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220千伏敬帥乙線改造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
來源:本網  時間:2025-06-05 17:59:12  瀏覽:-
字號:

  

  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梅州 220 千伏敬帥乙線改造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批準決定。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6月5日至2025年6月11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市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  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及有關利害關係人可對我局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

地點

環評

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梅州 220 千伏敬帥乙線改造工程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梅州供電局

輸電線路途經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梅南鎮、程江鎮、南口鎮、扶大高管會

,梅江區長沙鎮。

江西省地質局實驗測試大隊

線路起點為220千伏敬帥乙線JC40點,終點為220千伏帥鄉站構架,線路長度為25.3km,其中改造單回線路1×24.8km,改造雙回線路2×0.5km,將原線路普通導線改造為鋁包殷鋼芯耐熱鋁合金型絞線,同時對部分杆塔進行升高改造。

一、施工期

1. 施工期聲環境環保措施

(1)應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帶有隔音、消音的施工機械設備,並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從源強上控製施工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2)優化施工布局,將高噪聲設備安排在遠離周邊居民區的位置;應盡量避免在施工現場的同一時間安排大量的高噪聲設備同時使用,避免噪聲局部聲級過高。(3)合理組織施工作業,依法限製夜間施工。如因工藝特殊情況要求,需在夜間施工而產生環境噪聲汙染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汙染防治法》的規定,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並提前公告附近居民、企業。(4)施工場地設置圍擋,減少施工噪聲的影響;並加強運輸車輛的管理,按規定組織車輛運輸,合理規定運輸通道;施工車輛經過居民區時應減緩行駛速度,減少鳴笛;裝卸材料時應做到輕拿輕放。

2. 施工期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施工單位應當製定具體的施工揚塵汙染防治實施方案並予以落實,在施工工地公示揚塵汙染防治措施、負責人、揚塵監督管理主管部門的舉報投訴電話等信息。(2)施工時,應集中配製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後用罐裝車運至施工點進行澆築,避免因混凝土拌製產生揚塵。(3)運輸散體材料和廢棄物的車輛,必須密閉、包紮、覆蓋,避免沿途漏撒;運載土方的車輛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指定路段行駛,控製揚塵汙染。(4)線路工程施工時需設置圍擋。(5)進出場地的車輛限製車速,場內道路、堆場及車輛進出時灑水,保持濕潤,減少或避免產生揚塵。(6)施工臨時中轉土方以及棄土棄渣等要合理堆放,並采用土工布覆蓋。(7)基礎施工及建築土方作業應當采取噴霧、噴淋或者灑水等揚塵汙染防治措施;噴霧、噴淋降塵設施應當分布均勻,噴霧能有效覆蓋防塵區域;基礎施工及建築土方作業期間遇幹燥天氣應當增加灑水次數。(8)施工單位應製定針對性揚塵防治措施,嚴格組織實施,確保施工現場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衝洗、施工現場地麵100%硬化、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

3. 施工期水環境保護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免雨季開挖作業。(2)禁止在生態紅線及森林公園範圍內設置施工營地、臨時堆土、棄渣場等。施工人員租用當地住房作為施工生活用房,不設臨時營地,生活汙水納入當地生活汙水處理係統,不在施工場地內產生;施工臨時堆土點、施工場地、牽張場應當遠離水體、森林公園及生態紅線,並劃定明確的施工範圍,不得隨意擴大,並對堆土進行攔擋和苫蓋;施工臨時道路要盡量利用已有道路。(3)結合塔基附近地形地質條件,控製開挖範圍和施工範圍,減少地表徑流對河流的影響。(4)線路施工場地四周設置排水溝,將施工廢水收集後引流入沉砂池,通過設置簡易沉沙池澄清處理後,上清液用於噴灑降塵,沉澱泥漿及時固化,用於基坑回填,並及時綠化。(5)施工期間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垃圾、棄土、棄渣。應當加強對含油設施(包括車輛和線路施工設備)的管理,嚴禁在水體及其附近衝洗含油器械及車輛,避免油類物質進入水體;嚴禁施工廢水亂排、亂流,禁止將施工廢水排入周邊水體,做到文明施工。

4. 施工期固體廢物影響防治措施

(1)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對環境造成影響,在工程施工前應做好施工機構及施工人員的環保培訓。(2)施工過程中的棄土棄渣、建築垃圾及生活垃圾應分別收集堆放;棄土棄渣、建築垃圾運至指定消納場所進行消納,生活垃圾運至環衛部門指定的地點處置。(3)建築廢棄物處置應當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施工單位應采取先進的施工工藝,減少建築垃圾的產生量,盡量做到土石方平衡。(4)隔油池油渣集中收集後交由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不外排。(5)拆除舊線及杆塔材料等相關配件作為閑置設備運送至建設單位指定倉庫備用。

5. 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嚴格控製施工占地,減少臨時占地麵積,盡量減少農田占地,並嚴格控製開挖範圍及開挖量。施工結束後對開挖場地進行積極恢複原有地形地貌和土地使用功能,對臨時占用林地區域開展複綠。(2)施工單位施工時開挖的土石方不允許就地傾倒,應采取回填措施。(3)施工單位在施工中應先行修建圍擋、排水設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做好臨時堆土的圍擋,臨時堆土應在表麵覆上苫布防治水土流失。(4)施工單位應加強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序,避免在雨季施工,並準備一定數量的遮蓋物,遇突發雨天、台風天氣時遮蓋挖填土的作業麵。(5)施工結束後,施工單位應認真、及時清理施工跡地,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使施工臨時占地可綠化麵積範圍內植被得以恢複,防止水土流失。

二、運營期

1. 電磁影響防治措施

(1)架空輸電線路合理選擇導線、金具及絕緣子等電氣設備設施。設立電力設施保護範圍標誌,並標明保護區的寬度和保護規定,警示居民不要在電力設施保護範圍新建建(構)築物,線路線下的耕地、園地、牧草地、畜禽飼養地、養殖水麵、道路等場所應設置警示和防護指示標誌。(2)運行期做好環境保護設施的維護和運行管理,加強巡查和檢查,嚴格執行巡回檢查製度,保障發揮環境保護作用。定期開展環境監測,確保項目周圍電磁環境符合《電磁環境控製限值》(GB 8702-2014)其中公眾曝露控製限值要求,並及時解決公眾合理的環境保護訴求。

2. 聲環境影響防治措施

(1)合理選擇導線截麵積和相導線結構,降低線路的電暈噪聲。(2)在滿足相關設計規範和標準的前提下,架空輸電線路經過環境敏感目標處盡量采取抬高架線高度等措施,降低線路運行產生的噪聲影響。

3. 水環境影響防治措施

本項目輸電線路運行期沒有廢水排放。

4. 大氣環境影響防治措施

本項目輸電線路運行期沒有廢氣排放。

5. 固體廢物影響防治措施

本項目輸電線路運行期無固體廢物產生。

6. 生態環境影響防治措施

本項目運行期,不會產生地表擾動,對生態環境幾乎無影響,建設單位將定期對輸電線路周邊綠化進行養護。加強對線路運行操作、維修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製定巡線生態保護指南,禁止捕殺鳥類、破壞鳥類棲息地等行為。

7. 風險防治措施

本項目為輸電線路工程,項目建成投運後無廢變壓器油產生,對環境無影響。

項目公示期間,未收到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