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場所”存在諸多隱患,加之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導致這些小場所經常發生大事故!
什麼是“三小場所”
1.小檔口
具有銷售、服務性質的商店、營業性餐館、飯店、小吃店、汽車摩托車修理店、洗衣店、電器維修店等;
2.小作坊
具有加工、生產、製造性質的家庭作坊;
3.小娛樂場所
具有休閑、娛樂功能的酒吧、茶藝館、沐足屋、棋牌室、桌球室、麻將房、美容美發店(院)等。
“三小場所”主要安全隱患
根據“三小場所”以往事故發生的規律,常發生的事故有火災、觸電、中毒和窒息、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和機械傷害。
"三小"場所安全注意事項
1.殺菌消毒需謹慎
我們平常消毒時使用的濃度75%的酒精屬於甲類易燃液體,不要大量存放,使用和保存時,嚴禁接觸火源,使用酒精消毒過程中需要遠離明火,消毒時不要對插座、開關、電器等帶電設備過量噴灑液體消毒劑,以免引發短路導致火災。
2. 經營場所不住人
經營場所內不得住人,確需安全人員住宿看管的,不得超過1人。住宿區域與經營場所應當進行嚴格的防火分隔,並設置獨立的疏散通道、樓梯和逃生口。
3.防火分隔要規範
確因需要設置廚房的,廚房部位與經營場所應采用磚石,混凝土等不燃燒體材料分隔到頂,不應留有孔洞並安裝防火門。嚴禁在經營場所內使用明火,不得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4.滅火設施少不了
要根據不同“三小”場所的情況,在疏散走道、住宿部分、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房間、疏散樓梯的頂部應使用自動噴水滅火係統、火災自動報警係統或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經營場所應當配備至少2個4公斤的ABC型幹粉滅火器,配置消防應急照明燈、疏散指示標誌,應按照要求設置應急廣播揚聲器或火災警報裝置。
5.逃生疏散要暢通
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不得上鎖、遮擋或占用,不得堆放物品影響疏散通道暢通。場所內設置逃生窗口的,其長寬淨尺寸不得小於1米和0.8米,窗口下沿距室內地麵不宜大於1.2米。
住宿部分與非住宿部分應分別設置獨立的疏散設施;場所內的疏散門應釆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並應確保在火災時易於從內部打開。場所內的外窗或陽台不應設置金屬柵欄,當必須設置時,應能從內部易於開啟。
6. 火源控製要把關
經營場所內嚴禁儲存和銷售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不應采用銅絲、鐵絲等代替保險絲,電熱器具使用後應釆取拔出電源插銷等切斷電源的措施,對產生高溫或使用明火的設備應限製周圍的可燃物。
嚴禁電線裸露及亂拉亂接,電器線路的鋪設應有金屬管或阻燃型PVC管保護,有接地,並安裝漏電保護開關。不超負荷用電,電氣設備及線路不得被雜物覆蓋。
出租人與承租人應當按照消防安全有關規定,以書麵形式明確各自的消防安全責任範圍、安全措施、消防設施、器材配備標準等內容。
7. 員工安全意識要提高
經營場所內所有從業人員應當熟知“一暢兩會”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知識(“一暢”是指社會各單位必須暢通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兩會”是指社會各單位從業人員會報警和撲救初期火災,會自救逃生)
8.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行為
不在室內、樓梯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地下室或其他建築內的共用走道停放電動車或為其充電,堅決杜絕“人車同屋”、“飛線充電”行為。電動車充電時間不宜過長,且周邊不得有易燃可燃物。
9.“三小場所”應注意通風
“三小場所”在密閉空間內應規範使用空調、熱水器和燃氣爐等,避免發生室內人員發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經營人員在日常生活中,應規範使用熱水器,並注意通風,避免發生中毒。
10.高處作業持證上崗和正確佩戴勞保用品
作業人員在進行高處作業時(距墜落基準麵高度大於等於2米),應具有特種作業操作證(高處作業),方可上崗作業。高處作業人員應根據作業實際情況配備相應的高處作業安全防護用品,並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品、用具。
11.正確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和機械設備
手持電動工具和機械設備應齊備安全防護裝置,應製定手持電動工具和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對作業人員進行相應的崗位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物體打擊和機械傷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