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超華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150000萬元在廣東省梅縣區雁洋鎮鬆坪村超華工業園(中心點坐標:116.313638°E,24.401584°N)新建“廣東超華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0噸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建設項目”。廣東超華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為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華科技”)全資子公司,本項目選址於超華科技現有廠區內。 本項目總占地麵積為96065m2,建築麵積為118556m2,主要建設2棟生產廠房、3棟銅箔倉庫、1座汙水處理站等,員工食堂烹飪、住宿等主要依托同廠區內超華科技現有食堂和宿舍樓,依托部分生活汙水排入超華科技現有汙水處理站處理後外排,項目車間產生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排入擬建汙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部分回用於生產中,剩餘部分達標廢水依托超華科技現有排汙口外排至添溪,並經添溪彙入梅江。項目建成後年產高精度超薄鋰電銅箔20000噸。 項目總投資150000萬元,環保投資為3720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比例為2.48%。 | 1、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根據《報告書》(報批稿),項目車間廢水產生量為2678.77t/d(883994.1t/a),其中生產廢水量為2653.57t/d(875377.8t/a),車間生活汙水產生量為25.2t/d(8316t/a)。生產廢水中生箔、表麵處理清洗廢水經專用管道收集至純水製備係統處理後回用於生產,濃水部分與磨輥廢水、酸霧淨化塔定期更換廢水、冷卻塔定期更換廢水以及經一體化MBR膜處理設備預處理後的車間生活汙水一起進入擬建綜合汙水處理站進行處理。綜合汙水處理站出水大部分回流至純水係統處理,剩餘少量廢水38.09t/d(12569.7t/a)依托超華科技現有汙水總排口排放。項目經純水製備係統處理後的回用水水質符合《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表1“洗滌用水”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較嚴者要求。經汙水處理站處理後的外排廢水滿足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較嚴者要求。 項目員工依托超華科技宿舍、食堂產生的生活汙水量為26.1t/d(8613t/a),該部分生活汙水進入超華科技現有綜合汙水處理站進行處理,經處理後75%回用於超華科技廠區內,剩餘達標廢水經專用排汙管排入添溪,最後彙入梅江,廢水外排量為6.525t/d(2153.25t/d)。 根據預測結果,在正常排放時,添溪段混合過程中各汙染因子均未出現超標現象,均可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要求,經添溪彙入梅江後,本項目各汙染因子預測值疊加嘉元項目貢獻值後CODCr、氨氮、總銅均未出現超標現象。廢水事故排放時,添溪混合過程中CODCr、氨氮及總銅均出現超標現象;經添溪彙入梅江,各汙染因子疊加嘉元項目貢獻值後CODCr出現超標現象,項目的事故排汙,短期內會造成添溪及梅江水體汙染物濃度上升,影響水體自淨能力,因此應杜絕廢水事故性排放發生。 2、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根據《報告書》(報批稿),項目可能泄漏至地麵區域汙染物的性質和生產單元的構築方式,將廠區內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簡單防滲區。1號廠房、2號廠房、危廢倉庫、汙水處理站、事故應急池為重點防滲區,其防滲層滲透係數應不大於1.0×10-10cm/s;一般防滲區主要為一般固廢倉庫、銅箔倉庫,一般防滲區地麵用防滲混凝土,通過在抗滲鋼纖維混凝土麵層中摻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劑,其下鋪砌砂石基層,原土夯實達到防滲的目的。簡單防滲區主要為鍋爐房,進行一般地麵硬化即可。經采取分區防滲措施後,基本不會發生廢水入滲對地下水環境產生影響。 3、環境空氣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根據《報告書》(報批稿),運營期溶銅、生箔工序產生的硫酸霧經分別收集後進入10套酸霧淨化塔進行處理,酸霧淨化塔對硫酸霧的設計吸收效率達95%以上,經處理達到廣東省《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時段二級排放標準要求後由20m高排氣筒排放。天然氣鍋爐供開停機時加熱溶銅罐使用,其燃燒尾氣直接經15米排氣筒排放。 根據預測,項目經處理後排放的硫酸霧均能達標排放,廠界外短期貢獻濃度不超過環境質量濃度限值,因此項目對周圍大氣環境質量影響較小,對附近村莊及評價範圍內的重點保護單位影響較小。根據汙染物排放量核算,項目SO2、NOx、顆粒物年排放量分別為0.672t/a、3.143 t/a、0.458 t/a。 4、聲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根據《報告書》(報批稿),項目選用性能好、噪聲低的環保型機械設備,較大的噪聲源應安裝專用機房內,對噪聲源進行屏蔽、隔聲、防震、消聲、減小聲能的輻射和傳播,用隔聲房間、隔聲牆、安裝消聲器等環保措施;機房砌實心牆磚,四壁頂棚掛貼吸聲效果良好的吸聲牆,護麵采用鋁製穿孔板,中間填吸聲岩棉;機房的門窗采用標準隔聲門窗;采用“鬧靜分開”和“合理布局”的設計原則,使高噪聲設備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區。 根據預測結果,項目運營期廠界晝間、夜間生產噪聲貢獻值可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要求,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大。 5、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根據《報告書》(報批稿),項目運營期危險廢物產生量為233.72t/a,統一收集暫存於180m2危廢倉庫,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一般固廢暫存於一般固廢倉庫,委托相關單位進行綜合利用等。 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經分類收集、妥善處理後,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6、土壤汙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針對項目可能發生的土壤汙染,按照“源頭控製、末端防治、汙染監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從汙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應急響應,全階段進行控製;製定土壤環境跟蹤監測措施,製定跟蹤監測計劃,建立完善的跟蹤監測製度,以便及時發現並有效控製。 項目運營期土壤汙染主要影響源來自於大氣沉降以及垂直入滲,經采取源頭控製、過程防控等措施後,其大氣汙染物沉降及垂直入滲對項目周邊土壤環境影響較小。 7、風險防範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根據《報告書》(報批稿),項目環境風險潛勢劃分為Ⅱ級。根據項目風險分析,項目潛在的風險包括原料硫酸、中間產物硫酸銅以及廢水、廢氣泄漏事故。項目通過選用較好的設備、認真的管理和操作等措施防止物料泄漏;項目硫酸儲罐、溶銅罐四周均設置圍堰,建設具有足夠的整體穩定性、均勻性和足夠的平麵抗彎剛度的儲罐基礎,設置防腐儲罐,儲罐頂部設工業監視係統;項目設置有效容積不小於為750m3的事故應急池。 在嚴格落實本報告中提出的各項事故風險防範措施和應急措施,製定環境應急預案,配備一定的應急物資,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在認真落實各項風險防控措施前提下,可將項目的環境風險水平控製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項目環境風險水平在可接受範圍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