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來源:本網  時間:2020-10-26 12:27:06  瀏覽:-
字號: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梅州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市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

地點

環評

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梅州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改擴建項目

梅州金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

興寧市徑南鎮太陽村過路塘

廣州蔚清環保有限公司

梅州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位於興寧市徑南鎮太陽村過路塘(中心坐標點位為E115° 56' 56.1444",N24° 8'   28.0824"),占地約6400m2,醫療廢物處理能力為8t/d,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醫療廢物收集運輸係統、貯存係統、受料及供料係統、焚燒車間、煙氣淨化係統、灰渣處理係統及配套輔助工程和辦公生活樓。項目於2006年5月通過原省環保廳審批,2009年10月,通過原省環保廳驗收。隨著梅州市醫療廢物的產生量倍增,現有的處理能力已不能滿足醫療廢物的增長量,梅州金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有限公司擬在原首期工程項目內對現有工程進行改擴建,拆除現役備用焚燒氣化係統(原2號線),新建一條新型焚燒氣化係統,並對現有廢水處理站實施技術改造,包括重新鋪設廢水處理站的防腐層、改造前期雨水收集係統、汙水處理池上方搭建雨水棚頂、增設防護欄等。處理能力由8t/d增至16t/d。

擴建項目在現有項目原址進行改擴建,不新增用地和員工,年工作時間定8000小時以上,日運行小時數仍為24小時,項目總投資1230萬元,環保投資990萬元。

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運營過程中產生的車輛、周轉箱清洗水、生活汙水和初期雨水采用“絮凝沉澱+過濾+厭氧+缺氧+MBR+消毒”的處理係統工藝達到《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敞開式循環冷卻水係統補充水標準,和《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兩者嚴者後,回用於急冷塔補水、洗滌塔噴淋用水等。

報告書分析,正常生產情況下,生產廢水不外排,對周邊水環境影響較小。

2、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運行期產生的煙塵、酸性氣體、金屬化合物(重金屬)、一氧化碳、未完全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微量有機化合物等大氣汙染物采用“煙氣急冷+半幹法脫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濕法脫酸”組合式煙氣淨化工藝,達到《危險廢物焚燒汙染控製標準》(GB18484-2001)要求後通過36 m高煙囪排放。

報告書分析,根據大氣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區域網格點及敏感點環境空氣中SO2、NO2、HCl、PM10、HF、Pb、Cd、Hg、As、二噁英、H2S、NH3濃度均能滿足相應環境質量標準;非正常工況下,點火及120%負荷運行下網格點和敏感點處各汙染物落地濃度達標,煙氣處理設施故障情況下,網格點和敏感點處各汙染物落地濃度較正常排放大幅增加,HCl出現超標現象,項目通過加強煙氣濃度排放跟蹤監測,並定期對煙氣處理設施進行維護檢修,一旦發現煙氣處理設施故障時應及時停產檢修。報告書經過論證,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廠界外300m的包絡線。

3、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運行期對主要噪聲源風機、水泵、急冷塔等設備采取隔聲、消聲、減震等降噪措施。

根據預測結果:項目在采取降噪措施後,項目運營期正常工況下設備運轉噪聲對廠界噪聲的預測值範圍為45.6~59.8dB(A),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限值的要求。

4、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運行期產生的飛灰屬於危險廢物,經固化後與爐渣一起委托奇龍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理;汙水站汙泥脫水後回爐焚燒,布袋除塵產生的廢濾袋送入焚燒爐焚燒。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經妥善處理和處置後,對外環境的影響較小。

5、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地下水重點汙染防治區包括冷庫、清洗區、油罐區、汙水處理站等,重點防治區場地基礎采取鋼筋混凝土結構防腐防滲處理,滲透係數應小於10-10cm/s;廢水處理站的和廠區內各設置一個地下水監控井,定期監測地下水環境質量。

本項目汙水處理站及固廢暫存場所底部及四壁采取防滲漏的措施,能夠有效防止廢水下滲,正常工況下,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較小。

6、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的環境風險潛勢為Ⅰ,項目營運過程中涉及到的危險物質主要為輕柴油和隨煙氣排放的飛灰、二噁英、重金屬等汙染物,環境風險事故為煙氣淨化設施發生事故、柴油泄露事故等;運營過程中采取嚴格的風險防範措施,製定相應的風險應急預案,設置不小於170m3的應急事故池,確保在發生風險事故時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有效的控製措施,將事故風險影響控製在最低程度。

建設單位於2020年5月15日通過現場張貼、2020年8月10日通過環評互聯網平台,進行了兩次為期10個工作日的網上公示。在第二次公示期間,企業分別於2020年8月12日、2020年8月14日於《新快報》進行了為期兩次的報紙公示,同時,企業在改擴建項目周邊5km範圍內的白石村、太陽村、珊田村進行了現場公示,公示內容介紹了項目主要建設情況以及汙染防治措施,環評結論等內容,公示期間環評單位和建設單位均未接到公眾反饋電話。

  2020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