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來源:本網  時間:2020-09-11 15:01:00  瀏覽:-
字號: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市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

名稱

建設單位

建設

地點

環評

機構

項目概況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公眾參與情況

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改擴建項目

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

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原氮肥總廠內

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位於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原氮肥總廠內(中心經緯度:北緯24°16′27.6″,東經116°11′28.3″),廠區占地麵積40000m2,現有項目建築麵積8696m2,年產焦亞硫酸鈉20000噸。現有項目於2004年12月取得環評批複,2007年12月取得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批複;2008年8月取得技術改造項目環評批複,2011年1月取得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批複。現有項目已申領廣東省汙染物排放許可證。根據報告書,現有項目環評批複均已落實。

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擬投資7000萬元在現有廠區內建設“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改擴建項目”,改擴建項目分2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對現有一車間焦亞硫酸鈉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後焦亞硫酸鈉生產線4條,新增1條硫酸鎂生產線、1條碳酸氫鈉(小蘇打)生產線,建成年產焦亞硫酸鈉10萬噸/年、硫酸鎂3000噸/年、碳酸氫鈉3.5萬噸/年;二期對現有二車間焦亞硫酸鈉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後焦亞硫酸鈉生產線4條,新增1條碳酸氫鈉(小蘇打)生產線,硫酸鎂依托一期生產線進行生產,建成後年產焦亞硫酸鈉10萬噸/年、碳酸氫鈉3.5萬噸/年、硫酸鎂3000噸/年。改擴建完成後全廠建設8條焦亞硫酸鈉生產線, 1條硫酸鎂生產線、2條碳酸氫鈉(小蘇打)生產線,全廠產品生產規模為焦亞硫酸鈉20萬噸/年、碳酸氫鈉7萬噸/年、硫酸鎂6000噸/年,

本次改擴建項目不新增占地麵積,改擴建後全廠建築麵積為18388   m2,主要包含2棟焚硫車間、2棟綜合車間、2棟焦亞包裝及倉庫、2棟碳酸氫鈉包裝及倉庫、1棟硫酸鎂生產車間、1棟綜合倉庫、1棟碳酸氫鈉倉庫和1棟硫磺倉庫,配套建設2套焦亞冷卻池、2個冷卻水循環池及7套生產廢氣處理係統、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池等環保措施。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環保投資為372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比例為5.3%。

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廠區初期雨水經初期雨水池(兼事故應急池)收集經酸堿中和處理後排入雨水管網;改擴建後SO2水洗酸性水、廢氣噴淋廢水、設備清洗廢水以及CO2水洗酸性水均直接回用到生產線;綜合廢水產生量總量25.83m3/d(8522m3/a),其中地麵清洗廢水量4.23m3/d,生活汙水量21.60m3/d。廠區綜合汙水依托現有的汙水處理站處理達到《無機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3-2015 )表1“直接排放”限值後排入梅江(程江入梅江口~西陽鎮段),廠區汙水處理站尾水中BOD、動植物油參照執行《水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限值。

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表明,廠區綜合汙水經汙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排入梅江(程江入梅江口~西陽鎮段),可實現不增量排放。廠區應急事故池容量為786m3,非正常排放下綜合廢水可排入事故應急池內暫存。

2、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改擴建項目將廠區內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非防滲區。重點防滲區包括硫車間、綜合車間、綜合倉庫、硫磺倉庫、稀硫酸儲存區(含圍堰)、硫酸鎂生產車間、冷卻循環池、汙水處理站、危廢暫存庫、事故應急池以及初期雨水池,重點防滲區防滲層滲透係數應不大於1.0×10-10cm/s,防滲層厚度、防滲方式及其它相關內容依據有關規範標準設計。通過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後,可有效降低項目運營期對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的影響。

3、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改擴建項目焦亞硫酸鈉生產線產生的二氧化硫、硫酸霧經堿液噴淋處理後,由18米高排氣筒排放;焦亞硫酸鈉生產線產生的粉塵經“脈衝布袋除塵器+堿液噴淋塔”處理後,由18米高排氣筒排放;碳酸氫鈉、硫酸鎂生產線產生的粉塵經“二級旋風除塵器+噴淋塔”處理後,由18米高排氣筒排放;二氧化硫、硫酸霧和粉塵執行《無機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   31573-2015 )表4標準限值與廣東省地方標準後《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時段排放標準較嚴值;廚房油煙經油煙淨化器處理達《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中型標準後經專用煙道從食堂樓頂排放。

4、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改擴建項目通過選用性能好、噪聲低的環保型機械設備,並通過廠房隔聲等措施控製噪聲。

根據預測結果,運營期通過對設備合理布置,並對機械進行了消聲、減振、吸聲、隔聲等工程措施以及距離的衰減、疊加背景噪聲後,可以確保各廠界外1米處的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北側廠界外1米處的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4a類標準。

5、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各種廢機油和實驗室廢液危險廢物量為0.25t/a,統一收集暫存於5m2危廢倉庫,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按不同類型進行綜合回收利用,無法回收利用的交環衛部門處理,並做好垃圾堆放點的消毒殺蟲工作。焚硫爐渣和汙泥通過浸出毒性分析,鑒別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外售作為建築材料綜合利用;對於硫酸鎂生產線濾渣,項目投產後應進行危險性鑒別,如果鑒別為一般固廢以後,可外售為建築材料綜合利用,如果鑒別為危廢,則應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製標準》(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單要求暫存後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生活垃圾集中存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理運走。

6、土壤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采取源頭控製、過程防控等措施控製各產汙環節的汙染源排放,製定土壤環境跟蹤監測措施,製定跟蹤監測計劃,建立完善的跟蹤監測製度,以便及時發現並有效控製。

項目運營期土壤汙染主要影響源來自於大氣沉降以及垂直入滲,項目各環節產生的汙染物基本不涉及土壤汙染重點汙染物。因此基本不會對土壤產生明顯的汙染,不改變土壤的環境質量,在采取達標排放措施後對環境影響較小。

7、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環境風險潛勢劃分為Ⅲ級。根據項目風險分析,項目涉及的主要風險物質為硫磺倉庫內的硫磺、生產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以及倉庫硫磺燃燒伴生的二氧化硫等,項目主要危險影響為燃燒和泄漏,主要環境影響途徑為大氣。項目倉庫周圍設置收集消防廢水的管道,並做好防滲漏措施;項目硫酸儲罐設置圍堰,定期對儲罐外部檢查;項目雨水排放口設置切換裝置,並設置自動化聯動係統,如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應立即啟動切換裝置,關閉雨水排放口,以免對附近水體造成重大影響;項目設置有效容積不小於為786m3的事故應急池。

從預測結果來看,改擴建項目環境風險較大,受影響範圍較大,受影響人口較多,項目應在硫磺庫內設置消防栓,落實安全評價要求等,在采取各項風險防範及管理措施後,項目環境風險可控。

建設單位於2019年12月11日,2020年3月31日,分別在梅州聯進化工有限公司網站進行了兩次為期10個工作日的網上公示。在第二次公示期間,企業分別於2020年4月1日、2020年4月2日於《梅州日報》進行了為期兩次的報紙公示,同時,企業在改擴建項目周邊5km範圍內的村鎮(包括西陽鎮,鄭屋角、西陽鎮村民委員會、龍坑小學、龍坑村、東升工業園)進行了現場公示,公示內容介紹了項目主要建設情況以及汙染防治措施,環評結論等內容,公示期間環評單位和建設單位均未接到公眾反饋電話。在鄭屋角開展了現場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公眾均支持本項目的建設。

  

202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