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風雨後須防範次生災害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9-11 10:58:46  瀏覽:-
字號:

  近日,受台風“海葵”殘餘環流影響,我市出現了大範圍降雨,多個縣(市、區)相繼發布暴雨預警,市氣象台還發布了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麵對自然災害,市民該如何科學防範次生災害呢?記者就此谘詢了相關部門。

  市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洪澇災害易引起飲用水水源汙染,導致感染性腹瀉、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發風險增加。“要注意飲用水安全,不喝生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飲用白開水、瓶裝水和桶裝水。”市疾控中心環境與學校衛生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洪水中含有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即使肉眼看起來很幹淨的河水、山澗水、井水、泉水或湖水,直接飲用也存在危險,一定要消毒後才能飲用。裝水容器也要進行清潔,以防汙染。

  此外,要注意飲食衛生和環境衛生。要勤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洪水浸泡過的食物、溺死禽畜,以及來源不明的食物,而且食物要煮熟透再吃。同時,盡量減少接觸汙水,不要在汙水中洗衣、遊泳等,避免光腳下水,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皮疹等症狀要盡快就醫。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我市近期受台風“海葵”影響,降雨較多,地質災害發生風險較大。我市已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二級(橙色)預警,涉及6縣(市、區)39鎮,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三級(黃色)預警,涉及83個鎮,目前仍在生效之中。

  “預警生效期間,廣大群眾要主動采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受威脅人員要盡快提前轉移,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經工作人員研判,暫時不需撤離人員也要按照‘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後’的原則居住。”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因地質災害具有滯後性,即使強降雨已經停止,也不能麻痹大意。已轉移人員不能私自返回,須待強降雨過後3-5天經鎮、村幹部現場核查,確認無風險後方能有序返回。同時注意強降雨期間及雨後,不到屋後,不挖山坡,不清山溝。(記者 陳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