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五華縣源毅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梅江水車年采6.1萬m3河砂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環保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
建設單位 |
建設 地點 |
環評 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五華縣源毅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梅江水車年采6.1萬m3河砂項目 |
五華縣源毅建築材料有限公司 |
梅縣區水車鎮 |
畢節市環境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 |
五華縣源毅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梅江水車年采6.1萬m3河砂項目位於梅縣區水車鎮,該公司於2018年5月取得了河道采砂許可證,采砂區為梅江水車采區。項目產品為河砂,年產量為6.1萬m3。本項目總投資800萬元,環保投資38萬元,主要包括水車鎮采區和工業場區。 水車鎮采區位於梅縣區水車鎮水車村至先鋒村之間的梅江河段,左岸先鋒村,右岸水車村,采區以新建梅江特大橋下遊3000m為起點,至水車大橋上遊500m止。采區平均長度1850m,采區平均寬度131m,采區麵積24.26萬m2。采砂區為《梅州市梅縣區2017年度河砂開采規劃報告》中的水車鎮采區。項目工業場區位於梅縣區水車鎮安和村,主要用於破碎加工河砂,占地麵積約20000 m2,建築麵積約250 m2,主要建設一條洗砂製砂生產線以及相應的堆場、辦公用房,設置2條采砂船和8條運輸船,新建三級沉澱池、固廢暫存場及危險廢物暫存間等。。 本項目2016年以前由梅州市灃勝建材實業有限公司梅縣分公司開采,年采砂量為4萬噸。在本項目建設之前,以前的采砂活動已停止。建設單位在取得采砂許可證後,收購了場區現有部分設備設施建設本項目,根據新的采砂規劃進行采砂活動。 |
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洗砂廢水和堆場滲濾水,收集通過沉澱池處理後回用,不外排。生活廢水通過三級化糞池處理後可用於灌溉周邊農田,不外排。船舶油汙水經收集運輸至工業場地,再經自建隔油池處理後進入沉澱池沉澱後回用於洗砂生產線,禁止直接排入梅江河。 根據預測結果,采砂引起周圍水體SS、鉻、鎘、汞等重金屬增加對下遊12km的飲用水源準保護區水域無影響。采礦會對局部水域水環境、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但由於底泥重金屬擴散對受納水體的汙染短暫且擴散範圍有限,汙泥影響隨著采砂結束而逐步消失。 2、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工業場區的危廢暫存間、柴油罐區為重點防滲區,建設室內倉庫,要求有耐腐蝕、防滲透、防破裂的硬化地麵,並配套防雨、防洪、防曬、防風等措施。項目廢水沉澱池、化糞池為一般防滲區,鋪設防滲漏鋼筋混凝土。通過防滲措施,可有效防止廢水下滲,項目對周邊地下水和土壤的影響較小。 3、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產生的砂石破碎粉塵通過在破碎設備附近添加圍擋和設置水霧化噴咀處理,降低粉塵外逸、增加粉塵沉降速度。通過水管噴水、采用密目網或彩條布進行遮蓋等方式降低堆場揚塵。通過場內運輸路線采用碎石鋪設、路麵灑水以及加強車輛管理,嚴禁超速超載行駛,運輸時將砂石進行表麵拍實,同時加蓋篷布等方式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揚塵。 根據預測結果,項目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對應的最大落地濃度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二級標準,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對下風向敏感點古屋汙染物貢獻值較小,顆粒物疊加值遠低於《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 4、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對破碎機、篩選機、水洗輪機、水泵等設備進行基礎減震;合理布局,破碎、篩分等高噪聲工序布置於靠近梅江一側或場區中部,遠離南側的安和村居民點;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保持設備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交通噪聲通過合理製定運輸計劃,將運輸任務安排在白天,夜間禁止運輸,加強運輸車輛和運輸道路的日常維護。 經預測,項目工業場地設備噪聲和船舶采砂、運輸噪聲經采取措施處理後再經距離衰減,最近的環境敏感點安和村(西南側約130m)。經衰減,疊加背景值後噪聲值仍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要求。項目夜間不生產,采砂船夜間不運行,對沿線噪聲敏感目標無影響。 5、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沉澱池淤泥定期清掏,在沉澱池旁壓濾,廢水回到沉澱池繼續沉澱處理,壓濾後的淤泥外運作為建材廠的原料。生活垃圾定點收集,定期清運,交環衛部門處置。廢機油、廢潤滑油等危險廢物暫存於危廢暫存間,集中收集後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集中處置。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經分類收集、妥善處理後,對環境影響較小。 6、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晚間魚類覓食期停止開采。項目運行期滿後,應根據梅江水體原有的食物鏈以及種群分布鏈投入不同種類的魚苗,對工業場地河灘進行複綠,種植灌木等樹種,防風固沙,防止河灘堆場沙土產生飄塵。因此,在做好生態減緩措施後,項目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7、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的主要環境風險是油罐儲存、采砂船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燃油泄漏、遇到明火可能引發燃燒、爆炸等。柴油儲罐區設置圍堰、事故應急池,做好相關的防滲措施;采砂船在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操作規範,防止柴油泄漏導致梅江水體受到汙染。在加強管理、完善事故應急預案的基礎上,經過妥善的風險防範措施,本項目環境風險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
公眾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10份(個人100份,單位10份),回收106份(個人96份,單位10份),回收率為96.36%。所有調查個人和單位均無反對意 |
2019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