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市城市體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我市2022年城市體檢工作已經開啟,將通過體檢多維度科學診斷“城市病”,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品質。
據了解,城市體檢是通過綜合評價城市發展建設狀況,有針對性地製定對策措施,優化城市發展目標、補齊城市建設短板、解決“城市病”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去年起,我市啟動城市體檢工作,動態監測評估我市城市相關建設、管理的狀態和工作成效,不斷完善城市功能設施,補齊城市發展短板。
城市體檢工作將通過“城市自體檢+第三方體檢+社會滿意度調查”開展,以主客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今年,我市城市體檢範圍根據指標測評範圍的不同,包括市域(各縣、市建成區)、市轄區以及市轄區建成區。
城市體檢具體“檢”什麼?記者從《梅州市城市體檢工作實施方案》中獲悉,對標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要求,我市結合自身特點、工作重點,將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市重點工作和2021年度城市體檢發現問題的解決整治情況進行分析,從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等方麵進行75個項目體檢,綜合了解安全韌性、社區配套設施建設等建設情況和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老舊管網改造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專項工作進展情況。記者留意到,在指標體係中,許多項目與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可直觀反映市民的生活品質和便利程度,如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既有住宅電梯加裝率、城市道路網密度、公交站點周邊覆蓋通勤比例等。
查出“城市病”怎麼治?根據體檢中發現的問題、反映的矛盾,我市將“對症下藥”進行“治療”,而且還將通過建立健全“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體製機製,打造“問題與短板—治理措施(行動計劃) —項目清單”的工作鏈條,強化成果運用,不斷補齊城市發展短板。(記者鄭煒梅)