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梅州蕉華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二樓環保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 項目 名稱 |
建設單位 |
建設 地點 |
環評 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梅州蕉華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
梅州蕉華汙水處理有限公司
|
梅州市蕉華管理區 |
廣州市番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梅州蕉華汙水處理廠位於蕉華管理區老場北部工業區,項目總設計規模為2.4萬m³/d。其中一期工程設計規模0.6萬m³/d,二、三期初步各按0.9萬m³/d規劃,本次僅對一期工程(0.6萬m³/d)汙水處理廠新建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本項目一期工程服務範圍麵積共約322公頃。汙水處理廠規劃總占地麵積約50畝,一期工程占地14畝,總投資約2755萬元。 |
1、項目采用“混凝+水解酸化+一體化改良氧化溝+濾布濾池+強氧化反應”工藝處理服務範圍內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處理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1918-2002)一級B標準和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汙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較嚴值後,經汙水管網排入石窟河。 對地下水可能產生影響的汙泥處理單元(包括汙泥暫存庫)地麵采取防雨、防滲、防腐等措施,四周設置地溝和收集池;汙水處理、排放、輸送係統等進行防腐、防滲漏處理。選用優質設備和管件、加強日常環境管理,嚴格控製設備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現象。采取一係列的有效措施後,項目對地下水的影響較小。 2、為減少惡臭氣體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建設單位將粗細格柵間、提升泵站、調節池、初沉池上加蓋,密閉負壓收集,由引風機經風管送至生物除臭塔,處理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廢氣排放標準二級標準要求後,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廢氣采用油煙淨化器進行處理,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18483-2001)要求後排放。 3、對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基礎減振、設置專用機房、選擇低噪音機型、合理布局、加強綠化等措施從聲源上、傳播途徑上降低噪聲的影響,確保廠界噪聲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要求。 4、項目運營期產生的汙泥在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前進行毒性鑒別,根據毒性浸出結果決定最終處置方式。若確定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屬於危廢,則交由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若屬於一般廢物則近期交由蕉嶺縣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理,遠期待梅州市汙泥綜合處理中心建成後,交由梅州市汙泥綜合處理處置中心綜合利用。項目產生的其它固廢廢物分類收集、合理處置,沉砂池的泥沙和攔汙格柵截留的固體廢棄物可委托環衛部門負責處理,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負責處理,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5、運營期環境風險因素主要為有毒有害物質(汙水處理使用的化學藥劑)泄漏和管道廢水泄露。通過采取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設立危險化學品倉庫和使用人員的管理,加強化學品輸送管線、設備的檢查維護;加強廢水處理係統的維護管理,設置足夠容積事故應急池,製定有效可行風險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減少環境風險。 |
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主要是通過發放公眾調查表、網上公示、現場張貼布告調查方式征求群眾的意見。本次調查共發放個人調查表106份,回收106份,發放單位意見調查表11份,回收11份。個人調查結果顯示,82.76%的被訪者對該項目的建設表示讚成,無人反對本項目的建設。單位調查結果顯示,除北鬥鎮慶瑤村表示無所謂外,其他單位均支持項目建設。我局項目受理公告期限內未接到公眾反饋意見。 |
2016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