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高新區廣東食出力源飼料有限公司年產36萬噸配合飼料新建項目 | 廣東食出力源飼料有限公司 | 梅州市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科創一路與科創二路交叉口西側地塊 | 廣東潤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梅州高新區廣東食出力源飼料有限公司購置梅州市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科創一路與科創二路交叉口西側地塊建設年產36萬噸配合飼料新建項目。本項目占地麵積28264平方米,建築麵積16930.46平方米,總投資2億元,其中環保投資120萬元。勞動定員120人,其中在廠內食宿人數為50人,不在廠內食宿人數為70人;采用三班工作製,每班8小時,年運行330天。 | 1.大氣環境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投料、清理(含初清)、粉碎、包裝等工序產生的顆粒物經脈衝除塵器處理後通過排氣筒高空排放;混合、製粒冷卻工序產生的顆粒物、臭氣經旋風除塵器處理後通過排氣筒高空排放;原料裝卸區卸料口三麵圍蔽,產生的顆粒物經脈衝除塵器處理後無組織排放;調質工藝、原輔料堆存產生的臭氣及未有效收集的各類廢氣均未無組織排放。項目顆粒物排放執行廣東省《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時段二級標準和無組織監控濃度限值;臭氣濃度執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限值及表1惡臭汙染物廠界標準值二級新改擴建標準。實驗室化驗廢氣通過通風櫥負壓收集後無組織排放。其中顆粒物、氯化氫、硫酸霧、氮氧化物排放執行廣東省《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總揮發性有機物執行廣東省地方標準《固定汙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排放標準》(DB44/ 2367-2022)中“表3廠區內VOCs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廚房油煙廢氣經靜電油煙淨化器處理後排放,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的相關要求。 2.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生活汙水、車間工人淋浴廢水、經“酸堿中和”處理後的化驗廢水、經“隔油沉渣”處理後的食堂廢水一起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後與經“沉澱池”處理後的車輪清洗廢水一並排入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水質淨化廠進一步處理。廠區廢水總排放口各汙染物排放可達到廣東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三級標準及《汙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級標準較嚴者要求。 3.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的噪聲主要為生產設備產生的噪聲,采取減振、隔聲、消聲、選用低噪聲設備等措施降低噪聲排放。根據預測,本項目廠界噪聲能夠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3類標準要求。 4.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危險廢物包括廢機油、廢機油桶和化驗室廢液/廢試劑瓶,收集後交由有相應危廢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理;一般固廢中,廢包裝材料、廢布袋收集後交由專業公司回收處理;收集的粉塵回用於生產;沉澱池泥沙、清理雜質收集後與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 5.土壤、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根據地下水防護要求,將項目區域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簡單防滲區,地下水和土壤汙染防治措施按照“源頭控製、過程防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從汙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全階段進行控製。一般固廢暫存間、原料車間、輔助車間等一般防滲區采用等效黏土防滲層 Mb≥1.5m,K≤1×10-7cm/s;或參照GB16889執行;生產區域、化驗室、危廢暫存間、化糞池、沉澱池、油罐區、洗澡房、發電機房等重點防滲區采用等效粘土防滲層Mb≥6.0m,滲透係數K≤1×10-7cm/s;或參照GB16889執行。 6.環境風險防範措施 本項目存在的環境風險主要為風險物質(機油、硫酸、硝酸、鹽酸等)的泄漏事故;粉塵爆炸及火災事故引起的次生環境風險;廢氣廢水事故排放。擬采取的風險防範措施有:儲油區地麵進行防腐防滲處理,並加砌圍堰;實驗室、倉庫、危廢間、車間等出入口設置門檻或漫坡,並做好防滲措施,發生應急事故時產生的廢水能截留在倉庫或車間內;生產車間地下設置集水池,當生產車間發生消防事故產生消防廢水時,可通過生產車間內洞口流入集水池,當廠區內發生大型火災產生大量消防廢水時應依托園區應急措施進行攔截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