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並舉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 築起森林“防火牆” 傾力守護綠美梅州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5-03-20 10:18:29  瀏覽:-
字號:

森林消防隊員在山上進行日常巡查。(市森防辦供圖)


  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有林地麵積近1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67%,森林防滅火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近年來,梅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於早、突出於防、著手於細、致力於實,層層壓緊壓實森林防滅火責任,全麵加大野外火源管控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強化監測預警,廣泛做好宣傳教育,係統謀劃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各級森林防滅火能力穩步提升,為綠美梅州生態建設作出貢獻。

  宣傳先行

  築起防火人民防線

  森林防火,宣傳先行。自去年9月森林防滅火宣傳月以來,圍繞“人人參與森林防火,攜手共建綠美廣東”主題,我市各地積極推動防火宣傳走進農村、社區、學校、機關、企業等,以落實森林防火責任、管控野外火源為重點,宣傳普及森林火災的危害性,以及森林火災預防知識等內容,不斷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

  “不能破壞綠化,不要亂扔煙頭,森林防火每個人都有責任。”各縣(市、區)及部分鎮(街道)紛紛以“森防+徒步”模式開展活動,呼籲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森林防火中。鎮村幹部、應急隊員、誌願者們手持森林防火宣傳資料,宣傳車輛配掛防火標語及高音喇叭,在徒步沿線,一邊播放《森林法》《廣東省森林防火條例》《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條例》及林火肇事者處罰案例等,一邊對沿路的店鋪住戶開展逐一入戶宣傳,發放森林防火宣傳品(宣傳手冊、畫冊、環保袋)、“警示卡”“明白卡”等,向群眾詳細講解森林防滅火注意事項和相關法律法規,並號召大家以身作則,積極向身邊人宣傳森林防滅火知識,一起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

  源頭治理

  強化野外火源管控

  源頭治理是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關鍵,管控火源的核心是把人管住。自去年10月進入新一輪森林特別防護期以來,梅州天氣持續幹燥,森林火災極易發生。對此,市縣兩級森防辦結合典型案例,主動分析森林火情風險隱患,提前發布森林火險紅色預警,提醒公眾祭祀、燃放煙花爆竹遠離林區與易燃物,有效防範火災發生,為冬春季節森林防火築牢第一道防線。

  同時,梅州市各級各部門通過落實網格化責任、設立臨時檢查站、加強巡山護林等多種方式,全力做好火源管控工作。

  在豐順縣湯西鎮河西村、南礤村等地,主要進山路口均設立了森林防火臨時檢查站,對所有入山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登記,嚴禁攜帶火種進山。“對進山作業的人員一一進行登記,確保可以追溯。”河西村村幹部馬揚畫表示,他們會對進山作業的人員提醒不能攜帶火種,日常也對村民進行森林防火知識宣傳。護林員們也加大了巡查密度,增加了巡查時間,對重點地段、重點林區嚴查嚴守,及時排除森林火災隱患,守護好青山綠水。“我們村護林員有7人,半專業護林員有15人。”南礤村黨委書記陳福建表示,他們經常組織護林員開展巡邏,村裏的各卡點由鎮村幹部值守,每天保持兩人以上值班護林。

  科技手段正在成為森林防滅火工作的“千裏眼”和“順風耳”。大埔縣開展了“山水林田綜合監控一張網平台”項目建設,建設153個防火監控采集前端(監控點),在各監控點附近製高點的通信鐵塔頂端架設可見光或雙光譜熱成像攝像機,實現大埔縣全域範圍的衛星遙感100%覆蓋。通過智能化森林防火預警手段,讓林區火點無處遁形,有效提高森林管護成效。

  2025年春節以來,市縣兩級森防辦聯合應急、林業、公安部門成立督導小組,每日開展森林防滅火督查,針對基層宣傳、用火管理、護林員巡護等情況專項檢查,共發現96項隱患問題並全部整改“銷號”,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夯實基礎

  提高滅火實戰能力

  2024年,全市共監測到林火衛星熱點21個,發生森林火災6起、過火總麵積107.03公頃、受害麵積31.72公頃,同比分別下降60.13%、14.29%、67.22%、77.57%,近五年來各項數據逐年下降,森林防滅火各項防控措施逐步取得成效。這組數據,是梅州高效統籌各級救援力量,基層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提升,及時“打早、打小、打了”的體現。

  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充分發揮中樞作用,統一調度全市應急、林業、消防、鎮街等多部門救援力量,根據火險等級和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同時,整合衛星指揮車、無人機係統等科技信息化裝備,調配專業技術人員24小時待命,優先保障火災高發區和重點防控地段,為森林防滅火提供有力支撐。麵對嚴峻火情,市領導迅速趕赴現場,組織多部門力量搭建現場指揮部,通過“空天地”協同作戰,利用衛星指揮車、無人機等構建立體化指揮網絡,實現火場動態監測、精準定位火線走向,實時回傳火場全景態勢,形成“監測-研判-處置-評估”閉環,每起森林火情均在短時間內安全撲滅,最大程度減少了損失。

  作為森林資源大市,梅州市森林防火工作點多麵廣、任務艱巨,各基層單位提升防滅火能力是實現“有火不成災”的硬要求。記者從全市森林防滅火工作規範化管理試點之一的五華縣轉水鎮了解到,該鎮積極整合現有力量,成立了“2+21+44”的巡防隊伍(“2”即鎮政府單雙組應急隊員分河東、河西兩個片區進行不間斷巡查;“21”即21支由各村黨組織書記為隊長、不少於15人的應急隊伍;“44”即44名負責不同巡查村域的護林員),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隊伍專業化能力。進入本輪森林特別防護期以來,轉水鎮已開展以水滅火演練共8次,通過理論知識培訓和現場演練相結合,提升隊伍撲火知識和器械操作能力,提高“打早、打小、打了”應急處置能力。

  防火林帶、防火線和道路、河流等自然阻隔帶共同構成森林防火阻隔網,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可以起到阻截火勢蔓延、減少火災損失、提高火災控製能力的作用。近年來,梅州市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開展防火林帶建設,並由各級林業部門牽頭,組織發動林區群眾在防火隔離帶重點種植木荷、火力楠等具有較強耐火能力的樹種。據統計,2024年全市共新建防火林帶247.418公裏,維護撫育767公裏;新開防火線85.28公裏,清理維修防火線1067.565公裏,為提升全市森林防火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該局2025年申報的總投資6180.10萬元的“廣東省梅州市防火應急道路建設項目”已通過國家林草局初審,項目落地後將建成125公裏森林防火應急道路。(記者 劉曉娟  通訊員 市應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