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梅州蕉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南部汙水管網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環保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建設單位 |
建設 地點 |
環評 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梅州蕉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南部汙水管網工程 |
梅州市蕉華管理區 |
梅州市蕉華管理區下寨橋至北坑崗 |
廣州藍碧環境科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本項目位於梅州市蕉華管理區下寨橋至北坑崗(起點24.565299N,116.149929E,終點24.583647N,116.144598E),在蕉華工業園內。項目總投資532.8萬元,均視為環保投資。本項目汙水管網全長2.3km,建成後主要收集和處理蕉華工業園(南部健康食品產業園區)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敷設蕉華管理區下寨橋至北坑崗段長2.3km雙壁波紋汙水管(DN600-800UPVC)和部分Ø800mm混凝土預製管;工程包括原路麵拆除、土方工程、水管安裝、檢查井、新鋪路麵等其他附屬設施。 |
施工期: (一)廢水 施工廢水包括開挖和鑽孔產生的泥漿水、機械設備運轉的冷卻水和洗滌水。施工廢水產生量為2.923t/d,主要汙染物為SS和石油類。施工廢水靜置沉澱後用於施工期間灑水抑塵。 項目管網建設中須設置臨時沉澱池,施工廢水排入池中,沉澱時間達6h以上,靜置沉澱後用於施工期間灑水抑塵,禁止直接排放,池底泥沙作為固廢運往建築垃圾堆放場。 項目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回家居住或利用既有設施,因此施工過程中無集中的生活汙水產生。 本項目在蕉華工業園區管網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穿越小溪溝采用圍堰施工,施工時間選擇在枯水期進行。因此,本項目施工不會對水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主要通過嚴格做好施工油料的管理,做好三廢的收集處理,保證施工機械的良好工作狀態,做好機械設備工況檢查,防止跑冒滴漏等措施。 (二)廢氣 本項目管網建設中施工量較小,項目在施工中使用少量的預拌混凝土,因此,項目施工期間對環境空氣的汙染主要來自運輸車輛機動車尾氣,管溝開挖、施工材料的、運輸等產生的施工揚塵,少量的施工機械廢氣。 定期對管線周圍灑水嚴格控製揚塵,鄰近居民區段工地邊界設置1.8米以上的圍擋;機動車尾氣采取限速行駛,並嚴格控製車輛運輸時間和運輸路線,及時檢修施工機械;揚塵采取覆蓋防塵布、覆蓋防塵網、配合定期灑水等措施,及時清除撒落在路麵的渣土等。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後,揚塵濃度可降低50%以上,其濃度可降至1.0mg/m3 以下,產生的揚塵可得到有效控製。 (三)噪聲 施工期噪聲來源於施工開挖等施工活動中的施工機械運行、汽車運輸等。由於管網建設場地周邊敏感點較多,本評價采取選用低噪聲設備,並對其采取有效的隔聲減振措施,並對施工管線兩側設置1.8米以上的圍擋;科學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時間,盡量縮短施工周期;禁止夜間施工。施工期噪聲經過采取上述措施治理後,其施工期間的場界噪聲可以滿足《建築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的要求,實現達標排放。 (四)固廢 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均來自當地,不單獨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依托現有的設施處理。施工期固體廢棄物主要為棄土、工程廢料等。項目挖方7500m3,填方7000m3,因此,剩餘500m3的棄土需要處理,棄方運至指定的棄土場。道路開挖產生的廢渣及時清運至建築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置。工程廢料主要來自施工作業,包括砂石、碎磚瓦等雜物,采取能夠回收利用的盡量回收利用,無法回收利用的統一運至指定的建築垃圾堆放場。 運營期: 本項目管網采用重力自流,管道選用防滲、防腐的管道材料,避免所在區域的土壤或地下水將項目管網腐蝕後汙水溢出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造成汙染。項目運營期無廢氣和明顯的噪聲汙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