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5月12日,由潮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的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在潮州市人民廣場開幕。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五華縣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源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客家炒綠”代表企業參展,展示梅州客家炒綠“拳頭”產品。
梅州市是廣東省茶葉主產區之一,茶葉種植麵積33.03萬畝,年總產2.72萬噸,茶葉種植麵積約占全省茶葉總麵積1/4,位居全省第一。而客家炒綠是梅州嘉應茶的一顆“掌上明珠”。客家地區高山濕冷的環境,造就了獨特工藝的客家炒綠。客家炒綠通過鮮葉采摘—攤青—殺青—揉撚—炒幹—剔揀—複火製作工藝,高溫長時間炒製的客家炒綠改變了綠茶的寒性,變成了客家人口口相傳的“暖肚茶”。濃鬱的炒米香和高火甜韻是客家炒綠最鮮明的品質特征,一直以來備受消費者喜愛。
在梅州展會現場,品鑒嘉賓絡繹不絕,對梅州“客家炒綠”讚歎有加。五華縣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源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梅州“客家炒綠茶王”獲評企業,獲獎產品洋石嶂綠茶、柏宮源茶在業界具有廣泛知名度,此次也參加了展出。據源自然公司總經理陳海珠介紹,本次展會梅州茶展位人流量特別大,參展產品除了茶王產品,還推出了新中式茶概念,產品包裝時尚前沿,很受消費者歡迎,他們此次帶去的50多份茶展品很快銷售一空。五華縣茶葉協會會長、五華縣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毛漢威表示:“現場有很多客商來品鑒,宣傳效果非常好,此類展會對宣傳企業產品,宣傳客家炒綠品牌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此外,潮州在茶文化宣傳廣度、深度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希望政府部門能多組織我們企業參展,更好地打響客家炒綠品牌。”
近年來,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依托梅州綠茶優勢產業、提升嘉應茶品牌影響力、推動我市茶產業升級發展的工作要求,著力推動梅州茶產業提質增效,大力宣傳推介客家炒綠,努力把梅州客家炒綠打造成廣東特色名茶的名片。2022年,“客家炒綠製作技藝”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2022年舉辦的梅州“客家炒綠”質量評鑒活動上,共有6款綠茶獲評“客家炒綠茶王”。截至目前,全市獲SC認證嘉應茶企業達78家,73個產品入選“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其中嘉應茶、馬圖綠茶入選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有10個產品被評為廣東省“十大名茶”,7個產品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7個產品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個產品入選省區域公用品牌名單。(記者 李豔良 通訊員 彭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