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華縣組織召開創建“無信訪村(社區)”活動動員大會。省信訪局副局長王清,省法院立案庭四級調研員周真,市政府副秘書長、信訪局局長梁亮新,縣委書記朱少輝,縣委副書記、縣長丘煬,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鍾光振,縣政協主席詹慶東,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宋學希出席會議。
會議解讀了《五華縣創建“無信訪村(社區)”活動工作方案》;宣讀了《關於表彰2020-2022年度“無信訪村(社區)”的決定》;舉行了2020-2022年度“無信訪村(社區)”授牌儀式;隨後水寨鎮大沙村黨組織書記作為榮獲2020-2022年度無信訪村(社區)的代表進行了發言。
據了解,全縣信訪係統牢記職責使命、積極擔當作為,圓滿完成各個關鍵節點的信訪保障工作,全縣信訪秩序持續好轉。華城、安流等鎮先後被授予全省信訪工作示範鄉鎮,2022年信訪事項群眾滿意率94.85%,全市信訪工作考核五華縣獲評“優秀”等次。
王清指出,五華縣要通過創建“無信訪村(社區)”,夯實基層基礎,主動把信訪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局,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和分析,加大化解工作力度,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關鍵作用,積極拓寬社會組織、兩代表一委員和社會工作者等社會力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目標。要提升村容村風,把鄉村文明建設和“無信訪村(社區)”建設深度融合,製定新時代的村規民約,努力形成“村民的事村民管,村民的矛盾村民解決”的良好風尚,讓“無信訪村(社區)”成為常態。希望五華縣繼續加強黨建引領信訪工作,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做實做細“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全力維護群眾權益和社會穩定,全力提升全縣的信訪工作水平,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和平安保障建設作出五華貢獻。
朱少輝強調,開展“無信訪村(社區)”創建活動是市委作出的前瞻性安排,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抓手,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蘇區高質量發展。各級各單位一是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創建活動的必要性。要堅持穩字當頭,以創建活動為抓手,有力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以社會穩定的步步推進贏得五華高質量發展的節節勝利。要把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的關口前移,把困擾發展的“定時炸彈”精準拆除,把阻礙高質量發展的“絆腳石”及時搬走,以穩定的時間贏得發展的空間。要把創建“無信訪村(社區)”活動作為密切聯係群眾的切入點,最大限度推動群眾信訪事項在鎮村一級得到妥善解決,更好凝聚民心、彙聚民力,真正做到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促進發展。二是要以管實用的方法,增強創建活動的針對性。要夯實基礎、源頭預防、創新方法,破解信訪工作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目標。要做實基礎工作,通過做細群眾工作、抓實民主建設、立足固本強基,堅持“黨建+信訪”。要落實“頭雁”責任,加強農村基層幹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能力建設,提高效率、轉變作風、服務群眾,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信心和底氣。要管住信訪源頭,落實常態排查、暢通信訪渠道、重視初訪工作,切實把源頭管控作為“無信訪村(社區)”創建的發力點和工作重心,努力將矛盾發現在早、化解在小、預防在先。要用足各方力量,突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示人,堅持綜合施策、多方聯動,“法理情”並用,形成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力量,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三是要以有力度的保障,確保創建活動的實效性。要強化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做到扣緊各級責任鏈、用好考核指揮棒、打好示範宣傳牌。
市信訪局副局長曾豔嬌、張思蘭、謝德頌,全市各縣(市、區)信訪局局長,縣領導羅瑞金、李政江及各鎮黨委主要負責同誌;縣委辦、縣府辦副主任;縣委各部門,縣直及中央、省、市屬駐五華各單位主要負責同誌;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全體班子成員;縣信訪局股級以上幹部參加會議。
會議以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台直播形式開至各鎮。(五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