理係統的維護管理,設置事故應急池(擬建1個容量為100m3的事故池),製定有效可行風險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控製環境風險。

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主要是通過發放公眾調查表、網上公示、現場張貼布告調查方式征求群眾的意見。我局項目受理公告期限內未接到公眾反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